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春天自有去处 ——读黄庭坚的《清平乐》

编辑:高中作文网


博尔赫斯说过:“我希望时间会变成一个广场。”时间的广场可以容纳很多意外,时间之外的一切,也许只是多余的忧愁。

                                                                                                                 ——王寅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天初临时,人们四处寻找它: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载某尼悟道诗),“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陈亮《南歌子》)……

 

 春天将别时,人们百般挽留它:“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辛弃疾《玉楼春》)……

 

 黄庭坚对春天的挽留,格外令人动容。

 

 在他眼里,春天是一位美好的女子。是住在他心里的那一位女子。

 

 女子成全了他心的圆满,临走时却抽空了他的灵魂。灵魂空了,词人把自己弄丢了,四处寻找,却无处可觅,寂寞的名字不是叫“形单影只”,而是叫“失魂落魄”。

 

 一个人若尚拥有自己,尽管孤独,也决不会寂寞。一个人的孤独往往胜过一群人的狂欢。

 

 但一个人若丢失了自我、与灵魂离散,就会陷入彻底的孤寂、永远的死亡。

 

 词人四处寻访春的去处,其实也是在寻访自己灵魂的去处。唤取春天归来同住,其实也是要为自己寻回魂魄。

 

一棵树长在了土里,天长日久,自会根深叶茂,一朝连根拔起,伤害的将是土地的心脏与身体。

 

 一个人长在了心里,日久天长,自会入骨入髓,一朝转身离去,掏空的将是人的膏血与灵魂。

 

“若有人知春去处”,是一种希望,“唤取归来同住”是一种梦想,但希望落空了,梦想破灭了:“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现实是:无人知道春天的去向,词人本该就此死心,从梦想进入现实,不料词人在绝望中,又替自己寻找到了一线希望——与其说希望,不如说幻想,越发热烈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居然想从黄鹂口中得知春天的踪迹。词人在梦想的森林里拨开绝望的荆棘,拼尽全力挤身进入了一个至为幽深的幻境,完全失去了理性与冷静。

 

 然而,黄鹂不住地啼叫,词人却怎样也听不懂它的声音。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意味着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春天自有去处。

词人的清醒,源于彻底的失去。

只有这样的时刻,我们才会懂得蔷薇的残忍。

它宣告了一个季节的终结,一个梦的终结。

然而蔷薇不是故意的。

它只不过听命于时间。

它的时间到了。

所以它开花了。

春天的时间也到了。

所以春天离开了。

春天不是回去了,它是去了远方。

那是它必然要奔向的繁荣与明亮。

春天自有去处。

时间之外的一切,也许只是多余的忧愁。

只是,词人要何去何从呢?

 

关于生命,关于聚散,再没有比里尔克说得更好的了:“那些久已逝去的人们,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命里,作为我们的禀赋,作为我们命运的负担,作为循环着的血液,作为从时间的深处生发出来的姿态。”

 

这样就足够了。

 

生命能够这样,就足够令人欣慰和感恩了。

 

有一件事情是词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白的——

 

他和春天是分属于两个世界的生命,就如同他和黄鹂是分属于两个世界的生命一样,他不可能与春天同住,也无法与黄鹂对话。痛,在于隔离;但也许,美也正在于隔离。

 

王逐客有词云:“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取法黄庭坚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之句。

 

明末沈际飞在《草堂诗余四集·别集》卷一中说:“‘赶上’‘和春住’,‘唤取归来同住’,千古一对情痴,可思而不可解。”

 

词人是太痴了。

竟至于想要打破这种生命的隔离。

是一种什么样的魅惑,给予了词人这样强大的动力?

或许,动力的源头,又正是这种生命的隔离——

和人相比,黄鹂虽然百啭无人能解,却不会党同伐异,打击报复。

和人相比,春天虽然同样总有一天会转身离去,但在她能够陪伴你的那些时日里,她从不吝惜她全部的温暖。

 

 然而,在那没有隔离的、拥有相同形质的生命世界里,反而处处充满了伤害——

 

 词人于治平四年(1064)及第入仕,正式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可惜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元丰元祐年间,北宋政坛党争激烈,改革派和保守派轮流登上政治舞台,清除异己。从绍圣元年(1094)开始,他先后被贬到黔南、戎州、宜州,历尽千辛万苦,饱尝世态炎凉。原本就淡泊名利的词人对官场的倾轧越来越厌倦,那个最初的江湖田园梦时时在心底向他发出召唤:“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到官归志皓然二绝句》),“一囊粟麦七十钱,五人兄弟二十口。……安得短船万里随江风,养鱼去作陶朱公。”(外集卷一)

 

 然而最终他还是死于宜州贬所,他终未能远离官场,终未能实现他的那个江湖田园梦。因为他有一大家人需要养活: “某兄弟同胞盖四十口,得罪以来,势不可扶携,皆寓太平州之芜湖县,粗营柴米之资,令可卒岁。”(黄庭坚《答泸州安抚王补之》)

 

这就是生命的无奈。

现实世界的深刻无奈,催生了词人对梦想国度的强烈向往。

这样的向往,成为了词人生命中唯一的亮光。

尽管这亮光需要用词人自己的膏血去燃起,照亮短暂的程途,直至生命成灰。

 

这并不是简单的惜春之词。

这是生命在深渊中拼力挣扎时发出的梦呓。

是蔷薇终结了这个梦。

当花儿开至蔷薇,春天自有去处。

那是它必然要奔向的明亮与繁华。

时间之外的一切,也许只是多余的忧愁。

 

 就把那些久已逝去和终将逝去的人们,存放在我们的生命里,“作为我们的禀赋,作为我们命运的负担,作为循环着的血液,作为从时间的深处生发出来的姿态”吧。

 

 清代陈廷焯曾谓“黄九于词,直是门外汉”(《白雨斋词话》卷一),我却是爱极了这一首。

 

 也许我的解读与你心中的理解相去甚远,也许你读起来远比我轻松愉快,或许你甚至可以感觉到文人的风雅与浪漫,然而,那两个苦苦追问的句子,那走投无路的寂寞,那在绝望处自凿血管以吮吸自救的幻想,那问人人不知问鸟鸟不解的哀凉,那赫然盛开宣告夏天的蔷薇,都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震撼。

 

所以,这是“我”的解读。

这只是“我”的解读。

很高兴这只是“属于”我的解读。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解释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准确的经典注疏可以拿来当作解释的一种特殊的具体化,它固然喜欢援引‘有典可稽’的东西,然而最先的‘有典可稽’的东西,原不过是解释者不言自明、无可争议的先入之见。”

 

没错。我所有的解读,都是基于我的“先入之见”。

 

与别人无关。

与权威无关。

与资料无关。

它们,都只关乎我的心。

因为我的心,连着作者的心。

心与心是相通的。

从古至今,人性从来就没有变过。

 

     【熊芳芳,笔名麦子,生命语文首倡者及践行者、专栏作家、百度优课特邀“名师公开课”讲师、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收录的30位名师之一。系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得主、《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多家中文核心期刊的封面人物。曾被《教育家》杂志做人物专访深度报道《生命语文:种子的事业》。出版著作《生命语文》(朱永新题字,曹明海作序,魏智渊、王开东等题写封底评荐)、《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孙绍振作序,曹文轩、刘亮程、黄厚江、郑逸农等题写封底评荐,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语文不过如此》(孙绍振、王尚文、潘新和、王开岭等题写封底评荐)、《高考微作文》(张丽钧、林茶居、苏小和等题写封底评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