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整理8篇)
来源:其他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1
【基础知识积累】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拓展与延伸】观察一种小动物,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习作。
【重、难点突破】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学过的《松鼠》这篇课文,交流松鼠留给我们的印象,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
板书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
二、带问题默读课文:如果我们家跑进一只老鼠,那肯定会被我们赶走,因为老鼠总是在我们的家里搞破坏,我们大家都非常讨厌它。而如今跑进家来的松鼠也搞了许多的破坏,可是却没有被赶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还能说说松鼠进家后搞了哪些破坏吗?
教学提示: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松鼠的可爱和全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可采用自主学习方法。
教学参考:
文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三、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松鼠的可爱和全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
教学提示:此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写动物的文章与写人的文章一样,要通过具体的事例,结合一些细节描写,如动作、神态等加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也可按照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来学习本课。
教学参考:
附对课文重点语句理解: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写松鼠在我们家“整天满屋乱跑”“跳来跳去”,可从“惊人”“从来没有”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我们读到的只有称赞。
②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俨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③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读着爸爸的这句话,爸爸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④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四、你能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松鼠的可爱与全家人对它的喜爱的吗?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呢?
教学提示:此问的答案已经蕴含于上一教学环节之中,非常简单。前一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后一问目的是让学生表达他们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对于动物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作业:
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习作,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文字版):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有条件的可观察家中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评:本篇略读课文文字浅显,采用预习、自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生生互助的学习交流。]
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原则: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评:由学生自己拟订自学提纲,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评:此环节重在通过思维交流、朗读交流,启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体会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高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注意引导学生旨在意会,并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评与思:本课的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预习自学、小组交流扫清了字词障碍,课堂上学生自己拟订自学提纲,然后自学、交流,教师作为教学的倾听者,当然在学习中作些许指导,完完全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3
教学设想:
让“略读课”成为课、课外阅读的桥梁。力求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学会“明大意,悟感情”的阅读方法。
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对小动物关爱之意。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空,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会“明大意,悟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朋友。(板画松鼠)
2、你了解松鼠的哪些特点呢?
3、过渡:如果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家伙来到你的家,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画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对松鼠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遇到不懂的字请教旁边的同学,边读边想:松鼠做了什么事?
2、汇报。(引导学生用小标题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参与板书)
[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空,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板书,扩大学生参与课堂的面,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
三、细读体会
1、过渡:做了这么多坏事,我们一家人肯定很讨厌这只松鼠吧?
2、小组比赛:哪儿体现家里人对松鼠的喜爱?(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将比赛引放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读中感性,以读促悟,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四、总结写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师:整篇课文无处不体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那作者是通过什么告诉我们的呢?(总结写法并板书)
[读是写的基石。在读的基础上,适时总结写法,使学生有了很好的借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总结学法
1、过渡:有一个作者,把他和小鸟相处的事也记了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放录音《珍珠鸟》,围绕小黑板听、思考)
2、汇报,总结学法并板书
3、自学选读课文《军犬黑子》,汇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能让其以后都能更有效地更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六、布置作业
1、用“明大意、悟感情”的方法学习其它课外书籍
2、用一件具体的事写出自己与动物的感情
[课虽止,知识无止。让学生带着课上学到的知识走向广阔的知识海洋,不仅能巩固课堂上学的知道,而且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多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具体事例感情
储备冬粮
(板画松鼠)跑进家来的松鼠晾晒蘑菇喜爱
垫窝过冬
明大意悟感情
教后反思:
本篇课文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类故事,十分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在此基础上,引进阅读方法的指导,避免了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深化了课程的内容,又使学生得到了阅读的一种方法,架起了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4
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语言简洁,内容生动,情感丰富,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松鼠的个性特点以及它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
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设计在要求上比较宽松,主要是放手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在方法上,则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开放了阅读空间,让学生通过阅读,自悟这一桥梁,既理解了课文,又训练了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学习的习惯,继续训练学生快速读书的能力。
2、读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和揩相处带来的乐趣与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3、通过相互读书,交流等,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感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家之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初读课文,尽量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把不懂的做上标记,并按集有吴松鼠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老人与海鸥》,你喜欢《老人与海鸥》吗?你还记得课文肉容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2、师:大家还记得学习《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的方法吗?
学生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回忆读书的主要方法。
3、师:很好,同学们不仅喜欢《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而且还记得这篇课文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课文(边说边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因为是自读课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阅读权放手给学生,但是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导入中我们重点是方法的提示)
二、课前交流: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自读了《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课文,而且要求大家搜集有关松鼠的一些资料,同学们都做得怎样呢?
1、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提好“三问”)
①读了这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所有学生都举手)
②认真读了课文的请举手(一部分学生举手)
③完全将这篇课文读懂的请举手(举手的更少了)
师:没关系,我们等会儿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同学帮助你。
2、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
①、请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比一比,谁搜集的多又好,互相交流,老师巡视。
②、让学生说说自己搜集资料的方法。
3、小结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你们想看看老师搜集的资料吗?(出示资料,播放动画)(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重在对学生课外情况进行回顾,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而且还引导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另外,通过补充相关的资料,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三、自主读书:
1、认真将课文读一遍(学生读课文后老师提示:)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也搜集了资料,现在老师再要求同学们认真地,用最快的速度读一遍,必须时可在书上做标记。
2、学生对照问题再读课文。
师: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课件出示问题)
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的可爱?找出相关句段读一读。
②、松鼠是怎么储藏过冬的粮食的?储藏在什么地方?
③、在描写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哪些地方写得最具体?找出来读一读。
④、你认为课文流露出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让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在书中、点、批、画。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重点帮助学生以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理解课文,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文,因此以“问题”引导为主,而且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全局性”即必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完整地回答)
四、相互交流:
对照“自主读书”(上一个环节)中四个方面的要求,分组进行交流。
学生对照上面四个问题交流(提示:)
1、从以下词句中感受松鼠的可爱: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
②、松鼠常常跳到上面……
③、松鼠跳到我的肩上……
④、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
⑤、墙上的那副鹿角上……
2、松鼠储冬粮:
①、地方:大柜顶上,妈妈的帽子下面。
②、内容:方糖,纸包糖……
③、方法:把蘑菇晾干再储存。
3、描述松鼠的储藏冬粮时,最具体的地方是:松鼠将蘑菇挂在鹿角上的情景。
4、课文所表达的感情,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具体表现在几个地方:
①、它整天满屋乱跑……;
②、咱们家的松鼠……;
③、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
④、唉,它是从森林里来的……。
(这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虽然是自读课文,但对于内容的理解还是不可马虎的,只是看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本环节设计意在立足于学生这个主体,在交流中吸取课文的精华)
五、课堂小结:
小结获得的知识,情感及学习方法。
(这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体现整个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反思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
六、巩固拓展:
同学们,通过学习《老人与海鸥》和《跑进家来的松鼠》,你对接触过的小动物一定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或新情感。请选择你接触过的、喜欢的动物写一篇作文,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旨在消化,巩固学习内容与情感)
七、作业设计:
<一>、选词填空:
1、成绩、成就、成果
①建国三十周年的伟大()鼓舞着亿万人民。
②我们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伟大的()
2、涌现、出现、呈现、体现
①、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全校()出一派新气象。
②、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好人好事不断()
<二>、课外找一些有关小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书读一读。
<三>、写一篇有关小动物的文章。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理解“储备、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趣释题
1、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
2、今天我们认识一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板题)(出示课件)
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很想知道什么?
二、快速浏览,梳理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松鼠来到我家都发生了什么事?
师板书:储备冬粮、晾晒蘑菇、冬眠垫窝。
2、你觉得这只小松鼠怎么样?谈谈自己的感受。
3、那么作者一家人对小松鼠是怎样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4、学生交流重点句子
(1)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的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师:从哪些词能看出对松鼠的感情?(抓住重点词理解感情)
(2)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抓住一连串动词体会)
(3)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师引导:为了这件事,孩子们一个星期不允许吃糖,家人责怪松鼠吗?
(4)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
(5)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作者写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小结:在我们看来松鼠做的都是荒唐事,它毕竟给我们家制造了不少麻烦,而家人对它却毫无责怪,充满了喜爱。
三、小练笔
以《_______和_______的故事》为题,模仿《跑进家来的松鼠》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以表示人与动物的真情故事。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6
【教学设想】
让略读课成为课、课外阅读的桥梁。力求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
学会明大意,悟感情的阅读方法。
3、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对小动物关爱之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空,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明大意,悟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朋友。(板画松鼠)
2、你了解松鼠的哪些特点呢?
3、过渡:如果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家伙来到你的家,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画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对松鼠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遇到不懂的字请教旁边的同学,边读边想:松鼠做了什么事?
2、汇报。(引导学生用小标题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参与板书。)
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空,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板书,扩大学生参与课堂的面,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
三、细读体会
1、过渡:做了这么多坏事,我们一家人肯定很讨厌这只松鼠吧?
2、小组比赛:哪儿体现家里人对松鼠的喜爱?
(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将比赛引放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读中感性,以读促悟,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四、总结写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师:整篇课文无处不体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那作者是通过什么告诉我们的呢?(总结写法并板书)
读是写的基石。在读的基础上,适时总结写法,使学生有了很好的借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总结学法
1、过渡:有一个作者,把他和小鸟相处的事也记了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放录音《珍珠鸟》,围绕小黑板听、思考。)
2、汇报,总结学法并板书。
3、自学选读课文《军犬黑子》,汇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能让其以后都能更有效地更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六、布置作业
1、用明大意、悟感情的方法学习其它课外书籍。
2、用一件具体的事写出自己与动物的感情。
课虽止,知识无止。让学生带着课上学到的知识走向广阔的知识海洋,不仅能巩固课堂上学的知道,而且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多的能力。
【板书设计】
具体事例感情
储备冬粮
(板画松鼠)跑进家来的松鼠晾晒蘑菇喜爱
垫窝过冬
明大意悟感情
【教后反思】
本篇课文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类故事,十分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在此基础上,引进阅读方法的指导,避免了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深化了课程的内容,又使学生得到了阅读的一种方法,架起了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学习阅读长文理思路、品词句、悟写法的基本方法。
3、尝试运用本课学到的学习方法,拓展阅读动物小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掌握阅读长文理思路、品词句、悟写法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掌握阅读长文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拓展阅读。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
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打一动物名)蚂蚁
你坐我不坐,我行你不行。你睡躺得平,我睡站到明。(打一动物名)马
“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松果当食物。”
2.对,是松鼠,同学们的反应真快!老师奖励几张关于松鼠的图片给你们欣赏欣赏。(电脑出示松鼠图片)。
假如这样可爱的小松鼠一不小心跑进了你的家中,请你想象一下,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和松鼠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
3、板书课题,激趣读文。
同学们,就有这么一位幸运的孩子,有一天,一只小松鼠突然跑进了他的家,后来发生了许多离奇的事。(板书课题:跑进家来的松鼠)
(二)、理思路,明大意
1、到底发生了什么离奇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打开课本118页,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松在“我”家做了哪些趣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我会读:储chǔ备贮zhù存蹿cuān了出来烟囱cōng
(2)汇报: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并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的内容。(让学生上去板书)
3、借助板书,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明学法:这篇课文有1149个字,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是一篇长文。学习这样的长文,一定要讲究方法:除理解课文内容外,我们还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刚才我们用浏览的方法懂得了松鼠在作者家做的趣事有哪些,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板书:学习方法理思路)
(三)、品词句,悟深情
1、接下来,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男女生PK读。
女生探究,从松鼠做的趣事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请用横线画出来,读出松鼠的特点。
男生探究,对跑进家来的松鼠,“我们一家人”对它的感情怎样?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圈圈点点写旁注,写写你的感受和体会。(板书:品词句)
2、读后全班交流,并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情况,教学“天性”。
重点句:
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
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小钩子,免得松鼠钻进去。但是松鼠继续千方百计地储藏冬粮,一见面包皮、榛子、核桃、小骨头什么的,马上叼走藏起来。
什么是天性?你是从那里看出松鼠天性不改?
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窜出来,跳到大柜顶上。
“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的那个调皮的孩子”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的心里空落落的。
小结:正因为我们爱松鼠,所以给松鼠绝对的自由;正因为我们爱松鼠,所以给松鼠宽松的环境;正因为我们爱松鼠,所以对松鼠宽容赞赏;正因为我们爱松鼠,所以面对松鼠的失踪,心里空落落的;正因为我们爱松鼠,所以把它当成我们家的一分子。因此,松鼠也把我们家当成自己的家。真是人和动物“和谐一家亲!”(板书:和谐一家亲)
(四)、悟写法,学表达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词句的品析(板书:品词句),我们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也深深地感受到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学到这,请大家回过头来看看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板书:悟写法)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板书:具体事例。动作、想象、议论)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而本课则是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老师忍不住想奖励你们一下。这样吧,老师赠送你们一些有趣的动物小说,想看吗?
2、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快速阅读,简单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或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六)课外作业
动物世界是非常神奇的,动物文学是非常迷人的。请同学们回去阅读动物小说,如《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小战马》等等。
【板书设计】
储备冬粮
跑进家来的松鼠
晾晒蘑菇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篇8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指导学生通过自学,重点体会人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强化感悟,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读读记记“储备、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过程性目标:
⑴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激趣释题
1、尾短像熊,颜面似猫,它容姿美丽,毛色奇特,头和身躯有乳白色,但四肢和肩膀是黑的,头上又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特别是两个黑眼圈儿,活像戴上了一副“黑眼镜”。那竖起的圆圆的黑耳朵,像戴一顶“风雪帽”;四肢穿着黑绒的大“皮靴”,肩上披着匀称联结的黑“披肩”,真是神气十足,令人瞩目。(出示图:憨态可爱的熊猫。)
2、在路上啄食,频频地点着头,咕咕咕呼唤着,文静地挪动着脚步,它们不怕人,只是人们走近的时候,好像给人让路一样,哄的一声飞起,打一个旋,又唰的一声在远远的前面落下。(鸽子)
3、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
4、我们认识一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板题)
5、课件: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一样东西。
(谈谈自己的感受?)
6、读了课题,你很想知道什么?
二、快速浏览,梳理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松鼠来到我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并用简练的词语进行概括。(偷备方糖、晾晒蘑菇、冬眠垫窝。)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再仔细读读课文,你觉得哪件事有意思,还可以化出感兴趣的句子。
4、交流:
⑴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抓住一连串动词体会)
⑵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引导:为了这件事,孩子们一个星期不允许吃糖,家人责怪松鼠吗?
⑶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
⑷化身于奶奶会怎样说?
5、在我们看来松鼠做的都是荒唐事,它毕竟给我们家制造了不少麻烦,家里人会责怪它吗?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三、对比阅读,感受写法
1、通过阅读,你是通过什么感受到我们全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2、出示布封《松鼠》,比较与本文的不同?
四、延伸课外,推荐阅读
阅读《斑羚飞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xx小学进行了教学,受到了教好的效果。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针对六年级的特点,谜面设计为描写动物特点的语句,提高谜语难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读书有层次
初读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提高学生浏览课文的能力。深入读有感受,边读边画认为有趣的句子,目标明确。
三、有新意
在处理第二件事时,采用想象的手法,让学生化身于家里人,充分抒发情感。孩子们真实感受谈得教好。
四、对比同题材的文章,感受写法的不同
引入布封的《松鼠》,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
不足:应把握略读课文的特点,再放手些,给学生的发挥空间再大些。
今后,我还将继续研究,继续钻研,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