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意思
编辑:高中作文网【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
【用法】:偏正式、褒义词、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接龙】:不耻下问→问道于盲→盲人摸象→象牙之塔→塔尖上功德→德才兼备→备而不用→用兵如神→神不守舍→舍本逐末→末如之何→何乐不为
【近义词】: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敏而好学、虚怀若谷、移樽就教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师心自用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造句】:
1、连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都能不耻下问,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
2、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3、聂先生是常向他上小学的儿子请教的,不耻下问的精神可嘉。
4、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5、你寻找它。在学习上应当不耻下问。
6、作为强势的政治领袖,邓小平不耻下问,不少真实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的耳中,从而保证了在现行制度下作出巨大贡献。
7、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学习态度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位很积极主动的学者,不懂的东西他会不耻下问。
9、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应该不耻下问。
10、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与上问。
11、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12、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做到不耻下问。
13、我会尽自己的最快速度适应各项工作,不耻下问,不必在乎我曾取得什么,请关注我的未来!
14、比如,课前主动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认真作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复习,善于归纳和,碰到问题要先动脑思考,然后使用工具书,要不耻下问。
15、而且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比教师多,所以教师还需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这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好处的。
16、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
17、我们一直在讲求公平,客观,在讲求不耻下问,然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根本做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人的顽固不化。
18、中国人尽避自信,但是并不自封自闭,能够不耻下问而师夷。
19、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20、不论是学习什么,我们都要抱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这样才能学好
21、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
22、不耻下问是一种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23、以昨天为鉴。以今天为乐。以明天为盼。永远不耻下问最重要。
24、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矫揉造作。
25、我们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26、教师不是全知全能的,勇于面对,不耻下问,这样的胆魄不是人人都有的。
27、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28、虚心求艺,不拘门派,博采众长,不耻下问。
29、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探索问题的精神。
30、就要不耻下问,要尊重别人,要诚实谦虚,虚怀若谷,不可自以为是,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