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收集3篇)

来源:

感受生命范文篇1

刘方正

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可以丢掉金钱,但绝不可以丢掉性命。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有一次,妈妈在集市上买来了一条大草鱼。正当妈妈把它的肚子剖开时,血一刹那流了出来。但它依旧顽强地在地板上跳动。妈妈立刻把它放进锅中,但它还在扑腾,溅了我和妈妈一身的油。我不但没有责怪它,还被它那种渴望生活,不轻易放弃生命的精神感动了。既然鱼都在努力地追求,有活着的希望,更何况我们人呢?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感受生命范文篇2

课堂上,听着声音动听,情感表达到位,极富感染力的课文朗读录音,曾几次,文到深情处,朗读者几度哽咽。可笔者偷窥学生,有面无表情地嚼口香糖者,也有面露哀伤之色的,却没有预想中的泪盈于眶的人。是学生面对他人的生命太冷漠还是引导有问题?我痛苦地思索着,重新审视教学设计,豁然间发现我是何等的武断与独裁,笔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武断地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的规律,自以为是地设计学生情感体验的步骤,设计学生情感发展的方向。

仅仅让学生们概括、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作者的情感,知道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时候”忽然断了双腿,后来在母爱的鼓舞下战胜自我,成为一名优秀作家这一事实,从中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就想让学生留下感动的泪水,珍爱生命,热爱母亲,是多么的霸道呀!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可是笔者的教学设计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文本,没有引起他们的情感的体验与共鸣,无怪乎学生面无表情。

笔者决定从学生的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出发,立足于学生这个阅读主体来引导学生解读此文。改进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一、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

其实,和所有有思想的年轻人一样,我们的很多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都思考过生命和生死的问题;也和所有人一样,当生命不是以一种最接近死亡、最残酷惨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忽视了生命的残酷性,也就顺理成章地忽视了生命的宝贵性。我们没有史铁生的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的经历,但《我与地坛》却创设了一种特定的真实情景,把主人公摆在了必须作出生死抉择的两难境界———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苟且偷生还是干脆就死?对于一个内心丰盈的年轻人来说,这种选择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沉重,以至给学生也会带来一次严肃的心灵拷问。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同身受,感受作者双腿残疾后的苦闷孤独又悲愤无奈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体会作者的情绪,笔者让学生把双腿绑起来,体验:如果此刻地震发生……学生经过这一体验之后,面露惊慌之色。

趁机延伸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片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学生感叹残疾的作者多么痛苦。

紧接着品读文本: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这样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入手,学生很快进入文本,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

二、趁势引导,走进地坛,感悟地坛里的生命之美

痛苦的作者来到地坛: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看到怎样的一幅幅地坛的景色?

学生充分调动阅读感受,体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命过程呈现的优雅形态。

感同身受,若你是作者,此景此情,如何体验:

地坛的草木昆虫等生命平凡、卑微且处在荒芜之中,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跃着,向人们展示着缤纷的生命世界,无声地诉说着在此发现了生命的本真状态,从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丽和精彩。“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读到这样饱含生命哲理的语句学生情不自禁地吟诵出声来:我们不妨眷恋生命,珍爱人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神圣的,也是脆弱的,热爱生命,是最起码的责任。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课文分析的结果。

三、珍爱生命,善待亲人

双腿残废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享誉文坛的作家。但是他并不觉得幸福,因为他的母亲不在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她的身上有你的母亲的身影吗?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划下感受深刻的语段,学生交流品读:

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是恳求与嘱咐。

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苦难、忍韧、独自奉献无私的爱的作者的母亲强烈引起了学生的生活情感共鸣:我们的母亲也是无私的爱着我们的,无怨无悔。这时的学生已经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很多感受深刻的作者的话也是提醒自己的,在品读交流的时候学生不禁留下感动自责的泪水:不仅仅自己很重要,家中的父母、周围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一个重要的,我们更应该善待父母、善待身边每一个人!不要有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痛。

播放朗诵录音《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此刻学生有的已经热泪盈眶了。笔者趁机问:同学们你此刻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其实目的已经达到了:让学生学会感恩,从感谢父母开始,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感谢社会,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

《我与地坛》的教授过程,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尊重学生主体感受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让文本焕发无穷的情感魅力,才能上好语文课。

参考文献:

[1]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感受生命范文篇3

我在大自然中寻觅感受生命.

找到了!是一颗颗小种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小种子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掀翻比它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石块.在这种环境下,不屈而上,茁壮生长,迎接生命的春天.

以前,我种过一盆花,在妈妈的指导下,天天给它浇水.几天后,就冒出了花苗.我和妈妈更细心关照它,在我精心的照料下的几个星期后竟开花了,那小花冰清玉洁的,非常可爱,这是我最喜欢的水仙花.望着那冰清玉洁的小花欣然怒放,我们睑上也绽开了花.可几天后,却由睛转雨'了,那花瓣一片一片地垂落下来.我焦急给水仙花浇水,可它总也抬不起头.就这样凋谢了.原来昨天忘了给它喝水了,就枯死了.

养水仙花的经历告诉我,每一个生命都是脆弱的,也许不经意间生命之花就凋谢了.人类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的时间,不能让它白白流失.要使自已活得光彩有力.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我们要努力地用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三年级周记范文精选(整理10篇)

    - 阅0

    三年级周记范文篇1今天,我又让姥姥教我做一道菜,学的是“炒土豆丝”。我说:“姥姥我还想学炒一道菜”,姥姥说:“那我就教你炒土豆丝吧。”于是我们就开始动手了,先把土豆皮削掉,用.....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