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饰非的意思
编辑:高中作文网【拼音】:wén guò shì fēi
【解释】: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
【成语接龙】:文过饰非——非同寻常——常胜将军——军令如山——山中宰相——相去悬殊——殊路同归——归正守丘——丘山之功——功成身退——退食自公——公明正大
【近义词】:怙恶不悛、讳疾忌医、死不悔改、
【反义词】:欲盖弥彰、
【成语典故】:《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造句】:
1、对于那些早已铁定不移的往事,他也不想去文过饰非。
2、你这样文过饰非的无非就是想说明你没有犯过错误罢了。
3、一旦发现错误,但是为了不被扣发奖金或影响晋升,而文过饰非,不依法司法,甚至十错案长期得不到纠正。
4、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考虑不周而产生的失误也会偶有发生,面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文过饰非,拒不认错,甚至反过来训斥学生,而应当实事求是,心胸坦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机智地抓住了失误这一契机,把本不该出现的错误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
5、“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制定策略,克服文过饰非的倾向”,终极目标就是将这些裹了糖衣的消息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他们流传开来。
6、但是,巴菲特现在为什么愿意不遗余力地为索科尔的离去文过饰非呢?
7、张明并不是那种文过饰非,拒不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8、有时一些教师一旦发现自己讲错了,也会当众承认错误,决不文过饰非,因而更加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9、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
10、如果已经知道自己犯错,依然执迷不悟,甚至文过饰非,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方为可恶。
11、有的干警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工作马虎,草率从事,甚至敷衍塞责,推卸责任,文过饰非,延误工作。
12、凯利还称这份提出刑事控诉的报道文过饰非。
13、你觉得你这样文过饰非有什么意义吗?还不如好好想一下自己的错误。
14、密立根在探索宇宙射线过程中,提出不符合事实的假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也不值得大做文章,奇怪的是,密立根为什么在证据确凿的情形下一味固执己见,而且采取令人不愉快的手法文过饰非,这显然值得深思。
15、你现在不论怎么说都不能文过饰非了,因为你已经错了。
16、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
17、有错误就该承认并改正,你怎么能文过饰非呢?
18、这种文过饰非的做法,着实让人忧虑和愤恨,这种不良倾向必须切实制止。
19、其次,这种理论,没有真正地抓住腐败的根源,除了文过饰非以外,于遏制腐败丝毫无补,反而有将反腐败引入歧途之嫌。
20、但是,从实事求是的学术角度看,无论是柳敢向权威问难,还是章不文过饰非,应当说都表现了可贵的学者良知。
21、对错误不能文过饰非,要认真检讨才对。
22、我爸爸从来都不会吃文过饰非这一套的,所以我现在和他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23、众多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制度约束,出于利益,疏于监管,有出了问题还去文过饰非和瞒报的,有揭露出来则去设法堵住和了难的。
24、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使采用临时公告披露会计差错及更正信息,也往往是语焉不详甚至文过饰非。
25、反思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过失及时纠正,所以反思决不可以陶醉于成绩,更不可以文过饰非。
26、春秋晋文公时,李离以执法严禁称著,一旦有错,绝不敷衍了事、文过饰非。贪官污吏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就不寒而栗。
27、口述者文过饰非,选择性地讲述他想要讲的东西,隐瞒他不想说的部分,这就使口述的真实性打了折扣。
28、他说的话只不过是想文过饰非。
29、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
30、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