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蠡测造句

编辑:高中作文网

【拼音】:guǎn kuī lí cè

【解释】: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洞若观火、了如指掌、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管中窥豹

【反义词】:纵观全局、洞若观火、统筹全局、高瞻远瞩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成语典故】:东方朔是西汉的文学家。他性情滑稽诙谐,善于辞赋。

东方朔虽然很有才能,但是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为此他写了一篇名为《答客难》的文章,以此抒发他怀才不遇的心情。他在文章中先假借客人的口气发表意见,提出苏秦、张仪都能当上大官,而东方朔的才能要比他们还高,又忠诚肯干,怎么到现在仅仅做一个侍从郎官呢?

东方朔在文章中回答说,苏秦、张仪生在诸侯互相征伐的春秋时代,因此他们的才能可以施展,计策能被采纳,就得到了高官厚禄。现在天下统一,政权稳固,有才能的人无处施展。假如苏秦、张仪处在这个时代,也很难得到发展,他们怎么敢希望当一个侍从郎官呢?东方朔又说,尽管这样,有才能的人还是要注重修身,培养高尚的品性。他最后说,用竹管观察天,用蠡测量海,用竹枝撞钟,怎么能够了解整个天空、考查大海动荡的波纹、激发起大钟的鸣响呢?

【造句】

1、我对这事果然了解得不透澈,难怪你会说我是管窥蠡测。

2、他这番对国际局势的析论,也只是管窥蠡测之见,何足採信!

3、评论作品最忌片面,因为易陷於管窥蠡测之嫌。

4、他这番对国际局势的析论,也只是管窥蠡测之见,何足采信!

5、人所以会有偏见,常常是因着固执,管窥蠡测,以为自己的所知所见,就是人生的真相。

6、一个人若只在乎身边的环境,难免会管窥蠡测地看事情,最后让自己与时代脱节。

7、天文学博大精深,若只用星相来解释,难免管窥蠡测之憾。

8、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若要以有限见识无限,也只是管窥蠡测,耗精费神而已。

9、他这番对国际局势的析论,也只是管窥蠡测之见,何足採信!

10、现在的判断只是管窥蠡测,要想掌握整个案情,还得深入的调查才行。

11、在新世纪新阶段,笔者对王稼祥外交思想的管窥蠡测,是为了进一步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在外交工作上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我们党和国家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

12、师父若不露上两手,终是开不了这些管窥蠡测之徒的眼界,难以叫他们知道何谓真本事。

13、谈判双方在语言理解上的分歧会严重影响每一笔国际贸易的成交,因为参加洽谈的任何一方自然都愿意使用自己管窥蠡测的语言。

14、探讨问题要广蒐资料,多请教专家,才能免於管窥蠡测之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