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新技术(整理2篇)

来源:

灌溉工程新技术范文篇1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考虑,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在确保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更新和换代,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也逐步提升,其中,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及其应用也取得了快速高效的发展和进步。该文主要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介绍和研究了现代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并通过水闸、小型排灌站、农桥等工程实现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旨在提升我国农村水利灌溉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农村经济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灌溉状况的改变,有效提高了整个水利灌溉技术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水利灌溉工程能够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和灌溉用水,该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灌溉效率,从另一个角度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作为水利工程施工方,要转变施工观念,重视水利施工技术。

1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

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即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不难发现,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农业经济也不断强化,农村灌溉用水量成增长趋势。在农村水利灌溉工程中,要积极引进和应用施工新技术,以此来确保农村生产中对灌溉的多元化需求,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农村灌溉水利工程中的疏导需求,进一步实现农村灌溉工程的施工目标。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生产中水利灌溉的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明确工程施工的技术和目标,作为整个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指导方针,并进行管理和控制。由于传统农村环境、条件等特殊现状以及水利灌溉习惯的影响,农村水利灌溉工程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发展和进程。为了实现对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对相关的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研究,并制定好有效的解决手段和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水平。

2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和方法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机械化生产的逐步普及,广大农民的灌溉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转变。基于现代农村水利灌溉的特点和方法,从根本上改进和优化传统水利灌溉方法,提高节水意识,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推进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水平。

2.1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由于水利工程较为特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多样,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也提高了施工工作量。就水利灌溉工程而言,主要用于防洪、发电、挡水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因此,该工程对于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更高、更严格,施工结构建设较为完整和复杂。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流枯水期进行施工,并对采取截流手段,对于技术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同时,施工环境会被地质环境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于水利施工工程质量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2水利灌溉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法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深入,水利灌溉方式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和灌溉提供了多种实现途径,如水闸、小型排灌站,农桥等施工技术工程。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地地区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在我国农业水利灌溉工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种,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主要通过机泵和管道系统的配合,并形成低压水,引入田间进行灌溉,有效避免输水中出现蒸发及渗漏等异常,为农田灌溉节约了渠道占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相关的不利影响,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水资源。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我国北方井灌区,应用较为广泛。第二种,喷灌,也被称为人工降雨。该技术手段不受地形大小的限制,但受风力的影响较大,存在容易蒸发的缺点。该技术手段不适宜干旱严重且风力大的地区。第三种,微灌。该技术主要通过专门的设备将内含压力的水送入农田,特点是流量较小,适合于局部灌溉,一般分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以及渗灌这四类,该技术的灌溉成本较高,目前只是应用于较为特殊的经济作物。

3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相关质量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水利灌溉施工技术已经不再适用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水利工程施工方需要大力加强现代水利灌溉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在不增加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地质状况,恰当地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满足农村水利灌溉的现代化需求。

3.1建立健全水利灌溉施工技术监管体系基于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施工方需要建立健全水利灌溉施工技术监管体系,从而强化和保障施工技术的管理,确保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方面,要结合施工技术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数据库的同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此外,还要对组织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水利工程顺利完成。另一方面,面对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要全面了解和认识到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好应对问题的措施和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3.2基于现实情况开展水利灌溉施工技术运用根据现代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和优势,分析灌溉工程的基本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为了保证水利灌溉工程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需要河流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此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村水利工程技术的水平。

4结语

农村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力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的推进和应用,以此来确保对农村水资源在拦截、调控以及分配中的有效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我国农业的高速平稳发展。同时,还要与现代化发展趋势相匹配,积极引进县级的农业灌溉新技术,在提高农村水利灌溉工程效率的基础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浩齐,王兰兰,张红正,等.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180.

[2]黄云.现代水利施工技术在我县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5):312-313.

[3]关仁辉,杨晓光.浅谈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5(3):61.

[4]胡志琴.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和策略初探[J].河南科技,2013(14):203.

灌溉工程新技术范文篇2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2.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3)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灌溉工程新技术(收集5篇)

    - 阅0

    灌溉工程新技术篇1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趋势,建议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