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告范宣子轻币》原文带翻译
编辑:高中作文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①重。郑人病②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③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④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於公室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⑥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⑦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⑧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⑨。’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⑩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11),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注释】
①币:贡礼。②病:忧虑。③侨:子产的名。④贿:财物。⑤公室:指晋君。⑥没没:沉溺,贪恋。⑦舆:车子。⑧只:语助词。⑨贰:使……发生贰心。⑩浚[jùn]:取。(11)焚身:丧身。
【译文】
范宣子主持晋国的政事,加重诸侯的贡品,郑国很苦恼。二月,郑伯去晋国,子产托子西带信给宣子,说:“您主持晋政,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美名,只听说您加重了诸侯的贡品。我真有点不懂了。我听说君子掌管国政,不愁钱少,只愁难得一个好名声。如果诸侯进的贡都集中在晋国的公室,诸侯对晋便怀有二心。如果这些贡品为您所据有,晋国对您又怀有二心。诸侯有二心,晋国就会崩坏;晋国有二心,您的家族就会崩坏。怎么这样胡涂啊!要这么多财宝有什么用啊!好声誉是传播美德的车子;而美德就是国家的基础。基础好。国家就不会崩坏。何不在这方面努力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民同乐,国运自然长久。《诗》说:“欢乐的君子,国家的基石’,就是因为君子有美德啊。‘上帝睁着双眼瞧你,你可不要三心二意!’这样自有美好的声名。以宽厚之心推行德政,那么,美誉就会将美德传播四方,于是远方的会前来依附,邻近的都安居乐业。您是要人家感激您,说您给了我们生路;还是要人家议论您,说您靠榨取我们的血汗来过活呢?大象因为牙齿而丧身,就是财宝招来的祸害啊!”
范宣子看了很高兴,就减轻了诸侯的贡品。
【读解】
春秋时期,霸主常向小国勒索贡物,而且贪得无厌,使小国不堪承受。子产要求范宣子轻币,并不为郑国诉苦,而是替晋国和范宣子着想,指出这样做的危险性,使范宣子幡然醒悟。这正是子产高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