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企业的盈利模式(收集3篇)
来源:
茶叶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篇1
茶企品牌缺失
如果1990到2005年是产品时代,是中国茶叶行业产量高速增长的时代的话,2005年开始,中国茶叶行业增长逐年放缓,开始进入品牌建设、做大做精的时代。
然而,品牌的缺位却使得中国茶叶行业并未走出这一步。
虽然在过去两年中,有贵天下茶业公司880万元聘请林志玲代言都匀毛尖茶、黑美人茶业牵手“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等案例出现,但中国茶叶的品牌建设依然缺失。
中国虽然是生产茶叶的大国,但是中国的茶叶行业还是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状态。目前,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有铁观音、龙井、绿茶、红茶、普洱等,但每个单品最好的品牌却鲜为人知,几乎没有一个茶企的市场份额超过3%。
近日,知名策划人叶茂中在微博上发表企业应先做品牌的建议。他指出,茶叶继烟酒大战之后迎来最伟大时代,但目前也是初级竟争时代,谁都有机会称王。他建议茶企,先不要品类定位,茶叶品类太多,现在只干一类就不聪明了。既然机会还在,就应该跳出品类做品牌,争取做茶叶第一品牌,而不是龙井第一,铁观音第一,毛尖第一,品类第一的争夺放到茶叶高度竟争再说。
据了解,中国茶叶商标很多,但是知名品牌极少。2012年中国茶叶总值超过2千亿,各大大小小的品牌茶占据大半市场份额,但是,其中,知名品牌所占份额极小。虽然,目前知名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不高,但发展速度很快,根据这几年的市场反应,知名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盈利能力决定成败
从市场现状看,茶叶店人员流动率、关店率高是行业普遍现象。今年入春以来,大多数地区的茶叶市场价格普遍出现下跌,一些规模较大的茶企开设的茶叶店或将关闭。
行业的疯狂扩张伴随着风险的来临。没有盈利保障的茶叶店,规模与亏损成正比。据了解,除极少数茶企在专业中介机构辅导下向资本市场爬行外,绝大多数茶企根本与资本市场无缘。疯狂开店只是其盲目跟风经营的表现,在本身资金实力不雄厚的情况下,小茶企根本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就倒闭了,这种现象在去年的茶叶店倒闭潮中比比皆是。
去年安溪铁观音上市失败后,传统茶叶店的终端模式不得不让茶叶界人士开始冷静地思考。以往许多茶企认为开店数量比茶叶店盈利重要,只要有钱开店,就不管茶叶店是否盈利,但铁观音冲刺A股失败后,让茶叶界认识到资本市场的门槛其实并不低,规模背后的盈利能力才是决定茶企成败的关键。
2013春茶产销的形势分析
1、春茶生产提前,茶园种植面积增加
入春以来,全国除了云南、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受高温干旱影响外,大部分茶叶产区呈现暖春的气候条件,茶叶生产利好,采摘期较去年提前5-15天,湖南提前30天,福建提前10天。
预计2013年全国茶叶产量可达73万吨,预测茶叶总产量可达185万吨,同比增长约3.35%。
近几年种茶大省普遍重视茶产业发展,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份发展尤为迅速。根据2012年数据,贵州现有茶园面积520万亩,计划十二五末达到1000万亩,湖北现有面积410万亩,河南信阳面积210万亩。福建省现有茶园332万亩,居全国第五位,茶园总产量32.1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毛茶产值15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安溪茶园60万亩,产量6.7万吨,涉茶总产值101亿元;宁德茶园约100万亩,产量7.5万吨,年销售收入78.44亿元)。
2、茶叶总体质、量提升,岩茶、白茶、普洱价格上涨
2013年全国气候状况平稳,适宜茶叶生产采摘,同时因为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水平等措施,茶叶的总体品质有所提升。武夷山、福鼎因为茶叶采制期天气良好,部分岩茶、太姥银针等茶青质量明显提高。
宁德第一季度茶青价格同比增长10%,白芽奇兰、金牡丹品种单芽价格达260元-340元/公斤,同比增长60%。武夷山品种茶因为产量减少,市场认可度比较高,价格上涨较多,牛栏坑肉桂的茶青收购价涨到每斤460元,总体上涨幅度约30%。普洱茶价格普遍上涨10%-15%,其中小区域名茶价格飙升,如冰岛古树茶鲜叶每公斤高达1200元,同比上涨50%,临沧昔归茶鲜叶每公斤420元,同比涨75%。
除了上述茶类因市场热捧,茶青价格上涨外,其它地区的大部分茶青和干毛茶均出现价格下跌,总体跌幅在10%-30%。
3、高端茶遇冷利润空间缩小
市场销售方面,全国总体呈现降温趋势。
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地市场人气不足,高端礼品茶销售明显下降,商家反映礼品茶订单比去年少了一半以上,中低档茶受消费驱动,销售比较平稳,四月份后中低档茶销量逐步增加。预计整体销售影响不大。
在产区方面,高档茶不但销量减少,价格也下降二至三成。高档名优绿茶价格跌幅20%-30%,部分产品超过50%。
另外,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对于茶叶生产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用工难直接导致劳动力费用上涨,进一步压缩茶叶利润空间。
总体来说,2013年全国茶叶大体呈现产量和质量双提升的态势,中南地区茶园扩展趋势明显,但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全国范围内高端茶销量和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中低档茶受消费驱动,销量有所提升。
Tips:
如何选购春茶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冬季的休养生息,使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茶叶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篇2
日前应邀陪同《销售与市场》杂志苏丹副主编一行考察福建茶叶企业,我们发现福建茶企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走在全国的行业前列,网络营销、无店营销、跨业渠道营销等新型茶企都取得不凡的业绩,虽然目前茶叶市场上的主流依然是外贸茶企占据老大位置,其次是传统的连锁经营茶企业颇具规模,但连锁经营茶企的门店销售始终难以突破关系营销的瓶颈,导致这类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规模几乎成正比。也许茶企开店是门槛较低的渠道之一,造成许多茶企往门店经营方面去拥挤这个独木桥。
从市场情况来看,茶叶店的经营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茶叶店的规模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豪华,而茶叶店的销售手段却很单一,老板的人际关系和店长的人际关系是销售业绩的关键。不少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夫妻店式的小茶叶店因为成本低,不需要太多的人际关系就能支撑门店的正常运营,而茶企开的连锁店因为数量多,且在一个城市有多家门店,造成关系客户的数量不足以支撑各门店的业绩,导致许多茶企的门店处于负盈利状态。茶企开店不赚钱却又不断地开出新店,业内人士都清楚这是由于一些茶企试图通过门店数量来形成企业的“规模”,进而向“上市”冲刺的手段,这就形成资本市场诱惑下的行业怪象。
我们在茶叶产区走访中发现,一些刚起步的小微茶企,也把目标盯在连锁门店上,一家一家地艰难扩张着。为了支撑起一个门店,茶企就得开发出数十款甚至上百款产品,原料、包装、库存等投入也就随之增大,门店一开张,运营成本的压力也就随之而来。一些小微茶企认为“人家大点的茶企能开那么多店,就一定有利可图,否则别人也不会那么做”,小微茶企只要熬过前期的艰难就有美好未来,实际上正因为这种并不客观的想法,使许多小微茶企开店不久后就关门倒闭。
中国有七万茶企之众,这也反映了茶人们“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态,模仿与抄袭就成为茶人们不假思索的选择。实际上,中国茶叶行业更需要的是合作与兼并,小微企业只有合作了才能做大。所以有人说,要改变中国茶企,首先要改变茶老板的心态,这就使得外人无策可施。
在武夷山我们认识了南苑茶叶公司的老板程丽珍,说是一家茶叶公司吧,她的公司规模显得很小,一个门店加一本执照就是一家公司,这样的小微企业在各茶叶产区有不少。许多这样的小微企业都在谋划着开更多的茶叶店,最终也就走上一条无法停歇的不归路。而南苑茶叶公司值得一提的就在于老板的心态,见到茶叶界人士时,老板程丽珍总是出口就谈“合作”。程丽珍原先是一家公立医院的护士,由于武夷山的旅游业让茶叶行业红火起来,程丽珍不满足于上班族的一点工资,也就下海做起了茶叶公司。和所有茶老板一样,程丽珍也从门店销售入手,也曾想开第二家店、第三家店,但几年来的经历让她比别人更早明白了,做好一家公司不能光靠自己去开店,也不能走寻找加盟商的门路,因而那样也意味着资金的不断陷入会造成经营压力。经历了两年的门店销售与关系营销之后,她发现了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于是她主动找一些连锁经营上规模的茶叶公司,以最好的质量和极低的价格做这些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她的精明还在于她把利润让够给合作方,她给连锁经营企业的原料价格可以低到只赚取一些手续费,一些采购她的茶叶的企业也觉得根本不好意思去讨价还价,一番努力后,她成为多家连锁经营企业和网商企业的供应商,散茶批发使她的公司业绩有了很好的保证。对于许许多多的小微茶企来说,选择做“鸡头”还是做“凤尾”,从程丽珍的经历来看,合作无疑是小微茶企的明智选择。
茶叶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篇3
中国茶2015年度汉字“争”
茶周刊“年度汉字”消息,“争”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用两个人的手在争夺一件东西,表达这个字意。现代汉语中“争”多表达中性和褒义。如“争议”“纷争”“力争上游”“争取胜利”等。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锐意进取、有破有立的年份。但一切都在变化、变革、变迁的路上,远还没有到尘埃落定,新模式新秩序确立的程度。在2015年这个“十二五”结束、“十三五”开启的承接之年,我们看到了变革、进取、纷争背后的力量在酝酿、运行、推动、徘徊、突围、前行!
在国际市场,中国茶与某些国家与地区的标准及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数度交手。有中国茶的接轨与提升,也有中国茶的据理力争。这是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之争”。
在国内市场,农业价格“天花板”封顶与成本“地板”抬升的大趋势,势必会给行业带来愈加增大的压力,企业普遍感到了“盈利空间之争”。
在劳动力市场,春茶采摘季节的用工荒已持续多年,但在整个经济转型期,“刘易斯拐点”与经济下行压力的叠加,更凸显了茶行业与外行业在吸引用工时的“诱惑之争”。
市场氛围上,传统的政商、政策市场隐退,新常态下大众市场还未系统上位,集中形成了在茶企业该走什么路和怎样走的无比纠结的“心态之争”。
渠道形式上,已经出现多年的电商在茶行业遭遇转型不适期的迷茫和失措之下,越发凸显了对传统渠道的冲击。电商与实体店的“渠道之争”已经深刻触及了茶人的利益与灵魂。
经营模式上,兼营与零售、批发之分野,线上线下加新媒体全营销与“偏科”营销之不同,已经开启的“模式之争”将愈演愈烈。
茶商与市场,作为中国茶叶市场的南方集团军,广州芳村茶商群落的变化可谓集春江水暖与一叶知秋。“罢市风波”集中体现了市场转型期成本上升与盈利下降的矛盾。看似“商租之争”的个别现象,或许预示着“转型之争”刚刚开始。
品牌与保护,今年“西湖龙井打假案”波及全国,着实为无知经营和违规经营上了一堂课。类似的品牌保护官司还会不会发生?只要这种大公共品牌小企业品牌的格局不变,未来的类品牌“真假之争”“保护之争”就不可能休止。
非遗传承人,祁红“非遗”传承人“资格之争”无疑是今年的一件吸睛事件。不论结局怎样,如果能够推动“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完善、诚信的修补、理性的回归,那么有多少争议争执就都值得了。
行业诚信,今年的“双十一”茶业线上销售又创新高,随后出现的关于网络产品的质量质疑以马云高调反应、最后不了了之而收场。应该说随着网络销售的勃兴,茶叶质量问题的案件是有存在,但并不代表行业质量水平的下降。网络上茶叶“质量之争”是“诚信之争”,我们真诚希望质量在法,诚信在心!
爱马仕、万达、茅台、联想……你根本想不到这些大企业已经进驻茶行业!
茶语网消息,虽然很多茶友或多或少知道,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医药、房地产、电子商务、食品饮料等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进入茶行业。
房地产行业:万达投资硒锌茶叶种植,祥源控股首推“小产区”模式。
旅游业:阿曼集团,投资杭州法云古村,法云安缦的茶园是作为一个酒店的附加服务项目,一般到茶季,顾客可享受自己摘茶、炒茶、泡茶的乐趣。峨眉山旅游,投资峨眉雪芽,共建茶旅体验。诺仕达,超5亿投资七彩云南。
医药业:天士力,投资快消品牌帝泊洱,帝泊洱只专注研究普洱茶,茶珍是天士力的核心产品。他们注重深度开发普洱茶保健功能。云南白药,投资红瑞徕,2010年正式进军茶产业。
快消行业:爱马仕投资上下贸易。爱马仕,是的你没有看错,品牌的CEO兼艺术总监蒋琼耳持有该品牌10%的股份,其余股份为爱马仕持有。品牌成立以来,设计出来的所有服饰、茶具及家居用品都是新中式风格,并且还将门店开到了纽约。终于,在今年“上下”也开始尝试推出茶叶产品。1月26日上下在微博首次推出四款茶叶精品:佛手、东方美人、梨山乌龙、红玉。茅台,投资国品黔茶,“国酒茅台&国品黔茶”的商业模式,有国酒茅台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渠道做后台,黔茶品牌未来将会迅速增值形成一定的规模。维维,投资怡清源。
资本大亨个人投资:马云、李连杰投资北京太极禅。2014年马云与功夫巨星李连杰去往了景迈茶山携手同游让人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之后6月,马云和李连杰共同投资的北京太极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与柏联普洱茶庄园共同打造普洱茶品牌,推出了太极禅系列普洱茶。刘强东投资嫩绿茶,走年轻时尚的茶饮品牌,开创咖啡机制茶饮的新方式。将来嫩绿茶还将借力京东开发线上零售产品,利用此次合作机会,依靠强大的电商资源让嫩绿茶实现O2O。
IT业:联想佳沃投资龙冠茶业
文化:荣宝斋成立荣宝斋茶文化(本文市值及投资金额数据来源于各大品牌官网和相关新闻)
2015年我国茶叶产销形势通报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消息,2015年,我国茶叶生产总规模继续保持惯性扩张态势,茶叶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生产价格表现出下滑态势,但出口量稳中有升,茶叶电子商务规模在不断扩大。
据估,2015年全国茶园总面积可达4316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同比增长4.2%。其中开采面积约3387万亩,增加228万亩,增幅7.2%。全年干毛茶总产量约为227.8万吨,同比增长8.9%。其中,名优茶99.3万吨,增加9.1万吨,增幅10.1%;大宗茶128.5万吨,增加9.5万吨,增长8%。
全年干毛茶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达到1519.2亿元,增幅12.6%,其中,名优茶产值1038亿元,大宗茶产值481.2亿元。2015年1―10月我国茶叶出口25.79万吨,金额约10.9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4.17%和5.07%。其中,出口绿茶21.48万吨;红茶、花茶分别为2.31万吨与0.49万吨;普洱茶和乌龙茶出口量分别为0.27万吨与1.24万吨。估计全年茶叶出口量31万吨,同比增长2.8%。
调研数据显示,已开展了电子商务的茶企中有91.5%的企业涉足移动端业务,而计划开展电子商务的茶企中有93.3%的企业倾向于选择移动端。
首届独山论坛2015・中国茶产业发展智库峰会在独山举行
茶讯消息,2015年9月20至21日首届独山论坛2015・中国茶产业发展智库峰会在贵州省独山县净心谷景区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的茶业国际特邀代表、知名茶企代表、互联网专家、茶业新秀、资深茶人、国内外知名战略投资商和其他行业企业精英齐聚一堂,畅谈茶业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本届论坛将共同探讨国际茶业的先进理念及模式,中国茶业的创新与突破,茶产业+产业实践探索,互联网+茶产业模式探索,现代茶业加工技术装备发展等多个命题,希望借此达到“高端交流、凝聚共识、资源融合、开拓共赢”之目的,把论坛能打造成行业“创新风向标”,实现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助推中国茶叶从大国向强国迈进。
中国茶叶行业十大新闻
茶周刊报道,茶行业2015年度十大新闻,不仅从茶人的视角,更以新闻人的眼光,为您盘点2015年茶行业那些最值得业内人深刻记忆、反思共勉的新闻事件。
1.茶叶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事件过程:2015年2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国家战略的“一带一路”,茶行业积极响应。11月6日,以“一带一路互联・万里茶道共赢”为主题的世界茶业大会在欧亚万里茶路起点之一湖北赤壁召开。
点评:目前,国内的茶叶市场“产能过剩”,瞄准“一带一路”的市场空间,将成为国内茶叶产销平衡的又一途径,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茶企也要做生产结构的调整,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平台贸易,更多优质茶企将获得新机遇。主席在国际会议上以茶文化借喻东方文化,把茶当做和平的使者,其意义重大。用茶叶去激活、去连接地域,是经济的意义,更是文化的意义。
2.主席访英又说茶。
事件过程:国宴欢迎夫妇。则带去了和平的象征――中国茶作为礼物。在白金汉宫国宴上,致辞,提及茶叶在中英两国的历史性、传播性。
点评:中国茶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一种象征,主席的外事出访总是离不开茶,茶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茶叶外交的作用再次凸显。随着的出访,中国和英国、俄罗斯、比利时、巴西等多个国家,能够有长足的合作与发展,一起推动茶叶的世界化、国际化,让茶叶在真正意义上给全人类带来福祉。
3.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茶叶质量安全,引起巨大反响。
事件过程:5月1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的“验茶”节目中,针对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组织的一次专门针对茶叶的比较试验进行了报道。节目一经播出,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众多行业专家和茶企对此纷纷提出质疑和意见。
点评:本次事件发生后,作为茶叶行业协会之一的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向央视新闻中心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及时去函。就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和茶叶稀土元素问题进行了说明。尽管本次媒体报道有失偏颇,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又一次对产业造成了重创。本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行业应苦练内功,提高行业标准,加强茶叶食品风险交流机制。
4.九峰茗茶所有直营店一夜关闭事件。
事件过程:今年6月4日,突然传出九峰茗茶所有直营店一夜关闭的消息。身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甚至还一度酝酿上市的九峰茗茶,由于快速扩张,所有直营店一夜之间关闭。
点评:对于九峰茗茶的倒闭,许多茶界人士曾经做出过分析。其中较为统一的意见是,九峰近些年扩张过于迅猛。在茶界整体萧条的环境下,迅猛扩张所带来的资金链压力最终压垮了九峰茗茶。这也给同样深处淡季的茶企们敲响了警钟――茶叶终端门店靠单一品牌产品销售,能否支撑门店生存?
5.米兰世博会举办中国文化周活动。
事件过程:2015年8月,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拉开帷幕,由中国数十家茶品牌企业组成的中国茶叶军团,借助米兰世博会平台,向世界展示并分享了中国的茶科技、茶品质和茶文化。本次活动以“中国故事・中国茶”为主题,向世界展演各类茶艺,用中国茶说好中国故事。
点评:100年前,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开启了中国茶叶走进世博会的中国茶故事。一个世纪一杯茶,100年后在意大利米兰,在“中国故事・中国茶”的主题下,中国茶业主力军团再次吹响集结号,向世界各地参观者演绎中国茶叶发达的茶科技、至尊的茶品质、至美的茶文化。
6.茶企抢滩登陆新三板。
事件过程:新三板市场的低门槛、开放性为众多茶企提供了顺畅的融资渠道,茶企们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登陆新三板旅程。今年抢滩登陆新三板的茶企共有谢裕大、恒福茶业、雅安茶厂、湖南黑美人、白茶股份、梅山黑茶、七彩云南、浙江茶乾坤以及最新登陆的八马茶业等多家茶企。
点评:历经几千年的茶产业,始终处于小、散、乱的状态,至今未有一家在主板上市的企业。中国的名茶声势很响亮,但品牌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还远远不够。登陆新三板,对于茶品牌做大做强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今年多家茶企抢滩登陆新三板的根本原因。
7.资本全方位介入茶产业,茶业金融衍生品日趋成熟。
事件过程:11月1日,武汉陆羽国际茶业交易中心与北京茶交所、广州茶交所、四川蒙顶茶交所作为主发起人,正式成立中国茶交所联盟,全面进行六大茶类的金融交易。12月11日,由大圆银泰倾力打造的国内首家普洱+金融+互联网交易模式大圆普洱交易中心正式上线交易,茶叶作为金融产品真正实现了交易。
点评:创新传统的茶叶交易模式,使古老的茶叶重新焕发新生。以“产融模式”促进产业链发展,通过线下众筹、线上交易、全面交收实现茶叶金融交易。这一模式使投资者既可以将茶叶藏品放在金融平台上投资、交易和买卖,也可以通过线下实物交易获取具有收藏价值的普洱茶藏品,全面释放茶产业、茶文化和茶金融的发展潜力。
8.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开播。
事件过程:2015年1月1日,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开播。茶频道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茶专业电视频道,必将对宣传推广中华茶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点评:茶产业是健康产业、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茶频道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茶专业电视媒体,通过媒体属性对接市场,走产业化道路,采用“专业属性+平台+渠道”的模式,必将成为茶行业的引领者、建设者、竞争者和价值实现者。中华第一茶频道全面助推中华茶产业,具有时代使命,是茶行业划时代的开端。
9.章泽天投资亿元打造“嫩绿茶”。
事件过程:8月份,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的东钦公司,京东老板娘章泽天投资嫩绿茶,首轮投资号称数亿元。嫩绿茶为代表的新概念茶馆,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年轻人喝茶的习惯。
点评:古老而落后,似乎是茶产业的代名词。承载了几千年的热饮慢啜方式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这也是茶产业发展极其缓慢的原因。创新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需要创新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饮品,需要创新营销模式。今年在以“双十一”为代表的网购大战中,传统品牌茶企挤掉网络品牌。“双十一”,传统茶企在前20席位中占据了11席位,已然超过线上起家的纯电商品牌。茶行业众筹日趋盛行,并涌现出了“不知名茶、摩茶、蒙顿茶膏”众筹等许多成功案例。以嫩绿茶为代表的一批茶馆将茶制作成新的饮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饮茶的队伍中来。此外,一些茶企通过线下体验、线上营销,以及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茶业中来的众筹手段,这些营销模式的创新必将推动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10.中华茶奥会在杭州举行。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精选高中开学周记(整理5篇)
- 阅0高中开学周记篇1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在HG学习了一个星期了,感觉时间过的太快了...虽然自己已经是HG学生了,但是仍然有点不大相信,想想自己初3的时候,有多么渴望进HG,正是因为有了H.....

小学六年级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小学六年级周记篇1昨天刚下过雪,地上湿漉漉的,起床后,奶奶就叫我去菜地里捉蜗牛喂鸡吃,一来让鸡增加营养多生蛋来;二来可以保护菜地里的茶,可谓一举两得。“好的,我这就去。”我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