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造句
编辑:高中作文网【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解释】:意思是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金,秦时指的是黄铜。
【用法】:多用作褒义。指对文章稍加改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一般作定语、宾语。
【成语接龙】:一字千金——金钗换酒——酒色财气——气贯长虹——虹销雨霁——霁月光风——风和日暖——暖衣饱食——食子徇君——君圣臣贤——贤贤易色——色飞眉舞
【近义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生花妙笔、一言九鼎、一字千钧、一字一珠、一字连城
【反义词】:一文不值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成语典故】: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造句】:
1、这是顏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2、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耳。
3、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4、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5、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感动著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6、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睞,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7、地震中收到家人的短信,这真是一字千金啊。
8、大师开拓性的研究成果,都反映在一字千金的论著中。
9、在推销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一字千金,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0、只有从华文名的需求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挖掘出华文“一字千金”的意涵,创造字外意境的深邃。
11、有的书是鸿篇巨制,一字千金,流芳千古。
12、中国自古就有‘一言兴邦’的传统,也就少不了‘一字千金’这种习惯,请有能量的人物说话办事自然是要花钱的。
13、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14、后人将一字千金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史辞精妙,文章价值很高,一字一句颇有分量。
15、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16、有的人说话,虽然就几个字,可是一字千金,这就是营养。
17、欧阳中石先生是中国当代着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字千金。
18、英国人可能已经听腻了这位前首相的讲话,但在中国南方的工业城市东莞,他的讲话似乎是一字千金。
19、只有从华文名的需求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挖掘出华文"一字千金"的意涵,创造字外意境的深邃。
20、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多书法名家手笔的“话字帖”。
21、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22、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3、李白《静夜思》诗,虽只二十字,但意境圆满,无可增损,真可谓为一字千金之作。
24、杜甫的诗歌,真可谓一字千金。
25、欧阳中石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字千金。
26、所以说签合同“一字千金”,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