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意见(收集2篇)

来源:

科研课题意见范文篇1

[概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国家课程方案,积极进行教研方式改革,组织指导全省教研系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指导与管理、课程改革实验与教材建设、课程教材培训、教学评价、教育质量监测,以及组织指导校本教研工作、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加强教学业务管理,建立全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课程改革]1.组织了2008年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抽调100多位专家,组成17个小组分赴各市,对50多所高中学校进行了评估。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是教育厅的一项制度性工作,由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分三级组织实施,由同级教研部门具体承担,每年按计划进行,原则上每3年进行一轮。2.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以及普通高中15个学科教学实施意见。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3.调集了部分省内外专家,研究制定了地方课程必修科目传统文化、环境教育、人生指导和安全教育4门课的课程大纲,为课程建设、教材审查和学科教学提供了依据。

[教学管理]1.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我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的意见》、《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和《关于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及使用意见》。2.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意见》,开展了2008年度监测工作。进行了全省8个样本县区、144所学校、5760名学生数学和心理健康情况的监测工作。3.参与了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负责进行了先进经验的推荐和审查,并主持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论坛。4.根据教育厅的统一安排,组成检查巡视组,参与厅里统一的巡视活动,查处违规办学行为。5.开展了第三批省级教学示范学校的评审工作。6.开展了全省先进教研室和优秀教研员评选活动。共评出山东省先进教研室93个,优秀教研员370名。

[教学指导]1.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确定了首批省级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改革联系学校和骨干教师团队,并制定了日常工作方案。每个学科确定了10所联系学校和50名骨干教师。通过与教师和学校的信息交流与教研合作,及时了解掌握学科教学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指导工作。2.召开各种形式和规模的课程教学改革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工作会、经验交流会,开展远程和现场辅导,研究、指导并引领全省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召开的全省中小学暨职业学校综合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会议,研讨部署了素质教育工作背景下的教研工作。3.开展多种规模和形式的调研、视导活动。2008年,开展学科调研活动10余次、科室集中调研活动5次,平均每人听课80多节,共撰写调研报告20多个、30多万字。

[教师培训]1.各学科每年暑期坚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研讨活动。2.参与了两次全省高中校长的全员培训工作。3.配合有关处室组织了全省高中教师的全员培训。组成15个学科团队、100多人的学科教学教研骨干,进行了网上在线培训活动。4.开展送课助教、送教下乡活动。部分学科组织了省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奖教师的省内西部巡讲活动。5.利用多种渠道培养教研骨干。坚持按期进行省级教学能手、优质课、全省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在全国组织的优质课、优秀论文和优秀课例评选中,我省取得优异成绩。

[教材建设]1.进一步修订了语文、数学、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科学等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了上述学科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2.开展教材比较研究,帮助基层学校选好、用好教材。3.完成了初中和小学《寒假生活指导》的立项和编写工作。4.完成了《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系列教材的编写、审查和出版工作。5.参加了教育部职成教司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课程与专业课教材及教学大纲编写修订工作。

[评价与考试]1.开展综合性、发展性评价研究,无分数评价研究,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中考、高考命题研究,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衔接研究。加强评价方式改革,落实评价改革目标,规范评价考试管理,探索构建整体规范、可操作的评价体系。2.制定了《山东省实施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方案》,利用人员、专业、活动等资源,开展课程教学评价指导与管理。3.在对每年全省中考试题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考命题质量,顺利完成2008年中考命题工作。考试结束后,对自主命题市的中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写出评价报告。4.修订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改革了命题组织办法和审题环节,提高了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5.组织完成了高职对口升学考试命题工作。6.组织修订了2009年高职考试纲要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高职考试辅导资料。

科研课题意见范文篇2

为了提高教育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做到课题研究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办法以试行,不当之外在实践中作相应调整。

一、选题

1、在科研课题申请立项之前,所选课题应具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能性、超前性,并结合当前教改动态,本校或本地实际,作出选题。

2、研究目标应明确,内容应具体,过程应明了,方法应可行,论证应有据。

3、课题研究人员要有不辞辛苦、执着追求的精神,应具有科研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的意志。

二、课题组人员

1、课题负责人全面管理课题的申报立项、批复、资金筹措等,监督过程的实施、协调与课题研究相关事宜。

2、课题主研员具体负责设计、总结、研究、布置,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计划、阶段性总结报告、拟订课题在不同阶段具体实施项目,提出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解决研究的重难点,在理论掌握上应深入,带头积极投入研究实践。

3、课题成员

根据课题要设立相应的人数,据课题内容及项目结合教师个人专长,确立研究人员。

4、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需设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或顾问组),将课题情况向指导小组汇报,并将疑难问题求教于该小组,以求得对课题研究起实质性的指导。该组成员可向校外请一些有关方面的专家(或知名人士)参加。

三、课题的申请

1、课题申请人应填写好课题申请书,撰写好研究方案,送学校教科室初审。

2、教科室初审后,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申请人根据教科室的意见,对方案进行认真重新修改。

3、经学校领导和教科室同意后学校课题可予开题研究,对极有价值的课题再逐级上报立项审批。

四、课题的实施

一项课题立项开题后,要想课题研究卓有成效,必须加强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

1、计划的具体落实

将研究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分阶段分步骤,针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定出时间,安排好日程,确定好内容。

2、收集资料,做好档案工作管理

①研究人员要作好读书笔记、研究心得、经验教训、方法效果,典型案例或个案的收集整理。

②收集、整理、保存研究过程中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课件以及研究小结、阶段总结、经验文章、研究论文或著作等。

③收集好立项申请书、论证报告研究、方案以及各种审批手续、阶段成果、结题的申报、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检测报告、评审记录、评委的鉴定等。

④收集好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及效果反馈意见。

3、课题组要定期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结合自己课题研究的实际,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及时处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4、课题组按要求的时间向科研管理部门上报研究小结、阶段研究报告、论文等相关材料。

5、课题组所有成员应自觉学习科研理论,更深层次认识研究的目的、任务和实用性,注意收集或摘录与本研究有关的各类资料,善于吸收他人的研究思路、经验、成果等,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五、课题的评审

课题研究工作在周期内结束后,写出书面结题申请报告,由学校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组织结题评审小组,作出书面签定意见,应准备好以下材料:

1、结题申请报告

2、立项申请报告

3、立项批复通知

4、阶段性总结

5、终结性结题报告

6、课题成果、资料等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