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的孩子观后感(收集9篇)

来源:收集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作:《念书的孩子》。主人公是一个内心孤独、需要关怀、顽强勇敢的九岁男孩——路开。他是一名留守儿童,誓死陪伴她的是一名叫“小胆儿”的狗。

这电影讲了路开爸妈去城里打工,家里由爷爷照顾九岁的开开上学和生活。开开捡了一只流浪狗,取名叫小胆儿。小胆儿胆子特别小,平时不敢叫唤,爷爷以为它是哑巴狗。小胆儿很聪明,开开让干啥小胆儿就干啥,开开走一步它就跟一步,生怕再走丢了。小胆儿成了开开最好的朋友。爷爷有肺心病,拖垮了家里的经济,为了吃药,连有线电视费也不交了。

开开放学没事干,爷爷怕开开空虚,就哄着开开念课文。今天的课文念念,昨天的课巩固巩固,明天的课预习预习。爷爷并不在意开开念得对与错,只要能让开开有事干就行。开开每次念书的时候,小胆儿就很捧场,坐在爷爷的鞋子上认真地听。老师开始表扬开开了,说开开的书念得好,作文也写得好,将来一定能考上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开开念书更起劲儿了,念完了课内念课外,念完了岳飞念三国。有一天,小胆儿突然叫起来,还咬着开开的裤脚往爷爷屋里拽。

开开连忙跑过去,却发现爷爷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开开的'父母回来安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想走,说班里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有找到学校,过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开开要在村里念书,不想进城。开开的爸爸在城里打工,住的是工棚。妈妈在城里当保姆,住的是雇主家。开开要是进城还真没他住的地方……

看这部电影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下了惭愧的泪水。相比之下我们过着富裕充足的生活,我不理解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娇惯的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不能经历风雨不能面对自然。我在这里告诫所有和我同龄的孩子们: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要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最后我在这里祝贺开开:早日和“小胆儿”团聚,和爸爸妈妈在城市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学业有成哦!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2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念书的孩子2》这部感人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

这个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开开的农村小男孩和一只名叫小胆儿的小狗的故事。开开要跟随父母去城里上学,而开开舍不得自己的同学、老师以及和自己相伴了许多年的小狗小胆儿,开开想要小胆儿和自己去城里住,而开开的父母骗开开说车上不能带小狗,开开很失落。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小狗追着车而不能下去把它抱上来,开开哭了,他哭的'很伤心。到了城里的学校后,开开认识了一个同学“银行家”王靓,他教了开开怎么用电话卡。开开从自己的好朋友燕子那里得知小胆儿在她家,不肯吃饭,直到开开劝说小胆儿它才肯吃饭,从那以后开开天天就给燕子打电话给小胆儿读课文听,可是打电话得花钱啊,他从王靓那里得知捡塑料瓶子可以赚钱,并且饭店里的瓶子更多更容易捡,于是开开每次放学就去捡瓶子卖钱。有一次开开到饭店里捡瓶子被人发现了把他赶走了,开开的妈妈看到了想要叫住他,话还没出口开开就走了老远了。一天开开的父母去买东西看见了开开在电话旁边读课文以为是跟老师背书,凑近一看原来是给小胆儿读课文呢,到家以后开开父母就质问开开这电话卡从哪里来的,开开就说是从同学借钱买来的每天百分之一的利息,开开的父母笑了,就跟他说我们一星期打一回就行,用我的打。这个星期我们回去看看村里。

到了村里开开就看见燕子和小胆在等他们,小胆儿看见了开开撒开腿就跑向开开,开开也抱住了小胆儿。开开想要小胆儿和自己去城里住,这回开开的父母瞒不住了,就给小胆儿做了个笼子让小胆儿可以进城去。

到了城里开开的朋友王靓和小胖都在等开开,开开向他们介绍了小胆儿。从那以后开开就总是和小胆儿还有那一群好朋友去捡瓶子卖钱,直到那一天,小胆儿想要捡栅栏外的瓶子就爬了上去,跳下来的时候把内脏摔坏了,最后送往医院已经救不活了,开开痛哭流涕!

看了这个电影我感触很深,狗白天黑夜为主人看家护院,主人心情不好时拿它出气,打它骂它,它也不生气。有时,狗成了人们开心、解闷的东西,它不求锦衣玉食,只要主人给的吃剩的食物就行了。狗对主人最忠实,只要主人不弃它,它就永远追随主人,直到生命结束。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3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理解。许多人对生活过于奢望,一生奔波,只为追名逐利,只为得到那所谓的幸福;而一个乡村留守儿童对幸福,有着最完美、最天真的理解——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齐。

上个星期,我们观看了电影《读书的孩子》,电影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陆开的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与许多农村孩子一样,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他与爷爷相依为命。但是,他也并不是完全孤独的,他有一个好朋友,名叫小胆儿,是一只灵巧可爱的`小狗,陆开平时就向它吐露心声。

起初,陆开上课并不认真,上课老走神,甚至回答不出苦胆是什么味道的,也辨别不了“吴王夫差”和“差不多”这两个“差”字的读音,爷爷没有上过学,只在小时候听过说书的,纵然觉察出不对劲的地方,也无从在陆开的学习上指点。上课时,他时常向窗外张望,夜晚,他独自守在电话旁等待爸爸的来电,他也常常拿起话筒拨号,为了省钱,多半拨到一半又放下了。

一切似乎很平静,陆开的学习也在慢慢进步。由于天气太冷,陆开家条件有限,爷爷生了一个煤气炉子。第二天,小胆儿拉着他,他意识到出事了,赶紧冲向爷爷的房间,并拨打120救治煤气中毒的爷爷。

最后,爷爷清醒了。本市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世事难料,爷爷年事已高,又患有咳疾爷爷最后不堪煤气中毒后的重负,永远地离开了,他不停喊叫着,但是,爷爷再也听不见,回不来了。想着昔日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爷爷就这样离去,他的泪水不禁模糊了双眼。

为了给爷爷办丧事,他的父母从城里回来了,他们最后团圆了,但是他的团圆是用爷爷的命换来的呀。

为什么只有爷爷的离去才能使这一家人团圆呢,为什么直到这时父母才意识到他们的孩子缺少关爱呢。在这一个杯具面前,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你们的孩子们,他们不需要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多的物质奖励,常陪伴在他们身旁,就是对他们精神上最大的鼓励与安慰。

为了生计,人们忙于奔波,请别忘记远方,你们的孩子一向等待着!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4

今天我看的电影是《念书的孩子》,看完后我被里面的故事所感动。有几个人让我记忆深刻:路开(电影的主人公)、路开的爸爸妈妈、爷爷、妞妞和小胆儿(路开的小狗)。下面我来写写让我感动的三个情景:

1.懂事的.小胆儿

一次,路开想自己睡一个屋,所以跟爷爷分开了。第二天,路开正做饭,突然,小胆儿叫了几声,路开赶紧跑过来,发现爷爷中了煤气。他赶紧打了120把爷爷送往医院治疗,路开还跑回家中把刚做好的饭给爷爷送去。第二次,小胆儿又叫了几声,因为爷爷去世了,路开伤心极了。这时候,路开的爸爸妈妈打工回来了。路开和爸爸妈妈一起把爷爷埋葬了。

2.懂事的妞妞

妞妞是路开的邻居。路开家里的电视费都给爷爷买药了。每当路开写完作业没事的时候,就去妞妞家看电视。以前,路开总是跟妞妞抢遥控器,抢不过来就生气回家了。后来,路开因为爷爷的去世而不高兴,爸爸妈妈又在外打工,只留下路开一个人。路开很害怕,就在台阶上写作业,懂事的妞妞就搬来凳子把作业放在上面陪路开一起写作业。

3.可怜的小胆儿

路开的爸爸在为他办好了转学手续后,想接路开去城里上学。路开和小胆儿都很高兴,因为他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团聚了。一天早上,路开带着小胆儿和爸爸一起在村边等车,车来了,路开想把小胆儿一块带上车,可是爸爸说火车上不让带小动物。路开又哭又闹不上车,爸爸硬生生地将路开抱上车,将小胆儿扔在路边。车开走了,小胆儿在车后紧紧地追赶,路开趴在车的后窗玻璃上,拼命地喊:“快点跑啊,小胆儿!”路开哭得撕心裂肺,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车越跑越快,将小胆儿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了在农村生活的弟弟和姐姐,他们平时也是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在北京打工,就像路开一样,不能和爸爸在一起,非常可怜。还有我的几个同学,他们有的也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很少见到爸爸妈妈。我是很幸福的,因为每天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们接送我上学、放学,回家后妈妈给我和爸爸做美味的佳肴,爸爸也能够经常给我辅导功课。在假期里,爸爸妈妈会带我出去散步、锻炼身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答自己的父母!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5

写在前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儿童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中国农村三十年来向城镇化方向挺进的过程中,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即留守儿童,已达六千万人,这些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抚慰和关爱,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更远的.是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在电影《念书的孩子》中,由于开开的爷爷有肺心病,不得已开开的爸爸妈妈,丢下年仅9岁的开开进城打工去了,为了不使开开寂寞,爷爷就哄着开开念课文。爷孙俩相依为命。后来开开的爸爸要给家里点个炉子,爷爷推辞说不用了,再冷的天没有炉子,不一样熬过去了。可开开爸爸非要装,爷爷就同意了。第二天,开开捡的流浪狗小胆儿,叫着拽着开开的裤腿去爷爷屋,开开跑过去,发现煤气阀门没关,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急忙打了120,所幸抢救及时,爷爷才醒了过来。

有一天,小胆儿又拽着开开的裤腿,开开连忙跑过去,发现爷爷呼吸已经停止。开开的父母回来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去,说他们班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找到学校。于是开开的爸爸只得花钱找了一些人,解决了这个麻烦事。走的时候,开开的爸爸说小胆儿不带了,进城给他买个更好的。开开不同意,于是爸爸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是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说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看了《念书的孩子》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孤独。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儿童的家长,能多顾虑孩子的感受,这些自己孤单,无依无靠,夜晚睡觉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啊!看了这部影片,我受益匪浅,我佩服开开的坚强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做一个坚强的“念书的孩子”。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6

电影《念书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农村9岁男孩和身患重病的爷爷以及一只流浪狗之间发生的故事。3月5日,河南电视台一级文学编辑邹春岩在观看了该片展映后说,“这部电影之所以得到观众的好评,正是因为他的故事简单,情节感人,电影中处处透露着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

邹春岩说,电影《念书的孩子》从其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看,该片没有重大事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戏剧冲突,似乎不可能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但是这部电影表现出的纯真情感却让人很感动、很温暖。

邹春岩认为,纯真细腻的情感表达是电影《念书的孩子》的灵魂。纯真的人物,不但小主人公开开很纯真,其他人物爷爷、王老师、邻居小女孩燕子也都很纯真;纯真的心,例如:开开对爷爷说:“我长大了要挣好多好多的钱,买一辆比火车还长的汽车,爷爷想坐哪一节就坐哪一节。”;纯真的语言,如:爸爸将要带开开进城,他们行前到爷爷坟前告别。开开对爷爷说:“燕子的姥姥说,人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一死,就都好了。爷爷,你的病好了吗?”。

邹春岩说,电影《念书的孩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类题材,从内容上说,很容易走社会问题的路子,但唯独这部影片不是,它立足于现实生活,着眼于对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影片从爷爷、开开、王老师、小燕子、爸爸、妈妈这些人物身上,我们所看到的更多是真诚、善良、爱心互助等积极、美好的一面。同时,影片中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只是一种社会存在或生活形态,并未刻意将其作为社会问题加以展示、渲染,以期引起社会关注。果真的如此,那就大大降低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既不可能引起普遍共鸣,包括国外观众的共鸣,也不可能摘取国际大奖,尤其是国际儿童电影节大奖。

邹春岩指出,近几年来国产少儿影视节目呈活跃之势。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少儿需求。特别是在思想内容上,许多动漫作品表现出严重的暴力倾向,靠相互厮杀、打斗的情节吸引少儿观众,人物对话中的暴力语言比比皆是,其负面影响令许多家长忧心。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7

开开坐在车上,哭着对爸爸说,我不要进城了。

开开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开开在乡下的小房子里和爷爷相依为命。哦!还有一只并不好看却很听话的小狗——小胆儿。

开开是一个聪明机灵,爱学习的孩子。他离不开爷爷,正因为如此,当爷爷去世时,他哭到眼睛都浮肿。即使常年不见,日夜想念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又怎样能比得上一把年纪了还处处心疼自己、照顾自己的爷爷呢?开开不愿跟着爸爸妈妈一齐回到城里去,爸爸妈妈担心他没有人照顾,就把他拜托给了班主任老师。

没过多久,爸爸从城里回来,几经劝说,开开最后愿意进城。然而,这辆通往遥远城市的大巴,不允许他带着心爱的小胆儿一齐走。

无论爸爸怎样千方百计的哄他,说进了城之后给他买更好的,开开始终重复着:我不要进城了。结果却是惹怒了爸爸。“你怎样这么不听话!”开开被硬拽上了车。

开开坐在车的最后排,对着后面紧追不舍的小胆儿不停喊着,小胆儿,你跑快点,我在前面等你……

通人性的小胆儿,跟着车跑了很久,很久。车子加速,小胆儿慢慢变成了一个小点儿,最终消失在视线。

留守儿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遥远而又并不陌生的词。我们每一天都能以各种方式了解到各种关于这些孩子的故事。对于这些,我们每次看完都感触良深。常年和父母身处异乡的开开生命中最重要的就应就是爷爷和狗狗小胆儿了吧!他对小胆儿诉说着自己对父母的'想念,语到动情处还会流下泪水。但当他真的能够和自己的父母在一齐而条件却是要离开小胆儿时,显然他更看重小胆儿。

相比开开以及所有和开开一样的孩子,我是幸福的:我身边有父母,不用承受思念的滋味;我有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教学资源,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嫌弃这个抱怨那个呢?珍惜我们此刻拥有的,并且好好的使用和把握,才是真的做到幸福了。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8

看了《念书的孩子》这部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情节时时刻刻都展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深深的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宝贵。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路开的小男孩,他是一个留守儿童,他和他的爷爷还有一条小流浪狗小胆儿,一起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他每天都要到镇上的学校去上学,每天生活贫苦,他的父亲母亲都在城里打工,一年才能回来一次,他的爸爸不爱学习,可是他爱学习,也非常的想念他爸爸,也很关心他爷爷,每天都从学校里借来一本书,晚上给他的爷爷念书,发现煤第二天,开开捡的流浪狗小胆儿,叫着拽着开开的裤腿去爷爷屋,开开跑过去,气阀门没关,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急忙打了120,所幸抢救及时,爷爷才醒了过来。

有一天,小胆儿又拽着开开的裤腿,开开连忙跑过去,发现爷爷呼吸已经停止。开开的爸爸妈妈回来后,含着泪将他爷爷埋葬了,他的.爸爸要他和他们一起到城里去生活,他用力将他爸爸推开了,说他们班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找到学校,等你们找到了学校,再回来接我,他的爸爸说,你一个人住在这一个大房子里,你不害怕吗。可是他还是否决了,最后,他爸爸妈妈回去给他找学校去了,等找好了再来接他,给他留了200元钱。

他为了上学,不害怕恐惧,自己已单独一个人住在从前的大房子里,有好几次,他都从噩梦被惊醒,吓得不敢睡觉,每天放学回来,从厨房里端两个碗,一个碗里放一个馒头,另一个碗里放一碗水,一边吃馒头,一边喝水,还一边爬在台阶上写作业。后来他爸爸回来了,走的时候,开开的爸爸说小胆儿不带了,进城给他买个更好的。开开不同意,于是爸爸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是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说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看了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我受益匪浅,我佩服开开的坚强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也使我深深的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宝贵。我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做一个坚强的念书的孩子,也更应该珍惜生命,珍惜友情,让我们更多关注这些留守儿童。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篇9

星期五那天,我在学校和同学们一齐看了一部电影,叫《念书的孩子》。

这是一部让人泪如雨下的影片,讲的是一个九岁的男孩,他的父母要到城里打工挣钱,家里只剩下了他和爷爷。这个男孩名叫“路开”。随后,路开拾了一只流浪狗叫“小胆儿”,他俩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一天,开开爷爷煤气中毒,幸好“小胆儿”闻见了气味,才解救了爷爷脱离生命危险。但是,过了不久,路开的爷爷不幸去世了,这让人痛苦万分。从此,只剩下路开一人。最后,爸爸带他到城里去,他离开了同学,离开了老师,最后,连自己的唯一一个朋友“小胆儿”都失去了。

电影真的很是感人,看这部电影我哭了三次,其实我也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小姑娘,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也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里的,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明白主人公开开的无奈和念书的艰辛,我也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所以,我期望所有留守儿童的家长,能多顾虑孩子的感受。这些孤单的,无依无靠的,夜晚睡觉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啊!

但我也很佩服开开的坚强和勇敢,还有对书的热爱,他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当我看到他与“小胆儿”诉说对父母的思念之苦时,我那感动的泪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仿佛看到了他与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这一切永远都只是开开的梦和奢望!

此刻我生活在苏州,这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在那里我生活得比开开幸福多了,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热了冷了就开空调,饿了就有可口的饭菜吃,而且还有手机、电脑,电视,同时又有爸爸妈妈陪伴在身旁,沉浸在父爱母爱之中,但有时自己还会抱怨,想想此刻真觉得很后悔。

所以我今后决心好好向路开学习,珍惜我所处的优越条件,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不辜负社会、老师、家长对我的期盼。

当灯光渐渐落下,我的眼睛的眼睛红着,心痛着,我一一回忆起电影的画面,那是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想起孤独的开开,去世的爷爷,可怜的“小胆儿”,我的眼泪就会再一次悄然无声的落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