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的作用(6篇)
来源:网友
双碳的作用篇1
【关键词】双相抑郁预防复发碳酸锂拉莫三嗪心境稳定剂
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04-03
Acomparativestudyoflamotriginecombinedwithlithium
carbonateversuslithiumcarbonateinthepreventionofbipolardepression
LIYuming
Thirdpeople’sHospitalofZhongshanguangdong;Zhongshan528451
DepartmentofPsychiatrty,3rdPeople’sHospitalofZhongshan,Zhongshan,5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evalu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lamotriginecombinedwithlithiumcarbonateversuslithiumcarbonateinthepreventionofpatientsthatmet.MethodsAll105patientswithaCCMD-Ⅲbipolardepressionwhilereceivinglithiumtreatment(0.6-1.2mmol/L)wererandomlyassignedtooneyearofthetreatmentwithlamotrigine(titratedto200mg/d,n=53)orplacebo(n=52).ResultsSignificantlymorepatientsrespondedtolamotriginecombinedwithlithiumcarbonatethantolithiumcarbonateonly.Switchtomaniaorhypomaniaoccurredin4patients(7.8%)receivinglithiumcarbonateonlyandnopatientsreceivinglamotriginecombinedwithlithiumcarbonate.ConclusionLamotriginewasfoundeffectiveandsafeasadd-ontreatmenttolithiuminthepreventionofbipolardepression.
【Keywords】BipolardepressionRelapseLamotrigineLithiumcarbonateMoodstabilizer
双相抑郁障碍(bipolardepressivedisorder,BDD)(简称双相抑郁)临床表现突出,危害严重,是一种病期长(是躁狂的3倍)、共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20%死于自杀)、高致残性慢性疾病[1]。几十年来,锂盐已成为双相障碍治疗的标准用药,但单用锂盐治疗有效率仅为50%。虽与三环类抗抑郁药联用能提高缓解率,但其所伴随的不良反应、较差的依从性及较高的转躁率使其临床应用受限[2]。
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是一种苯三嗪的衍生物和抗癫痫药物,常用于治疗局限性发作[3]。国外研究已证实,拉莫三嗪不仅对双相抑郁发作的急性期治疗有效,不增加
循环发作或转躁风险,而且有延缓双相抑郁复发的效果[4-5]。同时最近一项国外研究发现,拉莫三期嗪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患者疗效更好,更安全[6]。然而国内关于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急性期治疗的观察[7-11],很少对其预防复发进行研究,且目前国内尚无拉莫三嗪合并碳酸锂预防双相抑郁复发的研究。本研究首次通过对105例临床康复期双相抑郁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维持治疗,从而初步探讨拉莫三嗪合并碳酸锂预防双相抑郁复发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样本来源:双相抑郁患者均来源于2006年2月~2009年6月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1.1.2入组标准:(1)年龄18~65岁;(2)既往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双相抑郁诊断标准;(3)经过急性期为期8周的碳酸锂治疗;(2)目前已经达到临床康复期,入组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7分;(3)排除严重自杀倾向、严重躯体疾病、药物依赖、哺乳或妊娠期妇女,入组前2周内使用过其它精神药物者;(4)经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5)体格检查、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
1.1.3排除标准: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甲状腺疾病、乙型或丙型肝炎、型人格和边缘人格障碍、不稳定的躯体疾病者;研究期间,有可能出现自伤或有难以控制的冲动行为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值上限的1.5倍且具有临床意义者;有癫痫发作史者;近1个月系统服用氯氮平或接受电抽搐治疗者;患者有对研究药物的过敏史或高敏体质者。
1.2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全部受试者均经历急性期碳酸锂药物治疗,再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产生全部受试者所接受处理的随机安排,列出流水号所对应的治疗分配,进入研究组或对照组。随访1年。
研究组采用碳酸锂治疗基础上合并拉莫三嗪,其中碳酸锂(湖南省湘中有限公司生产)维持期剂量在500~1000mg/d,要求血锂浓度的范围在0.6~1.0mmol/L。拉莫三嗪(商品名利必通,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起始剂量为25mg/d,在1~6周内增加至100~200mg/d,之后维持该剂量。
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基础上加安慰剂,其中碳酸锂(湖南省湘中有限公司生产)维持期剂量在1000~1500mg/d,要求血锂浓度的范围在0.6~1.2mmol/L。安慰剂与拉莫三嗪外观一致,均为白色药片。
研究者可以根据病情和血锂浓度,采用个体化剂量,允许研究者根据患者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如出现头晕、震颤、胃肠道等难以耐受的副反应,则可酌情减量。研究期间禁用其他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病药物,对于两组严重失眠者可加用阿普唑仑0.8mg或氯硝安定1~2mg治疗。
1.2.2疗效评价
1.2.2.1依从性评定①采用自编患者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病情变化情况。②服药依从性的评定:通过询问患者和监护人,利用服药依从性评定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定登记,专人负责。评定标准:完全服药依从为能按评定内容要求全部执行,包括治疗、护理、检查及定期复查等4项内容,每次能主动服药者;部分服药依从为1周内漏服药≤5次者;不依从为1周内漏服药>5次或停药者[12]。由专人于患者入组时、维持治疗半年以及1年末随访时用上述量表各测评1次。
1.2.2.2复发的界定随访期间只要有一次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即为复发,对复发者采用Young躁狂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进行评定。
1.2.3安全性评价维持期患者继续门诊随访满1年,要求患者每1~2个月来门诊复查1次,有2名主治以上的精神科医师负责调查情况,包括询问患者一般情况、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及不良反应评定等。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评定由2名主治及以上医师共同完成(一致性试验kappa值=0.89)。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入组105例,研究组共53例,男20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36.3±5.8岁;病程为7.9±2.8年,首发抑郁年龄为27.3±2.5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5.23±1.17,碳酸锂剂量为688±276mg/d。对照组共52例,男22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35.9±5.9岁;病程为7.6±2.1年,首发抑郁年龄为28.5±3.3年,HAMD评分为5.02±1.34,碳酸锂剂量为926±127mg/d,拉莫三嗪剂量为112±48mg/d。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程、首发年龄以及HAMD(P>0.05)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碳酸锂剂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523,P
2.2疗效评价
2.2.1依从性
在随访1年后,如表1所示,研究组服药依从性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182,P
2.2.2复发率
研究组病情复发者7例,复发率为13.2%;对照病情复发者16例,复发率为30.8%,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2,P
表1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组别例数随访1年
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研究组5342(79.2%)5(9.4%)6(11.3%)
对照组5230(57.7%)7(13.5%)15(28.8%)
2.2.3不良反应
维持治疗期间每1~2个月患者复诊时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1次。随访1年期间,如表2所示,研究组中除良性皮疹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外,而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以及多尿等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患者维持治疗1年内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
不良反应研究组(n=53)对照组(n=52)χ2P值
头痛6(11.3%)2(3.8%)2.0830.149
胃肠道反应8(15.1%)20(38.5%)7.3290.007*
肝功能异常5(9.4%)16(30.8%)7.4670.006*
良性皮疹4(7.5%)04.0800.043*
共济失调3(5.7%)10(19.2%)4.4560.035*
心电图改变3(5.7%)5(9.6%)0.5830.445
眼球震颤5(9.4%)14(26.9%)5.4170.020*
多尿1(1.9%)6(11.5%)3.9300.047*
注:与研究组相比,*P
3讨论
双相抑郁是一种高复发性疾病,有资料报道经治疗缓解后的抑郁症一年临床复发率为30%~40%[13],而且与单相抑郁障碍相比,双相抑郁障碍的治疗更为复杂。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国内外的各种治疗指南均认为第一线药物为心境稳定剂,如单用心境稳定剂无效才考虑合用抗抑郁药,不主张单用抗抑郁药[10]。锂盐一直是治疗双相抑郁的首选用药。但因其毒性大,治疗窗窄,需经常监测血药浓度,临床使用不方便,患者依从性差,故锂盐在双相抑郁的治疗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2]。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痛药物拉莫三嗪,国外研究发现,它不仅是作为一种心境稳定剂,而且还具有较明显的抗抑郁作用,特别对双相抑郁、快速循环、混合发作等有良好效应,从而解决了双相抑郁在治疗上将抗抑郁药物与其他心境稳定剂联合应用的可能出现的弊端[3-5]。
本研究通过对105例接受碳酸锂治疗的临床康复期双相抑郁患者进行1年的维持治疗,结果发现,与单用碳酸锂治疗相比,拉莫三嗪合并碳酸锂能降低复发风险。这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国外的研究结果[6]。Ketter等人的研究证实,拉莫三嗪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的钠离子和钙离子通道、对神经细胞膜的稳定作用有关[14]。有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拉莫三嗪调节不同的离子通道,从而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与碳酸锂一样,拉莫三嗪能抑制谷氨酸的释放,可能与其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效应相关[15]。但与碳酸锂或丙戊酸盐所不同的是,拉莫三嗪并不下调蛋白激酶C或MARCKS水平,这表明拉莫三嗪在改变神经元兴奋性方面可能有不同的细胞内作用机制[16]。同时在本研究中拉莫三嗪合并碳酸锂组转躁率显著性低于单用碳酸锂组,进一步支持了拉莫三嗪不增加转躁风险的结论[4-5],但本研究样本量不大,尚不能说明拉莫三嗪治疗和转躁狂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加以证实。
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有研究表明,中断治疗和无规律的治疗常常发现在出院以后,由于不再受到医院内保证依从的限制[17]。本研究发现,接受拉莫三嗪合并碳酸锂治疗的患者依从性高于单用碳酸锂组,究其原因可能与合并拉莫三嗪治疗后降低了碳酸锂的剂量,不良反应降低,从而提供了依从性。
进一步对两组之间各种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后发现,联合治疗组仅良性皮疹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副反应显著性低于单用碳酸锂组,提示拉莫三嗪合并碳酸锂副反应小,耐受性好。国外研究也证实,拉莫三嗪安全性好,不容易出现体重增加,而且不像锂盐那样需要检测血清浓度,从而使其成为双相抑郁的首选药物[18-19]。同时有学者对拉莫三嗪高耐受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原因可能与拉莫三嗪是一种电压性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特异性作用于钠离子通道,不影响正常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基本不影响病人的认知功能等机制有关[18]。但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拉莫三嗪组中不良反应中以头痛发生率高,这与既往国内外研究相一致[7-10,14],皮疹发生率为3.4%,这与国内文献所报道的类似[6-8],但高于国外报道的皮疹发生率为1%[18],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起始剂量较高、加药速度快皮疹风险增加[6],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种族以及体质方面的差异,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这提示我们在使用拉莫三嗪治疗前,务必了解其药物过敏史,治疗中低剂量开始、缓慢加药,以避免严重皮疹的出现。
综上所述,拉莫三嗪合并碳酸锂能降低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复发以及转躁的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少,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较好的预防复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贵云,唐牟尼,党亚梅.双相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研究进展(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1):697-699.
[2]何旭东,徐松泉,朱培俊,等.碳酸锂联用氟西汀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3):232-233.
[3]CalabreseJR,BowdenCL,McElroySL,etal.Spectrumofactivityoflamotrigineintreatment-refractorybipolardisorder.AmJPsychiatry1999,156(7):1019-1023.
[4]FountoulakisKN,VietaE,Sanchez-MorenoJ,etal.Treatmentguidelinesforbipolardisorder:acriticalreview.JAffectDisord.2005,86(1):1-10.
[5]GeddesJR,CalabreseJR,GoodwinGMLamotriginefortreatmentofbipolardepression:independentmeta-analysisandmeta-regressionofindividualpatientdatafromfiverandomisedtrials.BrJPsychiatry.2009,194(1):4-9.
[6]vanderLoosML,MulderPG,HartongEGetal.Efficacyandsafetyoflamotrigineasadd-ontreatmenttolithiuminbipolardepression:amulticenter,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ial.JClinPsychiatry.2009,70(2):223-231.
[7]马燕桃,于欣.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抑郁发作的临床观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1):768-782.
[8]王雪.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观察.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3):322.
[9]吴胜.拉莫三嗪与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14(31):1418-1419.
[10]马永春,陈炯,金卫东.拉莫三嗪对双相抑郁的治疗与预防.上海精神医学,2006,18(5):231-233.
[11]杨剑虹,沈鑫华,钱敏才,等.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郁的对照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7,19(5):290-291.
[12]ByerlyM,FisherR,Whatleyk,etal.Acomparisonofelectronicmonitoringvs.clinicianratingofantipsychoticadherenceinout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PsychiatryRes,2005,133:129-133.
[13]顾群,金学敏.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07,24(4):115-116.
[14]KetterTA,ManjiHK,PostRM.Potentialmechanismsofactionoflamotrigineinthetreatmentofbipolardisorders.JClinPsychopharmacol.2003,23(5):484-495.
[15]McElroySL,ZarateCA,CooksonJ,etal.A52-week,open-labelcontinuationstudyoflamotrigineinthetreatmentofbipolardepression.JClinPsychiatry.2004,65(2):204-210.
[16]HahnCG,GyulaiL,BaldassanoCF,etal.Thecurrentunderstandingoflamotrigineasamoodstabilizer.JClinPsychiatry.2004,65(6):791-804.
[17]陈福新,赵振声,秦红群.影响门诊抑郁症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4):300-302.
双碳的作用篇2
【关键词】碳税;博弈;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采取相关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环境与资源的约束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在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下,研究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非常必要,开征碳税作为一种减排途径倍受青睐,下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一、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基础
1.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与庇古税
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外部性,外部性使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的办法使得外部性内部化,这就是著名的庇古税。按照碳排放量或化石燃料中的碳含量征收的碳税就是一种庇古税。合理的碳税设计是将温室气体排放外部费用内部化的有效手段。
2.污染者付费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缴纳一定的费用,以使其污染行为造成的外部费用内部化。碳税就可通过价格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双重红利
用环境税来替代现行的扭曲性税收,从而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超额税负、增加就业等非环境目标的双重功效,这就是所谓的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4.收入中性理论
要开征一种新税就要保持税收收入的中性。例如:基于双重红利理论,政府在增加与环境相关的税收收入的同时,同比例降低从工资所得、财产或者利润等方面的税收收入。因此开征碳税应注重多个税种和税制结构的调整。
基于以上分析开征碳税在理论上是可行性。
(二)政策支持
2006年3月,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2007年6月,国家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2007年6月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污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技术产业化示范。
2008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
开征碳税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其运行提供支持。
(三)技术保证
碳税以碳的排放量作为税基,直接按照各种能源的含碳量确定,计量比较简单,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碳税实践的丰富经验。
总之征收碳税在理论、政策、技术上都有其可行性,征收碳税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碳税的相关博弈模型
(一)企业进入博弈
1.相关分析
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征收碳税主要有以下优点:
其一,征收碳税有利于企业间公平竟争。一些企业向外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将成本转嫁给了社会,相对于无排放或者低排放的企业不公平。通过征收碳税可以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企业间公平竞争的目标。
其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征收碳税,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得排污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将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提高污染的治理能力。
其三,碳税的行政成本低于管制和许可,相对于制定标准、实施罚则来比成本较低。
2.模型构建
笔者假设企业是否进入高碳税的行业与政府是否征收碳税密切相关。设两个局中人为政府G和企业E,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全都是完全的理性人。下面构建一个企业是否进入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是企业选择是否进入,其次是政府对于进入的企业选择是否征税,如图1,如果局中人企业E选择不进入那么博弈结束,它可以投资其他行业并得益g3;如果企业E选择进入高碳税的行业,政府G选择不征收碳税则双方得益为(g2,0),选择征收碳税则双方得益为(g1,T)。利用逆推法,对于政府G选择征税则得益T,不征税则得益为0,因此政府G选择征税。企业E进入得益g1,不进入得益g3,因此当g1大于g3时企业选择进入,反之选择不进入。
可以看到,存在一个均衡使得政府征收碳税的同时,企业也进入了高碳行业,双方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开征碳税达到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企业进入的博弈中是可行的。
开征碳税将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并促使部分产生CO2多的企业失去行业竞争力,最终退出该行业。未退出的企业将引进先进技术,降低CO2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更多地使用非化石燃料,如氢能和电能,也会利用更清洁的能源,如水电、核电和风电。这就促使企业不断地探索与利用非化石燃料和清洁能源,研究和使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改善产业的不良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与此同时,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还能催生一批专门致力于减排的新企业,促进新行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加强了污染的防治。
例如,我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等组成的“中国开征碳税:障碍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提出碳税实施初期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等实际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对需要实施优惠的行业可以适度的减免税,对积极实施CO2减排并取得成效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
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征收了碳税,表1是1999年丹麦对不同企业征收碳税的政策情况,对于不同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最终实现节能减排,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政府税率与企业产量的博弈
1.相关分析
碳税税率的设定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分析是否存在最优碳税税率,使得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
2.模型构建
下面是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模型假定税率完全由政府决定,碳税在生产环节缴纳,企业(这里的企业主要指化石能源的生产、精炼、加工企业)根据产量缴纳碳税,并依据政府的税率要求决定产量。政府不仅追求较高的税率,还希望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政府效用应该是税率和产量两者的函数,即u=u(t,Q),其中t,Q分别表示税率和企业的产量。同时假设企业只关心利润最大化目标,这里假设收益是产量的函数R(Q),且企业的成本有税负成本,等于产量乘以税率再乘上一定的换算比率a,即t·Q·a;企业的其他成本假设为C且是固定的。企业的利润函数?仔=?仔(t,Q)=R(Q)-t·Q·a-C。
假设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由政府来决定碳税税率,然后企业根据碳税税率决定生产产量。为了简便,假设生产产量和碳税税率都是连续且可分的,因此政府和企业都有无限种选择。这是一个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用逆推归纳法来分析这个博弈。
第一步:先求出第二阶段企业对碳税的反应函数Q(t)。企业选择产量最大化的利润函数即:
实现最大利润需要满足条件?仔对Q的导数。?仔'(t,Q)=R'(Q)-t·a=0。R'(Q)-t·a=0的经济意义是生产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等于增加税收的边际成本(税率t),在收益函数R(Q)的图形上反应出来就是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产量,Q*(t)对应的总收益线R(Q)上的点处的切线斜率一定等于碳税税率,如图2所示。如果做出成本线t·Q·a-C与上述切线平行,这就意味着在切点处R(Q)与t·Q·a-C之间的距离就是企业的利润达到的最大值。
第二步:回到第一步政府的选择,由于政府了解企业的决策方案,因此他完全清楚自己选择的每种税率,企业的产量是由上述的Q*(t)决定的,因而政府需解决的决策问题是t*使其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函数为:
根据政府的效用函数u=u(t,Q)做出Q和t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所示,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政府的效用越高,将企业的反应函数Q*(t)画上去,那么企业的反应函数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就是政府能实现的最大效用。切点的纵坐标t*是政府要实现最大效用所必须选择的碳税税率,横坐标是企业对政府的t*的最佳反应Q*(t*)。博弈的均衡解就是[t*,Q*(t*)]。
从这个博弈过程可以看出,政府通过与企业的博弈可以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税率,既避免因税率过低而造成的碳排放量过大引起环境污染,又可避免因税率过高而抑制社会生产。政府在征收碳税后,含碳量高且产量大的企业所缴纳的碳税就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就会增加,利润就会降低。因此在利润的驱使下,征收碳税可促使企业选择最合适的产量。这样就可以达到CO2减排的目的。因此从博弈的视角出发,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税率等方式引导和激励纳税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例如,我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等组成的“中国开征碳税:障碍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提出我国可以实行定额税率,从量征收。在开始征收碳税时以低税率起步,可选择10元/吨。CO2碳税税率换算关系为:1元/吨CO2=3.03元/吨原油=1.94元/吨煤炭=2.2元/千立方米天然气=3.13元/吨柴油=2.95元/吨汽油。
表2是国外其他国家征收碳税的税率,仅以煤炭和焦炭为例。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国家征收碳税较早,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可以借鉴其经验,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税率,达到CO2减排并保护环境的目标。
当然,我国开征碳税还面临着具体税率的制定,开征时机的选择,税收优惠的制定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开征碳税也可能会带来收入低的居民难以承担,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协调,因此开征碳税虽然可行,但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李新春,马骁.环境污染税的博弈论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17.
[2]吴晓燕,有楠楠.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征碳税的相关问题探讨[J].财政监督,2010(21):67-68.
[3]邢丽.碳税国际协调的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44):40-49.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双碳的作用篇3
关键词:裂缝地基处理压力注浆双液注浆无砂砼小桩
1前言
河南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公司的碳素车间,碳素工房长54M,宽12M,单层厂房,砖混结构,条形基础。碳素工房东侧3-4跨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风机基础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位移。为此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公司的实际生产和设备情况,并结合“焦作市永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院”的技术,制定出地基加固方案。
2存在问题
碳素工房东侧3-4跨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形状有斜裂缝、垂直裂缝;东侧、南侧围墙、风机基础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位移。
3问题分析
地基稳定性(地基强度与地基变形)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地基所承受的荷载不能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否则在强度和沉降方面均不能满足要求,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但实际工程中,常要求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
由于原总规划图碳素工房位置不在现有碳素工房位置上,碳素工房东侧地基土原为回填土,东、南侧墙外仍为深坑低地,砌围墙处理地基高填方(落差6.8m)时也未考虑到碳素工房建在此位置上和相应一切关于设备基础等的安全因素;再由于碳素工房自行设计,考虑欠佳,地基高填方、工房的抗震、振动、工房外留置地高填方土方侧向位移等因素也未考虑进去,碳素工房东围护墙至围墙只有2.3m距离,设备基础外只有1m,设备及基础荷载过大,再加上近期连日下雨,外侧雨水长期下渗,回填地基土受水浸泡强度下降,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局部滑坡,造成设备基础下土方向东侧向位移,导致碳素工房墙体产生裂缝。
为确保安全生产期间,由“焦作市永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院”经过现场实地勘察,出了关于“河南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碳素工房地基无砂砼小桩双液压加固方案”。碳素工房东南带型基础进行加固,提高地基强度和防渗堵漏作用,一桩两用;室内外设备基础采用双液注浆孔加固。
4无砂砼小桩双液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钻孔施工工序准备工作桩孔定位钻孔灌注无砂砼小桩双液成桩检测。
5加固原理
压力双液注浆是利用液压活或气压,通过注浆管把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按比例均匀地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赶走土颗粒间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和空气占据其位置,经人工控制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颗粒或裂缝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好和化学性能稳定的“胶石体”。
6施工要求
采用打花管注浆的方法,首先在土层中打入一下部带尖头的花管,花管管头用胶带密封,待花管打入设计深度后自上而下进行分段拔管注浆,分段长度0.3m-0.5m左右。
施工要点:①插管:每个注浆点必须预先15-20个,插管至1/2±0.1m左右,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垂直度控制无明显倾斜。②制浆:水玻璃和水泥浆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水泥和水玻璃复检合格。③采用跳孔注浆,每排按三个次序陆续注浆法。④每孔限量注浆⑤孔口操作与注浆泵操作必须配合,同步进行。
利用小直径灌注桩与压力双液注浆技术相结合完成挡土围护是一种施工新工艺,在下述工程中解决了施工场地受限制而无法施工的难题,,水泥和水玻璃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小型钻机、灌浆机具,在钻孔高压灌浆凝结。
7加固效果
通过压力双液注浆的施工,提高地基强度和防渗堵漏作用,一桩两用,保证了工房的安全,维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8总结
结合本工程实例,探讨了压力双液注浆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对施工过程及其控制作了阐述,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及结果分析,可供类似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JGJ94-2008)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双碳的作用篇4
论文关键词:碳排放权,碳信用,碳金融
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2005年2月开始正式实施的《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温室气体减排和限排目标。同时,又引入了三种灵活市场机制,协助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降低减排成本。正是这三种灵活机制使碳排放权成立一种稀缺产品,创造出了碳信用,为碳排放权能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上任意交易创造了基础条件。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额呈几何倍数增长,据预测,2022年,全球碳交易总额将达到3.5万亿,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京都议定书》引入的三种灵活机制是分别是,国际排放交易(IternationalEmissionTrading,IET),联合履行(JiontEmplementation,JI)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承诺减排的发达国家可以得到一定的碳排放配额AAUs(AssignedAmountUnits,分配数量单位)。若在减排承诺期间内,某一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超出了许可量,则需要从拥有节余排放量的发达国家那里购买一定排放量来抵消自身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国际排放交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以现货交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分别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交易机制。发达国家或其国内的企业以投资者的身份投资于另外两类国家内的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项目,而接受投资的国家则将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出售给投资方,以获得项目在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可以看出,这两类碳交易对交易双方来说有着双重意义,一是可以使发达国家以更低的成本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任务。二是使经济转轨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获得节能减排项目在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走上一条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是种双赢”的交易机制。
碳排放权市场,从交易主体双方的地位来看,可以分为配额型交易市场和项目型交易市场。配额型交易市场中,交易双方都是发达国家碳信用,属于发达国家之间互助履行减排承诺的交易。主要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NSW/ACT)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等。基于项目的交易市场主要包括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和其他的义务减排。[2]
由于在配额型交易市场中对碳排放量采取总量限制,这种机制所产生的约束要比没有总量限制的减排项目自身所产生的利益激励更为严格。因此,配额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流动性更高,交易规模也远远大于项目型交易市场。如表:
表一2005―2009年谈交易量和交易额一览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交易量(MtCO2)
交易额(MUS$)
交易量(MtCO2)
交易额
(MUS$)
交易量(MtCO2)
交易额
(MUS$)
交易量(MtCO2)
交易额
(MUS$)
交易量(MtCO2)
交易额
(MUS$)
配额型交易市场
328
7971
1134
24699
2109
2109
3093
100526
6326
118474
项目型交易市场
382
2894
611
6536
874
874
1476
32788
1266
20221
合计
710
10864
1745
31235
2983
2983
4569
133314
双碳的作用篇5
固态炼钢用双辊连铸机直接把铁水制成铸铁板带,再通过气固反应进行脱碳,其中铁水通过铁水预处理调整铸铁板带的最终化学成分,此过程省去了转炉炼钢和炉外精炼等工序,大幅度减少了工业气体的排放和能耗。近几年,双辊连铸生产铸铁板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功生产出0.5~3mm厚的铸铁板带,双辊连铸生产碳含量为5%的钢带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高炉长流程由铁矿石冶炼为钢材的过程中需经历反复的还原、氧化过程,金属液的氧势为πO=RTlnpO2,pO2为金属液溶解氧反应氧的分压,R为常数,T为金属液温度,该过程氧势变化。高炉冶炼铁水经过铁水预处理、转炉吹炼、炉外精炼、连铸连轧后成材。在转炉冶炼吹氧脱碳过程中,氧气在液态Fe中的溶解度很高,导致脱碳后钢液氧势很高,需加合金脱氧及氩气搅拌脱除部分夹杂物和气体后进行连铸,此流程工序节点多,冶炼成本较高,所排放的工业气体巨大。即便如此,钢中尚存在一定量夹杂物和气体,从而对钢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氧在固态铁中的溶解度极低,固态脱碳这一新工艺有效地避免了夹杂物和气泡的产生,且在脱碳过程中排放有害气体较少,便于回收利用。固态炼钢工艺流程的氧势变化。由高炉生产的铁水,经铁水预处理调整成分后,直接由双辊连铸等薄板带连铸设备固化,再在高温加热条件下,以气-固反应的形式脱除铁薄带中的碳至所需水平。由于传统炼钢过程中夹杂物和气泡主要来于铁水的氧化过程,而工艺脱碳过程中又省去了高强度吹氧和铁合金脱氧,所以避免了钢中夹杂物和气泡的生成。
2固态脱碳研究
已取得的成果固态脱碳主要是气-固化学反应脱碳和碳在固体内部扩散迁移相结合的冶金物理化学过程。一般情况下,对于气固两相反应脱碳,碳在固相中的扩散过程为反应的限制性环节。固态脱碳借鉴取向硅钢脱碳退火机制,在一定温度下,通入加湿N2+H2形成弱氧化气氛,钢材内部C扩散至表面与气相中的H2O发生可逆反应,来脱除钢中C元素
3结束语
双碳的作用篇6
碳税及其“双赢”效应
碳税作为环境税的具体税种之一,是对化石燃料按照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其基本功能在于促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有效降低温室效应。碳税的开征不仅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可以通过税收转移,减轻社会福利成本或降低扭曲性税收的比重,形成更多的社会就业和国民生产总值,获得非环境收益。对于碳税的这一“双赢”效应,不少学者都有所研究,比如,Pearce提出,碳税应当被用来大幅减少现有税收的税率,以减少现有税收如所得税或资本税的福利成本,这样一种税收转移可能以零福利成本或负福利成本获得环境收益,实现环境改善和福利成本降低的“双赢”效应。Bovenberg认为,征收环境税除了会产生更低的外部性,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绿色红利”外,环境税增加的收入还可用来减少其他已存在的税收扭曲,弱化税制对劳动和资本的负效应,促进就业的增加和税制效率的提高,即“效率红利”。Terkl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若以二氧化碳的税收收入替代等量的劳动所得税,可以提升福利效果约6.3亿美元到30亿美元;若用于替代公司所得税,则福利提升更可高达10亿美元至48.7亿美元。Bosquet的研究结果也认为,在环境税改革实施区域,二氧化碳减少量非常明显,短期与长期的就业有所增加,其“双赢”效应是存在的。
碳税制度设计的原则
碳税在内化成本的同时,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征收碳税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碳税的“双赢”效应,在设计碳税制度时,必须考虑以下原则:
第一,碳税制度设计应与整体税制改革相结合。按照“税收中性”的要求,在开征碳税的同时,应尽可能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并适度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或通过社会收入再分配补贴低收入群体。碳税的税基选择和税率确定应模拟现实条件反复检验,尽可能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降低碳税本身的扭曲性,减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这样,既可以通过碳税的开征消除外部不经济性,实现企业外部成本的内在化,还可以通过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负担的降低刺激外部经济,减轻合乎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达到环境质量改善和税制效率提高的“双赢”。
第二,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方面,发展经济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为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需要保证碳税对企业具有较强的激励力度,促使其改变对化石能源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开征碳税也要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应该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把税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三,立足国情,循序渐进。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在税制、纳税人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也有所差别。一般而言,碳税的实施通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在碳税开征前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告知企业相关实施方案,使企业在不承担税负的情况下主动调整能源消费行为。其次,分步推进碳税和逐步提高税率,一开始宜设定在较低的水平上,然后再逐步上升,这样可以让企业在承担较低税负的境况下继续调整能源消费行为,先进行一些减排成本较小的调整,当税率提高时再进行减排成本较高的调整,以此来降低碳税对企业竞争的影响以及社会抵触情绪。最后则是缓解或补偿措施的逐步减少。
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框架
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瑞典、丹麦、荷兰四个北欧国家先后开征碳税,此后,德国、英国、法国等相继开征碳税。借鉴这些国家在碳税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国在碳税制度设计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确定碳税税负。一方面,根据化石燃料按含碳量测算的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科学制定计税税率。目前各国均以“标准一定价”为最基本的方法,即运用一定的规则选择一组可接受的环境质量标准,然后对碳排放量征税。我国在借鉴“标准一定价”方法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各项已有的碳减排政策措施,以碳税的负担能满足政府为消除纳税人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支付的全部费用为最低限量,计算出合适的碳税税率,此税率应尽可能高于企业为减排所使用替代能源或技术改造的预期边际成本,然后根据实施的效果逐渐调整。此外,有必要建立起碳税的动态调整机制。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范文(整理28篇)
- 阅0我的老师作文500字篇1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她就是我的语文杨老师。杨老师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黑葡萄一样又黑又明亮的大眼睛,短短的头发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白白的皮肤,红彤.....

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二年级期末总结范文篇1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提高,同时,我也收获颇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就本学.....

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 阅0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篇1时间过得真快,新学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在这忙碌、充实的一个月里,我们在师傅xx的领导下完成了工作室预期的目标以及自己制定的发展规划。从中体会到了学.....

农村文化中心简介范文简短,农村文化
- 阅0农村文化中心简介范文简短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演讲活动。我是来自溪口信用社的向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相信在座各位都有过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