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意见表(整理2篇)
来源:
群众意见表范文篇1
一、“真心”心态要坚持
真心想知道民情民意。民心是执政的晴雨表,坦荡是事业的加速器,没有对群众的真心实意,就不可能换来群众的真情厚意。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能够谦虚谨慎,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切实想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真心查找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真正去贴近群众,用真诚去感染群众,用真诚去换取群众的真知灼见。
真心想发现自身缺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工作永远有不足,修身永远无止境。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把群众提意见的过程,当作医生为我们把脉诊病的过程,真心想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把“个人得失似云淡,人民利益比天高”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以便更好地为党工作和为人民服务。
真心想改正自身不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只有发现自身的不足,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在政治上把握住方向,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努力做到权大权小全为民所用,利大利小皆为民而谋,群众才会给真正先进的共产党员送上“春暖秋寒雁过留清声,熙来攘往为官留好名”的佳句。
真心想知道民情民意,真心想发现自身缺点,真心想改正自身不足,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代表了我们党的队伍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主流。
二、“害怕”心态要摒弃
害怕群众提出的意见伤自尊。有的党员不注意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为是故意发难,和他过不去,伤了自尊,丢了面子,还心存抱怨,而不去从自身查找问题,完全忘了党交给的权利是让你勤政干业务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让你满足私心图虚荣的。
害怕群众指出的意见降威信。个别党员有着很强的权力欲和地位观,生怕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降低了自己在班子中或在群众中的威信。这些问题或许真实地道出了他们工作出现的纰漏或错误,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是他们从政路上的一个污点。对此他们又怕又恨,敢怒而不敢言,怀恨在心。
害怕群众发现真正的问题。这是一种一针见血的意见,对工作中造成的损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一一言表。这种人害怕或许会改变人们对他以往“良好”的看法,或许会影响他的前程,或许会摘了他的乌纱帽。对这种意见,他恨之入骨,如履薄冰,伺机如何花言巧语地应对,如何度过这一“难”关。
怕群众提出的意见伤自尊,怕群众指出的意见降威信,怕群众发现真正的问题,其核心是不敢真心面对群众,都是私心和虚荣在作怪,是党性不纯的突出表现。
三、“希望”心态要不得
希望提一些“好”的意见。这部分人最希望群众提看似缺点实为优点、看似批评实为表扬的意见。诸如“领导整天忙于工作,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领导太严格要求自己了,请他吃饭都难请”等等。对这种意见,他们很受用,认为“这样的意见——好”。
希望提一些无关疼痒的意见。这种意见不涉及个人品德、能力等原则问题,很可能是与优点相伴生的“附属物”。诸如“工作中存在着急躁情绪”、“批评同志过于严厉”等等。对这种不伤大雅、不伤和气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样的意见——可以”。
希望提一些普遍存在的意见。这种意见可能是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存在的问题,诸如“理论学习不够”、“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对这种“你有我有全都有”、“昨天有今天有明天还会有”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样的意见——不错”。
群众意见表范文篇2
一、现状与做法
全县在7月份开展群众评议基层干部述前准备活动中,主要通过"十个一"和分块逐级推选群众代表的措施办法,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知晓率和参与率。经调查,全县有2万多群众参与,各乡镇(社区)群众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群众的参与率达到50%以上。
2、强化措施,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述评活动是核心。在发动群众中实行走访调研"十个一"。乡村干部按照张贴一次述评公告、拨打一次询问电话、发送一条短信说明、发放一份征询意见表等"十个一"要求全面开展群众调研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谈发展,密切干群关系,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征求群众对干部个人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石堡镇以"五进五看"为主要内容我镇以"五进五看"为主要内容进行走访调研(走进院落看看群众住的是什么,走近锅台看看群众吃的是什么,走进田间看看群众收成怎样,走进人群看看群众想的是什么,走进心里看看我们做到了什么),深入发动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据统计每名乡村干部走访群众达到100多人次,在服务点上的走访率过到80%以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每人都在3条以上。特别是在7月中下旬的防汛工作中,镇村干部与居民群众同吃同住共患难,推心置腹地说教,提高了群众对评议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4、强化督查,抓好落实。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把述前准备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副书记、包片领导及干部、村组负责人,尤其是每项工作由谁干,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限完成,完不成怎么办,都要有明确的说法,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县委组织部实行领导包乡镇指导,县委党建办进行专项检查,乡镇包片领导实地指导,更多地探索怎么干才能又好又快把任务落到实处。据调查,在述前准备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活动中,县委组织部领导实地指导28次,县乡专项检查指导23次,乡镇包片领导干部示范指导26次,确实做到全面深入的督查指导。
二、问题及根源
1、个别乡镇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在一些干部和群众头脑中总认为群众评议干部是走形式,落实不了多长时间,有轻视或参与无用的思想,导致在走访调研和发动群众时出现工作不到位或不参加情况。
2、个别村宣传发动群众不到位。开展半年述前准备工作时正值群众农忙时间,尤其是今年春季受冻和7月份持续强降雨,一方面是群众忙于外出打工增收,另一方面住的偏僻的地方因强降雨道路和通信实施不通,在宣传发动群众时留下盲角。
3、部分村群众代表推选组织不到位。在推选群众代表时,部分村忙开完成任务,让村民小组长组织推选群众代表,大村与小村不分,搞"一刀切",就20户1个群众代表,方式方法简单,推行出的群众代表数量上也不平衡。
4、个别群众代表提议事项代表性不强的问题。群众代表推选出后,个别代表因个人文化能力、与群众的交流征询意见的多少,在提议事项时梳理总结不到位,提议事项未能很好的反映群众的意愿。
三、建议与对策
2、灵活推选,程序到位。在推行群众代表时,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的规律,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在晴天、白天、农忙时不安排推选活动,雨天、晚上、农闲多安排。群众代表的推选对象要与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老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中心户等相结合,选聘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基层干部,组建成督查指导组,加强业务知识培训,采取提名、推荐、自荐等形式,依照程序,示范引导,灵活方法,树立几个点,带动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