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税收筹划的理解(收集2篇)
来源:
对税收筹划的理解范文篇1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前瞻性
税收筹划,亦称税务筹划或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在对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它是涉及法律、财务、经营、组织、交易等方面的综合经济行为。对一个企业来说,税收筹划作为企业合理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会认识到税收筹划在筹资、投资、经营、股利分配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获得合法税收利益的重要手段,开展税收筹划既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有利于不断完善税法和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作用。
企业税收筹划在我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税收筹划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就其整体发展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许多人一提起税收筹划就联想到偷税或避税,实际上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税收法律不健全及征管水平较低等因素阻碍了税收筹划的发展,在税收筹划开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里,一般征管方法较科学、手段较先进、处罚力度也较大。目前我国的税收法律不健全,征管水平低,违法处罚力度不足,且部分税收人员素质不高,查账能力不强,对税收筹划与偷逃税、避税的识别能力低,不能及时发现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加之执法不严,政策缺乏刚性,人为因素的随意性过强,都阻碍了税收筹划发展。
一、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涵义
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涵义,使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导向相一致,并正确认识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自行或通过税收专家的帮助,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业务的涉税事项进行设计和运筹的过程,即税收筹划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经济行为。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涵义必须将其与“避税”区别开来。在实际操作时,首先要学法、懂法和守法,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筹划内涵,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使税收筹划方案不违法并符合税收政策的导向性,真正享有税收政策的优惠。
二、合理规避税收筹划风险
税收筹划之所以有风险,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有关。首先企业要充分掌握与本企业纳税筹划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相关的业务信息、政府政策导向、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影响该项纳税筹划的其他因素。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相关信息,才能周全地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各类因素对税收筹划方案形成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合理地规避风险。其次由于很多税收筹划都是在税法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相对的税收执法部门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税收筹划者在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性、运用会计技术的同时,充分了解当地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使税收筹划能得到当地税收机关认可,进而规避风险。同时税收机关也要认真学习,在执行税法时做到口径一致,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将税收人员对税法理解的偏差及主观性降到最低程度。
三、税收筹划方案要具有综合性和前瞻性
首先税收筹划方案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考虑。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为了节约纳税支出,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纳税支出的节约实现企业的理财目标,即整体利益最大化。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协调税收与非税收因家,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就成为选择纳税筹划方案的核心问题。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时不能只盯在某一时期纳税较少的方案上,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统筹兼顾,选择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方案。其次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要具有前瞻性。对于经济状况发展和税法修正的趋势,要加以密切注意并适时对筹划方案做出调整以防止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筹划方案结果的不理想甚至功亏一篑。
四、加强税收法律制定,规范流程,提高企业遵纪守法意识
我国应加强税收法律的制定,明确规范企业行为,这样不但有利于我国加强税收管理,同时鼓励了企业广泛开展纳税筹划研究,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研究可以在一定使企业享受正当的税收筹划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促使企业在谋求合法税收利益的驱动下,主动自觉地学习钻研税法和履行纳税义务,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税收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对税收筹划的理解范文篇2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措施
一、导致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具体原因
1.税收政策的变更。税收政策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形势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推出新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变更,给企业中长期的税收筹划带来较大的风险,因为在具体筹划时是以原来的税收政策为依据的,这就会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时效性而使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具有不合理或是不合法的地方,从而产生税收筹划风险。
2.没有明确税收筹划目的。税收筹划其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避税,而是为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服务。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提前安排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以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及战略目标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税收筹划的实施需要具有预期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一旦与预期的情况发生偏离,则会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而现有的很多准备进行税收筹划的企业往往缺乏税收筹划的长期的、明确的目的性,盲目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随意性比较强。一旦企业税收筹划与实际的生产经营业务要求相偏离,则会导致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受到影响,使企业面临严峻的风险。
3.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不足。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且一些优惠政策也有条件和地域上的限制,所以需要对税收政策进行实时、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获得应有的税收利益。目前很多企业由于用于税收筹划的人员在财务及税收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着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对税收筹划政策的内涵没有深入的了解,为了少纳税不惜采用违规的手段,这就在根本上偏离了税收筹划的本意。
4.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税收筹划是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少纳税,获得税收收益,所以其经济活动国家是鼓励的,但这种合法性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认定。这就需要税务执法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避免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税务与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上的不同而导致执行上的偏差,而将企业的正常的税收筹划认为是有意识的偷税漏税。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缺乏具体操作细则方面的明确解释,也是导致税收政策在执行上发生偏差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时刻有风险意识,而且还要对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具体措施
1.正确认识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活动的开展,需要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这就需要对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税收筹划就能够在遵循立法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需要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确保实现减税的负担,使企业利润得到增长,所以企业税收筹划需要首先确保其具有合法性。税收筹划由于是提前对企业经济活动而开展的减轻企业纳税负担的手段,这就需要充分地考虑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同时还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变动因素的影响,确保税收筹划方案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确保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服务。
2.加强对税收筹划人才的培养。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方案制定时,需要由专业的筹划人员来进行,因为税收筹划方案不仅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还必须合法合规,并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这些因素决定了对税收筹划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税收筹划人员,不仅要精通税法和财务知识,还要了解掌握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利用专业知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做到对企业经济前景进行准确预测,对企业经营项目进行统筹谋划,并与各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协作,及时随着税法的变动来对税收筹划进行调整,从而使税收筹划实现预期的效果。
3.树立风险意识。在企业税收筹划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时刻意识到税收筹划的风险,对税收筹划方案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考虑,制定预防措施。企业需要从整体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把握,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和税收筹划信息系统,及时对信息进行收集并对风险进行预警分析,意识到风险存在时,及时采取恰当的风险处理措施,及时将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消除,从而使企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4.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企业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收政策法规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是对某些新的经营业务的处理上,要首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税收筹划,这也是税收筹划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将会面临着许多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相互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高瞻远瞩,将企业的税收筹划与风险控制有效结合,制定完善的税收筹划方案,从而防范税收筹划风险,使税收筹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方爱武.浅析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