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业务管理(收集2篇)
来源:
科研业务管理范文篇1
一、石油企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出现问题及重要性
(一)石油企业科研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
石油企业科研单位中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对财务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的对科研的资金进行有效的调整的运用,使得石油企业科研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提升科研工作的公关效率。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可以对石油企业科研单位的预算工作和财务工作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实现财务资金的预算与预测,实现财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的目标。所以说,财务管理是石油企业科研单位中实现财务计划的保障。除此之外,在科研单位的财务控制工作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对加强石油企业科研单位的整体管理、提升石油企业科研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财务的有效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财务工作出现混乱的状况,有效的降低了科研经费的占用与浪费,沉淀科研资金,避免单位中出现财务腐化的状况,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财务管理工作观念较为落后
石油企业科研单位对财务方面的管理,经过长期发展已经逐步形成较为死板的管理体系。管理模式过于僵化以及理念过于落后等很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认知性太差,不能够达到有效的统一。石油企业科研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目标认知不清,财务方面的管理工作当中不能有效的体现出科学有效的理财理念,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不够认真。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是会计管理与核算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在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实施非常的粗浅,对其所编制的制度准确性和深度还有所欠缺,不能真正的做到防范和避开单位内部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二、石油企业科研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研究
要想改变当前我国科研单位对财务管理的现状,在实践当中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更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其主要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建立起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科研单位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解决措施,科研单位首先需要从其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提升科研单位内部每一名职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对科研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所涉及到的基本内容进行分类和划分。使单位中的员工可以从基本的思想方面去充分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管理,防止出现盲目性的预算、盲目性的购进设备器材以及生成不必要的浪费,使得财务管理形成一种规模化的增长以及在效益提升的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进而为科研单位在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管理工作上打下了坚固的思想基础。
(二)对财务管理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在我国党中央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的政府部门针对石油企业科研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应当实施分级、分权以及分工的管理和监督的模式,各级单位要根据其本身在财务管理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管理的措施和目标以及对科研设备的购进、运用、入账、转让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掌控。
(三)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单位资金活动状况
科研单位中管理体系的设立是其财务管理的根本依据。因此,在思想的改变以及监督体制的完善基础之上,科研单位需要进一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将石油企业科研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收入账目管理、财务资金增加和减少,采购部门的日常采购以及日常的使用等方面都需要列入到管理体制当中,并对其实施具体和严格的规范,让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有充足的依据,更加的规范和真实。
(四)对石油企业科研单位中各部门的职责进行确立
石油企业科研单位首先需要对各个部门财务管理的基本意识进行强化,对管理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实施科学明确的分工,由专业人员负责对财务收支的增减,审查以及监督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科研单位内部所形成的系统的和科学的财务管理形式,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管理盲区。
(五)对石油企业科研单位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
从财务处理的角度来分析,科研单位要第一时间将单位财务资金实施入账管理,针对单位内部所增加的资金单据要通过管理部门的系统核查,保证所增加的信息和在资产方面的购进和原本的实物相对应。同时,针对科研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结算工作也需要实施相应的规范化措施,运用分类核算的形式,周期性的对科研单位中的财务信息进行核查和清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达到对财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掌控。
科研业务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担负着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今年来,农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业投入的发展基金在不断的增加,作为主要承担着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也在不断的增加,国家也逐渐加大对科研财务管理的重视。但由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公益性和惯用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造成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的把握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的缺陷,如管理成本增加、预算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公用经费超支严重、执行能力差、资金来源渠道多和行政经费有限等。但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科研项目预算不到位
目前,一些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思路还停留在以前,对财务预算管理观念比较淡薄,不重视年初对年度资金预算的科学制定,导致预算与实际收支相差甚远。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在进行科研项目申报时,一般以课题组为主,项目预算与单位科研发展的整体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单位总控度较差,预算与实际需求差距大。
(二)配套资金落实较差
在科研项目执行的过程中,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科研项目很多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即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或单位自筹资金。这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科研事业单位的资金采用的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当年事业运行支出经费来源于上缴的地方财政收入,自筹配套没有资金来源,为满足配套的需要,很多单位采取多个地方项目配套国家项目的形式,致使财务达不到独立核算的要求,在财务核算上无法单独反映配套资金的收支。
(三)监督体系不健全
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国家或地方不能完全度项目经费的规范使用进行全面的监控。在项目的实际执行中,受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具体的每笔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不能很好的落实到位,无法对课题经费的使用进行全面的监管。
(四)科研单位资源共享有待完善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验室基本属于各单位所有,其使用很少存在共享的现象,各课题组建的研究内容还存在一致性,资源分散等现象,造成其竞争优势不强。在实现单位资源最大化价值的过程中,财务核算没有制度依据,使实验室、试验用地、大型仪器等资源共享费用不能合法的进入财务核算体系。
二、提高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要实现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保驾护航。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不仅保证项目经费合理、合法使用,充分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创造力,又使得管理者在实施科研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因此,把社会总体目标和科研人员个体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责、权、利相匹配的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涉及的部门应开展有效协调、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化、操作流程化、管理规范化。
(二)加强审计监督功能
根据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充分发挥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职能,建立和完善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开展更加有效监督。改变过去科研管理部门只关注科研成果产出,认为经费使用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以及监督是审计部门的责任的这样一种认识。全程参与管理,从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经费支出、成果验收、经费结算等进行管理,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三)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加强保护科研成果
目前存在对科研成果的侵权行为,增强对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精神文件,出台农业科研成果的相应激励政策,对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避免高层次人才和成果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流失;将科研成果分类,有节奏有步骤的推进大成果科研项目的不断涌现,同时为小成果科研项目的推出营造积极的气氛。
(四)提升财务风险的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所面临财务风险在愈加增多,所以事业单位要做到提升财务风险的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一是要提高财会部门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特别要对信贷资金加强管理,要将其管理纳入到财务资金管理统一管理中去。第二是事业单位要通过比对各项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防范,尽快建立起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三、结束语
虽然,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但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其提供的产品生产受到市场体制的影响,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在其发展中愈加重要。因此,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管理,达到既又不挫伤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又保障科研工作者顺利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延辉.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
[2]刘春和,孟函勇.创新财务管理服务农业科研[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