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故乡作文500字15篇
编辑:高中作文网第1篇:故乡,我永远的梦
一日,偶读到作家莫怀威的一句话,“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最能打动人的心。”是呀!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心啊!为了求学,我踏上了离家的路,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褪,反而越来越清晰了。
正如一句诗所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平原上,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鸡啼回荡在我的小村里;傍晚,一丝一丝的袅袅炊烟无限柔情地笼罩着它。故乡的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当我站在故乡之外,站在童年之外,我依然发现自己的身影依然飘荡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
就算时间是杀手,除掉我脑中封存的知识,它也永远不能夺走故乡的记忆。我依然记得村口的小河,弯弯曲曲载着我对亲人的思念;我依然记得父亲种的那棵歪脖子树,挂着儿时五彩斑斓的梦想;我依然记得村东边那口井,黑黑的井口装载着我的不安。时间能使绿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如果我是失根的兰花,飞舞的秋蓬,那故乡的记忆就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止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间只能叹息,因为在对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么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故乡的记忆会因我们的年迈而愈加清晰。
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忆故乡。故乡,装载着我们的梦。即使树高千丈,叶落必将归根:即使时间流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永远不会。 )
--800字
第2篇:故乡,我的童年梦
无边无际的天幕中,是神秘的黑色。偶然一瞧,就出现了几颗小小的星星,你一数,它又多出了几颗。梦中,又回到那夜……
——题记
家乡的夜是很美的。一个一个硕大的星星,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那一幢幢古楼,一条条小巷,都弥漫着我们一串串铃铛般的笑声,在背后,“叮叮当当……”地撒了一地。
我的童年,就是在家乡度过的。那弥漫着麦香田野,那乡下人淳朴的气息,就给我粉红色的童年勾上了美好的一画。
山那边,出现了一圆月。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小溪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山峰,照亮了曲折的小道,把银子一样白亮的月光,撒在了憩睡的人们身上,好像给他们披上了柔软的月光被……
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手牵着手,在田野间走啊走。站在土坡上远远望去,嘿,那稻田多像一块被月光镶了一道银边的棉被呀!
“快看,那边有条小溪!”我们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朝那条银色的带子奔去。琉璃般的小溪,清楚的看见那一条条活泼的小鱼,调皮的左右摇摆着尾巴,仿佛下一秒就会跃出水面,让人不由得紧紧盯着溪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清楚的照映出一轮大大的月盘,煞是美丽。我们并坐在一块岩石上,脱了鞋,脚放在水里,清凉的水使我们舒适。月亮镶在了天幕上,发出的淡淡的幽光让人朦朦胧胧,有几许醉意。小鱼儿吮着我们的脚指头,好似想引起我们的注意。离小河不远的地方飘来了一阵诱人的果香,是枇杷,是雪梨,是红苹果?都有。月光下,那红红的苹果闪着银色的光芒,煞是诱人,引起了我们的食欲。我们赤着脚,踮起脚指头,蹑手蹑脚地走到了果树下。清新的果香钻入我们的鼻子里,还没吃,嘴里早就溢满了香甜的汁水。看小伙伴们小猴子似的,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树,不敢怕树的我只好在树下望洋兴叹了。“上来啊!”小伙伴们向我招招手,我只好硬着头皮踩住一个小小的树桩,在树桩上站好后抬头一看,呀,那么高啊!小伙伴们纷纷下了树,把我解救了下来,对我指指他们鼓鼓的裤兜:“我们摘了好多!你不用上去了。”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走啦,去洗洗苹果吃啦!”小伙伴们拉着我,向河边跑去,我也从沮丧中变为欢天喜地,蹦蹦跳跳地走向河边。
洗完的苹果,闪动着晶莹的水珠,我们“嘎巴嘎巴”地吃着香甜的苹果,合着清甜的溪水,那味道,真赛过伊甸园的蟠桃!
吃完苹果,我们坐在一块岩石上,踢着水花。放一片绿叶,让叶子漂载着这份安静惬意,漂载着我们蜜一样的童年,漂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远去吧!月光映着小船,叶子好像载了满满一船的月光,正向远方“呜呜——”地开去呢!
我的童年,也就如这小叶船一样,远去了……
如今,我已长大,但这份童年的回忆却深深地埋藏在了我的心里,至今还能感受到那蜜一样甜的童年……
五年级:蔡晓慧 )
--1200字
第3篇:梦中的故乡
梦中的故乡
梦中的故乡,
是小时候的那一篱春色,
篱笆上开满了喇叭花,
香气淡得好似故乡。
梦中的故乡,
是妈妈的一声亲切的叮咛,
是一首恬静的江南美曲,
古老而又绵长。
小时候,
窝头米粥是最香,
树林是童年最快乐的地方!
童年的伙伴们啊,
是你们给了我快乐的秘方!
我童年的故乡啊,
你是否还像以前一样,
疼我到天亮?
初二:王宵庆
--150字
第4篇:梦里的家,我的故乡
我没想到我来到了梦里的家,我的故乡。我来时才发现她大变了摸样,和以往很不平常。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她有这么多的变化,她并没有回答。现在我梦中的她,怎么还是原来的一番景象?我有多久没看望她了,但她并没有花白的头发,似乎像是昨天,那个美丽的季节,那一个春天,开满鲜花的花园。我想你了,我的故乡,我所爱的家。是多少落寞惆怅……
我的家呀!我在梦里遇见了她。我又问了她,她还是没有作答,我也知道,她不想再去回答。在她的眼中,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眸子里的凄凉与悲伤,我知道她的年纪不可她再轻轻。回到了同样的花园,却没有当年同样的感觉,我们不可能再到重前。震撼后,我颤抖了,我们彼此找不到感觉,花开的春天。梦醒时分,终究不见;时间种种,必定是空……
棠湖小学五年级:戈陶陶
--350字
第5篇:梦中的故乡
故乡已经模糊,
不知是否会忘记。
每当想着那里,
想着过去。
心就会哭泣,
充满懊意。
舍不得,
却又回不去。
故乡已被遗忘,
不知是否会被遗弃。
每当想着那里,
想着自己。
泪便会滴落,
充满唳气。
也许只有梦想才真正美丽,
看不见,
却又想着你。
我只有远望着你说:
对不起。
--100字
第6篇:故乡行(上)——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浙江西部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庄的前面有一条小河,小河沿着蜿蜒的公路,伸向很远的地方,河水清澈见底,但水很浅,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今年干旱时间太长,一直没下雨,河水蒸发了。”河的两岸是绵延起伏的小山,山上有许多树,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一片。山脚下盖着一幢幢像别墅一样的房子,漂亮极了。
我们穿过小桥,发现了一只黄色的可爱的小猫,爸爸用手抚摸着小猫,小猫警觉性地翘起尾巴。突然,有一条小狗窜了出来,那只小猫迅速跳到栏杆上,动作非常敏捷。我抬头,看到蔚蓝的天空下一只黄鹂鸟悠闲地站在电线杆上歇息。在爷爷家门口,一只母鸡走在石板路上,在不时地回望,爸爸告诉我:“公鸡的鸡冠比母鸡的大,尾巴比母鸡的长,母鸡的腿比公鸡的短。”门前有一棵梨树,梨树上结满了许多褐色的小梨子,梨子虽小,可它是原生态的,非常环保。
田埂上,芝麻结了芝麻籽,芝麻的顶上开了花,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看见芝麻旁边有一株葡萄,它的藤蔓攀附在石头垒成的墙上。
村口有一棵银杏树,听说这棵树是唐朝留下来的,历史非常悠久。
傍晚,我和爸爸在河边,虽然天气非常炎热,但是微风吹来感觉特别凉爽。这就是我的家乡。
江苏常州武进区湖塘实小御城校区三年级:汪靖霖
--500字
第7篇: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那漂浮在蔚蓝的天空中的洁白的云,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你那变幻莫测的身躯,那在空中有染漫步的样子,慢慢的,慢慢的走进了一个男孩的心里;他想起了和朋友一起手拉手,走在你的影子下;与朋友一起看着你,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变成你的模样与你一起手拉手,走在蓝天做的毯子上,那该是多么的美好!慢慢的,他笑了,他想做风,轻拂你洁白的脸颊;他想做小鸟,整日的跟在你身后;他想做雨滴,躺在你温暖的怀抱里;他想做蓝天,把你拥入怀里,不离开你。
你这故乡的云,你可知道男孩对你是何等的魂牵梦绕吗?他时常在屋里看着你悄无声息的变化着。但他知道,无论你怎么变化,依然是他心中的那块洁白,神圣的不变的云!
你有时下起雨来,男孩便当你是哭了。于是,男孩就会说:“别哭了,别哭了,变的快乐、高兴一点好吗?”你就像一个小孩似的,停止了哭声,恢复了以往那调皮可爱的样子,又和小男孩玩起了捉迷藏。
小男孩最爱唱那首《故乡的云》了,每每唱起这首歌时,他便会异常开心,俞来俞激动,而你的心情也是如此,会随着这首歌的旋律一起翩翩起舞,激动不已。
啊,你这故乡的云呵,你可知道男孩的心吗?你可知道男孩的夙愿吗?你这故乡的云呵!
--500字
第8篇:故乡的秋
古人都喜爱“悲秋”,认为自己的人生也会象落叶那般飘落而去。事实上,人生固然有结束的时候,但只要那时你能够发现自己象“秋收”那样有一定的收获,就应当不悔地离去。
故乡的秋,与异地一样有着一番丰收的气象:硕大的豆子,鲜美的瓜果,憨厚的乡民收割着那些满眼的琳琅,乐着呵着合不拢嘴。
而故乡的秋唯一一番与众不同的景象却是在山上。故乡的山没有泰山的威峻,也没有平丘的温柔,它唯一拥有的是那永不停息的生机。风儿掠过这连绵不断的山坡,把这平静的小山坡播弄起了一番热闹。草儿迎着风儿温柔的裙尾,忘怀地跳动起来;花儿红脸妒忌了,也卖弄着她那劲辣的舞姿;鸟儿伴奏着歌唱起了一首一首动听的曲子;小泉子不甘示弱,轻轻地敲打着岸边的+石头,叮咚作响,展示它那更胜一筹的悦耳音色;参天树观望着这一幅景象,“飒飒”地晃着脑袋乐起来。好一幅春的温馨,春的生气的美图。
故乡的秋就是如此般如春一样的生机勃勃,如春般招人喜爱。但是它远胜过春的原因是它让人们看到了开始,也看到了收获成果。
摘一颗斜坡小树上的野果,吮一吮,你会回忆起人生经历过的酸,苦;拾一朵树旁落下的香花,闻一闻,你会感受到,经历过也有收获,人生的最后一剂调味料是香甜。
所以,又何必“悲秋”呢?
--500字
第9篇:他乡梦故乡
他乡梦故乡
故乡的山山水水花鸟虫草……在我脑海中总是那样熟悉。历经思乡一月之久的煎熬,终于踏上归程车。便等待故乡的身影向我招手。车里很静,听得见我那颗心在急促地跳动,我不知怎么回事,没过多久我似乎到了家中,妈妈为我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看我那吃像妈妈笑了,并叫我慢点,别呛着了。院内的各种鸟儿格外多,唱的歌儿特别好听,好象是特为我唱的“进行曲”。我走进我久别的被窝,软软的、暖暖的。正准备躺下,也不知为啥睁开眼睛看,自已那里是在家里哦!车子像蚂蚁在无尽的路上移动,也不知是走了一天?一月?还是一年?故乡的山影终于向我招手了,我使劲地投入她的怀抱,那一刻的心情就别提了。各种花儿、小草、大树都向我点头问好。特别是“雪狼”(是我养的一条白狗),一闻到我的气息,老远就叫着、跳着、跑着来到我身边,闻闻我的手,舔舔我的脚……妹妹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到我身边,为我领包,还缠着要我讲蓝猫的故事。
人生之旅漫长、崎岖、修远。起点于呱呱坠地,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故乡。他的万物都溶进了我的血液不可分割,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是在异井他乡,越远体会越深。
说真的,人一旦离开了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迎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之梦却永远追随他们,他们也有永做不完的乡土梦。正所谓是:鸟依旧林,鱼思故远;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啰。
--600字
第10篇:故乡如梦梦绕我
我眼中的故乡,
我永远不是过客;
我心中的故乡,
我永远都是稀客;
我梦中的故乡,
故乡如梦梦绕我。
故乡如梦,
是我日日思恋寄托;
故乡如梦,
是我月下的白云朵;
故乡如梦,
是我难以抛去的肌肤;
故乡如梦,
是我难舍难分的血肉
初二:郭梦黎
--100字
第11篇:故乡,故乡
在故乡的村子里,那是一段凉爽宜人的日子。我乘着亚热带的季风,避开县城闷热的天气,从五岁的稚童成长为十岁的女孩,而故乡是我一切依恋寄托的地方。冬天田野上略显肃杀的风,春天涓涓的溪水和粉红雪白的桃花,夏天荷塘里面或红或白的莲,秋天成片成片的金黄稻谷……笑声回荡在那个小小的坝子里,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山野的荒凉。
童年大概就是这样吧,没有遗憾没有不快,有的只是我在稻浪、在荷塘、在花树、在旷野上面无拘无束奔跑的身影,我一直在思索,什么东西能让我如此眷恋?是荷花?是桃树?是稻谷?抑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荷花――
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撑船到荷塘中去采莲蓬荷叶――前者是为了解馋,后者是为了女孩子最喜欢的――美。
我们用大大的蚌壳将莲蓬锯木头似的从茎上面锯下来,之后就抢着剥莲子。现在想起我们以前那个饿虎扑食的样子都觉得很好笑,但当时这样却被我们引之为乐趣。“荷塘里那个采莲蓬,采到了莲蓬给姐妹吃。姐妹吃了不够味,下水采莲蓬哟喂……”这是我们以前采莲蓬的时候经常哼的一首歌谣,但现在我忘得差不多了,或许是长大了,再也不唱那“小孩子”的玩意儿了。可是没事的时候,我依然会把词串上调子哼哼,想想看我们怎么采莲蓬的,怎么会那么的乐在其中,那种感觉现在已经没有了。
“哈哈哈……贝贝,你唱得可不咋的!”欢欢一边笑一边说唱歌谣的贝贝。贝贝小嘴一撇:“哼!你啷个搞的,不会唱还说俺!”贝贝用我们的方言回嘴。听了贝贝俏皮的回答,我们,包括贝贝,都哈哈大笑起来。抬头一看,几十朵粉红粉红的荷花立在荷塘中。“看哪大伙儿,好多粉红色的荷花!”香荔欢快地叫道。贝贝半开玩笑地说:“准保是被俺们的笑声染红的。”“瞎说!”除了我,小伙伴们都对贝贝一阵哄笑。我却默默地说,是被我们的笑声染红的,我们红色的脸颊感染了荷花!
说说荷叶,无非就是那些圆圆的大叶子,我们经常摘一些棕榈叶子,搓成麻绳,扎在尖细的树枝上穿入采好的荷叶,做成很可爱的衣服。其中香荔做的衣服最好,不仅创新精神可嘉而且美观厚实。不过我们的家长不接受这些“土”衣服,所以我们只好在回家之前“销毁”荷叶衣服。
“耗子,给我拿根树枝来。”“你劳那什子干什么?用竹子就行了嘛!”“对喔!瞧我乐的……”“不张脑袋,哈哈……”“你个死耗子!”
榆树――
村口有一株大榆树,树冠奇大无比,树干要九个8岁左右的小孩子才能合抱起来。听大人们说,这棵老榆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寿命了。我看着一些被砍掉的枝条的横切面,发现一个个年轮依稀可见。这是轮回刻下的痕迹吗?我只记得我们几个小鬼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挑战这棵老榆树,总希望能爬到树顶一览乡村风光――我忘了说,那棵老榆树已经有三十多米高了。所以,树顶经常记录着我们的期望,期望有一天能够爬到那里看一眼我们长大的村子,看看村子北边的池塘里有没有野鹜在游泳,看看荷塘里面的荷花开得够不够旺,哪家今天供了香火,又是谁在哪里干什么……当时老榆树在我们眼里无疑是与今天的天文望远镜同等级的东西。
春天,老榆树抽出鲜绿色的嫩芽,爆出一片热辣辣的生机。我们好奇地抬头在树下张望,甚至还想跳起来把嫩芽摘下来玩儿。当时只有我们的大哥志远能够到最矮的枝条,他总是折树枝给我们玩。我们挥舞着嫩树枝,掐下上面的嫩芽捣碎了玩。
夏天,远远望过去,老榆树似乎是一把巨大的绿伞罩在村口,任凭夏日的暴雨和烈日。我们就在老榆树给我们制造出的庇荫下尽情地嬉戏,老鹰捉小鸡,三个字……笑声回荡在晴空里,夏天的和风吹出了榆叶碰撞出沙沙的夏天之颂,好像老榆树也在为我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秋天,榆叶枯黄,我们踩在榆叶铺成的地毯上,打滚,捉虫子。经常我们把枯叶拿来做叶模型,举着叶模型跑在秋天有些萧瑟的风里面,还是很快乐。
冬天,老榆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在寒风里挺立着,虽然偶尔有一些乌鸦在上面鸣叫,但这叫声可比春天喜鹊的叫声逊色得多。我们并不在意这些,还是一齐围在老榆树下,用枯枝烧火吃“烧烤”。
又是一年春天……
老榆树总是给予我们最快乐的笑声。可是我总想,我们给老榆树施过肥浇过水吗?我曾经试着把老榆树的根挖出来,结果挖了一个上午,却没有找到最短的根源于何方。它能扎根于几米的地下汲取水分,难道我们应该浅尝即止吗……在和老榆树尽情嬉戏的时候,我们除了收获快乐收获成长,还收获了什么――我始终不能忘怀。
稻浪――
觉得好玩,小时候喜欢在稻田里,看着一株株的晚稻,然后无拘无束地奔跑,奶奶怎么叫我我都不停。或者你会觉得当时的我很固执。但如果你是当时的我,也不得不被这无垠的金黄色吸引,用蹒跚的脚步奔跑,踩破大地让小草钻出头来。
童年对于我来说就是天堂,或许有些人的天堂就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仙境,没有人来打扰,而对于我,天堂仅仅是一个字那么简单――吃!
老家的稻田还依稀种了一些果树、玉米等等农作物――当然在稻田里面是不怎么看得出来,只有细细寻觅才能见到踪影――用老家方言的话说就是“杂种糊子”。于是我经常流连于稻田中,不仅为了金黄金黄那种吸引人的颜色,还为了我最喜欢的――橘子、玉米。
随手摘一个橘子,剥掉橘子皮,就把甜津津的橘瓣放入嘴里,让甜甜的汁水流入我的心里。找点干树枝点个火,烤一些玉米,倒也是美味。
但是这都是过去了。现在,剧毒农药泛滥,就因为早些年不小心用了敌敌畏,一向用农家肥的稻子们哪里承受得住,一下子死了个精光。那该死的敌敌畏还把那块田弄得贫瘠至极,现在只能看到稀稀拉拉瘦弱的杂草――如果雨雪多的话连杂草的影子都不见。农药,你可知道我对稻田的感情,为何这么残忍?我不止一次默默地问。但没人回答我。我想知道答案,后来,奶奶告诉我,那是庄稼人不想好好干活急于收成的结果。难道故乡的壮大也会勾起淳朴厚道的庄稼人的贪念吗?我只能祈祷,祈祷能给我一个属于我的世界。大概是我年龄的增长,童趣失去了?我不爱玩老鹰捉小鸡,不爱玩三个字,只喜欢坐在电脑前面或者书桌前面,要么看书要么写作要么玩电脑游戏。究竟是什么驱散了我那份可贵的童心?我又能用什么洗涤那片贫瘠的庄稼地,洗涤我贫瘠的心,让我能够再次返回大自然的怀抱,蹒跚着跑在金黄的稻浪里,让激越的浪花拍打我……
这一切,如果可以,我愿意重来,重新找回我失去的东西。
多少双深情的眼睛,爱恋着我的故乡;多少片美丽的记忆,随着花开花落从枝头上长出又落叶归根……在走之前,请允许我再给故乡最后的膜拜,没有人能懂得我对故乡的爱恋,除非亲身经历……
走了,明年,我还来看你。
--3000字
第12篇:梦的故乡
每一次,在心痛的时刻,总会有泪水充满眼眶,却又会在落泪的那一刻,仰望天空去捕捉记忆中属于美好集合的云彩,或在它的身上记下心中些许的忧愁,让时光无法将它消磨,让此刻的画面永远留在这个世界。蔚蓝的天空,明澈的河流,葱郁的树木,以及鸟儿悦耳的歌唱,将伴随着那些曾走过的印记,驻扎在历史的某个角落。或许,有过欢笑;或许,有过争吵;或许,有过拼搏……只是一切的音符,都会附上词曲,奏出美妙绝伦的乐章,使灰色的梦幻换上现实的服装,来表演独一无二的戏剧,让人生旅途中拥有可以想象的故乡。
高二:拂晓
--250字
第13篇:梦的故乡
梦一样的季节里
风温柔的地拂过脸颊
缕缕青丝飞散
丝丝幽香
绿湖、夕阳、故乡
溅入湖心的卵石
激起层层粼波
让心情有个温暖的故乡
梦一样的季节里
有一座座高峰要攀
荆棘一路布满
勇气让我走向梦的期望
--50字
第14篇:梦的故乡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橄榄树》
终日徘徊在楼宇林立的城市,机械般的重复生命的有机形式。大片的时光被抹杀,闲暇不再,光怪陆离……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川流不息,平旷的最后一亩绿被鳞次栉比的大厦覆盖,最后活泼的鸟,被关在笼子里贩卖……
没有往日的和谐,每个人都有两张面孔,对人?对己?有一天,他们累了,可是、又可以去哪里?哪里才是故乡?没有答案也无法解答的、最简单的问题……
我的家乡在山的另一边,我在西,家在东。似乎中国的很多地名都是如此: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由于种种不得而知的原因,家乡在我的脑海只是一个虚点,只有大片的绿、蓝、金黄……家乡始终是色彩斑斓的:蓝的天和水,绿的草与叶,黄的麦和花,紫的葡萄、茄子;红的苹果,柿子……一切很自然,大片缤纷融合成温暖的光。远不像城市:斑驳的墙壁,灰色的基调,黑白的冰冷大理石……几点星芒般的色彩突兀的闪动,细辨认,似乎所有的都集中在人们自己身上,吝啬的不恳施舍哪怕一厘。于是,阳光也收起和颜,拿出带有金属的锐利与寒意,似乎想刀刀溅出热的血来重燃大地。
家乡不一样。人们的色彩很单调却很美丽。只因为所有的鲜艳充斥了整个平面世界。所有的色彩都还给世界,每一寸能看到的角落。一望无际的美丽、一览无余的幸福。此时的阳光也毫不悭吝,大片的温暖扑面而至且挥之不去。
家乡的门很简单,独门小院。说是门,其实只是一个框,任由进出。偶尔一只大狗也懒散的趴在那儿,或是友善的摇摇尾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心怀叵测。一切很平淡、安逸。不必苦心寻找安全;不必在钢筋铁骨的“牢笼”中加一道又一道门,一把又一把锁;不必苦心提防……一切的不必。
在山那头没有无色冰冷的社会;在山那头没有霓虹灯下的傀儡;在山那头没有真枪实弹的警察;没有血腥、没有恐怖、没有暴利和暴力,也没有大起大落……“那它还剩下什么?”摘下面具疲惫不堪的人们问。同样没有回答也没有答案——无声的、平静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梦的故乡……
--1000字
第15篇:故乡,我永远的梦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有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的双翅,飞向远方,翅膀划过的痕迹是那样的明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故乡这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时,心中总有些悸动。
我的故乡是成渝线上的一个交通枢纽。黎明时分,疾驰的火车用一声声嘹亮的汽笛吹响城市苏醒的号角;夜幕降临,沱江河用的轻缓水流吟咏出一支支动人的谣曲。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生长近二十年的地方。为了求学,我离开了故乡,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褪,反而越来越清晰了。故乡的美好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我身处异乡,却发现我的身影依然飘荡在这片土地上。
时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总有一份如沐春光的温馨与感动。依然记得元宵节上夺目的礼花,绮丽璀璨中满载着新年的祝福;依然记得端午节上在激流中勇进的龙舟,悠悠的沱江河水流淌出内江人骨子里的进取斗志;依然记得大千美食节上的美味佳肴,四溢的浓香让人踟蹰忘返……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如今,每每望见皎洁的月亮,我便会想起故乡。想起了熟悉的六中校园,见证了我们点点滴滴成长的足迹;想起了校园外的孔亮火锅店,这里凝聚了曾经欢聚的喜悦;想起了大洲坝闪烁的霓虹,为内江的夜景添上一笔笔绚烂……
时间能使花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
如果我是失根的蒲公英,飞舞的秋蓬,故乡便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挡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时间也只能叹息,因为在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使故乡的记忆褪色,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深切期盼?不然怎会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深爱恋?
故乡,我永远的梦。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故乡的记忆会一直珍藏在我心灵的那片净土里,永不褪色!
北京理工大学高三:魏小童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