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造句
编辑:高中作文网【拼音】:jiē gān ér qǐ
【解释】: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接龙】:揭竿而起——起早睡晚——晚生后学——学如穿井——井渫莫食——食不果腹——腹背受敌——敌众我寡——寡信轻诺——诺诺连声——声价百倍——倍道而行
【近义词】:逼上梁山、铤而走险、官逼民反、斩木揭竿
【反义词】:逆来顺受,忍辱偷生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成语典故】: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造句】:
1、实际上,每个殖民地都已表示了决心,只要我们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揭竿而起。
2、预测这支大军将迅速揭竿而起的预言家们,忽视了其士兵的适应能力和政治头脑。
3、美国揭竿而起摆脱了英国的束缚,法国也随之效仿。
4、从历史上看,凡是专制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公民一般都比较缺乏理性,他们要么被政府权力随意支使,成为百依百顺的良民,要么揭竿而起,成为占山为王的暴民。
5、那些受国家保护免于竞争的团体在利益特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揭竿而起,甚至刀枪相见。
6、他们号召巴基斯坦人民揭竿而起,并承诺很快发布一份本拉登死前一个星期录制的音频文件。
7、农民受到官府和地主的压榨,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尤其是在大灾之年,流民日众,他们聚集到起义者的旗下,组成起义队伍,攻城掠地,打击地主势力。
8、尽管英国联合政府最初在削减席位上达成了一致,但自由民主党还很可能会揭竿而起。
9、压制已久的异常事物(及其发现者)凭借反面事实揭竿而起夺取王位,颠覆了一系列已确立地位的典范。
10、生死学在台湾已然形成气候,傅先生的揭竿而起固然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相关学者的积极参与和持续努力更是功不可没。
11、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广东客家人洪秀全在岭南揭竿而起,直捣南京,建立起太平天国,又极大地激励了孙中山,所以年幼的孙中山,决心要做洪秀全第二。
12、面对沉重的课税,农民唯一的办法就是揭竿而起,推翻一个封建王朝,然后再由另一个王朝取而代之,如此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
13、在中东,抗议者针对当局揭竿而起的暴动已波及摩洛哥和伊拉克的库尔德自治区域。
14、新军的出世,不仅没能保住清王朝,反而是武昌起义南方新军揭竿而起,北方新军逼宫相迫,清王朝苦心孤诣培养的保卫者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人。
15、相反,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水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即使没有外敌入侵,也酿成天下大乱,以至改朝换代。
16、面对孔的暴行,温布省人民揭竿而起。
17、如果不是长期被欺压,这些纯朴的农民也不会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
18、秦朝末年,农民在陈胜、吴广的倡导下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统治。
19、现代生活已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唯技术肌理观的要求,而现代艺术的实践已在应诺言它的要求,现代陶艺便是应现代审美要求揭竿而起的艺术实践。
20、在利比亚人揭竿而起之前,穆阿迈尔·卡扎菲用金钱和见缝插针的外交逢迎,缓缓地获得西方的青睐。
21、虽然有人逃跑,少数也设法买回自由,大半奴隶完全没有获得自由的希望,他们只剩一条路可走,揭竿而起,铤而走险。
22、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和朝代更替,大都是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恶性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农民常常是被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逼到了生存危机的最边缘,除了揭竿而起他们没有别的出路。
23、比罗马共和国严重的是,秦还将法推向了一个极端,动辄严刑峻法,赭衣塞路,终于使不甘受专制高压统治的人们揭竿而起,秦只存在了数十年就被推翻了。
24、各地农民揭竿而起,为生存而斗争,东北女真族贵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也趁机南下,最终导致明清易代,但干冷气候并没有随着清王朝的建立而结束,因而由气候而引起的黄河流域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的状况,也并没有得到遏止。
25、经过秦的大一统和二世而亡,中国从比较安定的环境中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此刻农民战争风起云涌,揭竿而起,斩木为旗,在这样的动乱的年代,侠又大量的涌现,这种侠风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26、直到两周前利比亚人民揭竿而起,萨义夫·卡扎菲,穆阿玛尔·卡扎菲的二儿子一直都被看作是这个政权的亲西方势力。
27、他们会揭竿而起推翻他们的帝国主义政府。
28、上几百次农民起义,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公共选择的形式,就是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只好揭竿而起,通过农民起义的形式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29、秦末天下大乱,诸多揭竿而起武装集团中,基本没有主要依靠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宗族化军队,更多的是利用地缘关系和其他故旧关系组织起来。
30、如果君主体认天道,加强自我修养,开创善政,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则妖孽丛生,天灾人祸不断,民可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