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儿童疾病预防知识(收集3篇)
来源:
春季儿童疾病预防知识范文篇1
其他感染性腹泻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根据疫情监测网数据,2005年1~12月,宝安区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1224例,其中RV腹泻534例(占43.6%),报告发病率10.0/10万。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宝安区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3389例,其中RV腹泻1441例(占42.5%),报告发病率27.0/10万;其中2006年10月1日~12月31日,报告RV腹泻发病1171例,占该年报告发病数的81.3%。RV腹泻报告病例数从2006年10月开始升高,11月9~11日达到顶峰,是2005年同期的7.2倍。针对此起疫情,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①确定公明存在街道范围的轮状病毒腹泻流行;②本次RV腹泻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发病前在社区接触过同样的病人和到过公明医院就诊导致的。
目前全球每年有逾亿5岁以下的儿童患RV腹泻,该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达数十万之众,我国每年有3万~4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腹泻[3]。我国以秋冬季节多见,不同地区发病高峰期略有不同。我国儿童3岁前几乎都受到RV感染,在因腹泻而住院的儿童中,40%以上为RV感染,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因此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开展监测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解氏等[1]调查提示,广州市2004年10月即己进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其后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婴幼儿腹泻的病原比较复杂,虽然RV仍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但也检出由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肠腺病毒(AdV)以及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兰州地区2004年7月~2005年6月5岁以下400例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检测,发现47.3%为轮状病毒、15.5%为杯状病毒、9.5%为星状病毒、7.5%为肠腺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数约为13.5%,且以轮状病毒合并其他病毒感染为主。通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对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的监测[2],发现目前引起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和空肠弯曲菌,两者共占99.91%。春夏季空肠弯曲菌的感染构成比较高,而秋季则反之,表明春夏季经空肠弯曲菌流行为主,而秋季则是轮状病毒的流行期,10月底是两者的交接点。国内也有类似文献报道,提示防治的重点,春夏季以空肠弯曲菌为主,进入秋季后以轮状病毒为主。
应建立健全各级各类肠道专科门诊,早期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减少交叉感染。医院肠道门诊的开设,对预防和控制性感染及医源性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应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形成全社会人人积极参与卫生防病活动的良好氛围。
刘氏等[3]监测发现,中医院综合门诊部的消毒隔离工作虽然总体质量比较好,但规范化管理不够,某些消毒与操作方法不够正确。主要突出的问题是手术器械灭菌后仍有阳性,内镜、口腔诊疗器具、手及皮肤等的消毒仍然存在不足;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消毒与灭菌技术欠缺,对消毒剂合理应用不正确,监测观察念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关系到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规范综合门诊部消毒隔离工作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关键。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在门诊几乎每天都有接触,因而交叉感染的机会较多,尤其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流行季节,若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极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及传染病局部流行。因此,必须认真规范综合门诊部消毒隔离工作,加强管理,才能有效控制门诊部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解晓华,李灵辉.广州市儿童医院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快速调查.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12(2):336-338.
春季儿童疾病预防知识范文篇2
1、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院、村两级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快我镇疾控基础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和落实各种工作规范。
二、加强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认真做好非典、人禽流感、霍乱、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群体性聚集性发热及重大传染病的防范和疫情监测及信息报告工作。强化医疗卫生人员的报告责任,提高警觉,有疫情及时上报,做到应对迅速,处置科学,防控严密。按照要求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及自然灾害造成的等各种突发事件的物资、设备、技术与人员等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到反应迅速,坚决控制疫情传播蔓延。
三、规范免疫规划管理,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继续依法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疫情报告及防控工作,认真做好冬春季呼吸道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经常性检查和防治工作的指导、督导力度。
1、加强免疫规划规范管理,巩固和发展免疫规划工作成果。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操作规范》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扎扎实实的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意识,严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置,杜绝不安全接种事件发生。继续抓好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流动儿童、边远山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全年冷链运转达到12次,全镇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100%,卡证相符率达95%以上,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5%以上。对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和卡介苗及时接种和有效接种力度,确保及时接种率达100%。规范冷链运转、预防性生物制品供应、资料管理工作。
继续巩固无脊灰状态,认真做好AFP监测工作。严格按照《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麻疹监测方案》等要求,搞好病例监测和抗体水平监测,搞好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强化综合防控措施,努力降低麻疹等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
2.认真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1)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认真宣传和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力度。完成艾滋病主动检测任务,同时加强对公共场所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建立健全检测工作的长效机制,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及人群自愿免费监测咨询。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高危人群、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扩散蔓延。
(2)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各项工作,做好卫X项目,完成结核病防治指标,转诊率达100%,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免费治疗政策,加强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开展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培训,保证结核病防治项目顺利实施。结合“3.24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加强结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3)做好冬春季以人禽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和夏秋季以霍乱、痢疾及乙脑、疟疾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及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从5月1日至10月31日实行霍乱“零”报告制度,对腹泻病人进行霍乱筛查。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控制制度与措施,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
(4)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要求,会同教育部门及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督导晨检、监测等措施实施情况,培训全县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教师,提高监测防治能力。认真落实秋季新生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并对漏卡漏证漏种学生及时补证补种疫苗。
(5)进一步做好疫情信息网络建设。做好网络报告系统的技术管理、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工作。
四、加强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坚持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麻风病等地方病危害。
1.按照省、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的要求,重点抓好碘缺乏病防治。继续做好碘盐监测、病情监测及缺碘性甲状腺肿病人调查发现与治疗,积极组织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活动。
2.麻风病防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和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麻风病诊断水平,提高病人的及时就诊率和早期发现率。
3.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开展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干预和牙病等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开展口腔卫生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牙病防治项目工作。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及创卫工作
1.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固定宣传栏的内容两月更换一次。
春季儿童疾病预防知识范文篇3
当前,正值麻疹高发季节。春节前后,我县大量外出儿童返乡、外来儿童流入,个别地区常规免疫工作薄弱、防控不力,麻疹控制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卫生部《*—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省卫生厅《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浙卫办疾控〔2009〕5号)和市卫生局《关于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温卫疾控〔2009〕19号)的要求,现就我县加强麻疹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麻疹防控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市卫生局《关于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温卫疾控〔2009〕19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充分认识到当前麻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真落实防控麻疹的各项措施。要进一步强化疾病控制网络的防控能力,充分发挥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和社区责任医生的作用,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防控力度,确保麻疹防控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
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工作,确保麻疹疫苗免疫的及时性和接种率。2月20日-3月10日期间,瓯北、上塘、桥头、乌牛、桥下和沙头等乡镇应以外来民工集居的村居、幼托机构为重点区域,以外出返乡和新流入的流动儿童为重点对象,认真组织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各地对未完成规定剂次的学龄前儿童,应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确保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具体实施参照《关于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浙卫办〔*〕37号)执行。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查漏补种疫苗的计划和调拨。查漏补种工作应于3月8日前结束,各接种单位要认真做好接种登记和资料存档工作,于3月8日前将查漏补种开展情况上报县疾控中心(见附件)。同时,在每年4月22日-28日、10月22日-28日两个“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宣传周”期间,各医疗卫生单位应认真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和查漏补种工作,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并按时上报相关报表。
三、加强麻疹疫情监测管理,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各医疗单位要及时准确地报告麻疹疫情,县级医疗单位及县疾控中心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采集、检测每例麻疹疑似病人血清,并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检测结果报告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实验室确认的病例均以“疑似病例”报告,实验室确认后应立即做好订正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认真实施《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按照《*省麻疹疫点处理技术指引(试行)》(浙疾发〔*〕5号)指导基层规范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密切关注成人麻疹疫情,结合当地实际和麻疹患者发病年龄构成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企业单位民工中如发生麻疹流行应及时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必要时组织开展青春期女生和育龄妇女的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以降低小月龄儿童的发病率。
四、加强学校麻疹防控,预防医疗机构院内感染
从2009年开始,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应按省卫生厅要求在每年9-12月份,开展初三学生麻风疫苗、大一学生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麻疹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联合教育部门督促托幼机构、学校落实预防接种证查验、晨检、疫情报告、传染源隔离等防控措施。各接种单位应及时开展辖区托幼机构、学校的疫苗补种工作。此外,卫生监督所要依法加强监督执法,督促医疗机构做好预检分诊、发热呼吸道门诊设置及预防交叉感染等工作。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当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出刊一期麻疹防控内容的宣传资料下发,并及时和新闻媒体等做好联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主免疫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麻疹防控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利用宣传栏张贴、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广泛宣传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深入民工子弟学校等重点社区,把麻疹查漏补种信息传达给应种对象家属。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小学六年级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小学六年级周记篇1昨天刚下过雪,地上湿漉漉的,起床后,奶奶就叫我去菜地里捉蜗牛喂鸡吃,一来让鸡增加营养多生蛋来;二来可以保护菜地里的茶,可谓一举两得。“好的,我这就去。”我拎.....

精选小学生寒假周记(整理6篇)
- 阅0小学生寒假周记篇1忙碌了一个学期,我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小学寒假。爸爸妈妈特意带我去泰国旅游。在这五天的行程中,让我最期待和最喜欢的就是去Kerchor大象营,一起照顾大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