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博微信的论文作文

编辑:高中作文网

【篇一:走进微博】

北岛曾于傍晚时分登上山崖,望着夕阳西下感叹:“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于是,在互联网的强大攻势下,微博以一种青春的姿态走进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讯平台的进步,微博与微信占据了交流市场。微信以私密、自我生活圈为人喜爱。而微博则以开放、互动多元的姿态备受青睐。在我看来,走进微博,让生活多分精彩。

微博以其强大的舆论吸附力,光速般的传播速度影响人们的生活。微博为资讯传播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公众平台。网络反腐,微博倡廉等活动方式给人们提供交流机会,表达个人的民主权利,从而推动国家、社会民主健全。微博在快速传播舆论的同时,对社会也起着积极作用。前不久,一女子发微博言欲在长江大桥轻生,网民看到此微博后纷纷留言劝女子珍惜生命,并有网友到长江大桥阻止悲剧的发生。由此看来,微博在挽救一条鲜活生命中实在功不可没。

微博在为人们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之时,也引起了广泛的心灵共鸣。年前,一条名为“娃啊,你妈喊你回家拍张全家福”的微博在网络走红,此微博广泛引起了现代中国离乡别井的游子的共鸣。或许此微博带着些许调侃式的语调,但着实能触碰心灵深处对家的情怀与温情。微博用无声的语言,能动的平台将人们心底最软弱无力的情感激活,引起对亲情的无限深思。

微博不仅是日常交流的平台,更是传播文化知识,表达文学素养的舞台。与多人运用微博平台,传播文学气息,表达个人人文情怀。在微博上,我们能读到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未眠”的细腻;能感受到戴望舒“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的人生感悟;能体会到三毛“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相信生活和时间。”的美好信念。微博传递的文学风情,让人们在百忙中阅读零散精致的文学,重拾生活的美妙。

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提及:新民应拥有多元的心态和多样的人生选择。微博正为当下人们提供一个契机,成为新时代的新民。走进微博,亦可到山崖眺望,心境如水。在地平线以外,是微博为生活描绘的桃花满枝的梦幻图景。

【篇二:敞开怀抱,拥抱芬芳】

赫拉克利特曾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比起微信,微博的空间更为开放,更能奏出和谐的交响曲,与其困于小小天地,不如敞开怀抱,投入大世界。

比起微信的小圈子交流,微博的信息传播得更广,更能传播正能量,搭起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桥梁。微博一次小小的点击转发,一个个充满阳光的点赞,让家境困苦的面店店主得到了“全城爱心吃面”的活动支持;让中国人民大学在读研究生的爱心送药大接力得到延续。敞开怀抱,在微博这一开放的平台上传递正能量,社会友爱之花才会温暖每一个人。

比起微信的私密环境,微博开放的大环境更能包容各方争论,催生思考的花火。当“冰桶挑战”逐渐成为娱乐的手段,背离慈善的初衷之时,微博上的一次次质疑与讨论将它逐渐引回正轨,并使更多的人思考这个活动的本质;当柴静的《穹顶之下》播出之后,微博上议论纷纷,这些或褒或贬的议论也令人们反思在雾霾之下每个人应承担怎样的责任。敞开怀抱,在不同的言论中撷取思考的精华,我们的各项活动与实践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但是,在微博这一开放的大潮下,仍涌动着负能量的暗流。少年直播自杀遭到大批人围观,有人甚至评论:“你不死就浪费我的流量。”;各路大V深陷网络谣言的漩涡……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运用微博这一开放的平台之时,我们应少一分冲动,多一分理性;少一点负能量,多一点正能量;少一次轻信,多一次思考。别让网络谣言冲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别让冷漠蚕食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微博成为爱的纽带,细嗅心中蔷薇的芬芳。

敞开怀抱,你才能看到鸥翔鱼游的海天一色,才能看到积翠如云的空灵山光。从今天起,敞开怀抱,用开放的微博平台传递正能量,让温暖通过冰冷的屏幕安慰每一双流泪的眼睛,让理性的火把指引我们探索前行,待到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一天,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

【篇三:朋友圈外的大千世界作文】

点开微信朋友圈,里面有好友如诗一般的少女情怀,有爸妈不断转发的养生禁忌一百例,也有微商接连兜售的“爆款”面膜……我不禁感叹原来自己身边的生活也是如此多娇呀。但我更想跳出那单一的朋友圈,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朋友圈的封闭性让其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看看那些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文章吧:“女生们一定要看,这个社会太恐怖了”“不转不是中国人”“普京痛斥毕福剑”,还有被警察叔叔科普过无数次的观音土、迷魂药,至今仍充斥着我们的屏幕。那些骇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着我们的手指,骗取着点击率。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当身边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都在向你安利洗脑,你又如何避免三人成虎,避免这病毒式的传播?

古代的朋友圈又是怎样的呢?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典故,李白登黄鹤楼时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古代的贵圈,便是三五人结社,对酒当歌,吟诗作对,“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有些闲游散人,在各地名山楼阁上题诗,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发帖,而后后来人便点赞评论。

朋友圈太“紧密”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晋时以贾谧为首的“金谷二十四友”便是这么一个政治小团体,大家坐在一起,相互吹捧,随后贾谧出事,二十四友便自星散了。而郭泰、王衍等人清谈玄学,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更是致使西晋衰退的重要原因。后人曾评价曰:“清谈误国”。可见这种封闭紧密的圈子危害极大。

当我们跳出朋友圈,来到像微博这样的公众平台,我们会发现,其中或许没有那么浓热的感情,但也因此而更加理性。微博上有举报按钮,当你看到不实消息时,你可以举报,很快便有工作人员出面。当有人抄袭时,广大网友的火眼金睛便立刻将其揪出,而不会像朋友圈那样转发着几十年的陈年文章。在微博,我们的言论是自由而开放的。

卢梭曾说:“自以为一切比别人更自由的人,反而比一切更是奴隶。”我们拥有言论自由,但在公众场合,我们的言论需更谨慎和理性。这样,公众平台上不同的意见群体才能更好的寻求共识,达成一致,我们才能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

【篇四:让思想空间更开放】

微信与微博是现代社会交流的重要媒介,但中间又存在差异。微信的交流对象是好友,而微博可以让我们与陌生人或好友对话。而我更爱微博,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空间。

试想一下,经过一天劳累的工作学习,你把心中的不快与苦闷带入朋友圈。好友为迎合你,也叙说着烦恼,于是朋友圈就变成一个消极情绪的回收站。与微信不同,微博以其多元激发各种思想碰撞,带来意外的收获。

微博的多元化可促进个人认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提升个人素质。之前台湾的毒油事件震惊了网友,引发了各种怒骂。不料,一些不知情的使用毒油的商家也遭到了侮辱,甚至受到人身攻击。但庆幸的是,网友很快提出理性的意见,处理事件,认清本质,而非盲目谩骂。终于,受此影响,网友的言论也更为客观起来,认识也更为全面。因此,多元的环境有利于理性思想占据主动位置,提升了网友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素质。

微博提供的开放的环境营造更和谐客观的社会氛围。在微博平台上,意见相左的网友进行交流与博弈,创造思维碰撞的火花,克服思维的惰性,延伸个人的视野。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由于微博上思维的多样性,极端思想在监督之下难以占据主动,相反,理性客观的言论更易受人认可。于是,邪恶的思想让位于理性价值观,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更和谐理性的氛围。

与微博相反的是,微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单一的言论氛围。由于好友的关系,交谈对象往往不便指出你的缺点与不足,让不理智的言论四处流窜。言论的封闭性会制造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化的人,一样的言论,共同的价值观,于是整个环境就像一潭死水,失去了活力与创造力。更为恐怖的是,这会使“群众无意识”大行其道,随即极端主义引领思潮,带领众人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封闭言论环境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危害极大。

我欣赏微博,因为它提供的多元开放的空间,以及在其中爆发出的理性的思维方式,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篇五:警惕小时代和圈子化】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与广阔的交流平台。QQ、微信、微博等软件应时代潮流而生。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交流平台。但是,在这些平台中,我们要警惕小时代与圈子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时代里,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小时代;我们在一个大圈子里交流,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小圈子束缚与蒙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今,我们常常把人以群分:80后、90后、二次元、三次元……这样的分类无疑将我们纳入了一个圈子。在那个圈子里,我们狂欢、喜、怒、哀、乐,造成了一个小时代。正如微信,朋友圈的存在不可否认地给了我们一个平台满足我们与亲朋好友的交流,它私密,安全。当我们在点赞中感到满足与开心的时候,我们是否被屏蔽掉了什么,我们是否忽略了什么,这是我们每个微民需要思考的。

在微信里,我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生活周边亲密的亲友,他们,我们都认识。我们可以随时地屏蔽掉一个我们不喜欢的人的消息动态,将他划于圈子外,于是,我们只与喜欢的人交流、谈笑。一条评论,收获了无数个赞,底下是呼应的声音。我们便更加肯定这个是对的,即便它的确是错的。我们开心地认为找到了懂自己的人,却不知,一个反对的声音被淹没,而与此同时,真实也被渐渐淹没。在这个小圈子里,我们与相同想法的人汇聚,当一个错误的想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我们便以为它是正确的。殊不知,我们犹如井底之蛙,看不见全部,也忽略了少数与真实。

如果说微信是一个小圈子,那么微博无疑就是一个大圈子。博主发布微博,评论有赞有贬,交流的人有识有不识。恰恰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内容也就更完整,更客观。微博体现了时代的多元化。信息的真实与否得靠我们的理智判断,因为评论总是掺杂好坏。相对于微信而言,微博是一个更加宽广的交流平台。也许我们看到了令人不悦的评论,却也不能否认我们看到了更真实的评论。

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我们都应时刻警惕小时代与圈子化。勿让真实被屏蔽,无失理智与思考。

小时代的沉沦,圈子化的笼罩,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失去判断,变得人云亦云,屈服于其中的规定与法则。受贿、明星吸毒、网络水军等现象无一不是如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认知让愈多人被所在的小时代与小圈子束缚,逃不开却也逐渐沉沦。他们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走出小时代,走出小圈子,区聆听外界更喧闹也更真实的声音。小时代和圈子化体现了时代人的浮躁心理,吞噬着人们的理智与思考。

警惕小时代与圈子化,活在更广阔也更真实的世界。

【篇六:微博的开放精神】

作为“微时代”社交媒体的两大巨头,微博与微信都满足了人们表达与交流的诉求,但相对于微信的私密性,我更赞赏微博的开放精神。

这是一个私人化的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各种个性化定制,人们有些隐秘的想法想要诉说,却又无从且羞愧与说出口,这就催生出许多社交平台,人们免于面对面,于是能表达得轻松。微信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极度私密性,把熟人朋友紧紧相连,这虽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只局限于“朋友”和“圈”,这样不免流于封闭而扼杀了许多丰富性。微博的开放精神便在这时显得尤为可贵。微博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作出评论,你会看到许多与你想法观点截然不同的人,看到许多不同的思维方式。

微博的开放精神是一种包容的态度,是去包容与自身不同的想法,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一种高贵的尊重。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抵制日货到后来的“打砸”日本车事件,微博上的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爱国的行为,以此来抵制日本货在华销售,当日本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之时,自然尝到大国的威慑。还有的人认为应当理性对待,胡乱打砸的是中国人民的财产,岂可让爱国之情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有些人则只是默默吐槽“长泽雅美是世界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对待一个事件有无数种看法,虽然大家都争辩的不可开交,但这种辩论的精神和包容的精神,正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单一的,绝对的。它必定是复杂的,多面的。微博的开放精神包容了这些复杂和多面。“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它给了人们一种包容不同的勇气。

微博的开放精神更是一种高效的可感知的勇于揭露的精神,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微博上开始了实名制注册,可以看见许多地方的公安局、卫生局等国家单位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发布真实可信的信息,解决人民的困难。现在更有人大代表实名开通微博,更好的听取民意。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通过微博这个平台,“面对面”地交流,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他有问题就要解决,有矛盾就得揭露。这种开放的精神定会给这个社会注入一股活力,一阵凉风。它让人们在许多积重难返的问题上,拥有了揭露和解决的行动力。

而正是每个人的开放精神聚集起来,才建造起了这个时代的开放精神,而微博的开放精神既是一个缩影,又是一个起点。一个开放的时代应是:每个人包容与自身不同的声音,而同时又拥有揭露和解决矛盾的行动力。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