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花喻人”的作文:荷花赞

编辑:高中作文网

关于“以花喻人”的作文:荷花赞

有人喜欢高雅的玫瑰,有人喜欢挺拔的翠竹,还有人喜欢清香的茉莉。而我,最喜欢那粉红粉红的荷花。
又是一年夏天到,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好像一位位害羞的小姑娘,在太阳公公地映照下捂着那秀气的脸蛋悄悄地想外张望呢!有的已经盛开,像一位位穿着粉色裙子的荷花仙子,正在风婆婆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呢!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你瞧,她们都在向我点头微笑呢!我轻轻地俯下身子,小心地捧起池塘边的一株荷花仙子,柔柔地把脸贴上去,悄悄地闭上眼睛,啊!那一股纯洁的清香划过我的鼻孔,直钻入我的心扉。我忙睁开眼睛,心中的那份欣喜带我仔细地瞧着眼前的荷花仙子,是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就是对荷花最好的写照吗?
我久久凝视着眼前带给我惊喜的荷花,眼睛竟渐渐地模糊了起来,那与荷花一样清正廉洁的包拯形象出现在了我眼前。
包公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传说包公晚年,仁宗要把半个合肥城分给他,包公拒绝了。可仁宗一定要赐封,最后只得把一段护城河分给了包公。包公虽然领封,但心里很不安,就对护城河里的藕荷做了规定,荷藕只吃不买。说也奇怪,别的地方的藕都是藕断丝连,而包河藕却无丝。从此,“包河藕——无丝(私)”这句歇后语就流传了下来。在中秋节品包河藕,加冰糖,以示“冰心无私”,不正象征着与荷花一样清正廉洁的包公吗?
我喜爱荷花的美丽清香,更喜爱她的“出淤泥而不染”,也敬佩像荷花一样清正廉洁的包拯。


借物喻人的作文荷花:荷花



荷花盛开在夏天,荷花的花瓣层层叠叠的叠在一起,全都是白色的,只有每片花瓣的最顶尖,才露出一点淡淡的红色。荷花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所喜爱,有不少人来赞颂她。她的外表清秀、朴素,连香味都是淡淡的,可是你知道吗,这么美丽的荷花竟生长在黑臭的淤泥里。
我喜爱荷花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在暑假里的一天,上午爸爸带着我去公园玩,进了公园大门没多久,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寻着那清香,向前走去,突然看见了一池摇曳的荷花,满池碧绿的荷叶上方盛开着一朵又一朵的圣洁的、清丽的荷花,荷花被那些圆圆的荷叶衬托的更加美丽,让人着迷。
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你喜欢荷花吗?”
“喜欢。”
“那你知道荷花有什么好处吗?”
“我知道,荷花凋谢后,就会生出圆圆的莲蓬,里面的莲子可以吃,能祛火;荷叶下面长在淤泥里的白白的莲藕,也可以食用,而且非常好吃呢!”
“荷花浑身都是宝,她的子、叶、茎、根这些都是很好的药材。”爸爸接着说:“荷花清丽秀美,但它的品质是最可贵的。宋代的朱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千古佳句。你看,这荷花外表洁白,美丽,虽然她的根生长在黑黑的淤泥里,她盛开时却丝毫没有瑕疵,丝毫没有被污染的痕迹。她虽然生长在恶臭、不良的环境下,却不沾染一点肮脏。她虽然开得美丽,在涟漪里摇曳,却没有丝毫的妖媚,十分质朴。”
我想:做人也要努力去做这样的人,在不良的环境下,不能同流合污,沾染上那些‘污泥’,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不好的风气。看着那美丽的亭亭玉立的荷花,我不禁对她们肃然起敬!



借物喻人的作文荷花:荷花


一提花,我便想起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句诗来。每当正值夏日,就是赏荷的大好时节。
记得去年夏天,我们一家人去了溪源庵的最深处赏荷。一到了荷花池,就能很快地闻到荷花那沁人心脾的香味,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就好似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色的荷花就在这碧绿的大圆盘上盛开。可是,荷花池中的污泥却脏得发黑。
“妈妈,为什么池中的水那么那么脏,而荷花却一点儿也不脏?”弟弟疑惑极了。
“下雨时被雨水冲走了呗!”我得意地为弟弟解答。
“可它为什么在这么不好的环境中,却生长得如此美丽呢?”弟弟还不满足于一个这么简单的答案。
“凡是花,都很漂亮!”我争辩到。
“不!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荷花都是长在池塘中央,只供别人欣赏,却不受周围环境的一点沾污。它们身上淡淡的粉色,实在令人着迷,不张扬,也不太晃眼,却不失它本身的美丽。朴实无华又使人赏心悦目。”妈妈应声回答。
荷花就好比那一些本身活在恶劣的环境中,却活出自己,活出色彩的人们一样,不失本有的尊严,却十分亭亭玉立。
夏日的荷花永远是最美的,我爱荷花,更爱它丰富的内涵与它那高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