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整理2篇)
来源:
优质护理范文篇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28-01
优质护理,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我能为病人做什么”,而深入我们护士的内心,融入我们护士的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教我们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它指引我们护士要永远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健康。“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早已被我们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充分证实,护理学也早已不再是医疗的附属,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优质护理就是我们护理学科的一部分,其本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这完全是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视病人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完整的人相符合的。优质护理,它让我们转变了“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了我们整个护理工作的中心。它让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护理工作程序,在细微之处来处处体现优质护理对生命健康的关爱,体现优质护理在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实意义。
优质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优质护理它能体现出我们护士对病人的真情实感。针对不同的病人,及时提供不同的优质护理,使病人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这从中不是更加体现了我们护士的人生价值和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吗?实行优质护理,是我们护理学科的又一发展。
优质护理理论在描述对“人”的看法时,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位护士与病人建立了你我关系,应用了优质的照顾,这位护士本身便是在不断地变化中而成为‘更富有’”。记得我院妇产科曾收治过这样一位女病人,她因患子宫肌瘤接受了子宫次全切手术。手术尽管很成功,她的身体也恢复较好,可她的情绪却十分低落,迟迟不肯出院。在护理工作当中,我们的护士与这位女病人建立起了“你―我关系”,我们与她进行了思想交流。在耐心地倾听了她的担心和顾虑之后,我们发现她原来是忧虑自己手术切除了子宫会过早地进入更年期,担心自己不能再过夫妻性生活,丈夫会因此嫌弃她、不爱她。我们和她一起分析了她丈夫与家人对她的关爱程度,并告知有关她所患疾病的知识,以及她疾病愈后夫妻生活的状况等等。经过与多次的交流与沟通,这位女病人不久便痊愈出院了。出院时她对我们说:“我真是非常感谢你们,你们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虽然我现在身体少了某一脏器,但我仍然能以一个完整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现在不再认为自己生病手术是一件不幸的坏事了。”当时,我们也是为她而感动。现在我们更加明白了,是我们与病人建立了“你―我关系”,深入了病人的内心,了解了病人的需求与担心,为病人提供了简单易行且有意义的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使病人的生病变成了珍贵的成长经验,而我们作为给予了病人优质护理的护士,也从中体验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人们都说:“女人健康才是福”!可我坚信“优质护理理论”视“健康”不仅仅是“活得好”,更是“活得丰富”。我坚信的是能够完成心愿的女人是幸福的女人!我只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一名普通工作者,但我愿为优质护理理论运用于护理工作,架起一座彩桥。因为面向21世纪,特别是入世之后,我国护理事业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优质护理理论将会因它的应用、可行、重要和有意义,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推行。我深信,“当代临床护理如果全面应用了‘优质护理’,将会使护理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可使护士们热爱临床工作而眷恋永不肯离去!”的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
优质护理范文篇2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的15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优质护理管理),各79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能预防护理缺陷事件,降低新生儿患病风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管理护理效果新生儿护理是产科护理中的重要组成,新生儿身体素质差,器官、组织发育未成熟,护理风险较多,且新生儿不能言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督[1]。在临床中若不能识别护理风险则可能增加护理缺陷事件风险,提高黄疸、感染等疾病患病效率[2]。此外在新生儿护理中部分产妇参与度不高,导致其对相关护理知识了解较少,护理能力较差,这一现象在初产妇中较为常见[3]。新生儿外界抵御能力较差,需予以精细的护理,不仅仅护理人员要实施全面的照护,还要提高家属护理能力,确保出院后新生儿能够得到悉心的护理[4]。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常规护理难以满足当下要求。优质护理管理以患者为对象全面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中得到护士、医师、患者的肯定[5]。本研究应用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的15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79例。纳入标准:(1)单胎。(2)新生儿胎心正常。(3)产前检查无头盆不称。(4)阴道分娩。(5)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新生儿重要器官疾病功能不全。(2)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对照组男婴30例,女婴49例,日龄3~15d,平均(6.37±2.45)d。研究组男婴31例,女婴48例,日龄3~16d,平均(6.80±2.41)d。组间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根据新生儿病房各项工作开展护理活动,密切监护新生儿体征,进行喂养、脐部护理等,家属进行产科常规宣教。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管理:(1)体位护理:密切监督新生儿体位情况,帮助新生儿更换体位,交替平卧位、俯卧、侧卧位的摆放。新生儿床上用品选择舒适、柔软的材质,避免造成损伤。仰卧位时床头抬高15°,将毛巾垫于肩下,保持肩部与外耳道处于同一水平。俯卧位床头抬高,保持下肢、腹部、胸部以及头部呈三阶梯状。侧卧位用布卷成鸟巢状,用海绵作为底垫,柔软面部制成包套,将水枕垫置于幼儿头颈部。加强体位护理管理,每隔2h更换一次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2)信任支持:我科收治生病的新生儿,新生儿住院没有母亲陪伴,跟产妇接触很少,因此产妇在分娩后往往担心新生儿状况。护理人员需向家属解释我院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获得家属的信任与理解。(3)饮食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对家属普及母乳喂养的优势,积极鼓励母乳宣教,指导哺乳方式,母乳喂养时正确姿势、新生儿体位、哺乳技巧等。实施催乳确保新生儿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发育。(4)排便护理:观察新生儿出生后12h排便情况,排便量、排便颜色,按摩腹部促进粪便排除,若24h后新生儿迟迟不排便需进行检查。记录小便量,观察小便颜色,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清洗后擦干臀部,穿好纸尿裤。若为红臀患儿需待臀部自然晾干,涂抹护臀膏,穿好纸尿裤。(5)脐带护理:脐带脱落前需观察脐带状况,出生24h内包扎脐带,24h内后打开纱布,促进脐带干燥、脱落。洗净双手捏起脐带,棉棒蘸取75%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周围,清洁分泌物及血迹,每日清洁两次。穿戴纸尿裤时勿遮盖脐带,避免被尿液污染。脐带脱落后时常有分泌物渗出,用棉棒蘸取75%酒精擦拭,消毒纱布遮盖脐带,在创面愈合前避免盆浴。(6)细节护理:保持新生儿床单整洁,病房空气良好,暖箱温度适宜,晨间、晚间加强护理,按时对新生儿肚脐、皮肤进行拼接,定时更换纸尿裤,避免臀红。新生儿喂养期间加强护理力度,预防呛奶、吐奶等。(7)疾病护理:护理期间密切注意患儿体温、皮肤状况、意识等变化,保持皮肤干燥,积极预防黄疸、湿疹。早开奶促进胎粪及时排尽,避免发生母乳喂养性黄疸。保持新生儿病房空气清新,家属探视时做好防护措施,谢绝患病人员的探视。(8)健康教育:对家属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强调家属参与新生儿护理的优势。宣讲母乳喂养优势,母乳喂养咨询师指导方法技巧。围绕脐带消毒、沐浴、穿衣等方面事项制作健康宣教手册,同时护理人员在床旁进行一对一演示,手把手指导家属进行操作。定期组织座谈会,就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结合图片、视频等提高家属的理解。(9)延续性护理:出院后新生儿各项护理工作由家属进行,为了在院外予以悉心的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建立微信群,就饮食、洗浴、日常生活管理等事项发送推文至微信群,及时解答家属问题,及时通知预防接种事项。1.3观察标准以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疾病发生率、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家属护理正确率为观察标准。(1)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常见缺陷事件为跌倒、坠床、延误检查、用药不当等,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事件例数/新生儿例数×100%。(2)疾病发生率。新生儿常见疾病为臀红、黄疸、湿疹、皮肤感染,疾病发生率=疾病发生例数/新生儿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对比[n(%)]2.2疾病发生率研究组疾病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疾病发生率对比[n(%)]
3讨论相比成人而言,新生儿的身体素质更差,身体调节中枢尚未成熟,对外界抵抗能力差。因此其护理工作质量对护理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6-8]。对新生儿实施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正常发育,临床中多项研究证实护理质量是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9]。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在于护理人员较为被动,工作独立性差,且家属参与度不高[10]。在常规护理中新生儿护理工作存在一定风险性,且家属因护理知识的匮乏,护理技能的不熟练,出院后难免手忙脚乱[11]。由于人们医疗意识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有更严格要求,常规护理满足不了患者需求,若护理不当导致缺陷事件还会引起医疗纠纷。胡婉妮等[12]报道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明显,缩短了新生儿在医院中的住院时间,新生儿家属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刘芳芳等[13]指出对新生儿实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管理起到的效果更佳。在临床中多项研究对优质护理予以肯定态度,应用优质护理强化了护理人员责任,满足了护理需求[14]。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掌控新生儿护理风险,制定人性化、科学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安全性[15]。在本试验中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疾病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了优质护理为维护新生儿安全保驾护航。与葛文萍[16]报道一致。优质护理强调了家属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参与度,这一举措同时保证了新生儿在院内和院外的护理[17]。总而言之,在新生儿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能预防护理缺陷事件,降低新生儿患病风险,这一护理办法有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林小燕,邓小霞,李小妹.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23,18(19):105-106.[2]吴瑞.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31.[3]王静宜.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1(7):143-145.[4]杨静,顾娟娟.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3,7(7):84.[5]金二丽,邱卓华.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3):129-130.[6]陈建香,胡蓉.优质护理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3,27(8):64-65.[7]丁磊.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0):123,126.[8]李桂琴.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27(6):100-103.[9]付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48.[10]韩学娟,户志银.优质护理干预对于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230-232.[11]齐福莲.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4):168-170.[12]胡婉妮,黄伊菊,廖锦文.基于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23,6(14):84-85,93.[13]刘芳芳,罗旋旋,王辉,等.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3,15(5):92.[14]劳丽明.新生儿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7(5):185,198.[15]廖薇,林亚娟,赵杰.优质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3,34(2):315-317.[16]葛文萍.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5):84-85.[17]职晨阳,许斯,王敏.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6):149,153.

老年人优质护理(收集2篇)
- 阅0老年人优质护理范文篇1【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老年透析病人;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我院成为广东.....

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收集2篇)
- 阅0妇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范文篇11完善妇产科内的相关制度1.1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既要体现公平,不能将脏活,累活全部留给新人干,要合理分配任务,劳逸结合。1.2严格规范医护人员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