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例(3篇)
来源:
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残矿复采自然崩落
经过多年的开采,老厂原己探明可采的表内储备资源日渐耗尽。在新区勘探工作未获较好成果前,通过统计手段和技术工作,在不增加更多投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原老采区内的矿量(残矿)资源,弥补当期资源的不足、确保生产的持续稳定,也就成了稳定老区、支援新区的工作重点。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研究,找出一些矿体规模相对较大、地质情况复杂、开采结束多年的矿体。根据当时设计和安全要求所留的矿柱,以及放矿过程中,因覆盖岩过早混入导致贫、损增加而损失的矿石,还有因地质构造造成的工程损坏和安全隐患,为确保生产安全而损失的矿量等因素。经调查整理这部分资源有相当大的量。而如何选用安全、高效、低耗的技术方案,下面本文就2-5#E矿体残矿复采,从矿体选择、方案设计到出矿进行阐述。
1、选定分析范围和确定资源状况
2-5#E矿于老厂矿田东部,地表位于气象台山至轱辘山一带;坑内位置:北为2-5#、101#矿体,西为1021花岗岩突起;矿体赋存空间:2057~2110(-100~-42m中段);且有相对完好的运输、人行、通风等系统可利用。
1.1、开采技术条件:
2-5#E矿体上盘为中等稳固大理岩,下盘为半风化、风化花岗岩,-100m下部尚未开采过,地表允许崩落。该矿体受1021花岗岩突起形态控制,走向NW,向SE侧伏,倾角近似于垂直,厚度平均30~40m,形态为厚层状柱状体。矿石类型为褐红色、红色粒状士状,赤褐铁矿型氧化矿,其次有少量透辉石、风化矽卡岩。
1.2、现状分析:
2-5#E矿体经历有底柱小分段崩落法、局部方框法、浅眼崩落法等方法开采了十多年。现经过原工业储量与采出矿量,贫化、损失与废石混入率等指标的分析比较,经整理2-5#E矿体尚存桃形矿柱、顶底柱及低品位锡矿石(0.2~0.4%)约:126360Kg;Sn精矿金属:432Kg。于是针对该区域内-100m、-75m、-42m中段,原有系统工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上述工程基本建于脉外,除有局部、小段的巷道需要修复和支护外,其它多数只需简单恢复就能达到系统功能。而对整个老采区内的矿岩稳定情况,经过各相关工程的观察及辅助钻孔的分析,得出处于老采区内的矿岩,在多年次生应力的反复作用下,现己夯实近似于均质的、松散完整体。或者说,该区域老空区内原顶板覆盖矿岩(现己自然垮落)与爆下损失的矿石、预留矿柱等矿岩,在区域构造和次生应力的作用下,已重新压实为松散的矿岩整体。
2、采矿方法选择:
根据个旧锡矿地质构造特征,以及矿体-97m中段以上经过多采矿方法开采,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崩落空区和破碎带,在经历几年的自然冒落和地压作用的前提下,该区域内绝大部分资源其地质条件和技术开采条件,均可参照和类比开采松散矿体的开采方案。经综合分析后,决定选用有底部结构自然崩落法进行回采。
3、采准工程参数布置(方案比较祥见示意图)
3.1、方案一:
一矿块沿Ⅱ剖面在Ⅲ-1支及Ⅱ支中间布置1#装矿平巷,规格为2.4×2.6,由装矿平巷抬高1.5m沿矿体走向在-98m中段向北布置两条电耙道,规格为2×2,在电耙道端部施工一条通风联道,规格为1.6×1.8,与-100m运平联通,电耙道间距为12m,沿电耙道每6m布置一对交错式放矿漏斗。
二矿块沿2-5#E排水坑道扩帮、挑顶施工2#装矿平巷,规格为2.4×2.6,由装矿平巷跳高1.5m向北施工两条下坡电耙道至-100m平面,电耙道端部与1#装矿平巷联通,电耙道间距为12m,沿电耙道每6m布置一交叉出矿漏斗,在两电耙道中部布置一条安全人行联道,规格为1.6×1.8(详见方案图一)。
3.2、方案二:
一矿块由-100m运输平巷抬高2m向北在Ⅲ支与Ⅲ-1底柱中间插入一条主耙道,在矿体中部沿矿体走向布置两条电耙道(规格为2×2)至二穿,将二支修复做通风联道;电耙道间距为12m,沿电耙道每隔6m布置一对交错式漏斗。
二矿块由-100m运输平巷抬高2m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三条下坡电耙道至-100m花岗岩接触带,电耙道规格为2×2,间距为12~14m,沿电耙道每隔6m布置一对交错漏斗。在三条电耙端部施工一条规格为1.6×1.8的通风联道。
3.3、方案三:
一矿块由-100m运输平巷抬高2m,在原电耙道极柱中垂直矿体走向布置三条坡度为5°的放矿电耙道至花岗岩接触带,在电耙道端部施工一条规格为1.6×1.8的通风安全联道。电耙道规格为2×2,电耙道间距为12m,沿电耙道每隔6m布置一对交错式漏斗。
二矿块由-100m运输平巷抬高2m沿原排水坑道扩帮挑顶施工出矿主耙道,沿矿体走向施工两条分支放矿电耙道至一矿块三支电耙道,规格为2×2,一矿块三支耙道作二矿块通风安全联络道,电耙道间距为12m,沿电耙道每隔6m布置一对交错式漏斗。(详见设计图)。
3.4、方案对比:
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采矿、采准、小矿体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该矿体是业主方地质探矿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矿体,地质储量约2万吨,为充分开发资源,经业主方讨论后决定对该矿体回采,为此需要进行该矿体的采准方案设计。
矿体地质图
一、地质概述
1、地层与构造情况
与工程设计范围有关的地层有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马坪组,各地层特征如下:
大塘组(C1d):分为万寿山段和上司段。万寿山段主要为杂色泥岩夹灰岩角砾,厚度3米;上司段地层下部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状微晶,瘤状粒质灰岩,有少量硅质结核,上部为灰色、灰黑色块状生物碎屑灰岩、隐晶、微晶灰岩,厚度20米。
摆佐组(C1b):岩性主要为浅黄色、黄白色、浅灰色、中—粗晶白云岩,局部夹浅灰色、灰色灰岩。本区水平厚66米。
威宁组(C2w):岩性主要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及亮晶灰岩,厚度20米。
根据资源勘探地质资料,该矿块地层走向31°~35°,倾向南东,倾角47°~50°。
马坪组(C3m):岩性主要为灰色角砾岩,由赤红色泥岩胶结,其中夹数层片理化赤红色泥岩,最大水平厚度约12米,本区本组地层没全揭露,已揭露水平厚度80米。
探矿沿脉揭露两条断距较大的断层,分别位于156线与152线,水平断距分别为29米和20米,倾向相反,倾角分别为70°、80°。层内小构造及弱结构面发育,每百米发育16条以上。
F21断层在1631中段位于136线首次揭露,倾向304°,倾角72.6°,水平断距123米。1571中段位于140线揭露,产状与1631中段一致。该断层对采准布置有一定影响。
邻区地层情况:现生产的10号矿体群主矿体1631沿脉岩层倾角为57-78°。大塘组水平厚度为16米,摆佐组为57米,威宁组为20米。从岩层横剖面上量得矿体倾角67-69°。
2、矿体特征
铅锌矿体以似状、透镜状、囊状赋存在摆佐组(C1b)地层中,各段矿体产状特征与其赋存的地层基本一致。
144线矿块长46.79米,水平厚度0.27~5.21米,平均3.08米,平均品位铅8.86%、锌21.78%。矿体推测上限1655米,下限为1618米(按倾角53°推测)。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矿石类型氧化矿,以块状矿石为主,氧化矿平均氧化率铅43.39%、锌10.60%。
邻区首采分层铅品位8.8%,锌为24.14%,铅氧化率为40.431%,锌为6.513%。
二、设计思路与依据
1、根据业主2008年11月份第二次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设计。
2、以运用现在成功、成熟的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现有设备(铲运机)为基础,对此矿块进行采矿方案设计。
3、综合考虑解决1571中段126线采矿产生空区的干式充填渣源不足的问题和采准渣石不用外排的问题。方案的实施节省了专门用于空区充填而施工采石场工程量。
4、兼顾考虑到对128线-144线区域的进一步探矿问题,例如存渣与倒运硐室可以综合利用作钻探硐室,用于布置钻探工程,144线的各分段穿脉斜巷兼作探矿作用,做到探采有机结合。
5、有效地利用1571中段126线现有采准斜坡巷道和1631中段现有穿脉、沿脉平巷等工程;有效地利用、配置现有设备,巷道断面的设计作到既经济又合适,工程尽可能布置在岩层较稳定区域,做到工程量布置尽可能地节省,方案经济、合理、可行、最优。
三、设计参数确定
方案1:
利用1631中段原来巷道掘进上、下斜坡
方案内容概要:利用1631中段原有巷道在s1号点掘进上斜坡到1654标高,在s-1号点掘进下斜坡至1612标高,溜矿井设计在1571中段144穿脉内,该方案斜坡道的工程量约为1684m3,溜矿井及其联道工程量约为450m3,总工程量约2700m3该方案的优点是工程量不大,且可以用上1631中段的老巷道,缺点是:碴子排放困难,生产不好组织和协调。
方案1工程量如下:
方案一工程量表
方案1
方案2:
从1571中段126线斜坡脉外沿脉+斜坡开拓
方案内容概要:利用1571中段126线已经形成的采准斜坡从XP20-1号点(标高为1628m)掘进脉外沿脉,打平坡到XP20-3号点,然后下斜坡至1627标高,然后由1627标高下窝至1618标高,这段斜坡负责回采1618至1636标高的矿体;利用1631原来的巷道回采1636至1642标高的矿体;而1645至1654标高的矿体由XP21至XP24段的斜坡进行回采。这个方案的溜矿井还是利用1571中段144穿脉进行设计。
考虑到铲运车的电缆长度有限,在D3点设计了一个倒车硐室,其规格为L×B×H=8×2.4×2.6m,另外,为了便于生产组织,在D5点设计了一个人行井,其规格为L×B×H=7.54×2×2m。
方案2工程量表:
方案2
以上方案优缺点比较:
1、方案1:虽然工程量比较少,但是施工的难度较大,(分为上、下斜坡),而且渣石外排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利于劳动组织协调,投产见矿准备周期相对方案2来讲要长,,没有考虑到探采有机结合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能解决1571中段126线干式充填料来源紧缺的问题;
2、方案2:工程量比方案1还要省,而且其工程的布置可以兼顾到128-144线区域进一步的探矿工作,做到探采的有效结合,还能可以因此而节省1571中段126线采矿产生空区而需要必须施工的采石场工程。更有利于该部位的及时投产见矿,有利于生产组合的综合协调,对于稳定生产任务,理顺衔接等方面更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此外,沿脉探矿巷道可以起到加强通风的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安全通道。
通过上述方案综合比较,可以看出方案2较方案1更优,因此,考虑采用方案2。
一)、采准及分段巷道设计参数
1、采准设计参数
由于矿体独立,本次采准设计分为两部分:①从1571中段126线掘进探矿平巷至1627标高后再窝底至1618标高,这部分巷道主要负责回采1636标高以下的矿体,这部分巷道起到探矿作用的同时,也解决了采场干式充填碴来源的问题;②从1631中段开始上斜坡,按3米一个分层,由底部逐层回采,直至矿体顶端。采准斜坡采用“回”字形布置,通过溜矿(碴)井,与1571中段相通。
以上巷道断面规格均为(2.4m×2.6m):S=5.83m2。
二)、工程设计
1、工程设计原则
工程设计以已知1631、1571中段地质资料为主,并结合资源勘探揭露矿体边界进行设计,该矿块跨两个中段,设计范围是对1618-1651m采准工程,并兼顾矿体下延与上延,待实测地质资料出来发后并对局部进行修改。
2、巷道设计
采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关键词】露天煤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1前言
露天煤矿属于系统性的施工工程,尤其是大型的露天煤矿,其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工期较、单体工程量多、施工结构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露天煤矿的施工难度。为了确保露天煤矿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依据露天煤矿的实际情况,对其施工组织进行合理设计及编制,使各项施工作业有章可循,同时加快露天煤矿的施工进度,提高露天煤矿的施工质量。
2施工组织设计与编制的要点
2.1施工项目的管理
露天煤矿施工管理设计与编制要点主要有:其一,合理划分工程区域。从露天煤矿整体施工组织设计思路来看,在对露天煤矿工程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后,可将其分解成多个单位工程,但是因露天煤矿施工环境及开采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单位工程施工内容也存在差异。笔者依据自身经验,提出常规的单位工程划分方法:(1)排土工程,可划分为场内排土与场外排土;(2)采剥工程,可划分为剥离工程与采煤工程;(3)矿运工程,可划分为运输主线、运输支线、运输道路、运输隧道等;(4)生产系统,可划分为破碎站、输送机、输送道路、输送桥涵、转载站、储煤仓库、煤样检测室等;(5)排水工程,可划分为地下排水与室内排水;(6)场区设施,可划分为土方工程、绿化工程、挡墙工程、护坡工程、通信网、排水网、供热网及停车场等;(7)检修车间,可划分为保养车间、修理车间、检测车间等;(8)供热工程,可划分为供热管道与换热站;(9)供配电室,可划分为变电站与供电线路;(10)物资仓库,可分为设备室、材料室、器材室、加油站等。
其二,施工组织管理。依据露天煤矿施工管理模式与施工承包方式,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并明确施工组织的职责。其三,项目管理的实施及控制。项目管理控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环境、物资采购、施工合同、施工信息、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及施工安全等。
2.2施工准备及布置
首先,露天煤矿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应的排土场、开采场及控制网,并制定有效的征地方案与搬迁计划,同时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做好项目施工、材料供应、设备采购及施工监理等招标工作;对大规模施工设备及临时工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其次,露天煤矿施工布置。主要场地位置、场地范围、场地交通、场地衔接等合理设计与布置,掌握露天煤矿整个施工计划,以提高场地利用率,同时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从区域功能角度来看,可将露天煤矿施工布置分为施工区域、辅助区域、设施场地、管理区域及生活区域。
2.3主体结构的施工
露天煤矿主体结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爆破、采剥、矿运、排土、排水等。(1)爆破。在露天煤矿爆破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需对空巷、冻土及火区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同时掌握爆破系数及起爆方法,并对爆破安全性、冲击波及物体飞散范围进行合理设计。(2)采剥。明确露天煤矿采掘方法及系数,对临时平盘的宽度、道路的规格及台阶的高度等系数进行合理设计;对采剥作业面的煤矿量、矿岩量的保有度进行设计;对煤矿边坡爆破、挖掘、排水及防渗等施工方案进行设计。(3)矿运。修筑合理的矿山运输道路,做好运输设备安装于调试工作。(4)排土。建立相应的排土场,并对其基底进行有效处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5)排水。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地面防渗、地面排水、河道改造、堤坝修建、水库调节等排水设计,同时防排水设计应与地区流域方向、煤矿采矿方案、场内排水、环境保护、农田水利等进行有效结合。
2.4项目的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主要是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部署,以实现项目施工目标,其设计编制要点主要有:其一,制定进度方案,主要包括进度目标、进度图表及施工工期等。其二,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对施工投资、施工工期、材料供应、设施采购及施工组织等进行优化,以确保进度计划安排的合理性。其三,单位工程应超前施工,同时对主体工程及线路工程施工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确保辅助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能够有效配合主体工程施工作业。其四,在采剥过程中,必须以采剥作为施工主线,同时确保采矿场、边坡等附属工程能够与煤矿采掘作业线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整体。其五,依据施工机械设施的特点,对其安装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并确保机械设施安装工程能够和土建工程进行有效衔接。其六,在露天煤矿施工前,必须对其负荷生产情况进行检测,以确保煤矿施工的可行性。其七,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编制时,必须对其工程量进行合理计算,以确保施工工期与单位工程施工情况相符合,并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调整。
2.5施工物资的供应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物资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器械、施工配件、生产设备、生产资金、生产技术及劳动力等。依据露天煤矿实际情况,以明确施工材料、施工器械及施工设备的消耗量,同时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有效分析,并列出详细的物资清单,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与供应方案。若为国家限制性施工材料及设备,必须提前1年准备;若为市场采购性施工材料及设备,可当期准备。依据露天煤矿施工资金途径,制定合理的资金筹措措施,为露天煤矿施工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依据煤矿施工进度,制定合理的劳动方案,即明确劳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人数及劳动量等,并依据施工现场要求,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配置。
3结语
露天煤矿具有施工面积大、专业性强、单位工程量多、施工工期较长等特点,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依据露天煤矿实际情况及施工特点,对施工组织进行合理设计与编制。通过对露天煤矿施工单位工程进行合理划分,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对施工物资进行科学投放,才能确保露天煤矿的施工质量,提高露天煤矿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苗旺元.我国露天煤矿机械施工设备的发展现状与选用分析[J].中国招标,2008(10).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医学检验职业规划范例(3篇)
- 阅0医学检验职业规划范文关键词:医学检验实习带教体会医学检验是利用实验室各种工具,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提供重要、有效的信息的一门学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具.....

计算机入学教程范例(3篇)
- 阅0计算机入学教程范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思维;医药专业;教学改革医药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医药卫生人才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经过近30.....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