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收集2篇)
来源: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差异性
一、引言
进入2013年后,中国经济改变了之前高速增长的局面,开始放缓。同时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实施稳健性的货币政策,市场一度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这削弱了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增加了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和成本,企业融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整个市场中,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融资能力弱,对银行贷款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受到的冲击最明显。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中心之一,中小企业发展尤为活跃。江苏省太仓市是苏南地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经济富有活力,中小企业众多,涉及各行各业,所以了解太仓市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状况,对掌握当前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二、问卷设计与实际调查
为全面调查太仓市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状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太仓市中小企业信贷需求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是企业规模与经营状况,第二是企业信贷需求现状。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总共发放了240份问卷,并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201份,占总数的85%。问卷信息截至到2013年底,问卷总共有20个问题,涉及100余个信息项,对于一个户籍人口不足50万的县级市而言,该调查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讲都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调查(见表1)。
利用调查数据,本文主要考察不同行业企业对于信贷资金需求的差异性,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于信贷需求的差异性,企业在信贷资金使用用途上的差异性,企业在信贷资金期限需求上的差异性,以及企业在所能承受资金成本的差异性。
三、太仓市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差异性分析
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属于工业企业,为便于调查一致性和数据分析统一性,在调查过程中使用了工业企业的中小企业标准,该标准为原国家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19日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中小企业的标准是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掌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差别,就能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差异性。
1、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于信贷资金需求的差异性
为突出重点,本次调查的企业基本集中在《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重点发展行业,即农林水产业、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金属加工、化纤、纺织服装、轻工食品、服务业等。这些行业是太仓市着力培育与优化调整的行业,在太仓市经济中举足轻重。通过调查发现,不同行业信贷余额有很大差异。(见表2和图1)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资金需求差异性较大,在太仓市各类企业中,石油化工、化纤等行业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对贷款的需求很大,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对贷款需求最大,平均每家企业贷款余额为5219万元(该类企业占总数的5.4%,但贷款余额总数占到14.9%),而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等行业对设备、技术要求较低,投入的资金不多,因此该类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少。
2、不同规模企业对于信贷资金需求的差异性
在调查的过程中,从三个角度考察了企业规模和贷款需求之间的关系,即企业的资产、销售额、职工人数分别对贷款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企业的贷款需求是成同方向变化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企业对银行资金依赖性大。在总共201份有效样本中,14家企业符合中型企业规定(同时满足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占总数的7%,但是这14家企业的贷款余额是153845万元,占总数的39%,平均每家余额达到了10989万元,比重明显高于小型企业,结果见表3、表4、表5。
3、企业在信贷资金使用用途上的差异性
目前企业基本都有贷款余额,负债经营是企业重要财务安排,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投入原材料采购中,占总数67.9%,接下来依次是固定投资(11.6%),归还旧贷款(7.5%),日常管理费用的支出(6.0%),技术改造(5.6%)以及其他用途(1.5%)。这说明了两点问题,其一显示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明显不足,绝大部分企业都需要利用银行的资金购买原材料;其二是企业精力依然集中在日常经营上,企业对未来发展投入资金比重偏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扩大企业规模,进行技术改造和研发,这会限制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会导致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竞争力无法提升,一旦经济持续低迷,企业的销售就会遭遇困难,银行资金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
4、企业在信贷资金期限需求上的差异性
虽然大部分企业都依赖银行资金,但是企业对资金需求期限有明显差异。本次调查201份有效样本中,198家企业表示有新的贷款需求,这其中114家企业表示需要短期资金,84家企业表示需要中长期贷款。考虑到企业将大部分信贷资金用于原材料的购买,说明企业所需的主要是流动资金。
本次调查另外一组数据更能说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在资金层面上的压力。超过一半企业都承认2013年的资金压力比2012年大,认为货币政策对企业产生了影响(85.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有影响,其中认为有严重影响的占32.3%)。通过本次调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调查的201家企业中,56.7%的企业已经存在归还贷款的压力(从贷款五级分类指标看,这些贷款属于关注类贷款),还有8家企业已经不能及时全额归还贷款(表6)。
以上情况说明企业明显缺乏流动性资金,如果不能及时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生存环境将继续恶化,进而影响到金融系统稳定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5、企业承受资金成本能力的差异性
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但是本次调查显示190家(占总数94.5%)企业表示银行贷款是企业在缺乏资金时首先考虑的融资途径,所以作为企业重要的财务成本,银行贷款利率高低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太仓市中小企业暂时能够承受当前的贷款利率,但是依然有三分之一企业表示目前利率偏高(图2)。
四、结论与建议
在大量样本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考察了太仓市中小企业在信贷资金需求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性,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本文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和建议。
1、差异性的贷款政策
不同行业对信贷需求有巨大的差异,虽然都是中小企业,石油化工等行业需要较多信贷资金,而电子信息等行业对信贷资金需求较少。在不同的地区,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侧重点不一样,因此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执行贷款政策时,应该考虑各地经济发展重点,银行系统给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时实施差异性的贷款政策,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不同,提供多样性的贷款组合满足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在差异性贷款政策下,既不会造成贷款资源的浪费,又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
2、信贷资金应该重点投向处在扩大发展期的企业
不同规模企业对于信贷需求有显著不同,特别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区别很明显。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而来,随着规模扩大,企业需要更多资金,在关键节点,给企业的帮助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目前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企业发展受到限制,需要依靠银行贷款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因此贷款投放重点应该是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时候,通过银行信贷资金满足企业需求,这时信贷资金能发挥更好的杠杠作用。企业规模上去了,能更好的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3、信贷资金需要引导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核心,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企业将从银行获得贷款主要用作流动性资金,而缺乏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技术改造的意愿,既会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也不利于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给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时,需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将银行贷款更多地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而不是简单维持企业生产。这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4、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预警机制
当前中央银行政策对中小企业产生了影响,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降低了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流动性资金不足。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会影响企业还贷能力,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扩大金融系统风险。在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太仓尚是如此,其它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更加应该注意,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跟踪,及早建立预警系统,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出现。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得到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以苏州为例”(编号:BR2012016)的资助。)
【参考文献】
[1]董晓林、杨小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基于江苏县域的经济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1(5).
[2]李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2(6).
[3]陈和钦: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9(33).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2
(一)适应国资委对于企业管理的安排
最近几年的重大会议上,国资委反复强调国有大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大力加强集团公司的掌控能力,推进企业资金的集中式管理,监督管理现金使用及资金流动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控制好资金的流动方向,充分发挥资金的运用效率。显而易见,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强化,能够有效地适应国资委对于企业支架管理的安排及要求,这也是提高企业自己利用率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大型企业在同行业中的资金优势
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有序、科学地更新企业的资金使用方法,在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使大型企业的资金流动链得到加固,提高企业在同等行业、同等区域中的竞争优势,并且通过积极地合作于金融机构,更加快捷、便捷地赢取金融机构的信用额度,为以后更高效地使用大量的资金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企业的地位会很自然地得到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三)促进资金管理的透明化发展
拥有大量的人员以及单位是大型企业的共有特点,不仅单个区域中企业的人员、单位庞大,在整个企业系统以及同行业企业系统中,单位的职能、分布更加复杂,这就使得企业的发展机遇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市场的影响。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企业下属分公司的资金进行全面的集中,这就间接实现了资金管理的透明化,并使这种透明度得到加强,企业资金的针对性及及时性管理也得到加强,有效地避免了企业资金被侵蚀现象的发生,资金违规使用风险大大降低。
(四)资金利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抑制负债率的增长
资金集中管理的开展,使企业资金管理系列中全部阶段的空闲资金、沉淀资金得以统一整理,把集中完整的资金进行更加高效的运用,使企业的运营更加灵活,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及资金的利用率。此外,降低企业的贷款率,进而有效地抑制了负债率的增长,减少资金风险的发生频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油田企业的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的油田企业基本上都是使用资金集中管理方式来对资金进行掌控和处理,这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是符合油田运营特征的,对于资金的统一管理、集中分配以及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地减轻资金短缺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极大地价值。此种管理方式值得提倡,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资金管理缺乏执行力度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经验总结,我国油田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已经较为完善,足以满足企业正常发展和有关部门的要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制度严重缺乏执行手段及执行积极性,造成了我国虽然有较为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却依然会出现问题的现状。对于领导者来说,往往把制度当成一种书面摆设,只强调如何重视制度,而不重视如何执行制度的要求,资金管理形式化严重。对于企业自身来说,缺乏合理的执行单位及监督体制,使资金管理找不到责任归属,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虽然一些企业内设有类似设计部门的组织或者单位,也设置了相应的资金管理约束规定及审查制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制约,使这些制度很难真正的实现并发挥作用,监督部门往往只是走走形式,对资金使用情况单纯的进行记录、统计,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油田企业在使用资金集中管理方法时,除了要把各个部门、单位的资金进行吸纳、统一,在使用时还要把资金下放到需要使用的单位,就使得资金再一次被分散下去,和资金统一管理的理念出现现实性的偏差,这种矛盾的资金流通方式使其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并且还会出现资金失控的状况,阻碍资金集中管理方式的执行,形成恶性循环。其次是企业内一些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利较大,再加上单位决策者对于资金使用的片面性理解,在投资时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长期发展方向和企业资金的运转能力,不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把企业的财务状况置于一个相对危险的境地。油田企业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充裕,使得很多管理者不重视资金的合理分配,采购设备和原料、引进技术和工作人员时比较随意,支出和回收没有指定科学的计划,通常的结果是支出大于回收,使大部分资金运用在了无效的区域,严重阻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
三、大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化方案
(一)提高大型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监督力度
完善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是处理好企业自身以及外部财务的关键手段,是稳定企业内部财务水平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企业要充分结合当前管理缺乏重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现状,来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使这些制度能够高效、合理地解决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然后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完善监督制度及审核制度,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审计部门及相关的监督单位不能只局限在监督资金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更需要监督的是资金管理相关体制以及关键性资金决策等方面,监督时机要尽可能提前,加强预防,这样即使发现问题,也不会发生重大的财物损失,能够确保企业的各项资金使用项目都保持在一个严谨的状态。对于企业的投资、采购、整改等有关资金使用的方面,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按时审查,把各个运作程序所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财务目标。
(二)完善资金结算制度
出于降本增效、统一管理的目的,大型油田企业还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结算制度,负责结算的部门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其属于管理局的一个独立单位,结算部门在进行资金结算时,主要是根据近期企业的财务流通情况,再结合银行的相关工作形态,来对企业的资金流通系统进行优化,结算二级单位、管理局以及一些有关部门的资金,起到一定的资金约束和管理作用。资金结算的主要功能和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财务规划、财务结算、财务分配、财务统计等。通过实现资金结算的这些功能,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并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三)提高预算机制在资金管理中的地位
对财务进行合理的预算,是企业进行自我控制的最科学、最高效的手段,同时也是企业降本增效、保证资金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提高预算机制的地位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注意的是:编报、审批要逐级进行,预算编辑方式要坚持滚动管理,预算策划和目标一旦确定,不能任意变更;建立预算监督体制以及人员考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