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俗文化(收集3篇)

来源:

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篇1

现代设计则是充分体现着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脉搏,广泛地应用于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随着科学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开放,以及国际文化的频繁交流,加之现代人的还旧思潮,传统的国粹民俗文化在时尚的浪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面对现代的设计,我们不仅要升华是外表的形式,也要更新其内在的气韵,要赋予设计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艺术的心理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永恒魅力,下面就民俗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民俗美术寓意的延伸和沿用

民俗美术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积淀,通过形象之间的组合、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内容,并用概括、简练的自然与抽象形象象征着人们的意念与感情。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老鼠嫁女”,以狮喻“男”,绣球喻“女”,“石榴”象征多生贵子,“桃子”代表长寿,以及“莲”(连)生贵子,蝠(福),鹿(禄)等文字谐音的运用,都反映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感情及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同样,这种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至今一直是现代人所向往。既有装饰性又有深刻的寓意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正如司徒虹老师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体现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说传统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之中。如松下“爱妻号”洗衣机,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了寓意的优势,把品牌的寓意与产品使用的对象结合起来,使得消费着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广告的品牌,从而引起消费的欲望。

二、民俗美术图形的提取和衍生

民俗美术图形是人类通过视觉形象传达民俗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劳动者集体民俗观念和审美意识的产物。民俗美术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在反映的题材与内容方面,不仅体现事物和生活本身,而且把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以主观的想象,通过形象组合安排。构图上通常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采用主要人物画得很大,次要人物作为陪衬画得很小,形成大小对比。另外,遍布大江南北的剪纸艺术和民间广泛流行年画艺术,都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她们抓住生活中最动人的、最能表达内容的形象,用夸张、写实、寓意等等手法和简练的线条,创造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形象。这些等等都为现代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而现代广告设计中的民俗图形符号大多来自民俗美术图形,他们在保留传统本土民俗艺术的特点基础上,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经济文化的元素。这些民俗图形符号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现代设计作品的内涵,而且使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如在礼品糕点、糖果包装上,人们也通常借助民间美术中有祝福愿望的吉祥图案,来增强礼品中的“礼”的含量。另外,泥塑、陶瓷、脸谱艺术不仅把花纹巧妙的用于现代的广告设计上,而且还用于现代包装容器的设计中。可见,民俗美术的图形符号已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俗美术色彩的借鉴和巧用

民俗色彩是源于原始本身的反映,色彩象征意味浓厚。如红色含有吉祥喜庆的寓意;黄色象征着富贵尊荣。民间艺人一向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带来的精神力量,因此喜用红黄这样单纯、浓烈的吉庆色彩。民间剪纸多表现为单色红色;木版年画以黄与紫、红与绿等强烈对比色并置一起,造成鲜艳的色彩调子,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民间彩塑玩具多以红、黄、绿、蓝为基色,黑或白为底色,形成了活泼强烈的色彩对比,极富个性。巧用民俗色彩,充分地利用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代设计中借鉴这些民俗美术的习惯用色和配色手法,可以使传统商品和民间老字号的包装色彩更具视觉冲击力,民俗特色更加一目了然。

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与时俱进;边境城市;宣传设计

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更为重要的民俗文化体现,黑龙江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与时俱进的。黑龙江省边境城市的宣传设计离不开黑龙江的民俗文化,可以说边境城市的宣传设计与黑龙江的民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对城市进行宣传设计,首先要了解城市文化特色。

1黑龙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俗与黑龙江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并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也逐渐融入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由于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冰雪资源尤为丰富,使得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少数民族为了抵御严寒,强身健体,增加精神文化生活,而产生了独特的冰雪文化习俗,包括雪雕、冰雕、泼雪、滑冰、滑雪等技艺竞赛及游戏活动。满族是冰雪体育活动最丰富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跑冰鞋,抽冰尜、冰上足球等都比较擅长,其他各少数民族的冰雪体育运动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争奇斗艳。

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消失了一些冰雪体育运动,一些则融入了新鲜的内容,并逐渐发扬光大,从而新的冰雪文化脱颖而出。如哈尔滨的雪博会、冰雪大世界都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名闻的冰雪文化。

黑龙江省的赫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赫哲族起源于东海女贞赫哲部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市。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锦三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一项生产活动就是狩猎。其狩猎工具主要有猎犬,是猎人捕兽的有利助手,护身的好卫士,又是拉雪橇的蓄力,是狩猎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赫哲族人又能歌善舞,很多种类的舞蹈流传至今,有萨满舞、叉草球舞、鱼鹰舞、篝火舞等。赫哲族人民似乎天生具有艺术天赋,赫哲族妇女的绘画刺绣都很精巧,尤其是图案艺术,样式多、造型美,其内容大多反映渔猎文化生活,其原料多是鱼皮、鱼骨等做的工艺品。鱼皮剪纸,以表现动物的最为多见,赫哲族人是黑龙江艺术最天才的代表者。

朝鲜族应该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一个民族了。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居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也具有它的民族风俗特色。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协进无纽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为缠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妇女多穿白色长裙,中年妇女多穿缠裙,长及脚跟。年轻妇女的裙幅多为色彩鲜艳的绸缎。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劳动时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胶鞋。现在除节日或民族集会外,朝鲜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装,和汉族以基本没有差别。

朝鲜族的饮食也极具特色。朝鲜族以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是每餐必备,尤为喜爱大酱汤。朝鲜族的特色以辣食泡菜主食以冷面最为著名。

2边境城市宣传设计的传达

从人类文明史上考察,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城市受地域的限制,地域文化受一定的历史人文条件的影响而各具特色,并与其他地域相区别。

有人曾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就是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东西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现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形成,在艺术设计领域,由于国外艺术思潮的引入,我们的审美观也产生了动摇,许多作品也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本土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城市形象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的一项无形资产,边境城市地域特色显著,城市形象设计尤为重要。城市形象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异彩纷呈的传统艺术文化都是设计师的创作源泉,在边境城市宣传设计中,要让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任何文化设计都需要以传统艺术文化为依托,才能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因此边境城市宣传设计需要从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元素中汲取营养。

3如何将民俗传统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呢

中国的传统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主要体现在,造型、色彩的运用、民俗元素的内在精神及所营造的意境这三方面上。

在造型上,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结的设计就是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民俗元素。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了盛传于民间的艺术。当代多用来装饰室内、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国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中国结中,有: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蝴蝶结、锦囊结等多种结式。中国结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特别是在民间,它精致的做工深受大众的喜爱。

在色彩上,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颜色暗示及寓意,世人对某一种颜色的心理感受不同,世人对某一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于地域的差异和民族的风俗。色彩随着民族的地域、文化、民俗等而缤纷无限。民族服装的颜色,器物的颜色也有着不同的特色。

民俗传统元素是边境城市的显著特征。其传达的精神与意境在现代生活中仍有延续,更有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水木清华的地产广告就较成功地结合了中国画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设计师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取舍,表现了灵动的空间和浓郁的诗意,画面情感交融,传达出如诗如画的境界。

边境城市的宣传设计体现了城市生活者和居住者的城市生活品质,城市宣传设计是人们对城市的一个认知符号,能体现城市的特性,文化形态的个性化。边境城市的宣传叙述着城市文化,并在城市运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了解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更应重视边境城市的宣传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多彩的民俗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自贡彩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水平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①历史文化名城自贡,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饮誉中外,闻名遐迩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为自贡彩灯赢得“天下第一灯”的美称。近年来,评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中国魅力名镇”等系列活动,使“城市文化”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许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后来者居上。怎样保持和利用“天下第一灯”这个民间艺术品牌,加快自贡城市文化建设,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必须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贡彩灯历史

自贡灯会历史悠久,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正在荣州(今自贡荣县)做县令的大诗人陆游就留下“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的词句。据民国《荣县志》中记述:“新年灯会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镂,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见也。”进入上世纪,“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盛行,颇具地方风情和民间色彩。

1964年新春,自贡举办了“迎春灯会”,此为自贡灯会的发端。此后,自贡人民政府于1965年到1986年举办了二至七届自贡灯会。第七届时,中央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片《逛灯会》,自贡彩灯走向全国。1987年自贡举办第八届灯会,即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政府提出“以外为主,内外结合;以文为主,文贸结合”的办灯宗旨,自贡彩灯由单纯的娱乐型转化为文化经营型。1988年6月,自贡应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邀请承办“北京国家旅游年北海龙灯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灯会新闻会开始连续报道灯会实况,其间新华社多次向国外报道灯会消息,《人民日报》多次刊载灯会文章图片,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灯会开幕式及领导人观灯的场景,摄制并播出了《龙年龙舟龙灯》的专题片。自贡彩灯蜚声海内外。灯展期间就收到国内外的展出邀请,自贡彩灯从此开创了对外展出的新局面。1990年秋,“中国自贡灯会”在新加坡裕华园开幕,在举办当局赠送的锦旗上,赫然出现了“天下第一灯”的题字。②作为艺术精品,自贡彩灯不但凝聚了中华彩灯文化的精华,更以其新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名扬四海,使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南国灯城”的美誉;而不断举办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让文化活动和经济贸易结媒,灯会搭台、经济唱戏,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在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文化产业。

二、自贡彩灯的文化内涵

自贡彩灯的兴盛离不开民间俗尚的长久积淀,没有民俗活动的开展及隐藏其后的民俗文化心理,彩灯艺术不可能青春依然;而彩灯也以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参与了民族性格的生成和塑造。彩灯与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密切联系。元宵节也称“灯节”“灯夕”,起源于汉代。由于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事活动决定了人们对自然天时的必然重视,而所谓天时在上古先民的感受中往往是一种神秘力量,在天时变化的节点上,人们便以祭祀的形式来确证天人关系,这就形成了岁时祭祀的传统。除“元宵”外,诸如“除夕”“社日”“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节日的形成,无一不与岁时祭祀有关。这些节日充分显现了民众利用自然节令的转变来使自身顺应自然规律的所作所为,也基本显现出中华民族时间意识的基本文化构架。随着时间流逝,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及其传承活动都逐渐地被纳入民俗节令范畴;同时,由于造物技术的成熟和思想意识的复杂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不断地建构着自身的精神世界,具有了把丰富精神生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逐渐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把某些文化内涵丰富、附加艺术价值厚重并有特殊意味的用器、物品,作为装饰、演示、说明和渲染某种文化精神的用品和道具的需要。这样,就使某些器物除了具有生活实用的价值外,还具有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具备了某种思想教化、社会约束、心理寄托的功用。这些器物一则使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行为获得庄严神圣的意义而成为民俗事象;二则在催生这些生活内容获得民俗意义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具有民俗指示性的物质表征。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不同的器物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强化着民俗事象的情景,增添了民俗活动的兴味。

元宵节也称作“灯节”,灯彩的艺术感染力不言而喻。节日既是为着顺应自然规律适时地调整生产劳动,又是为着满足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人为地、历史地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俗习惯,其目的在于使身心得到休息,使精神得到慰藉和补偿。它虽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但由于个体的需求不同,他们各自所期盼的节日也就不同。③元宵节作为全民参与的娱乐性节日,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名正言顺地放松心情而尽情狂欢,彩灯的奇异造型和绚烂色彩成为狂欢中最佳的节日道具。

当代彩灯艺术依然光彩无限,根本原因即在于其表征节日——元宵节节俗文化性质的延续。传统节日的主要功能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祈福禳灾是传统节日的基本精神指向。种种节俗活动无不围绕着一定的信仰展开,最终使心理和生理得到有效的调节,获得一种身心放松和精神慰藉。而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活动的中心不再是神灵信仰,虽然还保留了一些外在形式,但内涵已演化为一般性的娱乐性质。“欢乐性是民间节日的重要特征。”④元宵节原本就是娱乐狂欢的节日,其民俗文化的精神指向没有改变。以彩灯为载体,当不断被民众赋予更多的吉祥喜庆意义之时,赏烟花、观歌舞、打灯谜、吃元宵,以至购物、旅游,通宵达旦,民众在完全承认这种行为方式之时还在尽力地拓展这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海外异邦自贡灯彩也能大放光芒。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小学六年级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小学六年级周记篇1昨天刚下过雪,地上湿漉漉的,起床后,奶奶就叫我去菜地里捉蜗牛喂鸡吃,一来让鸡增加营养多生蛋来;二来可以保护菜地里的茶,可谓一举两得。“好的,我这就去。”我拎.....

    精选小学生寒假周记(整理6篇)

    - 阅0

    小学生寒假周记篇1忙碌了一个学期,我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小学寒假。爸爸妈妈特意带我去泰国旅游。在这五天的行程中,让我最期待和最喜欢的就是去Kerchor大象营,一起照顾大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