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6篇)
来源:其他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篇1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21-0070-04
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属于临床外科的常见院内感染,可对患者预后恢复和医院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加强并重视相关预防及控制一直属于医院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包括严格管理环境、严格控制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手术期间的抗菌药物等,对手术室的切口感染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主要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予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18~59岁,平均(29±6.38)岁,其中阑尾炎手术14例,胃部手术12例,胆道手术11例,腹部手术10例,肠道手术8例,甲状腺手术9例;对照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19~58岁,平均(28±6.76)岁,其中阑尾炎手术13例,胃部手术10例,胆道手术12例,腹部手术11例,肠道手术9例,甲状腺手术9例,排除其他感染因素。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且
1.3方法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1切口感染原因分析结合临床手术室情况,分析患者出现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杀菌意识观念比较薄弱、患者皮肤消毒不严格、室内空气感染和手术室器材的消毒不严格,进而造成患者切口感染[3]。
1.3.2护理干预方法强化护理人员的杀菌意识手术室属于临床重要科室,消毒杀菌质量直接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手术室需要强化护理人员杀菌和消毒的意识以及加强医生无菌手术观念。实际管理中可以通过定期思想教育和操作指导进行规范,并建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制度完善。切口感染相关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执行,结合患者切口的感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①手术前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皮肤的消毒不合格造成的切口感染问题,临床需要采取的措施分为术前皮肤消毒和清洁,减少皮肤的细菌量。针对需要除去毛发的手术部位,去除的时间需近手术时间,最佳时间为手术前一天或当天;并且注意患者皮肤表皮的疼痛、损伤和刮痕造成患者切口的感染发生。②手术室护理干预,首先需要严格加强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可造成空中细菌、颗粒进入切口进而机体感染发生。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擦拭和空气净化,且对于手术室的临床应用器械需要进行定期的手术室消毒。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需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进行手术室人数的限制,降低细菌量。针对手术室的器械,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每次的定期氧气的湿化瓶、器械等消毒,并加强器械管理和检查,从而降低患者切口感染[4]。手术缝皮严格按照《外科学》手术操作要领执行操作,手术室术后护理、换药用具的消毒灭菌,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切口愈合。因此手术换药可予以单一包装换药包和拆线包。医生和护士人员需要严格洗手和消毒,应用一次性擦手纸,且换药时需要每人一擦手,换药主要由医生操作,护士在旁边协助换药。重视病房的空气洁净、消毒,并保持各物表面与地面的清洁。病室需要每日定时通风,换药前的空气予以紫外线的消毒,并予以地面消毒,废弃物定时处理,换药需要专人负责,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同时重视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干预,予以无菌纱布,此外,更换敷料应固定好,注意防止应用引流管患者的流液倒流,进而有效避免感染。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切口的愈合以及切口的感染发生情况。
1.5疗效标准
1.5.1临床疗效标准依据相关临床标准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5]。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伤口愈合为甲级;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伤口愈合乙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伤口丙级愈合或出现不愈。
1.5.2手术切口愈合标准依据相关临床标准将患者的手术后的切口愈合程度分甲级、乙级和丙级[6]。甲级愈合表示手术以后患者的切口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乙级愈合表示患者的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欠佳,并存在积液、血肿和皮肤的坏死等症状,但是没有存在化脓;丙级愈合表示患者的切口存在化脓症状,并且需敞开切口,或切口需引流。
1.6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研究组有效62例,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有效51例,有效率为79.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n(%)]
注: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之和)/组例数×100%;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人数52例,愈合率为81.25%,对照组患者甲级愈合人数39例,愈合率为60.94%;研究组丙级愈合人数2例,愈合率为3.12%,对照组患者丙级愈合人数12例,愈合率为1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n(%)]
2.3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相关感染情况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3.12%,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18.75%,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表3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相关感染情况[n(%)]
3讨论
在临床中,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时常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恢复的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文献显示,手术室管理与切口感染具有密切相关性,其中手术器械、空气、医护人员的操作和患者体质等因素,均可造成患者切口感染。加强并重视手术室各环节护理干预工作,这对患者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的降低以及提高医疗质量与护理质量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当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时,可造成切口的延期愈合,甚至是裂开,进而对患者后期的治疗产生影响,因此,手术室需要重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预防护理工作,才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恢复。本研究中主要对手术患者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研究组效果有效率96.88%,比对照组的79.6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手术治疗患者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针对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多种因素,手术室护理干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从细节处管理,减少各类可造成感染的原因。因此,需要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医护工作者抗感染意识的树立,强化无菌操作的观念,有效降低手术室的细菌微生物,保证手术室空气和器械的定期杀菌,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最终提升患者疗效和预后恢复的生活质量[7,8]。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中,护理人员需结合可能造成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并随病情的进展进行修改和完善。护理人员术后需严格控制患者其他疾病的预防和发生,并予以患者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提倡患者食用高维生素、低脂肪和高蛋白等食物,保持足够营养摄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进而有效抵抗细菌感染的发生,同时手术预后注意抗生素的严格合理应用[9]。
近年来,临床相关手术室应用护理干预在切口感染预防效果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王素佳等[10]研究中,通过设立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得出护理干预后的手术室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比常规护理患者低,表明加强并重视患者手术室相关护理管理及重视,对患者切口感染率降低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设立分组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并分析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得出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81.25%,比对照组的60.94%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进一步证实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切口愈合中的有效可行性[11]。同时,本研究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12%,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关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临床手术后感染预防中的深入价值,需要以后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12-17]。
综上所述,手术室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疗效和切口愈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涛,袁敏.手术室防止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2,29(17):234-238.
[2]白岩峰.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4(21):362-364.
[3]SilviaMunoz-Price,L.Birnbach,D.J.Lubarsky,etal.Decreasingoperatingroomenvironmentalpathogencontaminationthroughimprovedcleaningpractice[J].InfectionControlandHospitalEpidemiology,2012,23(9):467-469.
[4]LuckiM.M,NapierD.E,WagnerC.Preoperativecar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hipfracturesduringthewaittimebetweenemergencydepartmentdischargeandoperatingroomadmissionforsurgicalrepair[J].Orthopaedicnursing,2012,32(5):342-346.
[5]EmunaJ,KisnerD.Surgicalsiteinfectioninitiative:Implementationsandobservations[J].JournalofVascularNursing,2011,29(1):516-521.
[6]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91-92.
[7]张小霞,舒光雅.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34(5):726-732.
[8]李小霞,古秀清,陈小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11):519-523.
[9]史玉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796-1797.
[10]王素佳,路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71-872.
[11]吴海英,全日红,蔡亚娜.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9(3):328-332.
[12]李映敏.手术室切口感染防止的护理干预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34(9):718-722.
[13]刘莹莹,高健,周娟.防止手术室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303-304.
[14]文传凤,李玲,孟增红,等.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69-71.
[15]黄静,段丽丽,冯新玮,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压疮认知与防范行为培训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86-88.
[16]王彩云,张颖.手术室护理的专科化发展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5-8.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篇2
关键词:循证护理;颈椎病;神经根型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指通过收集整合大量专家的临床研究、现有相关文献资源及患者自身的实际成为最佳证据,以指导开展护理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且均出现不同程度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等临床症状。男60例,女4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为(40.7±10.4)岁。急性病例35例,慢性病例发作65例,其中C3~C430例,C4~C525例,C5~C627例,C6~C71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加以护理。
1.2.1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根据医护人员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多年护理经验,将常见护理问题整理如下:①对所患疾病了解不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对治疗方案存在不解和疑虑。同时患者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不良习惯,长时间保持僵直姿势诱发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作。②疼痛感强烈:由于病情发展患者会发生不同强度的颈肩部疼痛,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③不良情绪积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患病后往往因对疾病未知而充满恐惧,因正常工作生活被扰乱而紧张忧郁,同时由于睡眠质量下降,患者常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易怒,不利于患者康复及护患沟通。
1.2.2循证护理证据支持通过广泛搜集医护人员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与临床研究成果,充分检索相关文献资源,以寻找解决上述护理问题的证据和方案。
1.2.3实施循证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首先帮助患者了解学习疾病病因及护理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其次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有益病情的生活习惯。②康复理疗:对患者进行适度的牵引治疗,并制定与患者实际相符的康复性训练方案。在康复理疗期间应多加休息,饮食应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清淡食物。③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与患者多加沟通,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增强治疗效果。④疼痛护理:由于该病主要症状之一即为疼痛,因此护理人员可在治疗过程中多与患者聊天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感。在疼痛感严重时,遵医嘱予其规定量的止痛剂缓解患者局部水肿及肌肉痉挛引起的痛楚。可遵医嘱予其定量镇静安眠药物,以减轻其睡眠不足导致的疼痛加重。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
1.4评估方法患者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分为四级,治愈:病症完全消失,颈肩肢体功能恢复,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显效:病症基本消失,颈肩肢体仅轻微痛麻感,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有效:病症较治疗前有改善,劳累时仍有轻微不适;无效:治疗后病症无改善或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5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数据主要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差别性比较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组别差异显著,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舒适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治疗护理舒适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在我国发展实践时间短暂,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多加学习研究,以科学合理的循证护理模式展开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应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能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并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既改善了患者的护理体验,又融洽了医患关系,同时对护理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1-2]。
参考文献: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篇3
[关键词]核心胜任力;临床实践;护生
[中图分类号]R47;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6(c)-0181-03
[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thespecificcontentsofnursingparcticereformbasedoncorecompetencyinDepartmentofChestSurgery.Methods41nursingstudentswereselectedascontrolgroup,whowereinDepartmentofChestSurge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forshort"ourhospital")fromMay2015toJanuary2016.And43nursingstudentswereselectedasexperimentalgroup,whowereinourhospitalDepartmentofChestSurgeryfromMay2016toJanuary2017.Thenursingpracticemodelbasedoncorecompetencywasusedinexperimentalgroupandoriginalnursingpracticemethodwasusedincontrolgroup.Threeindicatorswereusedtoevaluatethereformeffectiveness,includingthecomprehensiveability,teachers′satisfactionwithstudentsandstudents′satisfactionwithteachers.ResultsThescoresofbasicknowledgeandnursingskill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Thescoresofteachers′satisfactionwithstud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exceptaboutnursingmalpractice(P>0.05).Thestudentsinexperimentalgroupweremoresatisfiedwithteachers(P<0.05).ConclusionThenursingpracticereformbasedoncorecompetencycanplayapositiveroleintheteachersandnursingstudents.
[Keywords]Corecompetency;Clinicalpractice;Nursingstudents
临床护理实践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也是护生了解护理专业,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虽然学校和医院的管理部门对护生的临床实践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在科室繁忙的工作节奏中,护生容易受到忽视。加上不明确的临床带教目标,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往往缺乏系统性[1-2],教学目的往往很难达到。近年核心胜任力的概念被引进护理临床实践中[3-4],国内护理专家对护生的核心胜任力提出了相关的指标概念,并进行了一定的临床实践改革尝试[5-6]。本研究拟在护生临床实践的核心胜任力指标的指导下,确定胸外科护生临床实践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将核心胜任力指标具体细化、可操作化,增强护生实习带教系统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胸外科实习的84名护理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5月~2016年1月实习的2013级护理大专生41人作为对照组。男2名,女39名;年龄为19~24岁,平均(21.7±2.3)岁。2016年5月~2017年1月实习的2014级护理大专生43人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名,女41名;年龄为19~24岁,平均(21.2±2.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
1.2.2实验组
1.2.2.1胸外科护生临床实践改革内容①胸外科护生核心胜任力周培养目标量表的构建。根据浙江大学柳春波[7]的研究,护理实习生核心胜任力包括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专业建设和自我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5个指标。结合我院胸外科的实际情况,实习管理小组建立了胸外科护生核心胜任力测评的相关指标,并将指标循序渐进安排进6个实习周中。除了第1个指标个人特质全程相同要求外,其余指标均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编制。胸外科核心胜任力周培养目标的量表建立后,邀请5位专家对量表各条目的相关性进行打分,其中2位护士长,2位具有高级职称且有量表编制经验的护理院校老师,1位有10年以上带教经验的教师。计算出胸外科核心胜任力周培养目标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29。预实验测量了14位带教教师,测得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46,间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92。②根据胸外科护生核心胜任力周培养目标量表,确定与之对应的周教学内容。对所有带教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进度控制和考核的统一培训。每组护生建立1个微信群,每周在群中发放与本周考核目标相关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
1.2.2.2实验组教学方式在“基于核心胜任力培养目标的胸外科护生周教学内容”的指导下,以一对一的导师制进行带教活动,开展人文关怀,并进行每周考核。对照组采用改革前的带教方式,主要包括:①一对一带教,每位护生由1位专门的带教教师负责主要的临床实践活动,且排班时间和带教老师一致;②每周1次案例讨论,由带教老师挑选典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讨论;③每周1次临床带教师的小讲课,并提出1-2个问题,由学生查阅资料后上交分析汇报。
1.3评价指标
由于本研究非同期对照研究,2013级护生在胸外科护理实践改革前已毕业。因而无法比较两组的胸外科核心胜任力。研究者从护生综合能力、带教教师对学生满意度和学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3个方面进行比较。综合能力考核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教师对护生的满意度[8]主要包括工作态度(15分)、学习进取精神(15分)、差错事故(20分)、思想品德(15分)、工作能力(20分)和劳动纪律(15分)等方面。护生对教师的满意度[8]主要包括护理教学活动(30分)、业务能力(30分)、教学态度(20分)和自身素质(20分)等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综合能力比较
实验组护生基础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胸外科带教教师对护生的满意度
带教教师对实验组护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两组护生差错事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
实验组对胸外科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核心胜任力是197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Clelland[9]提出的。1998年美国护理学院学会将其引进护理领域,并确定核心胜任力包括评判性思维、评估、沟通和技术操作[10]。21世纪初开始,核心胜任力的理念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广泛开展[11-13],主要应用于课程设置改革[14]、教学方式改革[15]、教学效果评价改革[16]等,但对于护生临床实习时期的核心胜任力的研究和改革践相对较少[17]。本研究尝试将护生临床实习期的核心胜任力指标细节化和可操作化,提升了护生的综合能力,也提高了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的相互满意度。
本研究中,基于核心胜任力培养目标的临床教学改革后,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而详实,教学内容简明易懂又易于操作。系统化的临床带教目标和内容,改变了原带教方式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18],同时也可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使带教教师和护生双方都能朝着明确的目标努力并实施,充分保障了实习的循序渐进性和带教的标准化,提升了护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该模式下带教质量的监控和变异的控制也能得到良好的实施。而微信群不仅是推进临床带教的工具,更是拉近教师和护生双方心理距离,开展人文关怀的良好途径。郭前祝等[19]有意识地在带教过程中引入核心胜任力的理念,并使护生考核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得到明显提升。陆靖等[20]将胜任力本位教育的理论带入护生临床实践中,明显提升了护生的个人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可见,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生临床带教模式是切实有效的。
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生临床带教模式下,临床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的相互满意度更高。明确且以周为单位细节化的带教目标和内容,使得教学进度的控制简单易于操作,教师的临床带教更具针对性。加之微信群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提升。同时,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生临床带教模式下,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细化的目标使其工作效率也得以提升,增加了教师对护生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胜任力的胸外科护生临床实践模式可使临床实习更加具体和可操作化,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并提升师生双方的满意度。本研究由于受时间所限,样本量有限,且护生能力的评价方式也尚未做到多样化和全面化。将来的研究中,应致力于扩大样本量和师生双方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生临床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翠屏.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2-14.
[2]黄婷婷.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5.
[3]涂丽霞,庄梅宝,陈冬英.苏州市某高职院校护生毕业时核心胜任力的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8):965-968.
[4]王佳琳,彭文涛,王国蓉.西部地区实习期护生护理核心能力现状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24-26.
[5]洪芳芳,张萍萍,陈才,等.我校应用型本科“卓越护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4):137-139.
[6]李小琼,方平华.实习护生核心胜任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护士,2011(8):164-165.
[7]柳春波.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护理实习生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实践[D].杭州:浙江大学,2016.
[8]李勤,余桂林.护理目标管理方法与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8(2):205-207.
[9]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Psychol,1973(1):1-14.
[10]WashingtonDC.Theessentialsofbaccalaureateeducationforprofessionalnursingpractice[J].AmAssocCollNurs,1998,21(1):353-383.
[11]吴芳琴,王艳玲,吴瑛,等.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在本科护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8):590-593.
[12]李小英,邓暑芳,戴叶花,等.护理学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学生护理核心胜任能力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15(1):58-60.
[13]郑智慧,郑丽维,邓丽金,等.基于职业核心胜任力培养的护理学基础第二课堂活动[J].中华护理教育,2012,9(4):153-155.
[14]涂丽霞,庄梅宝.基于核心胜任力为导向的高职护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25-126.
[15]刘梨,张月娟,彭晓玲.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2):120-122.
[16]张琰,王欣然,韩斌如.护理本科生操作技能即时评价方案的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147-148.
[17]顾丹凤.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带教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8]胡晓林.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成都:四川大学,2007.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篇4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乳腺增生;疾病认知水平;临床影响价值
乳腺增生是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其具体发病过程不仅与女性自身发生的内分泌失调直接相关,也与患者的个性特征,情绪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1]。根据临床经验,乳腺增生患者在疾病基本知识认知层次存在的局限性和错误,是临床中导致乳腺增生患者病情不断加剧的重要诱因,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乳腺增生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具有充分的临床应用价值[2]。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针对收治的部分乳腺增生患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现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乳腺增生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其在本次患病期间均处于非妊娠期,没有服用激素类药物,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6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为(39.2±7.5)岁,研究组患者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为(39.4±7.8)岁,参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在年龄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计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接受乳腺组织病理临床检查过程中,适当给予口头式健康卫生知识宣教),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在患者接受乳腺组织病理检查过程中,为其实施内容和形式适当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并结合患者在乳腺增生疾病基本实施理解认知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错误,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的纠正和补充,助力患者逐步实现对相关健康知识问题的准确认识。通过为患者印制和发放专门性的健康知识指导手册,围绕乳腺增生疾病的发病机制、引致原因、临床症状表现特征,乳腺组织病理检查的实施方法,以及乳腺增生疾病的基础性治疗干预方法等信息项目对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优化患者对乳腺增生疾病的完整性认识水平,确保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顺利获取到最佳治疗效果。
1.3临床评价指标本次研究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乳腺增生疾病认知评分。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认识评分,运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评价领标展开评价,其内容涉及了乳腺增生疾病的引致原因,病理机制,治疗方法,乳腺组织病理检查的实施方法、乳腺增生疾病的预防保健常识和健康日常习惯建设等内容,共计设置24个问题项目,满分为48分。
1.4统计学方法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选择(x±s)来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若P
2结果
接受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认识评分(19.716±6.852)与参照组患者(19.625±7.586)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具有不统计学意义(t=0.070,P>0.05)。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认知评分(41.526±3.594)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33.852±6.18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81,P
3讨论
根据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人员的乳腺增生疾病研究资料,通常J为乳腺增生疾病是临床中导致成年妇女罹患乳腺癌的独立高危因素之一[3]。由于国人在乳腺组织各类病变的临床认知层次本身存在鲜明的局限性,因而往往在临床中出现过分重视的心理状态或者是轻视性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心理情绪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4]。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乳腺增生患者群体中的运用,能够促使乳腺增生患者逐步掌握从心理情绪状态调控、减轻工作生活过程中的压力承受强度,调节基本饮食和睡眠习惯等方面实现常规性生理状态调节目标的手段,逐步学习掌握针对乳腺组织生理状态开展自我检查的操作方法,有效减缓乳腺增生疾病的基本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理性和心理性健康水平[5]。针对乳腺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通常能够促进患者的自我健康保健意识的建设水平实现显著题设,助力患者在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充分建立健康习惯,定期接受乳腺组织专业医学检查和习惯性日常自检,最大限度实现对乳腺增生患者疾病发展路径的有效干预,降低乳腺增生患者发展演化成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可能性,针对乳腺增生患者发生的异常性临床病理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处置,能够优化相关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针对收治的部分乳腺增生患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本次研究中,接受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认识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具有不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乳腺增生疾病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结语
针对住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乳腺增生疾病的认知水平,优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期间的身体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云.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10-211.
[2]唐燕芳,陈润钿,刘少见,等.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01):32-33.
[3]张玉君.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09):797-799.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篇5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1日~2014年7月1日期间我院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10岁,平均(6.9±3.8)岁;试验组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2~10岁,平均(6.8±3.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研究。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如下:①于我院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者;②护理前无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及严重心脏疾病;③患儿家长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且上报医学伦理会后获得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遵从临床基础护理,即完成常规的对症护理、健康宣讲、卫生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护理被要求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①建立相关领导小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的组内人员合理分工,组长为护士长,副组长为两名责任护士;②临床护理路径知识教育: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的培训教育,并定期考核;③完善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案:于入院时有责任护士完成患儿的病情评估,并依此制定护理方针;④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宣讲: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护理小组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治疗环境、疾病状态、各项常规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确保家长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目标、流程及优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治疗依从性;⑤落实临床护理路径方案:于患者治疗期间,严格遵守临床护理路径方案,确保所有的治疗、护理流程可以正常进行,出院时嘱咐患儿家长定期接受复查。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
1.3临床护理结果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中,临床护理结果评价指标主要分为治疗指标和护理结局两方面,治疗指标主要包括治疗费用(元)、住院时间(d)、健康知识评分(分),护理结局主要包括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要求于患者出院时,通过问卷提问和问卷采访的形式调查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所用的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l5.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选用t比较;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选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
经过护理,试验组患者的治疗费用(2103.3±303.2)元,低于对照组(3501.2±403.2)元;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4.12±2.12)天低于对照组的(8.32±3.34)d;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93.2±5.4)分以上,高于对照组的(79.1±4.1)分。
2.2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依从性(93.33%)高于对照组(60.00%);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新兴护理管理模式,结合患者病情而成,在广大医疗服务机构中应用较为广泛。临床经验提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预见性,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本次研究即集中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临床护理路径的最终目标为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其通过完成对疾病的监控、治疗和护理进而确保工作顺序和工作内容。组内人员根据临床路径计划完成各级护理工作,对患儿的治疗、检查、护理内容进行严格执行和详细记录,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从而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增进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依从性(93.33%)高于对照组(60.00%),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63.33%),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体现了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可行性,对理论结果进一步进行了临床验证。遗憾的是,本次研究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范围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本文只为回顾性分析,以后可以考虑开展前瞻性研究。
4总结
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的意义篇6
【关键词】心内科;临床护理;老年健康护理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明显的背景下,医疗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心血管疾病的越来越多。心血管疾病复杂性高,诱因不明确,病情变化率高,对其展开临床护理工作,是医院心内科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患者对于医疗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
1资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以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48例老年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疾病类型主要涉及到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患者的性别,年纪,病情上没有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详细情况参照下表:
1.2样本选取原则
上述患者选择的原则是:年龄较大;病症总体特征表现为常见老年心内病,在健康治疗上有着相同性,以急性疾病为主要表现,症状稳定,病情确诊;由此就不得将病情复杂性高,变化大的病种选择到样本中去。
1.3方法
以本院从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的48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去归结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其组别的人数为24例。其中对照组的24例心内科患者使用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护理手段;观察组则使用临床护理模式开展,并结合其对于健康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通过率的比较,去考察临床健康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1.3.1传统护理方法
首先,依据老年患者的病症,身体情况,生活饮食去确定护理方案。详细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热情的态度去安排患者的床位,带领其进行入院手续的办理;确保病患环境的安静与舒适,保证病人有着良好的睡眠;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日常起居;按照医嘱准时药物治疗;依据病患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1.3.2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以作业流程分析法去制作临川护理路径表单,保证对于病种的全面调查,对于患者的组别,出院时间,流程操作,预防意外方案有着清晰的步骤。然后在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其开展健康护理的时间,并遵循时间安排制定检查,治疗,护理,康复的工作流程,以文件的形式记录在案。之后,保证正常的患者的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科室手续的操作流程。由此确定下来的护理流程活动应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流程分析与病历审查的方式方法,保证各项医疗护理做到实处;确定住院时间的合理性。其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组织专家对于各个学科的职位负责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不符的地方要进行调整;其次,注重对于病例对象的观察,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来开展护理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病种的变异情况;之后,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变异进行完善和修改,制作合理的变异记录单,积极分析产生的原因,得出解决对策。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参与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保证各项工作都合理的处理,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以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计数资料用χ2来进行检验,P
2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表明,采用临床护理模式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由于采用传统方法的对照组。此外,对于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强化临床护理工作显得很有必要。尤其对于老年的心内科患者来说,其病情严重,年纪较大,记忆力衰退,心理问题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化护理工作的开展,将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现阶段,我国开展了临床实践探索,在临床护理路径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入院手续的陪同办理;检查程序的开展;手术前期的说明;手术后期的饮食指导;患者出院的信息反馈,护理人员的建议等等,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不仅仅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整体质量,还极大的激发了医院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发达国家,这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已经达到了广泛的执行,其临床护理路径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于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时间安排表格,告诉护理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开展,而不是走形式的例行检查。在我国的护理理论发展来说,最早是王慧贤在2003年提出了健康教育路径,希望人们以健康的行为去积极提高人的身体健康。
本研究基于比较法来开展,主要是想以观察的视角去看传统护理与临床护理模式之间的区别,从而证明临床护理的有效性。参照上述的表格我们看到的是:从满意度的比较来看,观察组的24例患者对于健康护理工作都很满意,满意度高达100.0%,而对照组的24例患者对于传统健康护理工作的表现,给予了良好的评价,其满意度为85%,上述的对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临床护理的模式不仅仅能够促进患者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医院护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于临床护理模式的推广,以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实现医患关系的改善,达到良好的医疗局面。
参考文献
[1]朱正芬,李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2(24).
[2]高霞,赵迎春.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03).
[3]刘国华.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04).
[4]张学萍,沈莹,陶莉,庄海峰,李艳萍.心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查找与管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6).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400字(精选10篇
- 阅03年级日记范文300字篇120__年_月_日星期_天气_今天,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多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的心情如同今天的天气似的。于是,我拉着.....

关于实践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篇1一、基本情况在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指导下,针对统计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统计教研室在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工作.....

范文英律师个人简介,范文芳 律师(整
- 阅0有关范文英律师个人简介(推荐)篇1dearmissmorgan,iamverysorrythatiwon’tbeabletoattendthelectureonamericanhistorytomorrowafternoon.i’mwritingtotellyouthereaso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