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读后感(整理7篇)

来源:收集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1

今天,我读了《一粒种子》这篇文章。我得到了很大的感受。我觉得我们应该懂得:人人都不能自私这个道理。为什么国王、富翁、商人、士兵的精心照料都没能把这颗核桃一样大的种子养开花,可农民却把它养开花了呢?因为,国王种这棵花的目的是为了显露它的尊贵和权利。富翁中这棵花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高雅,把世界上的富翁都盖过去。商人种这朵花的目的是想发财。士兵的目的是想升官。他们都为了自己,怀着一颗自私的心去种这颗花,所以这棵花才不会发芽。而农民种这棵花,不是为了损人利己,而是怀着一颗和平的心,所以才会种出这棵美丽的花。

这一粒种子,它分别被国王、渔夫、富翁、士兵和农民发现了。其中,国王、富翁和农民则种下了这粒种子,但最后,只有农民种出了花。为什么呢?因为:国王、富翁和士兵都把这粒种子看得太重要了,总害怕有东西伤着种子。而农民呢?他把这粒种子和其它种子种在一起,用和普通种子同样的方法一样——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样样都做到了。所以最后只有他种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不光是花,世间万物都需要风雨的洗礼才能长大。蝴蝶奋力地钻出茧子,是为了在花丛中飞的力量;雏鹰磨练脚爪,是为了以后的搏击长空;竹笋顶起石块,是为了变成挺拔的成竹……我们做人也是一样的,从小就要知道不自私不损人利己的道理。比如,从前,我过生日,妈妈总是给我买礼物。可是,妈妈过生日时我却没给过妈妈礼物。我渐渐长大了,知道了这是错误的,所以,我也要在妈妈生日时给她个惊喜。妈妈的生日快到了,该给妈妈什么呢,我决定给妈妈做一张贺卡写上我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当妈妈看到这张贺卡时,妈妈非常激动,说:“我终于收到了儿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谢谢。”“对不起妈妈”我说,“我以前太自私了。”妈妈开心的笑着说:“儿子长大了!”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2

“五一”期间,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一粒种子》这篇童话故事。

故事讲了国王得到了一粒神奇的种子,他把种子种在白玉盆里,浇着金缸盛着的水,每天早上亲自把盆子从暖房里搬出去,晚上又亲自搬回来。二年过去了,种子没有发芽。国王生气了,把种子扔了。后来富翁、商人、士兵得到了这粒种子,但种子还是没有发芽。最后,这粒种子被农夫得到了,农夫每天照常工作,没过几天种子开花了,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我们班里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就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国王,走路怕摔跤,吃饭怕噎着,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差。而有的同学爸爸妈妈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农夫对待种子那样让自己的儿女去学去做,这样他们就会象那粒种子那样开花结果。我的爸爸妈妈就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富翁,让我学这学那,在双休日里兴趣班总是很多,我希望兴趣班少一点,这样就能挤出一点时间看看书看看电视或玩一会儿。

如果我是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那粒种子,我一定要让农夫种,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那该多好啊!读过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我们每个人同样也不是完美的。一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美好品质和聪明才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正确看待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如果能够扬长避短就很好啦,不要因为自己的优点而骄傲,也不要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很快乐了。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3

不知从是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看课外书,简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今天我看的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童话《一粒种子》。说的是世界上有这样一粒种子,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如果把它种出来,能够钻出碧玉一般的芽来。开的花就更美了,世界上无论是什么花都没有它好看,世界上无论是什么花都比不上它的花香。就这样一粒种子,国王、富翁、商人、兵士都先后得到过它,他们十分精心服侍它,给它最好的土,最好的肥料,希望它能开出美丽的花儿,能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最富有、最最高雅的人或者能让自己升官发财,可是他们耗费了精力和时间,那粒种子就是不开花。最后那粒种子落在了一个年轻的农夫的田里,这个农夫并没有欣喜若狂,他象平常一样工作,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没想到,那种子就开花了......

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精心侍侯它的那些贵人始终没有看到它开出美丽的花儿,而农夫并没有特别照顾它,却的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我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前面那几位得到它的人都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或能发财、或能升官、或能人前显贵,对它报有很大的期望。而这个农夫对这粒种子却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他有的只是一颗平常的心。所以他做到了,也得到了回报,那粒种子开出了最美丽的花,发出了最浓厚的香气,不管谁走近了,沾在身上,那香气就永远不散。

我最喜欢书中最后一句话:“大家都来看这稀奇的花。回去的时候,脸上都挂着和平的微笑,都沾了满身的香气。”我想,我们做人不是也应该这样,拥有一颗平常的心。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4

读了“叶圣陶童话全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粒种子”这篇文章。这是一粒独特的种子,象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种在土里能钻出碧玉一般的芽,开的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并且有浓厚的香气。国王、富翁、商人、兵士先后得到这粒种子,他们以不平常的心态对待这粒种子,他们精心地看护、培育,小心翼翼地,盼望这独特的种子早日发芽、开花,希望能带给他们荣誉、财富、地位,而这粒种子就是不发芽。农夫在耕田时很偶然地得到这粒种子,他把这粒种子随意地种在田里,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没有把它看成是什么特别的宝贝,结果这粒种子开始钻出碧绿的嫩芽,不久长成了小树,并且很快开花了,发出浓厚的香气。

所以这粒种子既独特又平常,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给它土壤、水分、阳光、肥料,就能发芽、开花。我们是祖国的种子,我们不需要在温室里长大,我们要在阳光里健康地成长,长大后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5

《一粒种子》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一粒种子来到了皇宫、富翁家、商人家和军营,但它都没有像书里所说那样,能够开出花来。它的芽和碧玉一般,花更美丽,不论玫瑰,牡丹,菊花都比不上它。而且它很香,不论是芝兰,桂花,玉簪,都比不上它。但没有人见过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国王想要种子,是想让他的花园更美丽;富翁想要它,是因为他想让别人看看他有多么富有;商人想要它,是因为他以为有了这种稀奇的种子就能发财;士兵想要它,是因为他以为有了它就能升官。可是,他们都只为自己,所以种子始终没有开花。可到了农夫那,种子就发芽、开花,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农夫给了大自然增加了美丽,给乡亲们带来了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才能收获快乐!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6

《一粒种子》是一篇科学童话。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又要学到科学知识。程玲老师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这节课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文概貌,抓住四个“挺—挺”理清课文脉络,为最后.总结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打下基础。在分层阅读阶段,注意把学生带入童话的境界。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贴图,种子从微微睁开眼到最后长出小叶,钻出地面,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富有儿童情趣。教师还采用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让小朋友做种子、蚯蚓,使学生从旁观的阅读者转换为课文中的“人物”,体验种子的情感。采用这些方法,使学生进入童话境界,情趣盎然。在逐层理解的基础上,又回到整体,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在这个阶段,教师充分利用板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初步掌握了阅读科学童话的方法。

这节课教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语言训练和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低年级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程玲老师非常注意发挥这一优势。“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一句,老师让小朋友说说它们各是怎么唱的,唱什么歌。学生回忆了春风、泉水的歌声,再唱唱小鸟和小朋友的歌,通过表象的再现,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春天的一派热闹景象。在此基础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热闹”这个词。教师并没有给“热闹”下定义(事实上也很难下),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懂得了什么是“热闹”,这样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宜的。为了让学生体会“赶快”这个词的重要性,教师把删去这个词的句子与原句比较,再让学生想象一下种子这时的心情,从而认识到“赶快”用在这儿特有的情味。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把“春风在唱歌,……”跟“春风在吹,……”两个句子读读、比较,学生感到前一种说法好,而且知道了因为把春风、泉水、小鸟当作人来写,所以很生动。这一段的教学,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儿童语言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发展了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和句式。

这节课还充分利用图画,训练儿童看图、想象和说话。第一次是在蚯蚓和种子对话时,通过看图讲述,使学生形象具体到感受蚯蚓说的“外面亮得很”。第二次是在种子挺出地面以后,通过看图讲述,把“好个光明的世界”具体化。儿童能把图上看到的景色跟课文描述的事物以及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叙述,对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粒种子读后感篇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于是我在海茫茫的书世界里找到了我想拥有的一切,那书名叫做《稻草人》,这个名字十分吸引我的眼球,接着我就全部看了两三遍有些文章令我很感动。

我的脑海里最深刻的文章就是《一粒种子》它的意念都会让许多人明白,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一粒钟子,非常稀奇,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国王听说真的有这样一粒种子,就叫下人取来这里种子,种在白玉盆里,筛一筛,滤一滤,他以为种出来就是世界上没有第二棵,就显得自己最尊贵、权利,可是两年过去了,种子依然没有一点动静,于是国王气得把种子往池子里一扔。结果被一名渔夫捡到了,就高声叫卖,卖给了一位富翁,他找来了四个有名的花匠,专门管这花,两年过去了,也没什么动静,把种子往墙外一扔。商人拿到了,就等着发财,可也没动静,往街上一扔,一个士兵拾起,心想把它种成功了就可以升官了,一年多过去了仍没动静,最后把它扔得很远,后来被一个农夫捡到,就立马种起来,他天天照常工作,努力的耕,锄,浇,没几天发芽了,最终变成了小树,乡村的人们都来看,每人身上都沾满了香味。

故事情节就是这样,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要天天想着发财怎么样,只要用心一粒种子,又肯干,这样不就一粒种子成功种成了。所以我们干一件事情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光想着结果是怎样的,只要用自己的心去做好这件事,最终也不是一样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稻草人之一粒种子读后感(收集2篇)

    - 阅0

    稻草人之一粒种子读后感篇1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善良、尽职、不怕牺牲,是一个一心想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好心人。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死了,家里就剩她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