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携幼的意思

编辑:高中作文网

【拼音】:fú lǎo xié yòu

【解释】: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用法】:多用来形容许多民众出动、迎送等活动或大批难民逃难的惨景;或表示对老人和儿童的爱护。一般作宾语、状语。

【成语接龙】:扶老携幼——幼学壮行——行尸走骨——骨肉离散——散兵游勇——勇猛果敢——敢不承命——命中注定——定于一尊——尊古卑今——今是昨非——非异人任

【近义词】:遵老爱幼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成语典故】:春秋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食客,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

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母亲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

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而孟尝君却不知是为其好,并怪罪冯谖。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人们带着老人,甚至连孩子也抱了出来,出城百里相迎。孟尝君笑道:“先生给我买的‘义’,我今天看到了!”

【造句】

1、扶老携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灯展期间,许多乡亲扶老携幼,驻足世界会的展场参观。

3、八路车队的乘务员扶老携幼,对乘客体贴入微,被评为先进车队。

4、学雷锋,做雷锋,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已在我们的社会里慰情胜无了。

5、当代学生应该要有扶老携幼的美德。

6、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经常会扶老携幼。

7、来赏花的以年轻人居多,但是他们扶老携幼,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美德。

8、共有约一万名市民扶老携幼到天文台参观。

9、最近受日本核辐射的影响,方圆百里的百姓扶老携幼,恋恋不舍的离开自己的家园。

10、这是一个难得的盛会。好多人扶老携幼前来参加。

11、在这个村子里每个人都扶老携幼得生活着。

12、街上唱大戏了,热闹非凡,人们一个个扶老携幼,一同前去观看。

13、每当列车靠站,乘务员就扶老携幼地帮助旅客上车下车,忙个不停。

14、那年淮河发大水,两岸村庄田地被淹没,老百姓扶老携幼地出外逃荒。

15、在这个村子里每个人都扶老携幼得生活着。

16、解放前,我的家乡一遇到洪涝灾害,村民们便扶老携幼,四处逃荒。

17、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

18、被日本侵略军捣毁家园的无辜百姓被迫扶老携幼逃奔他乡,这是京沪路上的难民。

19、一家人扶老携幼,在五一长假里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

20、扶老携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21、辽东大地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扶老携幼,呼天抢地,绵延数十里。

22、解放前,我的家乡一遇到洪涝灾害,村民们便扶老携幼,四处逃荒。

23、小红利用假期到车站学雷锋,树新风,帮助旅客倒水,扶老携幼。

24、被日本侵略军捣毁家园的无辜百姓被迫扶老携幼逃奔他乡。这是京沪路上的难民。

25、难道你没有学过扶老携幼的传统美德么,这点事都不帮忙。

26、难道你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雷锋了么,不,你错了。现在扶老携幼的人还是很多的。

27、难道你没有学过扶老携幼的传统美德么,这点事都不帮忙。

28、扶老携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29、人们结队成群,扶老携幼,来到长安街上,为总理的灵车送行。

30、商品以服饰化妆品首饰为主,且兼容青少年最新流行与欧巴桑品味。高雄人习惯扶老携幼来逛,一次买一家大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