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的由来(整理2篇)

来源:

遥感技术的由来范文篇1

关键词:地理检测;测绘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地理检测技术在地质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矿质勘探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对地理检测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检测技术要想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对检测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更新,测绘遥感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遥感技术是利用远距离的电磁波等手段,向需要探测的目标发射信号,然后通过返回的信号,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的形状和组成等,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发了相应的测绘遥感系统,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只需要把相关的设备安放到指定位置即可,然后通过对设备进行简单的设置,设备就会自行的进行目标的测绘,极大的改善了传统地理检测的难度。

1测绘遥感技术简述

1.1测绘遥感技术的概念

遥感英文名为RemoteSensing,简称RS,顾名思义,遥感就是指通过非接触式的手段,通过一些必要的传感器,进行远距离检测的方法,然后就可以根据对目标探测的数据,对目标物体的特性和性质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广义上来说,遥感是指所有远距离探测的方式,而狭义上的遥感技术就是通过具体的设备,收集探测目标的相关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都会采用一些对电磁波反应灵敏的设备,然后向探测的地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接触到物体时,会进行反射和散射等,同时目标物体自身会进行辐射,而探测的设备就是将这些与目标相关的电磁波都收集起来,通过计算机的特定运算,就可以得出物体的相关属性,测绘遥感技术的最初应用是在空中拍摄,在上世纪中期时,由于遥感技术可以迅速的获取某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到了第一颗卫星发射时,遥感技术开始走向成熟,经过了多年的不断完善,现在的遥感技术在地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测绘遥感技术的特点

从遥感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遥感从最初的航空拍摄,发展到现在的地质测绘,其每个阶段的进步都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的,因此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现在的遥感技术都是利用卫星进行的,卫星在高空进行拍摄时,可以对很大的空间同时进行探测,而传统的地理检测方式,通常都需要人工的参与,这种方式每次检测的范围非常小,获取的数据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要想完成大面积的检测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卫星遥感的这种测绘方式,可以同时收集到一个地区大量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也都是由计算机进行,由于卫星绕地球的周期都比较短,对同一地区进行遥感的时间间隔也比较短,尤其是地球同步卫星,始终保持在地球上空的同一个位置,就可以不断的对这一地区进行遥感,那么收集到的数据都是最新的,如果这一地区发生了地质变化,也能够很快的通过测绘遥感,收集到变化后的地理护具,这是传统的地理检测技术无法相比的,从检测成本的角度上考虑,卫星遥感技术也要好很多,由于不需要人员进行实地的检查,就能够节省人员和设备的相关费用,而卫星的存在,遥感通常都是其功能的一部分,同时对一些沙漠等荒凉地区的地理检测,地面的检测很难进行,如果采用卫星遥感的方式,就可以非常简单的解决。

2地理检测中测绘遥感的技术应用

2.1获取相关的地理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地理检测中使用遥感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由于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地区表面的图像,而且随着摄像相关技术的发展,卫星上所带的拍摄设备分辨率越来越高,获取到的图像也越来越清晰,测绘遥感技术的这个功能是地理检测的基本功能,已经在很多地理领域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地图的绘制中,目前大多数地图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由于这种卫星遥感测绘出来的地图,能够真实的表现出建筑物等的实际情况,受到了用户的广泛称赞,除了对地球表面进行拍照意外,遥感技术还能够利用波普获取到更多的地理信息,通过这种卫星的光谱遥感,对地下的情况也能够进行信息的获取,目前我国的一些卫星就配备了最新的高光谱设备,利用这个设备能够获取到很多地理资源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水利和矿产等领域有很重要的作用。

2.2测绘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由于卫星遥感技术是在高空对地理信息的收集,那么在一些地质灾害中,对地理检测工作也可以顺利的进行,例如某一地区发生地震后,地形地质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要想很好的完成救灾工作,首先就需要一个地震发生地区的最新地图,这时卫星遥感技术不仅能够很快的获取到相关的地图信息,甚至对某一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也能够做出评估,从而使救灾工作能够很好的进行下去,同时测绘遥感也是地理信息系统收集数据的重要组成,由于该系统需要大量地理信息的检测和收集工作,而测绘遥感技术能够很好的完成,随着该系统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关数据在保证精确的同时,还要进行及时的更新,而测绘遥感技术刚好符合这点,随着遥感相关设备的发展,收集的数据精确性越来越高,而卫星对数据的收集本来就有很好的时效性,这可以保证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

3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遥感技术已经是现代地理检测中的主要方式,与传统的一些检测技术相比,遥感技术的对地理检测的空间上增大了,检测的时间上却缩短了,能够有效的保证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且随着遥感技术使用设备的更新,对地理检测将变得更加精确,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测绘遥感的技术将会在地理检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的由来范文篇2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资源;降水量;径流量

1遥感技术简介

遥感技术是通过物体呈现辐射以及电磁波反射的一种复合功能性探测技术。其主要环节是目标物通过物体辐射和电磁波反射,将数据通过传感器进行收集和传输,之后再对数据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最终给出统计数字结果。其优点是,遥感技术的传播速度快,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能够确保不被破坏,所以这种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地图测绘、航空以及军事领域。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水资源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勘测工作的人力、物力、以及工作时间,从而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1]。

2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的实际应用

2.1降水量监测方面

遥感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卫星和雷达,将信息源进行输送和传递,从而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空间降水量和分布情况的详细数据。在雷达的利用上,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降水粒子给电磁波所带来的影响来预测不同地区的降水量,而卫星是将地面测量的实际情况与卫星数据结合起来,从而预报降水量。由此可见,由于雷达只能够实现对空气中降水粒子的监测,一旦云层过厚,雷达很难给出有参考性的数据,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就要将雷达和卫星结合起来,共同实现降水量的监测工作。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微波辐射法和综合法。通过航空飞机完成探测工作,这就是所谓的航空遥感技术,这种技术是气象观察工作中重要的辅助技术,通过对云层和降水粒子的监测,收集数据并传输到地面的计算机系统,进而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2蒸发量监测方面

在水资源方面,蒸发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水资源甚至是能量的平衡都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蒸发量的监测包含三个方面:土壤蒸发、水面蒸发以及植物蒸发,在蒸发量的监测上,通常使用的是物理监测,通过质量与能量之间的转变关系,从而获得蒸发量的数据[2]。而遥感技术给蒸发量的监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靠方式,信息模型法、统计经验法以及能量余项法等,都能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在蒸发量的监测上,要对这些模型有清楚地认识,并且根据模型的特点进行分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模型的作用。在使用时通常要将土壤以不同层次划分开来,首先,要对植被、地表和土壤进行划分;其次,热量计算。这种通过遥感技术监测蒸发量的方式,能够有效监测不同的地表环境下的蒸况,从而为蒸发量的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3径流量监测方面

径流量的监测工作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一般是通过水文模型对径流量进行预估。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较为全面、简单、快捷的在信息收集方面发挥作用,所以将遥感技术所收集到的水体、土壤、地表、植被以及蒸发量等信息利用起来,与水文模型结合起来,就能够实现对径流量的有效预测。由此可见,遥感技术在径流量的监测方面,能够有效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从而提升监测的有效性。

2.4地表以及土壤水分监测方面

地表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对径流的形成、地面能量的分布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壤中所含的水分有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地表能量等。由于地表非常复杂,所以使用遥感技术对对表物体进行分类是十分重要的,遥感技术能够有效的辨别水体的特征,从而大大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遥感技术能够有效监测出土地使用和土地覆被的变化情况,以及地表的植被信息、发射率,地面的实际温度、反照率等一系列关键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着地表的物质和能量平衡,所以在地表以及土壤水分监测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的应用进展

这些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速,以至于现在出现了多平台、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尽管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我们仍要研究如何将更多的数据应用在水资源方面,如何在常规监测工作中结合遥感技术,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更有效的解决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上,我们应该注重于将GPS技术、DSS技术、或是GIS技术、CAD技术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好的应用,改善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优点有很多,范围广、速度快、同时又能保证数据的科学与完整,遥感技术对数据的采集、更新以及处理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在水资源方面应用遥感技术,并将遥感数据与其他模型数据相结合,能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各种数据之间相互补充的同时,也就大大降低了信息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出更最准确的结果。未来还要继续拓展遥感技术在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鹏.浅谈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研究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6(1):136-137.

[2]曹大为.基于遥感ET技术的河北省馆陶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