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周记六年级(整理2篇)

来源:

数学周记六年级篇1

数学不是靠死记硬背的,而是要靠理解。

在学习了十二册形体应用题时,许多同学现在对应用题结果除不尽的'最后保留到整数怎么保留?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或是“四舍五入法”,常束手无策。据我分析理解:通常是在做水桶时要用多少铁皮,这样就要用到“进一法”。因为做东西时,一定要把余下的一点都算进去,就是说3.01平方米,也要把0.01往上进,保留4平方米,不然铁皮不够就做不好了,做出来的是次品,还不如不做。

“去尾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余下的都去掉。比如说一个水桶能装2.9升的水,这样就要保留2升,如果保留3升的话,水就会满出来。如果装的是油的话,还会弄得满地都是,要清理卫生就很麻烦了,而且又浪费。

再比如有一堆沙子,结果要保留整数,那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一堆沙子重9.4吨的话,那样就得保留9吨;如果说一堆沙子重9.9吨,最后就要保留到10吨。所以用四舍五入法才会显得更加精确些。

数学周记六年级篇2

一座美丽的小城,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台风,顷刻间变成了汪洋大海。

人们都躲在一艘小船上。船小人多,必须有2个人跳下去,否则,整艘船都会沉没到水中。可是谁都知道,跳下去,毕死无疑!

这时,一位老人说:“我跳下去吧,反正已经70多岁了,应该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一个青年人也继续说:“我也跳下去,我得了绝症,医生说活不了多久了,迟早都是死,不如就今天死,也能保全你们中一个人的生命。”说着,就要往水里跳。

这时,人群中冲出来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拉住他俩的手。他问老人:“您的`体重是多少?”

“100斤”老人答。接着,他又问了小伙子相同的问题,小伙子只有80斤。

他接着说:“你们两都别跳,我一个人下去就行了!”那两人纷纷劝中年人。可中年人更着急了,说:“我180斤,正是你们体重之和,我跳下去只死一人,你两下去就两个生命都完了,难道连这么简单的算式你们都不会吗”说着,用力挣开了俩人的手,纵身跳进了洪水中,一个举浪打来,再也没有露出头。

人们打开中年人留下的皮包,才得知他叫张茂德,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

这位伟大的数学教师,把这个算式诠释得如此精彩,用他那宝贵的生命证明了一道数学“难题”:100+80=18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