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盈利模式的方法(6篇)

来源:网友

分析盈利模式的方法篇1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excel;分析模板设计;模拟运算表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是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型,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它在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量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不复杂,但计算工作量相当大。应用excel进行本量利分析将会使计算工作大大简化。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

本量利分析的损益方程式为: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m=p×q-b×q-f

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预期利润分析

在规划期间利润时,根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销量关系,利用损益方程式计算出预期利润。

(二)盈亏临界分析与安全边际分析

盈亏临界分析主要研究利润为零的特殊经营状态的有关问题,是本量利分析的一项基本内容,亦称损益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确定盈亏临界点、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等问题,主要计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根据盈亏临界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安全边际率分析。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损。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额(量)

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与正常销售额(或当年实际订货额)的比值。

(三)敏感分析

(1)分析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

(2)分析各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参数变动百分比

笔者认为,敏感系数也可以利用(1)的结果直接计算,因为从盈利m到0表示利润下降了100%,因此:

敏感系数=-100%/(1)下参数变动百分比

(四)影响利润各因素变动分析

主要研究利润不为零的一般经营状态的有关问题。包括:

1.编制单因素变动利润敏感分析表与制作敏感性分析

列示各因素变动百分率及相应的利润值,各因素变动百分比通常以±20%为范围。

2.分析单项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分析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诸因素中的一项变动对利润产生的影响。

3.有关因素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由于外界因素变化或企业拟采取某项行动,有关因素发生相互关联的影响,企业需要测定其引起的利润变动,以便选择决策方案。

(五)实现目标利润的有关条件分析

1.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2.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

二、案例资料

甲企业目前生产的a产品单价为2.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42000元,产销量为12万件,所得税率25%。要求采用本量利分析法分析:

(1)a产品预期利润为多少?

(2)a产品保本点为多少?安全性检验水平为什么等级?

(3)a产品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各参数变动对利润的敏感程度为多少?

(4)编制a产品单因素变动利润敏感分析表与制作敏感性分析图。

(5)甲企业如果采取以下单项措施,预期利润为多少?1)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产品价格下降到2元;2)采取措施将单位可变成本降到1.4元;3)采取措施将固定成本降到35000元;4)提高生产效率将产量提高到15万件。

(6)甲企业经过多次综合平衡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预期利润将为多少?1)产品价格下降到2.1元;2)单位可变成本降到1.45元;3)固定成本降到40000元;4)产量提高到14万件。

(7)甲企业提出要求,a产品要实现60000元税后利润,不考虑其它参数变化各参数要达到什么水平?各参数发生关联变化时,各参数应达到什么水平?

三、本量利分析excel分析模板设计思路

第一,将分析模板设计成两大部分:条件区域与分析区域;

第二,在条件区域输入各参数的现有水平、目标利润、将要采取的措施等;

第三,在分析区域自动实现预期利润分析、盈亏临界分析与安全边际分析、敏感分析、影响利润各因素变动分析、实现目标利润的有关条件分析。

模板设计完成后,分析者只需在条件区域输入数据就可以自动得到本量利分析的各项分析结果。

四、本量利分析excel分析模板具体设计

(一)设置条件区域(图1)

(二)自动实现预期利润分析(见图2、具体公式见图3)

(三)自动实现盈亏临界分析与安全边际分析(见图2、具体公式见图3)

b20“安全性检验”通过if函数进行自动判断,b20=if(b19>0.4,"很安全",if(b19>0.3,"安全",if(b19>0.2,"较安全",if(b19>0.1,"值得注意","危险")))

(四)自动实现敏感分析(见图2、图3)

敏感系数的计算不必按教科书所写先计算参加变化10%的利润,再计算利润变化百分比,然后相除得到,直接用“-1/临界时参数变化百分比”。

(五)自动实现影响利润各因素变动分析

利用excel“数据”下“模拟运算表”可以快速制作单因素变动利润敏感分析表。

第一,在a30设变化率为0值(a30

=0),作为“模拟运算表”引用行(变化率

-20%到+20%)的依据。

第二,在b32:b35输入基本公式,一定要将变化率a30设计在公式中,否则无法运用“模拟运算表”功能。

第三,选中b31:k35,运用“模拟运算表”得到各参数变化-20%到+20%下的利润结果。运算表中b32:b35为公式区域,“输入引用行单元格”=a30,同时按ctrl+shirt+enter就完成了。

具体过程见图4。

根据敏感分析表的结果绘制敏感分析图(见图2)。

分析单项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与有关因素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公式设计较为简单,略。

(六)自动实现目标利润的有关条件分析

1.采取单项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可以利用敏感系数进行计算。先计算目标利润与原预期利润的变化率,如:价格应达到的水平=原价格×(1+利润变动率/敏感系数)。具体公式见图5。

2.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目标利润:则在条件区域不断调整参数水平,并在条件区域e9中设e9=k47(见图1),可以动态观察目标利润的变化,最终确定各项参数水平。

借助笔者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引用、模拟运算表、图表等强大功能所做的以上设计,分析者只需在条件区域输入各项参数水平以及将要采取的措施引起参数的变化值,就可以自动得到期望的本量利分析结果,大大提高本量利分析的效率、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和图表绘制的规范性。

分析盈利模式的方法篇2

关键词:盈余质量O2O概念股因子分析法

一、引言

O2O(OnlineToOffline)商业模式自2010年底进入我国,给各行业的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带来新的契机。利用互联网去改造并提升传统服务产业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上市公司纷纷尝试O2O模式,特别是教育、百货、旅游等行业希望通过推进O2O模式突破企业增值的空间。会计盈余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为探索企业的盈余质量提供了新素材。基于上述现,研究该商业模式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O2O模式传统意义上是指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加大商户的参与度以及用户的体验度,以便消费者通过线上服务与价格的对比,继而更好地享受线下商品消费或增值服务。对于O2O模式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企业网络技术和营销管理领域,较少地涉及到电子商务企业财务方面的研究。学术界目前仅有的与盈余质量相关的研究包括电子商务赢利模式分析、运用会计盈余指标体系对网络企业的盈余质量进行评价等,研究方法多是描述性分析,较少地采用具体数据进行论证,导致理论研究缺少说服力。

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盈余质量的理论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对盈余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及预测模型的研究。早在1968年Beaver研究得出结论:股票价格的波动会受到上市公司盈余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同时研究出股票价格受到会计盈余的影响。盈余质量的高低可以从上市公司多角度去衡量。Thomton是最早从利润角度来分析盈余持续性的,他认为利润是衡量盈余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利润越高,盈余持续性越强,从而盈余质量越有保障。目前盈余质量主要从成长性、持续性、现金保障性等方面去研究,郦玉敏(2005)认为盈余的持续性必须建立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这样盈余质量才能成为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还指出现金保障性是识别盈余质量优劣的最客观、最直接的判断标准。测量盈余质量往往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衡量。张川(2012)认为应该分析利润结构,了解企业盈余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企业营业利润所占比重越高,盈余质量就越高。因此,企业的长期发展及其利润分配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和持续性。

总之,盈余质量是会计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关程度的优劣表现。盈余质量的评价度高,说明企业会计收益与实际收益相符,也就说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上市公司过去、现在的经营情况,其描述是可靠的,由此对目标企业的发展预测具有借鉴意义;反之,如果其评价度低,说明企业实际收益会低于账面上的会计收益,盈利质量下降,投资者对于目标企业的预期缺乏直接的判断标准。

三、O2O模式下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

由于B2C、C2C和O2O等电商模式对实体经营的冲击,不少传统行业如零售百货、旅游等在消费需求的变化下受到了生存威胁,那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打造起自己的线上商务平台,而实力较弱的企业也在第三方平台的帮助下走上电商之路。

资本市场上,O2O概念股备受关注。首先,在线教育股指涨幅较为显著,2013年其股指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高达165%,其次是在线旅游相对涨幅为125%,医疗、家电、汽车涨幅在60%左右。从个股来看,众信旅游自2014年1月23日上市以来创下9个涨停板的记录;2015年立思辰和乐视网涨幅达到200%以上,像拓维信息、众信旅游、盛路通信等涨幅也达到100%以上。据《新财富》2013年评选出与O2O模式融合度最高的25家企业,所属行业包括旅游、教育、服饰、零售家电、医疗、金融等行业。O2O概念已不再只是传统企业同互联网的融合,更多地突破了传统实体产业链的界限,结合4G和WIFI等智能移动终端,不断再造出新的智能产业,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旅游备受热捧;医疗领域上也出现网上挂号、疾病管理平台、健康追踪设备实时数据追踪和分析等O2O医疗管理技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同样都是传统行业的革新,其相关业务都将初具规模。

四、盈余质量指标体系设计与假设的提出

盈余质量能够较为综合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能够弥补单一财务数据引导下的决策失误。投资决策者依靠企业的历史财务信息做出判断,用当前盈余对未来做出决策,继而在资本市场上得以验证。

(一)财务指标设计及其假设提出

1.净资产收益率(X1)。净资产收益率,即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与净资产账面价值平均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比率,也反映股东投资获得的收益高低。该指标越强,说明投资的资本创造利润的能力越强,获得盈余的质量也就越高。

假设1:净资产收益率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2.销售净利率(X2)。销售净利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评价了企业在一定期间通过销售方式获得利润的能力。如今不少企业通过互联网手段创造收入,在该模式下收入水平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销售收入增加,企业的净利润通常会随之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也会随之增强。

假设2:销售净利率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3.每股净资产(X3)。每股净资产是股东权益与总股数之间的比率。该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的账面价值。比率越高,表明股东的财富实力雄厚,那么创造利润的能力就越强。严格来讲,每股净资产并不是衡量企业盈利水平的指标,但是公司股东财富实力受到公司盈利状况的影响,如果利润增加,股东的财富就会增加,每股净资产也会相应增加。因此,该指标与企业盈利能力有着密切关联,投资者可以根据该指标的变动趋势来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发展趋势。

假设3:每股净资产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4.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率(X4)。盈余质量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经常性发生的基本业务带来的收益。除了利润,现金流量是投资者重视的另一方面。企业高质量的盈余不需要仅靠应计项目来支撑,持续增长的现金净流量成为直接影响盈余质量的关键。Mikhail等(2002)认为盈余质量是指用当前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量高低水平,也就是看会计盈余是否能转化为现金的净流入,转化能力越高,盈余质量越高。互联网消费对于企业来讲,最大的优势在于先付款后发货或一手交货一手付款,在收入的实现上更偏向于收付实现制。因此该模式下保证资金日常往来的前提下,经营性现金流量收支能力越强,盈余质量越有保障。

假设4: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率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5.主营业务经营利润增长率(X5)。一般来说,盈余应由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营业利润、企业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和非日常活动产生的营业外收支净额三个部分构成。主营业务经营利润考虑到企业通过主要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其他盈余来自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利得,只能增加企业的账面收益,无法成为企业的主营业务。因此,主I业务经营利润指从营业收入中扣除经营成本的那部分利润。经营成本主要包括了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主营业务利润能够持续发展,盈利水平才有保证。

假设5:主营业务经营利润增长率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6.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X6)。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所占的比重越大,说明企业的日常经营越稳定。如果比值小,说明企业的利润构成大部分来自非日常发生的业务活动,如处置不动产、资产盘盈等,这些活动无法维持盈余的长期性。因此,用主营业务利润与利润总额相比较,可以分析企业的盈余质量。营业利润在企业利润构成中持续时间是最长的,如果企业盈利性越强,投资者决策对会计盈余信息的判断依赖性就越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便可根据不同投资的对象盈利性做出相应的决策,并充分识别出财务信息中盈余质量的差异性。

假设6: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与企业盈余质量正相关。

(二)变量设计

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为因变量,财务指标为自变量,设计变量见表1。

五、盈余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目前有关电商模式下的企业盈余质量的研究不多,并且电商模式只在近几年开始发展。本文结合《新财富》2013年评选出的与O2O模式最具融合度的上市企业以及来自网站的O2O概念股,所选指标来源于沪深两市2013年底前上市的O2O概念股,共计12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2015年年报数据加以整理计算。年报数据均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软件。

(二)评价指标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要求单项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将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用公共因子反映众多变量的代表性信息,根据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来规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文中将净资产收益率等几个财务比率作为原始变量,利用SPSS19.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求其相关矩阵,以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果。

首先将2015年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利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和KMO检验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近两年的KMO均大于0.5,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因此,原指标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公因子方差是按照所选标准提取相应数量因子后,各变量中信息分别被取出的比例。2015年从X1至X6因子方差信息提取度依次为:0.702、0.793、0.696、0.983、0.735和0.912,由此说明各指标所提取的信息均较为充分。在确定公因子的个数时,利用SPSS19.0软件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其中,前四个主成分特征值较大,对样本方差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1.817%,介于70%―100%之间,说明这四个公因子代表了绝大部分信息,对评价企业盈余质量的把握性较充分,因此可以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为4。文中选取前四个主成分并分别用F1、F2、F3、F4来表示,经旋转后得到2015年因子模型:

F1=0.434X1+0.884X2+0.456X3+0.835X4-0.106X5+0.044X6

F2=-0.064X1+0.103X2-0.087X3-0.184X4+0.986X5+0.020X6

F3=0.007X1+0.001X2+0.027X3+0.035X4+0.020X5+0.999X6

F4=0.714X1-0.022X2-0.692X3+0.046X4+0.013X5-0.013X6

(三)评价模型建立

以上通过主成分的提取结合样本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用表3中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有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例作为权重加权汇总,求解各个因子得分,从而得出盈余质量的综合评价函数,即盈余质量分析评价模型F2015:

F2015=(32.585XF1+17.260XF2+16.691XF3+15.281XF4)÷81.817

根据该评价模型计算出各个公司盈余质量的综合得分,由此来评价各公司的盈余质量。通常得分1,则说明盈余质量高。

六、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

(一)整体盈余质量评价较高

2015年120家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数均值为0.149。其中,近80%以上的企业评分值大于0,从数值上可见O2O概念股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较高。在这120家企业中,被评定与O2O模式融合度最高的25家A股上市公司按综合得分大小进行降序排列。有9家分值大于1,11家企业分值介于0和1之间,5家企业分值在-1和0之间。盈余质量同股价涨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F2015越高,股价涨幅越高,并存在一个明显的估值合理区间带,在此区间带之下的公司,被认为属于低估的上市公司;在此区间带之上的公司,被认为属于高估的上市公司(例如乐视网、立思辰)。乐视网、立思辰盈余质量评价负值,但其2015年股价涨幅高达200%以上,表现出盈余质量水平同股价涨幅不尽相同。从整体来看,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能够准确反映出这25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水平及对股价的影响。见表2。

通过研究发现,O2O模式的发展对于企业提高其盈余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这些来自各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并非各个都主要经营于该领域,例如大部分从事在线教育的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或是跨界运作的方式涉足O2O领域,甚至他们的盈利模式在年报中很难发现,相关的收入缺乏明确的说明。因此上市公司针对O2O相关业务进行信息披露是必要的。

(二)研发技术投入需加强

互联网模式融合下的企业需要更多技术创新和智力资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研发支出,以获取更高回报,加大无形资产和研发技术的投入对于当今智能化产业来讲是不可避免的阶段,特别是在发展初期。研发技术对企业盈余的影响效果显而易见。单从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120家企业中投资于研发的企业仅有44家,不到一半,较多企业并没有在意到研发的重要性,由于实力规模的不同,也限制了企业研发费用的支出。这方面对于盈余质量的影响是存在的。Z

参考文献:

[1]李宇清,徐旭,曾繁荣.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8,(2).

分析盈利模式的方法篇3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从探索阶段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在这30年中不断发展创新,为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网上购物提供了便利。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起到了导向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24亿,较去年同期的3.04亿增长6.6%,网民使用比例为63.2%。[1]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生态企业不同于互联网公司链重构生态企业价值。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在往这方面转型,从最早以经营简单网页为主的新浪、博客等公司到目前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淘宝、唯品会等,都为人们网络浏览时事和网络购物带来诸多便利。然而,一个运营成功的互联网生态企业必然离不开正确的盈利模式,能够及时改变盈利模式的互联网生态企业就存在持续经营的可能性,不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企业将会面临“速死”。

二、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着重运用博客这一“速生”、“速死”企业案例,分析导致该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以及在盈利模式选择上的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做出相应的改善。

(二)探索分析法

通过对现有企业及其对应盈利模式的研究,筛选出最适应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进行“错位”分析,得出适应该企业的最优盈利方案,为互联网生态企业提供实用建议。

三、盈利模式理论分析

(一)盈利模式概念

盈利模式,既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是指按照利益相关者所占份额,将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目标利润做出相应比例的划分。

盈利模式是对企业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和管理,即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产过程以及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还有观点认为,它是一种组织机制和业务结构,是通过整合营销经验和利益相关者资源来实现的。

(二)盈利模式种类

目前,我国网络生态企业盈利模式主要有6类:在线广告、移动增值服务、网上商品交易、网络游戏运营、注册会员费和服务功能。大多“速死”的互联网生态企业在其没有充分考虑盈利模式的选择下而投入资本,导致其不能持续经营。本文将对“速死”企业进行盈利模式的“错位”分析,为互联网生态企业在盈利模式的选择上提供借鉴。

(三)盈利模式构建

盈利模式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从客户那里赚取收入。建立利润模型的关键是分析模型是否能给客户带来相应的利润,进而提高企业的声誉,并从客户的利润中获取相应的利润。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围绕满足客户需求而展开的,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指出的“顾客是价值最大化者”。所谓顾客的需求,就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的期望。由于企业是为客户服务的目的,而顾客满足需求的东西是有选择的,那么,企业必须创造一个“价值优势”的产品,即更实用、更好的功能,更能满足顾客或产品对消费者的兴趣,使顾客在购物心理时有选择的倾向,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盈利模式不妨看成一个大系统,它由不同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组成。一般盈利模式包括利润点、利润目标、利润来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壁垒五个部分。这五个要素在整个盈利模式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联如下图所示。[2]

四、实证研究

本文以博客为例,阐述其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中所运用的盈利模式,简单探究其衰败的原因,并运用盈利模式“错位”分析,总结出适合博客的最优盈利模式。

(一)博客简介

博客,仅音译,英文名为Blogger,为WebLog的混成?~。它的正式名称为网络日记;也被称为博客或部落馆等,是一种通常发表的个人或图片的网站。博客文章通常按时间顺序排列。许多博客会聚焦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以图片或文字或视频的形式表达出来,并给浏览者提供评论或相互交流的平台。还有些博客则是个人日记,是博主发表个人观点、评论时事的一种良好渠道。常见的博客表达方式有文字、图片、视频、音像等,这些方式的组合也使博客网页变得丰富多彩。比较著名的有新浪、网易等博客。

(二)博客原有盈利模式分析

1.博客的发展现状

我国博客在发展之初十分迅速,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随着各大网站的逐步推出,博客数量呈现几何式增长。新闻博客和财经博客是最具吸引力的,这些博客大多是由个人创造的,在传递各类新闻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新的平台。

然而相较于发展迅猛的微博,博客的发展显得十分缓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博客手机客户端的功能不齐全,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博客的发展。

2.原有盈利模式

(1)在线广告

通过对博客的各种盈利模式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门户网站的主要盈利模式仍然是广告,广告既是最直接的盈利方式也是最广泛的盈利方式。近几年,惠普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等广告主开始在博客中国网站网络广告,这意味着博客开始吸引广告主的目光。[3]然而,仅仅依靠广告并不能使博客长久的运营下去,不及时地转变盈利模式,将会使用户失去对博客的依赖。

(2)无线增值服务

无线增值业务主要指移动博客或手机博客,包括手机域名绑定、功能分类、移动等。韩国的赛我网,借助“细分移动博客”这一业务,成为了韩国最大的社区网站和全球极少数的盈利博客网站。[4]国内的很多网站也开始效仿,博客将无线服务与移动服务连接起来,使无数手机用户可以随时浏览网页。

(3)个性化增值服务

在国外,普遍存在著对注册用户收取费用的博客盈利模式,如美国硅谷科技公司六度分割有限公司(SixApart,Ltd)拥有100多万的付费博客用户。[5]国内博客也曾考虑过这一盈利模式,客观来说,这一模式的实施将会是博客盈利的又一大趋势。

以上的三种盈利模式中,博客最传统的盈利模式是――广告,但由于使用用户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因素,使得博客在广告、移动增值服务等方面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少。

(三)博客盈利模式“错位”分析

1.新的盈利模式

(1)商品网络在线交易

商品网络在线交易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交易模式,也是广大消费者比较喜欢的交易方式。博客想要发展并从中获利,必须充分利用商品网络在线交易平台,将博客与电子商务连接起来,推出更多引人注目的版块,培养、建立新用户群体。这些用户群体的形成,不仅提高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深度,而且在激发市场潜力的同时,从而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

(2)网络游戏运营

网络游戏运营将会是博客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营销者可以在博客网站页面增加游戏选项,让用户在不用下载游戏的同时能够自行选择想要玩的游戏。当然,游戏本身的设置不能占用手机太大内存。这样,既可以留住使用博客多年的老用户又可以吸引热爱游戏的年轻人。

商品在线交易和网络游戏运营是对于博客发展现状分析出的两种较适合的新的盈利模式。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摒弃博客的传统模盈利式――广告。只有将这几种盈利模式相结合,观察其在博客运营中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才有可能使博客“起死回生”。

2.建议

(1)与电子商务融合

博客营销的未来发展将与其创造的价值紧密相连。博客和电子商务网站的融合,使人们在做博主的同时也可以在其页面上开店,将自己想要卖的东西展示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的融合完全可能产生全新的营销策略,增加博客的点击量和浏览量。

(2)独特的营销模式

所谓的独特是指企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出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产品。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已经步入“个性化时代”,在博客上制定相适应的个性化营销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博客网站可以提供各种收费性的营销平台来吸引客户。

(3)内容丰富有针对性

博客网站的内容应该选取当下比较流行的话题不定期的更新。无论博客是企业的还是个人的,其共同点是:只有在内容上有新意,有创新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博客营销的核心就是立于消费者的角度,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设计出新颖的功能来留住消费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客将继续增加点击率,博客营销将变得更加明显

五、结语

分析盈利模式的方法篇4

摘要:针对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猛,逐渐挤占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这一热点,根据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结合2004-2013年我国11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了网上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ROE的实证模型,得出网上银行客户规模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网上银行;盈利水平

目前,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对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形成了巨大冲击,开始逐步挤占传统金融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开始探索“互联网化”的经营模式。因此,金融的互联网化———即网上银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视作其战略转型的目标。抢占网上银行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提升网上银行客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重点。

一、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影响分析

(一)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收益的影响

网上银行通过客户规模的积累能够带来网上银行年费收入,通过客户交易习惯的培育能够将更多结算交易迁移到网上,从而带来网上支付手续费收入及结算手续费收入的沉淀,网上银行对柜面的替代能够减轻柜面操作压力,节省商业银行营业成本,从而带动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提高。

(二)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成本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由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几部分构成。其中,营业支出包括网上银行的经营成本。网上银行的经营成本包含软件成本、硬件成本、日常运营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等。

综上,网上银行的前期开发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成本支出,但随着网上银行客户规模和业务量的积累,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将不断下降,从而盈利水平将逐渐提升。

二、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网上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模型的建立

1.数据的来源

选择了我国11家上市银行2004-2013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主要研究这11家银行2004-2013年以来网上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整体盈利水平的影响。

2.自变量和因变量

根据杜邦分析法,因变量主要选取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个指标。

在自变量方面,本文主要取自网上银行的客户规模这个指标。因为根据前文对于网上银行盈利模式的分析,该指标直接影响网上银行的收益与成本,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除了网上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外,为了消除其它因素对盈利水平的影响,本文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权益乘数CS作为控制变量。权益乘数越大,代表商业银行的负债程度越高。

3.模型的建立

令i表示横截面单元,t表示时期。不考虑各个时期截距项的变化,本文设定基本模型的形式如下:

ROEit=δo+β1CNit+β2CSit+μit

模型各变量的含义如下:ROEit,为某一年某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数值。CNit代表某一年某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的累计客户规模。CSit代表某一年某商业银行的权益乘数。

4.模型估计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本文对于网上银行的客户规模使用z-score标准化的方法,对于商业银行的权益乘数使用的是log函数转换的办法。

(2)单位根LLC检验

本文采用LLC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从结果看,各个变量均是原水平序列平稳,即服从0阶平稳,因此不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可以直接进入回归分析。

(3)回归过程

上表中固定效应显著性F检验显著,表明固定效应模型的表现将优于普通混合OLS回归,因此对比OLS,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CN的系数估计值为1.015,对应的t统计量为2.63,在1%显著性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了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CN每提高一个单位,ROE水平将平均提高1.015,CN对于ROE即银行的盈利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关于本文的小结

本章主要运用了2004-2013年面板数据,采用了线形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了网上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网上银行客户规模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因为网上银行业务在对存款资金的沉淀、客户资源的扩展及柜面业务的分流等方面都有关键作用,网上银行业务的竞争力对未来银行的盈利水平有重要影响,所以在网上银行业务上的落后将导致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缺失竞争力水平。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网上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不够成熟化、市场化,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上的盈利情况,网上银行业务对银行业务的影响能力都是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对于我国的各家商业银行来说,在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上,最关键的是要选取适合自己的措施,真正实现网上银行业务的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促进银行整体盈利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报告,2012.

分析盈利模式的方法篇5

一、新准则下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新会计准则共有三个层次: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以及32项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对于建造合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6项具体准则未相应的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准则体系。新准则的指导方针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新准则促使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维护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意义重大。

(一)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限制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主要表现在:

(1)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新准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明确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将持股比例作为确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唯一标准,使得母公司可以通过改变持股比例来缩小或者扩大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新准则规定母公司应将其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将是否拥有对被投资单位的实际控制权作为纳入其合并范围与否的依据,从根源上限制了一些企业通过改变持股比例来改变合并范围,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2)资产减值准则。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进行会计处理。在旧准则下,企业将资产减值准备的大规模冲回作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现行准则实施后,虽然坏账准备等项目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但由于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上述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项目,因而大大限制了企业利用“秘密准备”制造虚假利润的行为。

(3)存货计价方法。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计价方法通过存货购入价格的变动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企业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方面存在较大的自主空间,可能基于调节税负或者使企业不被“ST”等目的而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新准则的这一规定对于企业通过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二)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的新空间新会计准则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在其他一些方面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原则。新准则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且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还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产生的损益从在报表注释中进行反应转移至表内列示,这一规定对拥有较多金融工具的企业的利润有较大的影响。再加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固有缺陷,很有可能使得某些企业通过将对金融工具的操作作为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途径。

(2)固定资产准则。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当使用寿命预计数和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进行调整。这就给予了企业更大的自由,企业可以通过会计估计的变更来调整各期的折旧费用,进而以影响各期利润。由于固定资产的金额一般比较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微小改变就可能造成利润较大幅度的增减变化,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和计量;在进行后续计量时,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满足特定条件时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这一规定改变了企业的收益计量方法,以往只有当投资性房地产在卖出后才能确认收益,而现在只需进行价值重估就可以确认收益。公允价值的确定涉及到很多职业判断的因素,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到其专业水准及职业道德的影响,因而这一规定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4)无形资产准则。新准则将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并规定开发阶段支出可以资本化。这将减少企业费用,从而减小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无形资产的研发业务非常复杂,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难以彻底区分,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新手段。

(5)借款费用准则。新准则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由固定资产扩大到存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无形资产等,资本化的借款范围由专门借款扩大到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企业可能通过调整一般借款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金额和时间来调节利润,从而成为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途径。

(三)新会计准则下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变化电力行业有其鲜明的行业特征,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比重很大。电力行业作为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产业,严格地受到国家的管理。从盈余管理的动机考虑,电力上市公司出于公司业绩和政治因素的考虑会进行盈余管理。结合电力行业的特征,新准则下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有:由于电力行业本身固定资产比重大,电力上市公司可能利用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电力行业本身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且借款比例大,电力上市公司可能利用新借款费用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电力行业的特点决定其资产减值准备较多,新资产减值准则将会减少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上文的介绍,新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限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同时在另一些方面又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新准则对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也不例外。结合电力上市公司的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电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假设2:电力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准则进行向上盈余管理

假设3:资产减值准则限制了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选取的样本根据研究其他综合收益的需要,剔除了ST等特殊的情况,选取了沪市30家电力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EXCEL和SPSS17.0软件完成。

(三)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国外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盈余管理的研究,盈余管理的计量始终是盈余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现阶段的研究方法中,主要是将“可操控性利润”作为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西方会计学者对现有的几种方法的可靠性评价结果为:修正的Jones模型的效果最佳,迪安吉洛模型效果最差。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明确地将经济环境的变化引入了对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估计中。横截面Jones模型中的参数采用的是截面数据而不是时间序列数据,因而该模型没有对时间长度的要求,并且该模型是唯一能够一贯识别出盈余管理的模型,因而本文采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来分析盈余管理。

关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本文利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对2009年~2010年我国电力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进行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各年度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获取模型中各参数的估计值。模型为:

TAit/Ai,t-1=αi(1/Ai,t-1)+β1i(?驻REVi,t-1/Ai,t-1)+β2i(PPEi,t/Ai,t-1)+εi,t(1)

其中TAit为i公司在t年度内的应计利润总额;Ai,t-1为i公司在t-1年度末的总资产;?驻REVi,t-1为i公司第t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第t-1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PPEi,t为i公司在t年度末的固定资产原值;ε为残差值。

第二步,运用上述模型得到的参数估计值(αi,β1i,β2i),计算得到各个上市公司的以上年度资产计量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i,t,其计算模型如下:

NDAi,t=αi(1/Ai,t-1)+β1i[(?驻REVi,t-?驻RECi,t/Ai,t-1]+β2i(PPEi,t/Ai,t-1)(2)

其中,NDAi,t为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驻RECi,t为i公司第t年度的净应收款项与第t-1年度的净应收款项的差额,其他变量的含义和式(1)相同。

第三步,计算得出各个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i,t,总体应计利润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与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之和,即

DAi,t=TAi,t-NDAi,t(3)

其中,DAi,t为i公司在t年度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关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t检验。根据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只有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地异于零时,上市公司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2)运用主成分分析盈余管理的手段。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本文选取表示财务杠杆的流动比率(CrrntK)和资产负债率(DebtR)、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CFO),固定资产(FA),资产减值准备(IOA)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分析:

DAi,t=α0+α1CrrntK+α2DebtR+α3FA+α5IOA+ε(4)

其中,DAi,t是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1的描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电力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

(二)回归分析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资产减值与可控收益相关,即固定资产准则和资产减值准则是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与本文的假设1致,但回归方程的整体解释程度不是特别高,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还有待继续发掘。

由表4的结果可以得出,各个自变量的相关性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共线性,整个方程的解释度不高,但是模型的检验结果显著,可以解释因变量。

四、结论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假设成立,即电力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准则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则对电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限制作用。这一结论对辨认如电力行业这种资金密集且固定资产比重大的行业的盈余管理有一定帮助,报表使用者可以重点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对此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过度的盈余管理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应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由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时间较短,相关数据不太充分,本文所得的回归方程的解释度不太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务数据,进行更加全面具体的分析,从而找出解释程度更高的回归方程,找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更加理性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马文芳:《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中国总会计师》2007年第2期。

[2]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分析盈利模式的方法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应收应付款盈亏预警

中图分类号:F20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渗透的深度也越来越热,越来越倾向于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迅捷、有用的管理信息。近期,笔者所在公司启动了盈亏预警体系,这对于企业高层及时掌控项目盈亏动态和各分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调整经营方针,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盈亏预警分析基于项目成本分析的结果,结果的取得耗时长,需动用较多的人力,而且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随意性较强,操作过程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来进行盈亏预警分析呢?

在研读《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著名的经济学奠基性理论也是从实证模型着手,从经济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件入门,逐步归纳分析而形成的。本文要研究的盈亏预警的问题由于很细微,目前在教材中尚没有专门的针对性理论,于是本文抱定借鉴类似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过程中笔者注重联系实际,先分析了教材中关于盈亏平衡的理论在本行业、本企业直接应用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而后分析了公司目前采用的盈亏预警分析的办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注重笔者使用的盈亏预警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一、国内外研究盈亏平衡的理论

国内外研究盈余平衡的理论,无论是管理经济学的观点,还是会计理论专著,几乎都采用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又称CVP(Cost-Volume-ProfitAnalysis)分析法,公式可表述为:BE=FC/(SP-VC)。BE表示盈亏临界点的业务量;FC表示固定成本;SP表示单位产品售价;VC表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理论假定企业有定价权,生产产品的类别和多少均由企业自行确定,不考虑生产能力问题,也不考虑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单个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可知,本企业的固定成本已定,唯一不确定的是企业到底应该生产多少?理论通过计算企业可以保本的最低生产数量,即确定为盈亏平衡产量。企业若生产产量大于盈亏平衡产量,则企业盈利,反之,则亏本。生产越多,利润越大。

理论提出的依据源于西方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的观点,理论认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产品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厂商利润水平。这种分析方法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假定,忽略企业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的弊端,不考虑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不切实际的搞简单规模扩张,最后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管理被动粗放化,最终陷本企业于不利的境地。

二、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建筑企业竞争异常惨烈,平均产值利润率成逐年下滑的趋势,单项工程的单位建造成本预测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建筑产品很少雷同,不适合标准化规模生产,就算是同类工程,同一家施工企业在不同地域建造成本也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一地域不同时段,建筑成本波动性也很大,这就使得量本利分析法变得不太现实。即便使用量本利分析法能够精准算出企业保本点产量,似乎意义也不大。建筑业不是一个承包商主导的市场,施工企业没有定价权,单项工程的毛利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规模扩张不是施工企业的一厢情愿,规模扩张的后果未知。

目前国内外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央政府对地产业宏观调控也没有放松的迹象,财政政策从紧,货币政策稳健,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目前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提高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苦练内功,方是眼下度过难关,站稳脚跟的成功之道。

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就是从项目或分公司的应收应付款余额着手,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数据分析,即可迅速判断项目或分公司目前所处的盈亏状态。该方法简便易行,较为直观。

三、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提出的依据

当代经济学理论都是经过一定的假定,从最基本的实例模型着手,由简及繁,逐步分析推导而形成的理论。当代管理会计理论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同样可以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企业会计理论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的基础,以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没有接受过正规会计理论教育的人大多习惯于传统收付实现制思维,即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很难理解和接受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成本效益。但权责发生制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更加准确,已为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业界普遍认可和接受。公司目前采用的项目成本分析法计算的盈亏状况也采用权责发生制。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遵循两个会计基本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资金运用=资金来源;收入-费用=利润),以现金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试图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通过调整分析,逐步转化为按权责发生制来预测盈亏情况。

四、模型的构建

假定某建筑企业刚刚开业,只有一项工程,当月完成了一定的产值,当月购买了材料、劳务,分包了部分工程。

1、假定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款项,也没有支付任何款项,无银行存款,不存在其他融资和投资业务发生,当月工程效益为0,则很容易建立这样的等式:

(1)应收账款总额=应付账款总额;

(2)若当月工程效益不为0,则等式可表述为:

应收账款总额-工程效益=应付账款总额;

2、若当月开发商向该建筑企业支付部分工程款,建筑企业也对外支付了部分款项,且当月工程效益不为0,月初无银行存款,不存在其他融资和投资业务发生。

(1)若该建筑企业当月没有用现金支付任何管理费用,也没有发生财务费用,则:

应收账款总额-工程效益=应付账款总额;

应收账款总额=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

应付账款总额=应收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

将式代入式得:

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

移项得:

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支付的货币)-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

很显然,在没有其他融资、投资的条件下,货币存量=收到的货币-支付的货币;

从而有:应收账款余额+货币存量-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

(2)若该建筑企业当月用现金支付了管理费用,也发生了财务费用,则:

应收账款总额-工程效益=应付账款总额;

应收账款总额=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

应付账款总额=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以外的货币=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将式代入式得:

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移项整理得:

应收账款余额-应付账款余额+货币存量+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工程效益(Ⅰ)。

3、假定该企业存在所有者投入资金和融资借入资金,月初货币存量不为0,其余情况同2中,则上述(Ⅰ)式可改写为:

应收账款余额-应付账款余额+货币存量-所有者投入货币-融资借入货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工程效益(Ⅱ);

为了便于分析,以下用英文字母对公式进行重新表述:

Br-Bp+Ms-Oi-Ln+Mc+Fc=Pb(Ⅲ)

Br(balanceofaccountsreceivable)表示应收账款余额;

Bp(balanceofaccountspayable)表示应付账款余额;

Ms(moneystock)表示货币存量;

Oi(ownerinput)表示所有者投入货币;

Ln(loan)表示融资借入货币;

Mc(managementcosts)表示管理费用;

Fc(financialcosts)表示财务费用;

Pb(projectbenefits)表示工程效益。

至此,盈亏预警体系已初现雏形。

(1)工程盈亏预警体系:

工程效益Pb>=0,则:

Br+Ms-Oi-Ln+Mc+Fc-Bp>=0,

也就是:

Bp

假定上述企业当月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单位,应付账款余额为1200单位,货币存量为100单位,其中:所有者投入货币50单位,向上级机构借款20单位,当月企业发生管理费用100单位,财务费用1单位,由于应付账款余额=1200>应收账款余额+货币存量-所有者投入货币-上级机构借款+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000+100-50-20+100+1=1131,我们可以判定,该企业承建的工程处于亏损状态,若应付账款余额=1131,则该企业承建的工程处于保本状态,若应付账款余额

(2)公司(分公司)的盈亏预警体系:

只有工程项目创造了一定的效益,且至少足以补偿本单位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时,公司或分公司才可能保本或盈利,此时:

Br-Bp+Ms--Oi-Ln=Pb-Mc-Fc>=0,变形得:

BP

仍沿用上例分析,只有应付账款余额=1000+100-50-20=1030时,企业才处于保本点,应付账款余额

五、连续经营时某特定年度或期间的盈亏预警分析

若只存在单个经营年度时,通过查阅企业会计报表中的少数几个数据,经过简单计算,即可迅速得知该建筑企业当期单项工程的盈亏状况和企业当期整体盈亏状态。若企业持续经营,跨越几个经营年度,如何分析某个年度或一个期间的工程盈亏和公司盈亏状况呢?以下作进一步探讨。

按Ⅳ式和Ⅴ式:

只要知道当年或某期间新增的应收账款余额(balanceaddedofaccountsreceivable,可简写为Br)、新增的应付账款余额(balanceaddedofaccountspayable,可简写为Bp)、新增货币存量(moneystockadded,可简写为Ms)、当年(期)的所有者投入货币(ownerinputadded,可简写为Oi)、当年(期)新增的货币借款(loanadded,可简写为Ln)、当年(期)的管理费用(Mc)、当年(期)的财务费用(Fc),即可得知当年(期)的工程盈亏状况和企业当年(期)的整体盈亏状况。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各数据通过查阅当期报表可知,其他增量数据通过比较特定期间报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的增减变动即得。

(作者单位:中建三局三公司)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最新思修社会实践报告内容,思修社会

    - 阅0

    思修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篇1今年暑假注定是忙碌而充实的,因为学校和思修课的要求,我们需要进行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选择调研活动,也可以选择在暑假期间外出打工。我选择了打工.....

    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精选28篇)

    - 阅0

    总结的特点篇1(1)自身性。总结都是以第一人称,从自身出发。它是单位或个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映,其内容行文来自自身实践,其结论也为指导今后自身实践。(2)指导性。总结以回顾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