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造句
编辑:高中作文网【拼音】: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用法】: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神经过敏。
【成语接龙】:草木皆兵→兵不血刃→刃树剑山→山崩地裂→裂眦嚼齿→齿牙之猾→花好月圆→圆凿方枘→枘凿方圆→圆颅方趾→趾高气扬→扬长避短
【近义词】:杯弓蛇影、风声鹤唳、疑神疑鬼
【反义词】:若无其事,镇定自若、坚如盘石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另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成语典故】: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造句】:
1、记者在市区某超市获悉,对于蒙牛和伊利这两个知名品牌,市民现在有点草木皆兵。
2、无处不在的竞争,我的心开始敏感,开始抽搐,生活中仿佛草木皆兵,我唯恐落后,害怕失败。
3、战争即将来临,全国上下草木皆兵。
4、这场瘟疫发生以来之所以迅速,反复传染到世界其他地区,以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战战兢兢,凤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5、自从上次小明做了坏事后,他每天都心神不宁,事事都草木皆兵。
6、非洲人为何对西药草木皆兵?
7、每天躲警报,真是心惊胆战,草木皆兵。
8、这种防范办法似乎是兵临城下,有点草木皆兵了,因此才被废止。
9、短期来看,油市供应紧俏,数地供应中断且伊朗局势令市场草木皆兵。
10、我们要营造一种氛围,让敌人心惊胆战,草木皆兵。
11、我军在地道中出没无常,敌人腹背受敌,军心惶恐,草木皆兵。
12、经过一天的激战,他的士兵人数越来越少,恐惧让他更加感到四处草木皆兵。
13、我们大家不要神经过敏,搞的草木皆兵了。
14、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15、警察加大搜查力度,让在逃犯人草木皆兵。
16、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17、他突然感到四下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急忙下令撤军。
18、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被警车声吓得魂不附体。
19、你不要草木皆兵似的让人一惊一乍,搞得人心慌慌的。
20、自从上次不小心被吓到,我可真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啊!
21、经历上次的挫折,他整天草木皆兵,疑神疑鬼。
22、然而,消费者对此抱有的恐慌心理却反向大幅上升,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23、他老是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把我们大家都吓到了。
24、尤其在今天的经济形势下,领导层的任何变动都会让公司上下草木皆兵。
25、每当夜里挂起山风时,逃进深谷的敌军就感到草木皆兵,被吓得四处逃散。
26、在国内我们时刻要提防骗子,搞得草木皆兵。
27、同一切非正义的统治者一样,他们色厉内荏,十分害怕中国老百姓,简直害怕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28、小明做了亏心事,事事都草木皆兵!
29、一场战争中频频的打击,会使士兵心惊胆战,草木皆兵。
30、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