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案措施(整理2篇)

来源:

安全预案措施范文篇1

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年6月20日天津市安防局会同天津市地铁总公司在天津地铁6号线红旗路站项目进行了安全消防演练,这次地铁项目的应急演练及时、逼真、必要,本文将以在建地铁项目红旗路站的安全预警预案、各项安全措施做一总结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工程概况

天津市地铁6号线红旗路站建设地点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红旗路。本合同段包括:红旗路站、车站大里程南侧盾构始发井明挖区间147m。

红旗路站位于红旗路与黄河道交口附近,本站主于黄河道上,沿黄河道设置,为2号线与6号线换乘车站。本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2.6m;车站主体结构长160.5m,结构标准段宽为21.9m。

车站于南、北侧各设置3个连接于2号线红旗路站的地下通道于东侧设2个风道及风井,其中小里程风道为地下二层箱式框架结构,与消防通道结合设置;大里程处风道与三角区地铁地下用房及2、6号线联络通道结合设置,三角区地铁用房为地下二层多跨箱式框架结构。

车站大里程南侧147m处设置盾构始发井,盾构始发井与2、6号线联络通道结合设置,盾构始发井与车站间设置明开区间,与车站主体结构同期实施,明开区间采用3层单跨框架结构。

红旗路站主体围护结构设计,换乘节点两侧基坑长度分别为56.75、61.85m,基坑标准段宽21.90m,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25.28m,盾构端头段基坑深度约为26.88m,顶板覆土厚度约3.27m。红旗路站明开区间围护结构设计,基坑长度为147.43m,基坑宽度为6.20~19.43m,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25.42m,盾构端头段基坑深度约为27.02m,顶板覆土厚度约3.4m。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连续墙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墙厚1.0m,墙深45.021~47.125m,地连墙插入比为0.43~0.46,墙幅标准宽度设为6m,局部根据情况调整,墙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基坑沿竖向设置四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一道换撑,换撑采用钢管支撑。

止水措施:本设计在连续墙接头采用十字钢板接头形式,2、6号线车站主体围护地连墙接缝处以及6号线车站主体围护地连墙接缝处均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

本标段全部工程施工从2010年12月27日开工,2013年12月30日竣工。由于本工程的工期紧,任务重,安全问题将成为本工程的一项重点内容,施工用电、深基坑开挖、起重吊装等,将是工程安全的控制点。

二、组织机构及联络方式

1、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电力、自来水、煤气管线破裂应急领导小组,组员有项目部电工、安全、保卫、物资供应等系统负责人组成,应做到分工明确、临阵不乱、指挥有效、层层落实。(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略)

2、紧急联络方法

2.1、有线电话联系:

项目部办公室电话:略;供电所电话:95598;煤气公司电话:23006777;自来水公司电话:23149999;分公司办公室电话:略

2.2无线电话联系:

项目部各系统负责人应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反映及时,接到通知后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启动指挥系统,组织抢险人员。

三、各级应急预案及处理

为了预防控制环境事故,并在紧急情况下作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现场附近人员的安全和附近区域用电的影响,项目部特制定该应急预案。

1、电力管线破裂应急预案

1.1、报警步骤:

当电力管线发生破裂时,现场人员应及时向应急预案小组和电力管线所属单位或当地电力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详细说明事故地点、部位、事故原因等。如有伤亡应及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应及时向分公司领导汇报。

1.2、抢救方法:

电力管线破裂后应迅速将无关人员疏散,禁止非专业人员靠近现场。当事故现场影响道路交通时,还应组织人员进行道路交通疏导,并划分出现场保护范围,做好现场保护。同时还应组织人力、机械、物资等积极配合电力公司进行抢险。

2、自来水管道破裂应急预案

2.1、报警步骤:

当自来水管道发生破裂时,现场人员应及时向应急预案小组和电力管线所属单位或当地电力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详细说明事故地点、部位、事故原因等。如有伤亡应及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应及时向分公司领导汇报。

2.2、抢救方法:

自来水管道破裂后应迅速将无关人员疏散,做好防水物资及用电设备的转移工作,并设置水道或用水泵向附近排水管道排水,如附近无排水管道时可用水车将水外运。当事故现场影响道路交通时,还应组织人员进行道路交通疏导,并划分出现场保护范围,做好现场保护。同时还应组织人力、机械、物资等积极配合自来水公司进行抢险。

3、煤气管道破裂应急预案

3.1、报警步骤:

当煤气管道发生破裂时,现场人员应及时向应急预案小组和电力管线所属单位或当地电力部门报警,报警时要详细说明事故地点、部位、事故原因等。如有伤亡应及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应及时向分公司领导汇报。

3.2、抢救方法:

煤气管道破裂后应迅速将无关人员疏散,做好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转移工作,并组织人员排查事故现场周围是否有明火存在,并将灭火器等防火物资运至现场。如有人员中毒及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同时还应组织人力、机械、物资积极配合煤气公司进行抢救及煤气管道的修复等工作。

四、对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的防护措施

该工程路面下及沿工程纵向存在大量的顺槽向及斜交的管线包括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通信电电力电力、电力管线、热力管线。因此,在施工时,需对原有地下管线进行加固保护。

1、施做围护结构时管线加固措施

在施做围护结构时,首先沿围护结构边线进行物探、和刨验,确定管线障碍,对管线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地连墙施工时设备对其产生冲击和碰撞,

2、主体结构施工时管线加固措施

主体结构施工时,为防止土方开挖时地下管线被破坏,首先在施工区域内对管线进行人工刨验,然后对地下管线做加固处理。

五、防止扬尘污染、噪音扰民、保护环境的措施

1、扬尘污染的防护措施

1.1、工程垃圾的装运采取喷洒压尘及车辆封盖运输等措施,严禁无封盖车辆运输及不按规定线路运输,严禁洒漏、带泥上路。

1.2周围5m内的道路每天定专人定时清扫洒水。

1.3现场周围采取覆盖、简易绿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2、噪声的控制

2.1、施工场界噪声控制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要求。

2.2、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备用发电机设置等在施工场地建临时房屋内,房屋内设隔音板,使其与外界隔离,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噪音。

2.3、对噪声超标造成环境污染的机械施工,其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之内。

2.4、各项施工均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施工场地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时间。

3、环境保护

3.1、对城市生态的保护措施

3.1.1、对城市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临时占用绿地要报批并及时恢复、砍伐或迁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

3.1.2、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3.1.3、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3.1.4、在施工工地场界处设实体围蔽,不得在围蔽外堆放物料、废料。

3.2、对水污染的控制

3.2.1、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SS)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入自然水体,悬浮物(SS)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150mg/L。

3.2.2、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3.2.3、工之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2.4泥浆水产生处设沉淀池,沉淀池的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要的沉淀时间确定。

3.2.5、考虑天津降水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汛期,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

3.2.6、在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3.3、对大气污染的控制

3.3.1、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应与遮盖或适当洒水湿润,运输时应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

3.3.2、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

3.3.3、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度有害气体、烟尘的物质。

3.3.4、车辆出场应冲洗车轮,减少车轮携土。

3.3.5、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3.3.6、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要硬化。

六、防止火灾的措施

1、消防工作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单位各级领导必须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单位管理范围,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编写消防工作与施工的有关条文。

3、对分包队伍进入施工前,必须办理消防资格审查手续、鉴定治安消防协议书。

4、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消防安全培训,管理和指导消防队伍的建设和训练。

安全预案措施范文篇2

关键词:三阶段;风险分析;预防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theworldsafeproductionsituationanalysis,narrativeproductionsafetyaccidentsrule,andauthorshavecooperated-builingprojectreality,thispaperexpoundsthethreestagesofriskanalysisandpreventionpracticesandtheauthortoprojectimplementationandeffect,provethreephaseriskanalysisandpreventionisconstructionengineeringsafetyproductionmanagementofaneffectivesystemandmethod.

Keywords:threestage;Riskanalysis;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目前全世界每年因安全生产死亡人数多大200余万人,平均每7秒死1人,每分钟死8人,每小时死500多人,每天死6000多人,相当于每天都发生一次像美国“9•11”恐怖事件那样的灾难(不包括安全生产以外的各类事故死亡人数)。

1安全事故发展的规律性

安全生产事故是意外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对于个别案例的考察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对于大多数事故则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1936年,美国学者海因希里曾经调查研究了75000件工伤事故,发现其中的98%是可以预防的。在这些可以预防的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的事故占89.8%,而以设备和物质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只占10.2%。

2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预防

生产安全事故属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破坏性、社会性等特征。对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从时间段上可以分为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四个阶段。事前阶段,要做好预防工作,重点是预案、预控、预警;事发和事中两个阶段,由于事故的不同,可能有明显的节点,也可能是两个阶段难以划分。这个阶段重点是信息报告、抢险救援。事后阶段,重点是调查评估、恢复生产。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这既是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生产安全事故血的教训。强化事前预防,完善事故防范机制,把预防事故发生的各项工作做到前面,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预防

安徽省近来年推行的“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预防”,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应,很好的为施工安全提供了管理指南,真正起到了预防作用,真正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作者目前亲身经历的施工项目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就是个例子,在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预防的指导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可持续可控状态,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甚至是轻伤事故。

“三阶段风险分析与预防”,即第一阶段预案阶段,是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其重点是对即将实施的工程进行总体的安全分析和专项分析,编写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每个项目开工前,各参建单位必须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对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组织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预案即预备方案,是指根据预测,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从某种性质来讲,它属于工作计划的一类,但具有“方案”的专一性、专业性、周密性、时限性、集中性等要求。一般预案的编写通常结构与写法由标题、前言、主题、结尾、附件五部分组成,结合马鞍山项目工程实际,项目部按照预案编写程序编制了总体预案及防洪、防汛、防雷击、防坍塌、防食物中毒、防血吸、防交通事故、防火等八个专项预案,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演练,应急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项目部组织进行防洪演练,演练后针对演练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吸取大量的演练经验,在2010年6月份长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来临,项目部及时启动了预案,顺利安全的渡过洪水期,杜绝了人员伤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财产损失。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水上施工、桩基施工、墩柱施工、临时用电等工程,项目部一一制定了安全专项方案,为施工生产提供了安全技术支持,奠定了安全目标实现的基础。

第二阶段预控阶段,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每个月,由建设单位安全负责人主持,监理、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参加,召开月施工危险源辨识防控会,对下个月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补充与完善,突出了下一个月内的防控重点。这就要求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和施工经验,针对项目月度施工生产计划,进行风险分析与辨识,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也同时让安全管理人员对下月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危险源辨识会是交通部在马鞍山大桥的试点,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施工单位通过每月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由驻地监理、总监办安全专监进行审批进一步完善补充,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风险分析结果与预防措施,通过每月安全例会对操作队伍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及带班长进行交底,便于他们在下阶段施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阶段预警阶段,就是在施工现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交底。每天,施工单位根据当天施工内容、作业环境及当日天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单元预警牌及时现场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现场防控措施,利用一线工人业余学校、班前会指导一线作业人员合理、有效的防范安全事故。项目部针对施工内容进行了施工单元预警区域划分,划分了主桥4#边塔、3#中塔、2#边塔、拌合站、钢筋加工厂、钢结构加工厂等预警单元,在作业人员必经点设置了单元预警牌,由专职安全员结合施工内容、天气、施工环境及预控阶段分析成果进行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组织作业人员每日在预警牌前进行班前讲话,让作业人员掌握当日施工风险及预防措施,强化安全作业思想,进而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作业人员进行“三违”作业现象。项目部还成立了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对工人进行岗前教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专题教育,通过安全专家或安全员授课、安全专题片放映等形式,对工人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季节性安全施工要点等教育宣传,进一步强化工人安全意识,推动项目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提升作用。

4结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