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收集6篇)
来源:其他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篇1
原计划这个时候应该收拾好了行李,早早地入眠,清晨6点钟就奔赴机场迎接我那些可爱的客人们了,也算是电影观后感吧。可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快,冰岛的火山一爆发,远在北京的我,这一刻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了。突然觉得还真有点蝴蝶效应的意思…
晚上去看了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有点失望,觉得完全被商业化了,满眼的植入性广告,明明是一部职场打拼的'教材,却被导演硬生生地拍成了爱情戏,而且情节还超级烂俗,强烈建议电影更名为《杜拉拉恋爱记》!我有点佩服编剧和导演,怎么可以完全背离作者的写作初衷,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我看来,整个电影的亮点就只有黄立行了,无奈本人不喜欢徐静蕾,所以看到他们的激情戏,对我来说竟然有点折磨。看了一个晚上的黄立行,心里有点怪怪的,说不出为什么,总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一个人,一个我早该忘掉的人。我想有时候某些突然冒出来的情愫是没有办法控制的,但是我应该理智地关掉我丰富的联想力和幻想力,不让思绪无边际地泛滥开来,这样,或许对谁都好吧。很后悔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生物,对于一些生理反应,我完全搞不清缘由,也越来越不明白生理对于人的行为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就只有男人吗?
电影落幕了,我也回归现实,荧幕上的那个男人永远不会属于我,而现实生活中的那个男人如今也快为人父了。有些东西,有些事情,经历过就算是好的吧,至少怀念的时候可以重温回忆。虽然有时候也会抱恨,也会惋惜今生无缘再聚,可或许正是因为彻底的失去了,才会觉得珍贵,才会去怀念。也正是因为这样,所有的限量版,所有的收官之作才会身价倍增吧。留点遗憾给自己去惋惜,留点余味给自己去怀念,也不失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我这样,究竟算是乐观呢,还是无奈?呵呵,答案只有我自己知道了…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篇2
星期天值班,闲来无事就把很久之前就想看的《杜拉拉升职记》电影版看完了。又上网看了一下评论,恶评如潮,就想在这里说上几句,过一把嘴瘾....某位好友还“表扬”我,如此坚持每天在校内上发牢骚的,仅此我一人而已。我非常得意听到朋友这样说,我牢骚满腹有地儿发泄也是一种幸福啊,至少不吐不快,吐了心里先痛快再说啊。而且网络真的是个好东西啊,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反正我又不反党,所以也不会遭到删帖、围剿之类的待遇。幸福啊闲话少叙,回到正题。
看完片子,第一感觉就是,老徐真的老了,可以看到她发福的身体、貌似很强壮的手臂,尽管脸依旧年轻,但是也是搓了n多层粉了,笑容也多了很多沧桑感。就如同人们说看完《将爱》之后的感觉一样,不是看的影片,是看的关于青春、梦想之后的自己。看的不是文慧、杨峥,看的是年轻之后的我们是否还是坚持当初的爱情理想。片子剧情还可以,服装华丽、时尚,任何一个镜头都是一身服装,养颜的很。剧中也是俊男美女的云集,黄立行帅的一塌糊涂,老徐也华丽转身成了职场白骨精,莫文蔚饰演的玫瑰更是气场、气质、时尚感十足,侯佩岑饰演的海伦也是万千风情、无人可挡,拥有模特身材的李艾更是性感惹火。光看场景便是一场时尚秀,赚足眼球。不过也有硬伤,如评论所言,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情变动比较大,应该叫拉拉求情记,而且剧中的人物与服装搭配的并不总是完美。老徐穿的再时尚,我怎么看也是有点老徐或者说文艺青年的味道。莫文蔚、李艾、侯佩岑等美女在剧中戏份不多,但单就造型上讲,却十分抢眼。票房过亿,成为老徐由文艺女青年到最会赚钱的女导演的漂亮转身。很喜欢老徐,因为觉得她是个了解自己的女人;更喜欢老莫的性格,因为她活的很让人舒服、很自我,当然这也是我一厢情愿的感觉。先写到这儿吧。想起来再补充。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篇3
作为像我这种看过小说的人再去看电影,会发现这电影的故事基本是重写的,只是借用了小说的公司背景和人物关系。重点是,这部根据描写职场生活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基本上没职场什么事了,有的只是办公室恋情,而且还俗套得可以。所以,我觉得这电影不该叫《杜拉拉升职记》,而应该叫做《杜拉拉求爱记》。
整部电影风格时尚,有如硬照里的服装,节奏感很强的背景音乐,以及快速的剪接手法,有点《时尚女魔头》的感觉,这在以前的国产电影里是没有过的。但再怎么好莱坞,也没见人家把广告做的这么明目张胆。除去本片片头集中的.、大段的广告之外,整个电影中贯穿着多个品牌的广告,而且还生怕你不知道这是广告,产品logo都快特写了。看来也不用说票房要多少多少了,估计这些广告就够回本的了。
过了这么久,徐静蕾还是没变。我这么说的意思是,因为我发现,只要一演感情戏,老徐立马回复了《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的本色。那表情、那神态,和十多年前一样,只是对面对戏的人不是李亚鹏了。
说到黄立行,我曾经在最初得知由他演王伟时,说过这么一句话:“黄立行是演不出王伟的那股劲儿的”。现在我承认,我这句话说得不太对。因为,在这部电影里,王伟本来就没有什么“劲儿”,黄立行成功的完成了他的大花瓶任务,而且有型有款。
在演员方面,我觉得吴佩慈表现得最亮眼。身材、样貌俱佳,眼神也很是传情,把那种小女人的性格演得很生动,或者说她可能本人就是这样的人,那就不用演了。
电影里多次出现现代化建筑群,一个中式风格的建筑都没有。以我有限的所知,东三环出现了n次,大裤衩也出现了好几回。回来的路上跟朋友打电话说到此事,他问,是烧的那个还是没烧的那个?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篇4
“谢谢,你大吼像个闹钟,吵醒了昏睡在心里那份冲动。谢谢,把我从云端推落,才让我好好看清楚整片天空。”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就不由得会产生一种想法:感谢对手。
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讲述了一个小职员杜拉拉从行政助理升到行政总监的奋斗史。正是上司rose对拉拉的百般刁难一直鞭策着她,让她认识到随时都不能放松警惕,更让她拥有了迎难而上的动力和必胜的信心,这些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学会感谢对手。
对手就像是清醒剂,在你骄傲自满时给你浇上一盆凉水,让你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对手就像是一片巨大的宝藏,在你想要放弃时不断诱惑你,让你重振旗鼓;对手就像是严厉的老师,无论你多苦多累,仍会施加给你很大的压力……
在你为理想而不懈追求的道路上,正是对手不断给你设置障碍,让你尝到苦头,并吸取教训,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对手是你最恨的人,但实质上也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他从反面不断促使着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克服一切困难,披荆斩棘。不但锻炼了你的承受能力,而且培养了你做事尽善尽美的`习惯。同时为你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做事情的时候你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尽力做到最好,这样就不用担心会遇到困难了!
试想,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一个对手,做任何事情都顺顺当当的。那么他就会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任何事情都难不到自己,反而会觉得挑战困难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实属浪费时间。同时也会让他失去团队精神,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不需要与别人合作,从而得不到任何人的信赖,也就成了社会上的无用之人。
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否多多少少是跟对手的挑战分不开的。正是对手挖掘出了我们内在的巨大潜力,使我们不断的超越自我,得到常人所不能企及的成就。
醒醒吧,不要再因为对手阻挡你前进的脚步而烦恼了,让我们感谢对手吧!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篇5
王珞丹主演的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在各家卫视火热播出后,杜拉拉在职场中的打拼故事便在许多观众之间流传。“杜拉拉”式的精神似乎成为某些现代人工作之余的话题。杜拉拉是一个善于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她一往直前。她认真、积极、有责任心,虚心接受着一项项的命令和指示,面对困难她没有逃避,没有因为眼前的“大山”看似难以逾越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从杜拉拉身上我看到的不只是一种性格,更看到了一种新时代的敬业精神,而我们的'工作也恰恰需要这种“杜拉拉”式的敬业精神。
工作是易感枯燥的,是阿拉伯数字一到九的运算,是各种繁多不一的报表。工作是看似乏味的,是电脑中程序的运算和审核,一遍又一遍……那么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便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如何寻找快乐?我认为自己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懂得沟通和交流的艺术,在沟通和交流中得到快乐,用乐观的态度吸引人,能用快乐的心感染人。那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认为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敬业精神,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数次的运算和反复的审核,月报、年报、普查报表……一张又一张。在各类报表的汇总、审核中,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上报的数据质量。汇总出的数据结果则是领导参考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因而上报的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工作做好,我们必须抱着认真、积极、负责、有恒心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而“杜拉拉”式的精神正是我们新时代工作者所必备的。
忠情于事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人的责任,我们要把新时代“杜拉拉”式的敬业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并永远发扬下去。
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篇6
之前看广告的时候就有些想看,因为是老徐的作品,相信应该还不错的。再接着那广告力度真的也不是一般的大,在还末上映这前就到处看到有这部电影的广告。今天终于看到了。因为没想过要花钱去电影院看。一直在等着网上的版本。
这部职场记,其实也有很多是在工作中有发生的,就比如玫瑰当时从助理人事经理到经理职位时的想法,和公司一直不升职的借口。相信在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老板和员工。其实也觉着玫瑰说出我的心声,所谓在其位谋其职,正好在玫瑰身上体现。Happyending的当然是女主角。工作努力,却也没有白费。一路畅通。虽然感情有些许挫折,但最终还是圆满结束。但在她身上还是看到一些很人性化的HR工作。那就是海伦咯,虽然她第一个裁的员工就是海伦,但海伦对她却还是很感谢,因为拉拉为她还留了一条后路。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拉拉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工作也很当机立断。作为一个新人,能够对总监大吼的相信也不会有几个人吧。感情戏的份量应该是占大头。为了拉看点,吸引观众。这点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了。看着电影,再想想。拉拉的心理斗争真的很贴近现实。让大家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可以去走。比如压力大了,可以散散心,Shopping。其实还真的是有一些效果,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而且压力越来越大。有时是需要一些解压的方法去调解才行。工作和感情千万别混在一起。要不然真的会很难受。感情方面不外乎就是两个人在一起需要相互信任这一重点。还有就是要相互诚实。因为这部电影就表达了不互相信任这个方面是有可能会造成遗憾的。
感觉老徐的电影还不错。下次如果还有拍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电影的话,还是会继续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