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标准》读后感(整理3篇)

来源:

《幼儿园教师标准》读后感篇1

什么是师德?师德体现在什么地方?在学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两个方面给了我许多启示,第一:爱心,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第二:态度,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事实上,爱心与态度也同样是不可分离、殊途同归的`,一位有爱心的幼教工作者必然会认认真真地将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一位工作负责的教师也亦会如此。

幼儿园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是爱心教育,我们不仅对孩子在知识学习、智力发展上有教育作用,在其德行上更有榜样作用。孩子们对于老师极其崇拜,会在每日交流中模仿教师的言行。孩子们甚至也会“爱屋及乌”,如果你喜欢一个孩子,所有的孩子也都能感觉得到,其他孩子会把老师的宠儿当成班里小榜样,格外地喜欢与他玩耍。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我总是习惯性地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对于他们的言行比较放心、信任,但是对于各方面能力较差的孩子给予的关心总是没有传统的“好孩子”那么多。像我班的王欣怡小朋友各方面发展较好,我总是习惯性的会表扬她,没多久,其他小朋友也会在各种推选中说王欣怡表现的最好;然而有时情况并不然,可能几个孩子的表现相当。由此可见,教师的偏爱对孩子们的影响远大于我所估计的程度。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把一个好孩子培养成一个好孩子,而是培养每一个孩子。所以,我要在之后的工作中做到端平一碗水,用爱心来浇灌每一个孩子,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爱心,这样我的孩子们也能对每一个人充满爱心。

认真的工作态度是:做好每一个细节,而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前提就是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对于活泼、调皮的孩子我也不能太过“急功近利”,根深蒂固的习惯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也只有在日复一日中才能得以改正。只有在我们良好的态度的指导下,才会积极的面对、才能认真的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孩子。我们播下一个行动,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命运。

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有极其脆弱的心灵,幼儿园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

《幼儿园教师标准》读后感篇2

这几天,我认真的读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这份资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的责任,还有我们应该具备的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实施保教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热爱自己的事业,是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拿出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信心来对待每一件事。做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一定要做好启蒙者和引路人。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同时,我们的老师需要终身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优化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提供更好地教育理论。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的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重视生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注重保教结合,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发掘幼儿的兴趣爱好。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把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重视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重视自身日常态度的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重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信心。乐观向上,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二、专业知识

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掌握对应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幼儿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适宜的对策。了解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

我们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的动作,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师标准》读后感篇3

过园本培训《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我的感悟很多,使我深深感到了社会、家长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在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创设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才会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展示,开心学习,快乐成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下面是我学习中的一些感想体会: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可以用“爱和能力”四个字来表达。

“爱”,一是要求幼儿教师要热爱工作岗位,二是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关爱幼儿。

“爱”是“专业理念和师德”的最好阐述,唯有拥有这两个“爱”才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能力”是在“爱”的基础之上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唯有掌握了这份“能力”才能够做好幼儿园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参照这三个维度,对照自己的各个方面;觉得自己在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会时刻的要求自己,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们的榜样,但有时候,也会对个别调皮捣蛋的孩子生气,语气不是很好。在这一方面,自己还要不断地进步。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还需要在教研中多加的听听老教师的经验和方法,自己也要加紧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带班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好方法和经验,与理论与实践之中,不断地向专业教师的领域迈进。

最后,我认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不再是空洞的思想约束,而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和动力来源。这些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要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转换为具体的奋斗目标,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保教能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业务精良,拥有“爱和能力”的专业幼儿园教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