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6篇)
来源:其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探讨分析
1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应该与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发展应该走出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了让农业机械设备与农业种植之间产生科学的联系,因此,也可以说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是建立在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积极将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起到促进基层农业发展的目的,使得基层农业可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服务[1]。
2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推广体制与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情况不符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背景以及行业背景的不断转变,传统的农业机械推广理念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基层农业发展的需要了。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主要是自上而下安排,这也就导致了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在进行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时候,还经常会受到一些地域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地区的推广程度以及推广效果也是有很大区别的,降低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
2.2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业生产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想要保证如此之大的发展规模可以平稳运行下去,就应该对生产技术水平进行相应的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相关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自身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农业专业知识素养,这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从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基层农业而推广工作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并不高,对于相关农业知识也一知半解[3]。此外,不少基层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农业专业技能的掌握范围相对狭窄,这不利于推广工作的展开。
3乡村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对策
3.1强化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现阶段以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发展目标,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运行模式向新型农业运行模式转型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可以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各地区应该建立起与自身现阶段基层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当地的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尝试定期给农民下发一定数额的补贴,要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以农民满意为基本发展目标。
3.2提升推广技术人员的素质
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应该对农民土地种植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所推广的各种新型农业机械设备的用途以及性能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同时还应该了解到此种机械设备在行业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情况,这样一来,在进行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民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推广工作展开的整体质量。基层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还应该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要对农民做好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途径[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133072
隆阳区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境内山脉起伏盘错,最高海拔3655.9m,最低海拔648m,城区海拔1653.5m。E9843~9926′和N2446~2538′之间。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加之低纬度高海拔和海拔高程差异较大的复杂地形,使隆阳区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热、温、寒3种气候类型俱全。隆阳区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终年常G。最冷1月平均气温8.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7℃,年平均气温15.5℃,年极端最高气温32.4℃,年极端最低气温-3.8℃。全年无霜期290d以上,冬春2季雨量较少,夏秋2季雨量较多,年平均降雨量966.5mm。
辖区面积5011km2,人口密度171人/km2。至2015年末。全区人口8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万人,占总人口的85.83%。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km2。以种植水稻、包谷、蔬菜、水果为主。其中水稻、包谷占绝大多数。
1隆阳区水稻机械化现状
1.1隆阳区水稻种植概况
全区种植粮食面积6.61万hm2,水稻0.16万hm2。其中粳稻万1hm2,灿稻0.49万hm2,总产量15639.8万kg,平均每667m2产697kg据数据统计、水稻面积比10a前减少0.07万hm2(这是统计数字,实际比这减少得多),主要原因是水稻种植成本增加,以2014年平均697kg/667m2、本地粮食收储价3.10元/kg计算,每667m2产值2160元,每667m2种子、化肥、农药等物化投入成本450元,每667m2移栽、收获等机械、人工费用1550,合计每667m2种植水稻成本2000元,投入与产出相当,种植效益趋于微利保本或亏本状态。
1.2隆阳区农机现饱有量及作业面积
据统计,2014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50万kW,拥有各型拖拉机13694台,配套农机具9414台,联合收割机88台,水稻插秧机22台,秧盘播种成套设备2套,粮食烘干设备2组,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13家,社员800余人。完成机械耕耙4.33万hm2,机械收获0.53万hm2(收获水稻0.33万hm2),机械栽插0.067万hm2(其中核心示范0.0067万hm2),机械播种0.0267万hm2。机械化综合水平48.6%,其中水稻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30%。
1.3全程机械化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较
通过隆阳区对2015年水稻机械化生产成本与传统生产成本对比统计,水稻传统生产方式每667m2成本在1510元,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每667m2成本在1000元,每667m2可节约人蓄整田、插秧成本130元/667m2,收获成本400元/667m2(人工收获每667m2成本600元,机械化收获成本200元),合计节约成本510元/667m2。
2隆阳区发展水插全程化机械化的意义、推广方法及发展前景
2.1隆阳区发展水插全程机械化的意义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的工艺流程、作物生长的农艺要求,涵盖了从耕整地、育秧、栽植、植保、收获、干燥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内容。隆阳区在推广中采用统一育秧技术,统一机械整田、统一机械栽插、统一机械植保、统一机械收获、集中烘干入库等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在节本增效、省时省力、流程化、规范化等发挥最大的效力。
2.2水稻全程机械化栽插的推广方法
2.2.1规范种植,统一培肥秧田、统一播种
育秧技术是水稻全程机械化栽插的重点工作。确保秧苗质量,隆阳区采用由农机合作社牵头、采用集中育秧的方式进行,育秧情况根据地理情况及生产实践情况应用大棚、小拱棚、平铺等多种方式,技术上重点对合作社进行指导,有效的保证了秧苗质量,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移栽均由合作社牵头,进行机械栽插,保证了秧苗在最佳节令完成移栽。
2.2.2科学管理,定量施肥控肥
在水稻的管理上,改变过去的一些老观念,老方法,在水稻的“三黄三黑”期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适时的控水灌水,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地。
一黑一黄的作用是促进适当分蘖、壮苗,保证足穗、壮株。这个时期氮代谢旺盛,在叶片迅速生出的基础上,增加有效分蘖。一黑一黄交替,有利于建立高产群体的骨架,并为增强光合作用创造条件。二黑二黄是长粗和奠定壮株、防倒、培育大穗基础的时期。同时由于株高、叶大、植株光照条件不好,容易引起病虫害和后期倒伏。三黄三黑的出现,有利于稻穗发育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大穗和粒重奠定物质基础。
2.2.3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联防联治
掌握好病虫害发生的周期性,对进行联防联治起到关键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多,好多农户都是秧苗插下后就外出,中间的管理基本跟不上,在植保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提前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用无人植保机械进行联防联治,农户只用出很少的成本就能发挥最大的防治效果。
2.2.4机械收割、烘干入库
在统一育秧,插秧及大田管理等环节,水稻的成熟期基本一致,为进行联合收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历年来由于收割水稻的季节都是雨水比较多的季节,加之人工收割进度慢,人员分配不过来,常常有水稻收不上来的现象,有些水稻直接在田里就发芽,看着满地的粮食收不起来心里的焦急是不言而喻的。采用机械收割,集中烘干,有效的解决了粮食收不起来的情况,用现代化的农机进行收割。
2.3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不断关心和支持,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保证、科研上突破、生产水平上提高、管理上加强,从而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进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势不可挡。统一育秧技术,统一机械整田、统一机械栽插、统一机械植保、统一机械收获、集中烘干入库。
从耕作入手,耕作技术的发展仍有一定空间,将现有机具进一步完善并形成播种、施肥等联合作业的复式机具,必将极大地提高其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进行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按照规范的工艺流程进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育秧和供秧,是对小农经济式的传统育秧方式的改造与提升,符合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水稻机械化插秧、是较为成熟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栽插技术,可以大面积推广;联合防治、联合收割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劳力不足、资源合理安排的问题。在推广过程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的原则,全力发展隆阳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操作技术,为隆阳区的水稻生产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隆阳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操作存在的问题
机械配套措施跟不上,投入的资金较少,尤其是植保机械,防治效果显著,但由于机械成本高,推广难度比较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较小,导致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推广面积难以扩大的现象。由于土地多为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土地流转比较困难。目前农机形成有机无库的现象,农机呈分散安置,集中起来操作难度较大,而且不利于保养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熊振民,蔡洪法.中国水稻[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阻耐、前景
中图分类号:S2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74-1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辖8镇2乡6街,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县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7万。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也是吉林省玉米生产重要县,玉米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5%左右。有着得天独厚的玉米生产自然条件。但是就玉米机械化作业而言,还是近几年刚刚起步,整地、播种、脱粒等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玉米收获机械化还很低,严重制约了蛟河市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1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现状
目前,蛟河市农机总动力为46.7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3985台,配套机具30219台(套),有大中型拖拉机2673台,玉米收获机74台,水稻插秧机125台,水稻收割机69台。2012年完成机械耕整地面积163.5万亩,是2011年100.6千公顷的162.5%:2012年玉米机械化收获完成10.2千公顷,是2011年5.3千公顷的192.4%。
1.1机械化耕整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近几年蛟河市耕整地无论是旱田还是水田,小型拖拉机还是大型拖拉机都实现了机械化翻地、耙地、脱粒等。有的还使用复式作业机一次完成旋耕、灭茬、起垄、施肥、播种任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每年春季播种10天左右就能完成,水田耙地插秧20天左右就能完成。
1.2旱田播种大多数还是采取人工扎眼器作业,机械化精良播种还很少。
1.3水稻、玉米机械化收获还刚刚开始,随着机具增加逐年增加,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
1.4综合农机化水平还不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2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阻碍因素
2.1种植面积零散偏小,限制了机具效率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分散零散的经营方式给机械化发展制造了障碍,也妨碍了农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严重影响机械收获技术的发展。种植品种不同,也不连片,不便于规模化作业,从根本上制约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效率,阻碍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
2.2机械质量不过关,一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我市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表明,玉米收获机械质量不过关,作业质量低。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割台及输送部位经常堵塞,摘穗部件及运器底部损伤玉米穗,籽粒破损率较高等。
2.3机具价格依然偏高,投入产出效益不佳
近几年尽管政府对购买玉米收获机享受购机补贴,在政策上给予很大扶持。但是玉米收获机价格仍然偏高。一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都在26~30万左右,一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价格为6~8万元左右,再加上配套脱粒运输成本,机械组成本都在10万元以上。
3玉米机械化收获前景的分析
3.1蛟河市玉米种植面积64.6千公顷,因此,机械化收获浅力就大。按照目前机械化收获面积10.2千公顷,只占6.3%,由于近几年人工收获成本不断增加,农民对机械化需求越来越大,用机械收获每亩80~120元,而人工收获要100~150元,还不能一次摘穗,扒皮。效率还低,一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一天能收获3~5公顷,是人工的10倍多。
3.2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连片作业集约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蛟河市现有农机合作社23个,集中作业面积已经达到4000千多公顷,未来发展前景极其可观。
3.3有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农机购机补贴政策逐年增加,农民购买农机积极性认识的提高,从而推动机械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3.4有各级政府财政支持重视,社会力量投入,各级推广部门积极引导,试验示范推广成熟的新型农机具,再用5~10年时间蛟河市玉米机械化收获一定达到大面积应用。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篇4
随着农业机械装备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农业机械装备的功能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本论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针对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现状;发展前景
葫芦岛市是农业发展为主的地级市。随着中国农业建设力度的加大,葫芦岛市的农业要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其中具有高科技成分的农业机械装备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多年来,葫芦岛市的农业发展都有赖于农业机械装备的合理应用。葫芦岛市的农业生产,设施农业主要的手段,即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需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通过为农作物创造优化环境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1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类型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是控制农业环境,调整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因素。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中,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选择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以将农业机械设备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对农作物因子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以调整和控制[1]。设施农业的特点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所需要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分为不同类型,即农业耕作机械、灌溉与施肥机械、烟雾机械和温度调节设备等等。农业耕作机械是用于大棚或者温室等环境中的专业机械装备,不仅可以发挥多种功能,而且适应大棚的有限环境,能够满足大棚或者温室的特殊环境需要,以提高大棚或者温室中的农作物耕作效率。农业耕作机械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中属于是基础装备。灌溉与施肥机械,其中,农业灌溉机械设备可以在大棚或者温室中进行各种灌溉操作,诸如滴灌、喷灌以及微灌等等功能都得以发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农业施肥机械设备在施肥中,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调整施肥方式,以实现有效施肥[2]。烟雾机械,是用于调节大棚或者温室的温湿度的机械设备,主要是采用静电作用使大棚或者温室内烟雾弥散,且在烟雾中适当地添加农作物所需农药,以发挥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农业温度调节设备,是根据室外气候环境以及大棚或者温室中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环境温度调整。农业温度调节设备在热能交换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损耗,而且还提高大棚和温室的室温调节效率,以为农作物塑造可以健康成长的环境。
2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现状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适应中国的农业环境而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伴随着农业市场而不断地完善技术,且形成了规范的设施农业机械技术标准。到目前为止,设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已经规模化,而且依然处于发展进程中,对设施农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在具体应用中尚存在着不足,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上还存在着滞后性,不仅机械设备的加工工艺比较落后,而且缺乏创新力度,无论是材料的选用,还是技术的进步,都会由于创新不足而使得农业机械设备难以跟得上进步速度不断加快的农业产业,对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3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前景
3.1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研发要能够跟得上农业发展的步伐,就要从设施农业需求出发,将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设计,且将多种功能集合为一体。与手动机械设备相比,电力动力驱动的小型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更为便捷,而且还要与农业中所常用的机具配套使用[3]。比如,在农业作业中,耕种、施肥、灌溉、除草等作业,都可以使用小型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来完成。
3.2苗木移植用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研发设施农业中,苗木移栽是重点工作环节。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栽,就是使用机械手将苗木移植到指定的位置,并按照要求栽种。如果育苗温室中采用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植,可以提高苗木移植质量,且移植的苗木的成活率也会有所提高。
3.3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新能源研发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积极使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等,都属于是可再利用的清洁能源,将这些能量经过能量转换设备而转化为电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其提高电能输送效率。总结综上所述,现行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结合设施农业,形成设施农业机械设备运行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资源,包括水分、温度、阳光以及土壤等等以有效控制,以实现农业的丰产增收。
参考文献
[1]李中华,丁小明,王国占.北京市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05):300—302.
[2]粱宝忠.张桃林: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2(08):11—1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精确农业;农业机械;影响;问题;分析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的种种弊端不断凸显,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精确农业逐渐被我国引进并实施推广,精确农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自动控制等技术能够实现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农业收益的最大化,并有利于实现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精确农业理念的实施需要依靠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技术来实现,精确农业对农业机械的要求是高度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以保证作业的可靠性和控制方式的可行性,精确农业思想的存在促进了农业机械的进步,由于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优化了传统作业中的不足,更符合农业生产对机械产品的要求,有利于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1精确农业的特点
精确农业是集合现代农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技术于一身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新方式,通过对耕地信息的分析和科学的规划实现更为科学的农业生产运行体系。精确农业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合理性,更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收益。
采用精确农业管理方式进行的农业生产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农业资源的按需使用,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人力劳动资源和水资源,以最低的资源使用量获得最高的农作物产量;(2)通过合理化的使用化肥与农药,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减少化肥农药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3)精确农业规范了各种农作物的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作业流程和标准,使农作物的栽培方式更加规范,有利于光照、土壤养分等自然资源的平均分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
2精确农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2.1使农机由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作业转变
现阶段,我国自主研制的农业机械仍然以粗放型作业为主,能够在基本上实现农业生产的相关要求,但在作业细节、作业质量以及工作的可靠性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以植保机械为例,尽管很多地区实现了全机械化作业,但在作业中喷施药液的雾化程度、药液的喷施位置、药液的科学化配比等细节难以做到精准把握,通常的机械化植保作业只能依靠加大喷药量来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这不利于食品安全和农药的节约使用[1]。在精确农业下,植保机械更好地结合了高雾化喷施、对靶喷施等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植保作业的精细化程度,显著降低植保作业中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提高整体的作业质量。
2.2由传统农机向智能农机进步
现阶段使用的农业机械多依靠人工操作水平决定作业质量,而在精确农业相关要求的引导下,农业机械必須更好地结合现代化的电子、液压、控制、网络等技术,使农业机械转变为智能化的先进设备,其中,自动控制技术很大程度的减轻了人力劳动的负担,传感器等检测原件能够有效预防机械故障的产生,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作业质量的观察与监督,更有利于农业机械进一步向着远程控制方式发展。
2.3由无序作业向规划性作业发展
当农业机械具有了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系统的支持,能够保证农业生产实施过程准确获取田间的信息,包括土壤中的化肥含量和种类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等。通过将实时获取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与规划,形成科学的方案后进行实施。这符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精确农业实施的过程。
3国内农业机械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
3.1农产品的种类不够丰富
现今,国内针对各种各样的农业产品生产制造出大量不同的农业机械,然而,在考虑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其仍然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基本需求。比如说,对农产品深加工类型的农业机械,因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仍旧较为滞后,因此导致了我国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得不引入国外的农业机械,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品的投资成本。
3.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国内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通常为农民,但是因其尚未成熟的操作技艺,造成其在面对大型农业机械时不知怎样操作的尴尬局面,进而令农业机械的价值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难以有效体现出来[2]。此外,有些农业机械操作者因未经过专门的训练,所以其操作能力不够高,进一步限制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在这种前提下,我国应当更加注重对高技术农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3.3农机操作者收入不高
众所周知,农机的操作和使用大部分时间是在固定的时节,所以农机操作者们在其余时间是空闲的,从而造成其年收入较低的现象,这种状况的出现将会造成农机操作人才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农业生产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4精确农业背景下农业机械发展的相关对策
4.1保证农业机械的精确化
要想保障精确农业更快的发展,农业机械必须在播种以及施肥环节保证它的准确性。另外,转变以往灌溉不精准而造成的干旱等情况,给农业生产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进一步达到农业的精准化需求,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保障农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今后,中国在农业生产上,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精准化的推广力度,同时把其设定为国内农业发展的一个目标。
4.2农业服务系统化
当前,在精确农业的环境之下,国内农业机械在达到智能化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当更好地保障农业服务的系统化。在开展农业生产前,必须设定好一系列生产方案,目的是保障从生产到使用每个环节更加协调、有序。除此之外,我们在保障农业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也应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管理及各项服务的体系化,为农业生产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5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剖析
5.1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符合农业生产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应当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目的是解决以往国内农业机械出现的因其种类不足而导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问题。由于国内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借助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能够在保障农业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有效性,减少生产支出,进一步解决以往农业机械出现的很多问题。
5.2朝着绿色农产品的方向发展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迅速提升,人们对于农业产品的品质需求也逐渐上升。要想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就必须对农业机械实行仔细严谨的审查,防止由于有害物质的存在而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进一步防止农业产品由于机械设备的原因而出现食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并推动农业机械化朝着绿色产品的方向迅速发展[3]。如此一来,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我国的有关部门应当尽量配合农业机械化绿色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严格处理农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超标的情况,同时促进绿色农业产品生产的有序性。
5.3朝着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环保技术和新材料应大力推广与应用在农业机械化开发中,这对农村环境、农作物培育以及农业生产者来说都是有利无害的,从宏观环境来看,也必将促进相关产业,如农业耕作、人员培训、产品加工等的全面升级。
6结束语
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要想巩固住我国农业生产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在精确农业的背景下,促进国内农业机械化的改革和创新。另外,有关部门需要选取有效对策来配合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发展,同时借助有关推广活动来加强人们对农业机械的使用,保障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乔力.分析精确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智能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7,35(6):125+128.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种植;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23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20.003
玉米机械化作业主要包括播种机械化与收获机械化,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玉米的机械化种植也有利于农业发展,可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大背景意义上来看,可稳定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收获安全。本文对玉米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展开分析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1注重构建区域化、标准化发展机制
为促进玉米机械化向高产高效技术方面发展,应结合高新技术,最终促进产量与品质及效益的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机械化发展也因此相对不足,由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即是农业机械化,因此,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应充分考虑所种植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实际情况,即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程度,最终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益,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根据不同产业区的不同产业特点,构建一体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与机械化的发展机制。机械化玉米生产自实施以来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玉米机械化发展推动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总结,从而得出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也进一步思考政府的优良政策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玉米机械化种植发展方向研究中注重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注重节水灌溉技术、注重施肥技术的运用等,最终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效益,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构建生态循环、节约型农业
注重研究节水农业技术及抗洪涝抗旱等高新农业技术手段,注重研究适合机械化大发展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生态循环、节约型农业方向类型,生产绿色食品。由于目前我国需要有发达的社会经济、进行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进程、政府采取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策略、对落后地区进行推进与扶持等,我国经济发展正以一个蓬勃的发展态势与优越的发展速度进行,这进一步使得粮食产量等不断再创新高,研究过程中应用创新农业技术,利用现代信息与生物技术发展,以及按农作物生长需求应用控制水量与施肥技术。就具体实施进程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已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而言是较为落后的,即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的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因此仍需不断努力。注重清洁建设,包括水源的循环处理利用系统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对玉米机械化生态研究的有效实施加以充分利用,以此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大力度研究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生态及农业健康发展。
3注重能源可再生等农业高新技术发展
由于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机械有效利用率在某些较为落后或非平原的地区等实则不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正面临着全面且深刻的变革,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拥有全新的发展时期,而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应是全社会都需承担的责任。农民对农业生产现代化与机械化的要求也逐渐递增。而我国通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也已完全具备研究机械化发展方向的实施能力,以此不断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仍处在全面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服务业、工业等其他产业新兴发展的今天,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也正面临着全面且深刻的政策变革,玉米机械化发展方向研究即是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拥有全新的发展时期的其中任务之一,而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应是全社会都需承担的责任,另一角度而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正在面临着深刻而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需不断被推进,正处于关键时期。玉米机械化研究发展方向仅是众多发展内容中的一部分,即需不断注重可再生资源的运用与发展。
4结语
在玉米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需不断研究促进其高产高效的方式,不能仅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来达到生产效益。在玉米机械化进程中,不断研究其种植发展方向,利于提升粮食产量、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与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对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与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林雄.甘肃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研究[J].农业机械,2013(28):107-108.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美术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 阅0美术教师年度工作总结篇1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回顾这一年,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

企业致客户的感谢信范文作文(精选4
- 阅0企业致客户的感谢信篇1尊敬的客户:您好!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怀着感恩的心情,向您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感谢您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您让我在行业中充满信心和勇气并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