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的雪仙

编辑:admin

1


  仙有身孕已有两个多月,吃什么吐什么,营养有点跟不上来。仙想起母亲说过的话,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就报娘的恩。那十月怀胎只有生养小孩的女人,才能深深地体会到,育人的艰难。既幸福也心甘情愿冒着生与死的风险,母爱最伟大莫过于如此。


  胎儿渐渐在腹中长大,还有一些可爱的胎动,仙一点也不害怕。检查几次,医生说胎儿很顺。仙心中有底,自己体格高大。


  结婚后,在早稻收割后就分了家,父母给了口粮,一斤油,两双碗筷,一口锅与灶,自己做饭吃。厨房就是在房间的中间用土砖砌了一堵墙隔开。生活上一直以蔬菜为主,从没有买过鱼肉鸡蛋之类的。明在教书,学校提供伙食,伙食很好。明每次在放学回家,对当天的生活都会告诉仙,丰盛的伙食,仙很羡慕。结婚半年,没有收入,结婚时客人给的一些茶钱也用完了,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母还分了一亩七分的水稻田,地势较高,可以种两季。两亩四分地,地势低,可以种中稻。这是小俩口过日子的全部家当了。


  仙从前看见别人挺着大肚子,总觉得她是很伟大的。觉得怀孕的女人很美,经常会多看几眼,因为腹中孕育着可爱的小生命。现在轮到自己挺着大肚子了,在睡觉的时候感觉不方便,左睡一会,怕压着;右睡一会,怕挤着。弯个腰,又怕动弹不自由。坐矮了时间久了,感觉很不舒服。怀孕七、八个月时,洗衣服要把盆子放在桌子上站着洗。下河怕摔跤,后来只有要明去河沟鱼塘边洗衣服。那时是没有像现在每家每户都打了井,在家里洗起来很方便。仙只盼小孩快长大,生下来后,自己干活会方便一些。


  这是九月八日的好日子,仙晚上睡到十点钟,感到肚子痛。经过推算,应该是快要临盆了。仙感觉像母亲说的一样,腹痛是一阵接一阵。两个小时过去了,后来痛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也越来越痛。仙马上要明去村子接医生。医生从家里赶过来,大约只需五分钟。第一次明回到家里,对仙说,医生交待,没有这么快的,再等一会。仙着急地说,你再去催一催,现在很痛了,已经坚持不住了。明接着又跑到医生家里,说她是痛了几个小时才来接的。医生听了,连忙拿起医药箱,不一会就到了仙的家里。要明把衣服找出来,把水烧热。仙有腹坠的感觉,起床在房间里走了一会。医生说,这是快生了前兆,快躺到床上去。不一会儿,仙感到一阵宫缩,于是马上鼓劲。没有宫缩时,就休息片刻,养足精神,待再次宫缩时,好鼓足劲。反复几次后,在医生的帮忙下,很顺利地生下了一位掌上明珠。以吃素菜为主的仙,小宝宝的皮肤又黑又瘦,身材和相貌与仙长得很相似。医生把消毒后洗完澡,用衣服包好的小宝宝,放在仙的身旁。仙很疲倦,小宝宝也很乖,不一会儿两母女就睡着了。


  这时,明把医生送出门,那个年代,只要检查是顺产的,村子里的孕妇都在家里接医生上门帮助生的。只有难产才提前到镇上去。但难产很少,是因为孕妇经常劳动,生活条件差的原因。但上一辈的农村人,没有条件,如果遇到难产,只好听天由命。


  仙一觉醒来,看见正在熟睡中的小宝宝真可爱。仙坐月子时,母亲送来一只公鸡,一只母鸡,还有100多个鸡蛋,一盆用糯米做的酒糟。一来补身体,二来催奶。明也买来鲤鱼催奶,那天没有鲫鱼。这是仙的第一个孩子,有奶吃。仙把母亲送的两只鸡,舍不得吃,却喂养起来,让它多生鸡蛋,再孵化出小鸡,小鸡长大,就会下更多的鸡蛋,到时小孩就可以吃到鸡蛋,补充营养了。农村里喂鸡,都是自家的母鸡孵化出小鸡,当时还没有人工孵化小鸡的技术。


  仙在月子里,也没有吃多少的食物补品。宝宝满月后,亲戚们来贺喜,所有的人情钱留下来不敢用,亲戚们也会陆续地办请客之事,这些人情钱还是要还回去,这是农村人的礼常往来,免得到时拿不出来,不好空手去道喜。像明这样的农村民办教师,一年的工资才八百元,到年底发放,也只能发三、四百元现金,其余的用于抵种田的提留款后就是欠条了。


  这年的春节,年货仅仅只买了两斤猪肉,这份微薄的工资现金主要计划用于次年的种田开支之用,或家庭平时急需之用。


  仙第二个月喂养期间,生活上,主要以自己种的青菜为主。从没有动用过那笔现金一分钱。仙正年轻着,就算平时没有及时补充营养,粗茶淡饭的生活,也让宝宝吃了八个月的奶。断奶后,改为吃米糊。米糊是用自家的大米磨成细粉,炒干水分,用罐子密封保存,每次按量取出,放进锅里用水加上一个鸡蛋黄搅匀,放上一点猪油,然后再添加一点白糖,煮熟成不干不稀的糊状,这样小宝宝很爱吃,吃得津津有味,每餐是满满的一奶瓶,一天按时三餐,每次吃的是满头大汗。


  之前用红糖和菜籽油,易上火,小孩拉大便很困难,自从用了白糖和猪油后,这种情况就消失了。吃了几个月,就可以吃米饭了。能吃米饭的时候,为了补充营养,每餐会炖一个鸡蛋。这就是小孩成长时的生活。


  明和仙知道,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能让小孩健康快乐地成长,还真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