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的方法范例(3篇)
来源: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方法
初中阶段的课程中,化学被设置在初三年级。初三年级的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明显,学习习惯已形成,主动、积极地学习不多,厌学者偏多。因此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困难很大。本人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各种教学法,千方百计地寻找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良方”,经过不断地努力,现已初步证实,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设计好课前预习学案
新课标教材,文字简练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十分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设计好课前预习学案,可使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体系、重点、难点,通过预习才会“心中有数”,上课时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有的放矢,很容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另外,设计好课前预习学案,不仅能弥补教师课堂上的不足,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狠抓课堂教学,精讲突破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尽量少讲、精讲!抓好课堂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古人云:学者,则难者亦易矣!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凝聚学生的思维注意力,是做好课上突破的第一步。第二是教学应针对学生思维的难点、模糊点,作深入浅出的推理,深入细致的解释,使重点内容得到强化,难点获得巧妙化解。教师只是导演,作好启发,使学生通过你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刻形象的比喻将重点难点消化吸收,从而达到精讲突破之目的。
三、夯实课后巩固练习
课后巩固练习,实际上就是抓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这是学生最感到棘手的问题,也是学生接受知识最难突破的一道关卡,学生要想顺利完成课后练习题,必须对所学的理论知识透彻理解,真正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检测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的程度,反馈知识,使教师及时地查漏补差,加强对薄弱环节的补救,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我们学过化学用语后,可以做下面的练习来巩固反馈:
(一)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符号
(1)两个汞原子_____(2)两个氮分子_____(3)钙离子___(4)负二价的硫酸根_____(5)硝酸铵_____
(二)从给定的元素O、H、C、Na、Cu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1)金属单质___(2)碱___(3)酸___(4)盐___(5)氧化物___(6)非金属单质___。
四、做好每一个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化学概念和学生理解和掌握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桥梁。通过实验,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如果只靠单纯的语言来传递知识的信息,则会给学生单调和枯燥的感觉。例如,我们在学习化学变化的概念时,就安排了几个化学变化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做,自己观察,比较、归纳出化学变化过程中确实有新物质生成这一特征。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不同,比如,镁带的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镁带燃烧的结果是生成了氧化镁。再如,我们在学习氧气化学性质时,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指导学生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且下端系一根火柴,集气瓶底要留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做了这个实验,观察了这个实验,才能知道为什么?才能知道该实验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做好实验,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既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能使学生较快而自觉地接受新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保持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五、指导好“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是解题的钥匙,掌握了解题方法,才会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所以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上;在分析解题思路时,重点在指导学生如何理清思路,确定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如何根据条件和结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抓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在讲解习题时,还要指导学生规范化书写解题格式,要养成独立思考,沉着应战的习惯,养成善于分析对比,总结解题方法的习惯。另外,化学与其它学科不同,一定要看清要求,是化学式还是名称?是微粒符号还是微粒名称?例如: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B____D____。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一些同学往往直接把物质名称填入,思路不清晰和没有抓住关键,错误就非常多。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
一、教会学生自读
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总体、学期、单元、课时、专题教与学的目标,规划知识要点及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编拟预习提纲,紧扣重点难点设计出启发性问题,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使历史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学生按照提纲预习教材内容,思考预习题目,既可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新旧知识联系,发现疑点,解决一般问题,增强听课和笔记的针对性,又可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和高中历史学习的侧重点,掌握读书、自学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而规范的读书习惯和深钻、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提高阅读理解、综合概括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主要通过抽问、学生讲题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通过预习读书、思考后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可少讲或不讲;教师讲的重点应在于学习目标中要求理解和应用的内容,精讲基本的系统的历史知识、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把分析历史现象和把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理解运用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历史事物,准确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提高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结构
1、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首先,指导学生掌握章节知识结构,提高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章节内容一般以事件为中心,结构相对简单,掌握较易。同时,章节内容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相对较少,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以有效地固本强基。这一步的关键是弄清史实发展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本质原因,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准确理解有关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结论,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促进再认、再现能力的提高。
2、指导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结构,提高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一是作好单元划分,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二是通过对单元内容准确、合理、全面的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是根据单元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3、指导学生掌握专题知识结构,提高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一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划分和专题知识归类,按专题把教材中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系统化。二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总结,即在把握专题内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综合、概括、归纳、比较、分析、评价,把零散的认识整理成系统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三是引导学生把握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会学生运用史料
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也就是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提高化学的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方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不仅是其它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在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各个环节中直接应用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近年来整个医学发展过程中,生物化学起着“领跑”的作用,更显得十分重要。因生物化学知识庞杂、名词繁多、内容抽象、进展迅速,历来是学生认为难学的一门课程。如何有针对性地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并使讲授的知识利于理解、便于记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是每一个生物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在以讲授法为基础的教学中,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1精减教材法
教师不能将教材神圣化,而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精减教材可让思路更为清晰,内容更为简便,教学效果更好。
1.1框架式教学法框架式教学法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个系统性、科学性的内在逻辑联系,都由一定的知识结构序列所组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的框架形式[1]。学习生物化学要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知识体系,洞察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在头脑中形成框架,而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事实上大脑通常只把自己认为最重要、最感兴趣、刺激性最强的信息贮存下来,形成头脑中的记忆结构,需提取时也是首先从此记忆结构去搜寻相关信息。框架式教学法正是基于学科框架和记忆结构框架理论而展开的。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教材进行提炼与消化,通过归纳、合并甚至不惜舍弃部分叙述性内容,将这一框架体系整理出来,化繁为简。框架式教学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学科体系的框架,注重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框架式教学也并非不讲具体内容,而是强调不能陷入具体结构式、反应过程的泥潭。当在头脑中构建好这种框架之后,其实更有助于对具体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
1.2提要法冗长的文字不利于记忆,在处理教材时,应用最凝炼的文字概括出主要内容以便记忆。比如,“酶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可概括为“高效性”,同样“酶的催化活性是可以调节的”可概括为“可调性”,鸟氨酸循环的过程概括为“鸟瓜精”,血糖“有三条来源和四条去路”概括为“来三去四”等等。
2多方引趣法
学生认为生物化学枯燥而产生畏难情绪,这是学好生物化学的最大障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将生物化学课上得充满趣味,使学生建立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用语要准确精炼、雅而不俗、妙趣横生而又贴近教材。这种能力不仅靠平时知识的积累、语言的锤炼,还要富有“教学机智”。具备了这一层次的能力,课堂上常会咳唾成珠,教学便成为一门艺术。
2.1利用故事引起兴趣。生物化学发展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平时要注意收集资料,当讲到相关内容时不妨穿插进来,既能引发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例如讲维生素章节时可穿插维生素B1、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讲双螺旋结构时可讲述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故事,并与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作对比,探讨他们的得失。
2.2比喻联想,激发兴趣。我们在讲授中可以把微观世界的分子比喻成宏观物体,把分子运动比喻成社会现象,甚至大胆科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把酶的竞争性抑制说成是“江湖骗子假郎中,抑制剂把底物充,活性中心上了当,真正底物下了岗”;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比喻成“制造机器人”,在此过程中mRNA是“图纸”,tRNA是“搬运工”,核蛋白体是“车床”,各种氨基酸则是“零部件”。再如讲完ATP合酶的结构后,不妨展开联想:机体内有如此精密的天然“仪器”,我们能否研制出一些人造的“分子仪器”,钻进细胞去发挥作用。
2.3谐音记忆,富有趣味。利用谐音字对相关知识进行概括处理后,往往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记忆方便而且经久不忘。例如:8种必需氨基酸“异苯蛋赖苏色缬亮”,可用谐音记为“一笨蛋来宿舍歇凉”;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排列的顺序为:bc1caa3,利用谐音记为“笔洗一洗,哎,散(了)”。
3直观教学法
生物化学知识不仅是微观的而且具有“巨复杂性”,教师只凭语言描述和传统板书很难讲清楚,学生更听不明白。如果把部分内容形象化,就会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2]。
3.1运用多媒体、模型的展示,让学生能直接“看见”微观世界分子运动的过程。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制作了由100多个FLASH影片组成的动画库,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在课件中合理选用这些动画,效果十分明显。例如蛋白质生物合成,其过程十分复杂,若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都较困难,因而成为一大难点。当采用动画进行演示时,学生感到一看就懂,记忆也深刻。
3.2把相关内容联想成一定的形象,有助于记忆。例如DNA二级结构,我们可把它想象成旋转楼梯;D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则如半闭合的右手[3]。有些名词本身就是根据其形态命名的,比如锌指、亮氨酸拉链等,教师更应抓住其形象特征进行讲解。
3.3开展课堂实验,展示反应效果。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但是有些反应效果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将这种结果展示出来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酶的高效性可用小实验证明,糖或脂类在体内氧化释放出的大量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能相同,课堂上点燃薯片可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4歌诀记忆法
歌诀是指句式整齐而又押韵的文体,有的可称为诗歌,有的可称为“顺口溜”。这种形式在我国古代颇为多见,因其便于吟咏和记忆深受人们喜爱。有的中医典籍全书均以歌诀方式记载,医学类其它课程也有大量歌诀。生物化学专业教材难以改写成歌诀,但部分内容仍可一试。较成熟的有三羧酸循环、两种核酸成分比较、竞争性抑制、β氧化、双螺旋结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酮体、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C等内容,在教学中应用效果颇佳。现举两首:(1)鸟氨酸循环:氨和碳根成甲酰,甲酰和鸟生瓜氨,精瓜鸟成循环,尿素生在精鸟间;(2)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酰成柠檬,柠檬又生a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
5联系实例法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课,但它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很多应用的实例。教师如果联系这些实例进行讲解,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主动性更强。
5.1联系临床由刘新光、罗德生主编的案例版《生物化学》教材[4],本着“不改变现在教学体制及核心内容,在教材中增加案例”的原则,在每章安排1~2个临床案例,结合每章生物化学知识解释发病机制、讨论治疗方案或药理作用。这些案例既贴近教学又密切结合临床,把不少知识融入生动的案例,避免了一味枯燥的理论。
5.2联系科研前沿生物化学是一门前沿学科,每年都有新的进展,在讲到相关知识时,教师若能将前沿知识深入浅出的予以介绍或插入与之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化学奖的成果,则更能体现生物化学作为前沿学科、带头学科的地位,也可提高学习兴趣和科学兴趣。
5.3联系现实生活生物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生物化学知识的运用。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设疑法、归谬法、游戏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应灵活应用,既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呆板教学,也要避免因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反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教师应该通过思考、总结和学习,掌握一套适应于本学科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克服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难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晶,高涵,冯丽,等.“框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437-1439.
[2]肖湘,贺加.几种常见的医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12-614.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例(3篇)
- 阅0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一)毕业论文偏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由于指导教师教学实训任务重,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毕业论文的指导当中,且很多教师没.....

风险管理体系范例(3篇)
- 阅0风险管理体系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风险;农村;风险管理体系德国学者贝克认为,人类从20世纪末开始进入一个“全球风险社会”,阶级冲突矛盾已经被风险所取代,成为社会要共同面对的核心.....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