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颜氏家训有感(精选2篇)

来源:其他

读颜氏家训有感篇1

读书可以使我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书香四溢、书富五车,读书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精神上拥有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寒假期间,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校本课程自主学习活动,阅读了《颜氏家训》这本书。

《颜氏家训》这本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

《颜氏家训》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在语文的课堂上,我们对文言文的中一些字词的理解一般都是死记硬背,没有灵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我觉得在诵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增强语感,让我们在今后对一些文言文当中出现的相对于现代难以理解的词汇有一些了解,并且对以后我们朗诵较难的文言文很有帮助,不会太断断续续的。并且多看看文言文底下的注释,看多了也就记住了,有的字意思有很多种,需要自己去体会并理解,在阅读《颜氏家训》中我遇到了一些我学到过的字,但是这个字的意思是新的意思,让我了解到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增强了我的文言文基础。

此外,这本书也蕴含很多道理。我从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必须经过充分的礼仪训练,"规行矩步,安辞定色",以养成必备的风度气质我们现代的家庭教育,父母只希望孩子聪明,成绩优异。只要孩子聪明,家长就能满足。因此大多在培养孩子的智力水平上下功夫,很少有家长会愿意花时间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注重习惯的培养。因此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没家教"了。在平常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的桌子非常乱,抽屉里面全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书,用过的书不用的书都堆在一起,擦完鼻涕的纸也随意放在抽屉,到了放学的时候才开始整理,结果上课的时候找书找不到,放学还耽误其他同学放学时间。这样的习惯是很不好的,所以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全身心地进行优良发展。

《颜氏家训》中其实主要用举例子的手法来说明道理,在阅读这些正面反面的例子中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书中内容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味地灌输这些道理,而且让我们从例子中反省、汲取知识。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在这段自主学习期间,我收获了很多。相信在以后,我会通过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来大大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

读颜氏家训有感篇2

读书并非学生的专利,现在是终生学习的时代,坦白地讲,我确实应该在学习上更自觉更努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不停的学习不仅可以给教育教学以源头活水,而且更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以此引导自己和他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最近静下心来读了读《颜氏家训》这本书,受益匪浅。

《颜氏家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的家教专注典籍,被誉为"论述教子、治家、勉学、处事、之法则,传承家教诚孝、伦理风操之经典".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学习了这本书里有关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内容。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成了社会大问题,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对家长、老师和社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而《颜氏家训》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重视家庭教育

颜之推在《序致》就中就阐述了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意思是孩子心目中有家长的地位和威信是他们接受家长管教和建议的心理基础,而一旦家长的权威动摇或者受到"创伤",亲子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变得不顺畅,很多时间和很多事情都首先"内耗"在亲子之间谁说话算数的权利较量上,亲子合作因而变得效率低下,双方还常常闹得不愉快。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总有家长和我们讲,我的孩子在我面前蛮乖的,一到了爷爷奶奶那就撒泼耍赖,爷爷奶奶没办法就只能依着他;或者老师您帮我说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吧,我说的话他都不听,就听老师的。这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威信,妥协惯了、宠溺惯了,自然而然的孩子就会觉得我提任何恰当或者不恰当的要求都是有可能被接受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孩子养成了任性刁蛮不讲道理的坏习惯。因此,好的家庭教育是奠定幼儿良好性格品质的基础。

重视早期教育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颜之推以自己学习为例,提出对儿童宜及早施教,以免错过时机,事倍功半。在《勉学》这一章中也提到"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同样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因此要重视早期教育,不能错过良机。但是此处所说的早期教育并不是说让幼儿在三五岁时便要会背多少唐诗宋词认识多少汉字学会多少种语言,而是从小培养幼儿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是儿童心理纯净,易受习染,即古人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可塑性大,无论好的坏的都对他们影响巨大;二是幼年时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不但当时学习效果好,且能终身不忘。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常常羡慕他人天才,其实,他们的成长无不在婴幼儿时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众所周知的《童年》就是高尔基对自己这一时段的生活历程刻骨铭心的概括,特别是他外祖母的慈爱、宽容和顽强在他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他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说,恰当的早期教育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的有效途径,而作为幼儿教师,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及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孩子进学校起,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让他们在自己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严而有慈不偏宠

《颜氏家训》中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教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父母对待儿女要爱子有方,既不可简慢,也不可溺爱。简慢只会造成亲子关系淡薄,溺爱只会养育出温室的花朵。

父母既要保持威严的一面,在孩子的心中树立威信,也要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另外,颜之推提到的"不偏宠"即对所有子女都应一视同仁,不宜偏爱哪一个的观点对于现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可能作用不大,但对于幼儿教育者来说却尤其值得珍视。做老师的深有体会是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也总有那些个特别听话乖巧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管那几个调皮的,让他们去,甚至是时时刻刻批评他们呢?当然不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单独的特别的个体,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优点,作为老师,必须一视同仁,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帮助其改正缺点,做到不偏宠,不放弃。

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倍出,工作的难觅,教学方式大转变等等,无一步向我们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惟有不断学习、进取,才有足够的底蕴应对各种情况;只有不断探索新的、积极的、受幼儿喜爱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勤学、善学、乐学,为其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做一个位幼儿启明、导航之人,才能在教学和教育中体会成长的乐趣,体会生命之舟远航的生生不息。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