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范例(3篇)

来源: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范文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石,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儿童的发展千差万别,用时也暴露出家庭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如何让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家庭教育;儿童;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更加个性化,生活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观察养育问题,不难发现父母的教育观念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孩子来自亿万家庭,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基石,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的系统工程。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中国式家庭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已刻不容缓。

1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

1.1给孩子过分关爱和给予忽略规则和约束意识的培养

由于中国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了独特的家庭4-2-1结构。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在行为上不受任何约束。有爱同时规则的权威型教养模式,是现在倡导的主流,就是父母在孩子需要爱的时候给与反馈,同时要树立规则,比如玩具玩完要归位,饭前便后要洗手,父母长辈落座后再一起动筷子吃饭等,在这个过程中把父母认同的社会文化和规则传递给孩子。

1.2父母教育理念陈旧,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注重孩子教育的传统,但这种中国式教育一直是一个狭隘的概念,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就是教孩子认字,教学生做数学题,学习科学知识。但实际上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人格、人力。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视和培养毫无疑问是缺失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再把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孩子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1.3父母的家庭教育应以一套成熟的价值观为指导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带有更多的随意性。如接受要鼓励赞美孩子,无论孩子的事情做得好坏,都给予没有道理的赞美和肯定。或用物质刺激来表达。考试成绩好,给孩子买玩具和礼物;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靠前,更是用金钱奖励。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孩子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又如接受惩罚教育,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又开始继续着。应试教育广受诟病,父母们只看重孩子的好成绩,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有多少家长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需求。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替孩子做主,孩子被任由摆布,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蛮生长”。但无论怎样,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漠视或过分重视,对孩子都是巨大的伤害。

2家庭教育探究

2.1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家庭教育是孩子智力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儿童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孩子的情感获得则更多来自于家庭。学校教育有利于儿童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发展,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块做的理念。校内生活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是加强儿童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儿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独立精神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把家庭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缺少伙伴的成长环境,让许多孩子变得非常自我。替代伙伴的是游戏,影视,是不受控制的互联网环境。父母要带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志愿者活动、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对孩子爱心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它更能增强人的亲身体验。当前教育存在重理论传授、轻行为养成的现象,父母要引导儿童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遵守公共次序,逐渐走进社会,熟悉生活,逐步培养起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2.3把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一个儿童的教养如何,体现在他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细节当中,父母和长辈是孩子义不容辞的第一任教养导师”。孩子接受了怎样的家庭教育,通常会在公共场所得到检验。例如:孩子会使用文明用语;在公共场所不打闹、不大声喧哗;不闯红灯遵守公共次序等。反过来,公共场所的一些偶遇场景和突发事件,也可以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契机,家长一旦错过这样的机会,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沦为空洞的说教。家庭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都要随之改变,遵循教育规律,让教育回归到他本质核心上,那就是健康人格、理性、判断力、独立思考、精神自由,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陈白冰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中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范文篇2

将理财教育的意义进行拔高

儿童理财教育虽然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不过很多教师及家长感觉“理财应该是大人的事情,与儿童无关,无须进行理财教育与理财。”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理财教育对儿童影响巨大”,片面地抬高了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财商教育”理念。实际上儿童理财教育观念早在10年前就已经提出,早期称之为“消费教育”,后来出现过“经济素养教育”“金钱观教育”“利育”等概念,近些年有人将“财商”引入到理财教育中,于是出现了“财商教育”的概念。虽然概念发生了改变,但“财商”观念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对理财教育的理解。不过,有人不断夸大了儿童财商教育的作用,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理财教育设计缺少前期研究

理财教育课程的设计者缺乏对儿童经济生活的了解与认知,也没有做过有效的研究。经调查发现,我国儿童存在财富两极分化现象,多数学生的生活都被家长包办,基本没有必要的经济活动;多数儿童对自己的消费行为非常认可,但是教师却给出了较低的评分;儿童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存在矛盾,虽然他们都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是实际生活中却从不节约。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提高理财教育的针对性才能够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

对家庭配合的理财教育途径不够重视

理财教育牵涉到经济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敏感问题,而且是私人的事情,比如是否给零花钱?如何给?如何管理零花钱和是否尝试投资等,学校很难干涉。所以,学校在理财教育实施中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与肯定,因此学校要帮助家长改变理财教育观念。

有的家长受自身观念的影响,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儿童,也就是“和学校唱反调”。比如,学校鼓励儿童掌握有一点零用钱,但这些家长害怕孩子有零用钱后乱花钱、沾染坏习惯,所以干脆不给,用“堵”来解决问题。

学校希望家长监督孩子用好零用钱,但是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无须节俭”,这就导致孩子养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

很多家长存在功利主义教育,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不重视理财教育与素质教育。比如通过理财与功利教育的结合,用金钱吸引儿童刺激其努力学习,有的家长认为儿童理财教育就是让儿童赚钱等。

家庭及家长对儿童的理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家长的理财教育观都会影响儿童的理财观,若单靠学校,肯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引导儿童走出理财教育的误区

首先,为儿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完善理财教育设计工作。家长及教师要为儿童培养正确的理财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及金钱观。教师及家长要让学生明白金钱可以购买食品与玩具,提高儿童对金钱的理解。另外,要适量发配零花钱,帮助儿童制定消M及储蓄计划,从而培养儿童的理财能力。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基层,了解当前儿童理财教育现状,根据两极分化情况,做好理财教育模式的针对性研发,提高理财教育设计的有效性,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意识。

其次,做好儿童年龄段的划分,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特征存在差异。在幼儿阶段的儿童教育中,要坚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观念。理财引导也要从婴幼儿开始做起,但由于婴幼儿还没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带着儿童适当进行一些初级、简单的理财活动。例如,以模拟交易的形式和儿童买卖东西,还可以带儿童到商场、超市,通过购买儿童喜欢的东西,使儿童明白金钱的好处与用途,帮助他们掌握获取东西的途径。对于学龄段儿童,要给予适量的零用钱,且每周发放一次即可,之后要告知儿童用法与存储方法,让儿童体会到花钱买东西与存钱的自豪感,让其掌握交易与存蓄的基本方法。对于学龄段儿童,家长要通过沟通的方法为儿童制定零用钱规划方案,让儿童掌握赚钱与自己花钱的乐趣,从而为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再次,指导儿童合理使用零用钱。当前很多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零用钱,但鉴于儿童年纪尚小,需要家长引导其建立良好的消费习惯,防止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所以,家长要在维护儿童尊严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花钱,降低干预力度,激发儿童的理财管理欲望,培养儿童的理财能力。

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范文

关键词:情感教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2-0175-01

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地传授情感教学心理学这门课程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只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自身修养。

一、情感教学的提出环境

情感教学是指当教师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达到完善教学、优化教学的目标。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知识的求索中获得快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在学前教育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

二、情感教学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儿童及如何对待儿童的总和。儿童观所包含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儿童的能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发展,儿童与教育之间的联系,等等。教师的儿童观决定着学生儿童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教学以沟通配合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沟通,有效提升个人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三、情感教学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时合理控制自身的情感

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课堂应该是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主角,师生合理做到情感沟通。教师要到学生中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踊跃发言。肢体动作的运用也是教师感染课堂气氛的方式之一,有效的情感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活泼风趣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喜爱与关注,在不自觉中增加师生间的情感。

(二)加强对学科情感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源自于对学科的了解程度。加强对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只有研究透彻学前教育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通过完善有效的传授技巧,才能达到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例如,在“10元购物”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在纸上画出1元、2元、5元、10元的购物券,然后让学生买够10元的物品,并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搭配?怎么组成10元?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评比。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分析情感的教学案例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点较多,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情感相联系,增进学生的学习亲近感,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上经常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例如:在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情感中,教师可以以《八月十五月儿圆》这首歌为切入点。在课堂上,先播放音乐,写出歌词,引出主体:“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情啊/爷爷是个老红军呀/爷爷待我亲又亲呀/我为爷爷唱歌谣呀/献给爷爷一片心啊。”通过对歌曲的理解,教师可以教育学生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爷爷。最后,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引导学生关爱老人,如扶老人过马路或者在公交车上要给老人让座位,等等。

四、结语

幼儿时期是孩子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情感教育的关键阶段。只有对孩子做到全面的了解,才能针对其特点做出合理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与高尚情操。在学前教育学中,全面合理地实施情感教学心理学对于每一位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家庭、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克平.情感教学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2(31):24.

[2]夏丽洁.以情优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应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4(3):187-18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范例(3篇)

    - 阅0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范文一、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在教科书“数与代数”部分的学习中,从幂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再从幂的运算法则到多项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学习;学次函数时,从.....

    国际贸易基本原理范例(3篇)

    - 阅0

    国际贸易基本原理范文篇1[论文摘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