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护理知识(6篇)

来源:整理

婴儿的护理知识篇1

【关键词】产科;母婴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06-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产科护理也非常重视产妇及家属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在产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满足孕产妇住院的日常生活照顾,也可以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教育服务及母婴护理技能。我们对母婴采取床旁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60对母婴为对照组,2010年8月~12月分娩的母婴60对为实验组。入选标准:①所有的产妇都是足月初产妇;②排除心、脑、肾等器官疾病及精神疾患;③所有患者意识清楚、沟通良好,且知情同意。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周、分娩方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婴儿的一般治疗及护理工作都安排在病房完成。护理包括:新生儿洗浴、抚触、脐部护理、更换尿布、皮肤护理、预防接种等在产妇病房完成,采取个体一对一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专业护士边操作边讲解,要求产妇及家属均参与;健康教育指导采取示范、讲解、书面资料及多媒体播放等形式,内容包括:护理方法、母乳喂养优点及技巧、饮食搭配、产妇合理活动和休息、产褥期常见症状处理方法、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的观察及处理方法、新生儿预防接种、抚触、脐带护理、大小便的处理、产后复查、计划生育知识等。

1.2.2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模式:对产妇进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验组相同,采取发放资料、多媒体播放和集中集体讲解形式,如产妇遇到具体问题后再行指导。

1.3判定标准:①知识达标:自行设计问卷共40个条目,涉及健康教育的所有内容,每一条目回答正确得1分,部分正确得0.5分,错误0分,总分40分,如≥30分为达标,≤29分为未达标。②护理技能掌握:包括产妇护理技能(正确喂养、会阴护理)及新生儿护理(洗浴、抚触、脐部护理、皮肤护理),出院前由产妇操作,家属协助完成,专业护士采用产妇护理技能评分表测评,总分100分,≥75分为掌握,60~74分为部分掌握,≤59分为未掌握。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耐心、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及时处理产妇需求、技术熟练程度、对护士的工作是否信任及满意等。所有测评工作都在产妇出院前完成,由护士长和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进行测评,测评调查表回收有效率为100%。

1.4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5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从(表1看出),实验组产妇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3.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产妇掌握健康知识及母婴操作技能。母婴床旁护理是一个连续的、有针对性及程序化的护理过程,帮助产妇及家属树立现代健康观,改变错误认知,有利于产妇康复[1],它不仅重视宣教,还强调护理技术的掌握。传统护理模式,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母婴床旁宣教将所需物品及操作过程全部展现在产妇及家属面前,护士边操作边讲述,让产妇及家属提高了对护理技能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解决产妇及家属的疑问,有许多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产后教育的实际效果。从结果中看出,母婴床旁护理组的知识达标率及护理技能明显高于传统护理模式组。

3.2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传统护理采用产前、产时、产后分阶段服务,母亲与婴儿被认为是分开的对象,这种分段分离的传统模式致护患沟通受损,护理的连续性中断,淡化了人性化服务[2]。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注重新生儿心身护理,增强了母婴感情,有利于母婴接触,保护了母婴安全,可以增加新生儿体重、减少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3],取得了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满足了健康服务的需要,让健康服务对象享受知情、选择、参与、监护、隐私权,陪受产妇及家属的欢迎,因此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3.3母婴床旁护理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周到的服务、娴熟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尊重,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产妇及婴儿,因此专业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主动进取,保证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4母婴床旁护理需要注意的问题。①环境:要求产科要求病床单元宽敞便于操作,病房的环境要清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能有取暖及降温设施,病房有消毒设备及措施,防止母婴感冒及发生感染。②护理人力资源:母婴床旁护理要求“一对一、个体化”护理,护理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要求有足够的护理人员编制,并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流程。③产妇睡眠:保证产妇每天至少睡眠累计8小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教会产妇养成与婴儿同步睡眠的习惯。

4.小结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可以让产妇及家属掌握相关母婴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同时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母婴床旁护理是今后产科护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涨淑杰,王虹,高霞.产后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22):2826-2827.

婴儿的护理知识篇2

【关键词】营养不良、婴幼儿、社区护理干预

婴幼儿期作为人一生中身体、头脑发育最为迅速和旺盛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不仅会对智力和健康造成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后代[1]。所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对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主要与其父母的饮食习惯、营养态度、文化程度以及营养知识等有关。因此,社区儿保部门在对本社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之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的改善上,效果显著,先将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社区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体检的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年龄0-36个月,平均年龄为(14.5±5.6)月,在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中,有87例在临床诊断上为中度营养不良,有6例在临床诊断上位重度营养不良。

1.2方法

1.2.1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的有效评估方法

在对社区婴幼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时,主要将体重和身高作为判断标准,在进行具体测量时,运用统一的体重计、身高计以及量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2.2病例分组

在本组的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中,87例为中度营养不良,6例为重度营养不良,在进行病例分组时,主要采取随机形式将87例中度营养不良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1例,实验组56例,而6例重度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则被全部划入实验组。

1.2.3干预护理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法

在对社区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护理干预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调查喂养现状。在对本社区的婴幼儿喂养现状进行调查时,主要采用填写表格的形式,调查主要包括“家长饮食习惯”和“基本情况”两部分内容,全面了解婴幼儿的喂养现状、父母文化程度以及饮食习惯等;(2)在社区进行营养知识群体性健康教育。通过多媒体设备,对两组婴幼儿家长进行营养知识教育,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派发宣传单的方式,帮助家长正确了解婴幼儿喂养知识,提高家长的婴幼儿喂养水平;(3)对照组婴幼儿的护理干预。儿保门诊部门应该定期对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基础保健;(3)实验组婴幼儿的护理干预。儿保门诊在对实验组婴幼儿进行基础护理保健的同时,还应该针对问卷调查找出的问题,将婴幼儿家长可能存在的喂养误区、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喂养态度等找出来,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包括:正确指导家长对家庭饮食环境进行改善、合理安排营养膳食;引导家长了解婴幼儿的进食特点,尤其需要掌握喂养固体食物、糊状食物的技巧;指导家长密切关注婴幼儿的成长变化,根据婴幼儿的成长需要,添加相应地辅食。在对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群体性健康教育之后,儿保门诊部门应该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月对家长进行回访一次,及时掌握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一旦发现问题,要正确指导家长不断改进。

1.2.4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

在对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之后,一定要及时对干预效果作出正确地评价,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注意:(1)评价内容和时间。干预后,对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进行三个月一次的回访调查,分别测量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及时了解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具体改善状况;(2)干预效果基本判断标准。在测量出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之后,要参照WHO的标准值进行有效判断,分为:有效(包括好转、痊愈)和无效(包括加重、不变)。

1.2.5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营养不良婴幼儿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2-3、4-5以及6-7个月之后,状况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88.2%以及91.02%,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7.42%、59.14%以及73.2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据相关调查显示,相比较过去而言,我国婴幼儿和新生儿体格发育改善明显,但是,从当前我国婴幼儿的营养现状来看,由于很多家长缺乏健康营养知识,存在比较多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以及喂养态度,从而导致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概率逐年上升[2],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在本次研究中,对93例营养不良婴幼儿的家长饮食习惯和喂养现状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婴幼儿之所以会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主要是因为家长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充分认识到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性,不重视营养搭配。如果家长能够对婴幼儿的成长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根据婴幼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求,及时对营养膳食进行改善,添加正确辅食,就可以有效改善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现状[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营养不良婴幼儿基本情况相似,家长的饮食习惯和喂养现状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对照组的营养不良婴幼儿只给予了基本护理保健,而实验组的营养不良婴幼儿在给予基本护理保健的同时,儿保门诊部门还对家长的饮食习惯和喂养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且与家长一起进行分析,找出喂养误区和不正确喂养行为与态度,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2-3、4-5以及6-7个月之后,状况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88.2%以及91.02%,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7.42%、59.14%以及73.2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针对婴幼儿营养不良这一现状,对其进行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改正错误的饮食习惯和喂养方式,有效改善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和身体素质,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江丽.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5):353

婴儿的护理知识篇3

产后访视保健服务重点围绕“四看四问四听四查四指导”进行。四看:一看孕期、产时的第一手资料,有无高危情况,现为产后多少天;二看休养环境如何,产妇和婴儿的被褥是否合适;三看婴儿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等;四看产妇的一般情况,精神面貌、情绪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贫血面容。四问:一问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二问产妇及婴儿有关内容,三问上次访视后、本次访视前有无异常情况;四问近期疾病发生情况等。四听:一听产妇的有关情况;二听婴儿有关情况;三听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解答。四听增进母婴沟通和亲情交流情况。四查:一查婴儿体温、体重测量,面容是否红润、黄疸有无消褪、有无湿疹、脐带有无出血、有无分泌物渗出、有无红臀,大小便是否正常;二查母乳喂养的体位、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等;三查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头有无裂伤、乳汁量的多少;四查身体恢复情况。四指导:一是指导产妇及家属开展婴儿抚触。二是指导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三是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合理膳食知识;四是指导避孕知识,心理调节知识,形体康复知识。

产后访视是做好母婴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生子女的优生政策,使得人们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营养都无比重视。

我院为延伸产后服务领域,加强母婴保健,根据产妇在分娩一月内并发症多和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高等特点,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访视制度,并组织专业人员实施。现将访视方法及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访视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共计147人次,新生儿150人次(包括有4对双胞胎,新生儿监护室出院的高危儿,除一名新生系出生时月龄28周、体重900克、合并重度窒息、家属放弃后死亡者外)。

1.2服务内容

1.2.1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包括测血压、体温,体查乳房和乳头,检查子宫恢复情况,手术伤口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及其性状,提供科学的产后护理指导,指导避孕的方法,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使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能,解决产妇在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乳头皲裂、奶胀、乳汁不够等。

1.2.2婴儿方面了解婴儿喂养及睡眠情况、大小便次数及性状,查看新生儿面色、皮肤黏膜、黄疸消长情况,颈、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有无发红及糜烂,检查脐部是否有出血、红肿及渗液,查看臀部是否有尿布疹,口腔是否有鹅口疮等。

1.2.3继续健康宣教,灌输科学育儿理论,摒弃不良习俗,如洗口腔,捆护脐部以及婴儿手足,打蜡烛包,喂四磨汤、开口连、黄连水等。

1.3服务目标:①清除产后并发症对产妇健康的危害。②提高母乳喂养率。③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1.4方法

1.4.1访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产科及儿科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护理理论水平;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临床工作10年以上年龄35~45岁,独立工作能力强,处理问题果断,具备母乳喂养教育执照和主管护师职称,能正确评估产妇和婴儿身体和心理状况。

1.4.2无论母婴,均自出院起每周访视一次,平均3~4次,访视形式采取免费上门访视或电话随访,其中电话随访率100%,上门访视率56%。如有母婴异常者,增多访视次数,凡在访视过程中发现母婴异常而无法在家中处理的,积极动员母婴回我院治疗;能在家中处理的当即行医学处理,消除隐患。

2结果

出院后147名产妇无1例发生产褥期感染;发现产后出血2例及时动员回院治愈;发现奶胀、乳头皲裂26例都及时指导,均能成功母乳喂喂养率达90%以上;新生儿均未发生脐炎,无核黄疸发生;数例极低体重新生儿均顺利过度到家庭喂养。

婴儿的护理知识篇4

1.1对象将2的9年8一12月在我院母婴同室病区的产女3作为调查对象,由医院优质服务办公室和病区咨询台护士负责调查。为征得产妇对护理新方法较为真实的感受,在产妇出院前发放调查表,逐项说明,填毕收回,每月汇总。

1.2方法(l)出生后正常新生儿实行母婴同室,护士在病房为新生儿床旁沐浴、新生儿床旁抚触、新生儿床旁换尿布、新生儿床旁臀部护理、新生儿床旁宣教等,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向妈妈宣讲育儿常识及注意事项。(2)《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我院在成都市卫生局《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基础上自行设计,内容设计护理方面的有: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人院接待、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的及时性5个方面7个问题,设“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没接触”等5个选项。以无记名形式在相应的选项画“丫”的形式答卷,7个问题填写完整的视为有效问卷,7个问题选项中有幸1项未填的问卷为无效问卷。5个月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98份,有效率99.9%。(3)母婴同室护理不良事件按我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包括护理投诉、新生儿腕带滑脱未及时补上、新生儿臀红,烫伤等内容。统计分析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后发生的不良事件与封闭式操作模式发生的不良事件同期相比的结果。

2结果

2.1产妇对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前后的满意度比较。

2.2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

3讨论

婴儿的护理知识篇5

关键词:艾滋病;产妇;母婴阻断

艾滋病为患者通过体液、血液、母体等多种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引发感染、肿瘤等一系列临床疾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为100%,传染性较高,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产妇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临床中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可减少艾滋病患病率[3]。为探究护理干预在HIV阳性产妇母婴传播中阻断效果,笔者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84例HIV阳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产妇12年总36个。自然11个,剖腹产25个,13年总28个,自然11个,剖腹产17个,14年总20个,自然产9个,剖腹产11个,患者年龄21~32岁,平均(27.8±3.2)岁,孕周22~39周,平均(34.2±2.4)周,小学文化或文盲35例,初中文化35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2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经过健康教育均不愿意终止妊娠,并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密切检测生命体征、HIV及相关抗体水平,给予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不同孕周选择不同药物治疗,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产妇及家属在知情同意下选择剖宫产生产。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阻断母婴传播宣传、产前干预、产时干预、产后干预、新生儿护理等。并对新生儿行18月随访,检测新生儿HIV抗体判定新生儿感染情况。

2结果

2.1新生儿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28~32周剖宫产28例,33~38周剖宫产49例,39~41周剖宫产7例。所有新生为均存活,一般资料详见表1。

表1新生儿一般资料统计

2.2随访18月新生儿HIV阳性率

对所有新生儿随访18月,18月后检测HIV抗体5例新生儿为阳性,阳性率为5.95%。详见表2。

表2新生儿18月随访HIV阳性率

3讨论

HIV阳性产妇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婴儿,造成母婴传播[4]。阻断传播途径应围绕上述传染途径进行预防,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阻断传播途径宣讲,让产妇了解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生产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并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相关护理对阻断母婴传播有积极作用[5]。

本次研究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积极和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艾滋病认识,了解阻断传播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让患者自身投入到母婴阻断预防上。(2)阻断母婴传播宣传:向患者讲解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途径,艾滋病在母体内传播给婴儿可发生在任何时候,宫内可通过胎盘循环传播给婴儿,形成垂直传播[6]。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与母体体液、血液、阴道分泌液接触同样能增加感染机率[7]。若进行顺产分娩,母体进行会阴切开,胎儿在分娩挤压可造成软组织损伤,通过接触母体含病毒体液、血液而感染。产后母乳喂养同样能使婴儿感染HIV,应在产后提供人工喂养。(3)产前干预:产前发现HIV阳性应积极建立跟踪服务,提前咨询、护理和相关健康知识支持等。(4)产时干预:产时为母婴传播高危因素,根据传播途径劝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以降低感染机率。研究表明,临床前破膜生产和剖宫产可降低婴儿感染率[8]。原因为生产过程中减少对婴儿操作,保证婴儿皮肤等完整。生产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剖宫产流程进行,术中操作仔细,新生为娩出后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操作,阻止产妇血液、分泌物与新生儿结膜接触,剪断脐带应保证绝对无菌。(5)产后干预:新生儿分娩出后立即将新生儿口鼻中羊水挤出,待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清洗新生儿全身,必要进行全身消毒处理。(6)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暖,用温开水将新生儿身体上污染物依次清洗干净,脐带剪断处严格消毒,给予乙肝疫苗接种。待新生儿出生6h内给予NVP口服治疗,根据产妇孕期服药情况调整新生儿服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指导人工喂养,向新生儿提供免费奶粉,对喂养进行严格指导,避免发生混合喂养。(7)产后随访:对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按照相关规定在新生儿出生1、3、5、9、18月进行入户随访,监测婴儿HIV抗体。指导婴儿正确使用药物,指导不同月份婴儿营养搭配等。

有效阻断HIV阳性产妇母婴传播,需在可能引起传播各个途径进行预防,从产妇怀孕开始进行预防,根据产妇不同孕周进行药物治疗,以抑制产妇体内病毒活跃情况,降低传染机率。孕期晚期和分娩过程及产后为发生传染高峰期,应有针对性进行预防。本次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前、产时、产后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对所有新生儿随访18月,18月后检测HIV抗体5例新生儿为阳性,阳性率为5.95%。相关研究表明,正常HIV阳性产妇分娩后婴儿感染率为10%~20%[9]。本研究婴儿感染率明显低于相关研究,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但在实施过程存在不足。研究显示,HIV阳性产妇社会地位较低,普遍受到歧视,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对产妇进行艾滋病相关护理,还应面向社会进行宣传,以提高人们对艾滋病了解,让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支持[10]。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干预HIV阳性产妇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婴儿感染HIV机率,具有显著临床实施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杰,梁宜,陈勤等.穴位注射治疗癌痛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7):927-932.

[2]吴炜林,程周祥,王睿等.艾滋病感染孕产妇15例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1):66-68.

[3]李爱杰,汪永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规范用药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6):516-517,533.

[4]李涛.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HIV抗体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实施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20-2721.

[5]毛雪梅,王清,杨红俊等.促进艾滋病母婴阻断成功的综合干预措施及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16-4718.

[6]覃耀明,黄越华,李映等.广西艾滋病监测报告暨533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产妇情况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2):314-316.

[7]熊焱强,李志红,陈宏平等.宜昌市孕产妇艾滋病知识调查及HIV、HCV和梅毒监测结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5):751-753.

[8]陈秋玲,李论,罗莹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状况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673-2676.

婴儿的护理知识篇6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35-02

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h同室休养。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的身体健康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与否。现将我科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探讨如下。

1做法和所取行的成效

1.1护理以宣传为主:母乳喂养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由于现在少数产妇为了自身形体美而放弃哺乳,或受奶粉销售商的影响,整个社会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后,取消了婴儿室,禁止使用奶粉、奶瓶、及各种奶的代制品,为了让产妇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我科在产前检查进做好孕妇及家庭的母乳喂养宣教,并对产后的产妇进行指导[1]。

1.1.1建立责任护士,指导母乳喂养;在母婴同室病区建立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姿势,如何增加母乳分泌,使产妇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帮助奶胀的产妇挤奶,回收入奶库,改按时哺乳为按需哺乳,减轻产妇胀痛的痛苦。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新生儿的常规护理,巡查病房有无奶粉、奶瓶等,责任护士还定时放母乳喂养录像给家属及孕妇们看,并做好记录。自从建立责任护士以来,我科实行母婴同室率为100%,按需哺乳率为100%,母乳喂养室为100%,新生儿住院用奶瓶率为0。

1.1.2定期护理查房:护士长及责任护理组长每周进行护理查房,认真分析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护士在执行母乳喂养工作落实的情况,做到奖惩分明。

1.2加强护理

1.2.1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自身素质:为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我科重视知识更新,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护理工作的新课题,我科对所有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脱产学习母乳喂养知识,进行理论培训,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产科每一位护士的言行应充满对产妇、婴儿的一片爱心、这就要求护士应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用一颗爱心去温暖每一个产妇及婴儿。

1.2.2加强巡视:过去几十个婴儿集中在同一婴儿室内、护士容易观察,护理及治疗较方便。如今婴儿全部与母亲在一起,在数个母婴同室中,床位多、护理难度大,观察上容易出现漏洞,我科规定每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在病房做任何治疗时,如测体温、换尿布、打针时、都要动作轻、快、准,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来操作,严密观察产妇及婴儿有无异常变化,有异常变化迅速报告值班医师,以争取抢救时间,换来抢救效果。严格观察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母乳采取正确的喂哺姿势。

1.2.3建好人奶库:我科从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就废除了喂奶粉、糖水等,由责任护士把身体健康充足、采取日期,放入奶库,来保证奶库有充足的奶,当个别产妇因某些原因婴儿吸入量不足时,用人奶库的奶来补充,以保证新生儿母乳喂养。

1.2.4认真做好母乳是否充足的评估:分娩后能否母乳喂养好婴儿,许多产妇容易缺乏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乳汁的数量和质量,护士应帮助产妇通过观察婴儿喂养和排泄物来发现母亲的奶水是否足够。护士、产妇及家属在每次给婴儿换尿布时,都要认真观察大小便次数,在每天上午给婴儿沐浴时磅体重后认真记入三测单上,给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让她们建立坚定的母乳喂养信心。

2体会

2.1尽快适应当前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新的护理需要。母婴同室的出现,护理观念需要迅速地改变,由以前一人照看十个婴儿甚至几十个婴儿的婴儿室,或单纯的观察母亲产后的康复,改为现在的母婴同室、母乳喂养[2]。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专业技能,为实现“儿童优先,母亲安全”,这一宗旨而提供更多更好更方便的优质服务[3]。

2.2建立新的护患关系。实行母婴同室,产妇及家属最大的感受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很大的改善,为了使产妇做到母乳喂养[4],我们护士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为产妇及婴儿服务,耐心、细致、热情地宣教,给产妇及家属带来一种亲切感,产妇与护理人员的频繁接触,病房充满了温馨感[5]。

2.3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母婴同室并不是把护理工作交给了产妇及家属,而是要求护理工作的内容更加复杂严格[6]。我们每半小时巡视一次病房,防止婴儿溢奶窒息和产妇过度疲劳而把婴儿压伤[7]。分娩后30分钟内的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指导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大量的护理工作都需要护士认真完成的,我们科室的口号是“婴儿的哭声,就是电铃声”,不需任何人来叫,听到婴儿哭声,立即走到时婴儿和母亲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用良好的护理素质提高母婴同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由燕,邢英欣,刘静红,等.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9(4):328.

[2]王玲萍,冯亚丽.母婴同室的病房护理体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3):248.

[3]高文杰,董玉敏,郭广琴,张立明.加强母婴同室感染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456.

[4]左蔷,姚桂莲.加强母婴同室管理保障母婴安全[J].医学信息,2005,3(05):589.

[5]贺爱勤.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的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1996,4(03):46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心中的彩虹作文范文(整理18篇)

    - 阅0

    心中的彩虹作文篇1天色昏昏沉沉的,往日热闹非凡的街道此时空无一人,就连道路两旁的树都耷拉着脑袋。如此萧索又有点凄凉的景象,亦如我心中的光景。拿在手里的是张语文答题卡。.....

    财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财务个人工作总结篇120xx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本人能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扎实工作,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在财会岗.....

    庆国庆为主题的作文范文(3篇)

    - 阅0

    庆国庆为主题的作文篇1国庆节放假了,叔叔带我去了杭州野生动物园。一大早,我、哥哥、叔叔和外公出发了,坐了整整三个小时的车才到野生动物园。我们先停好车,然后就进了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