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豆芽日记,观察豆芽日记怎么写(整理5篇 )
来源:网络
观察豆芽日记汇总篇1
教材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拼摆和探索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使学生经历由“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
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什么是观察。)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每组都请来了一位好朋友。
师:这个好朋友就是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你坐在物体的哪一面?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特征?
学生独立观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行间巡视。
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汇报。
师:不过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每组的同学观察的是同样的物体,可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板书: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师:前面大家不仅观察得十分认真,而且还特别用心听别人的回答,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想不想观察一下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小组内交换观察位置;把观察的物体在小组内转圈。
师:我觉得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最后我们找到了两种观察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次观察物体。
师:大家再次观察后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
师: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大家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观察方法。)
师:是啊!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
师:今天小朋友们观察得认真又仔细,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们组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师:我们要想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结论。
(引导学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引导学生得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要全面的进行观察。)
三、拓展运用,激励创新
1、书第67页,试着完成做一做。
2、练习十五第一题
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瞧!解放军叔叔有时还借助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物体呢!
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观察物体
正面(前面)侧面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形状不一样
观察豆芽日记汇总篇2
帮忙幼儿树立自信
20xx年9月15日
航航
帮忙幼儿树立自信
航航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小男孩,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可是每当教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
航航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都对他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他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他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他不容任何人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他也不承认。
教育
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2、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透过以上“惩罚”、鼓励、批评、讲道理等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浩浩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明显的矫治。此刻,他不但自我勇于承认错误,并且还监督其他小朋友,不允许有类似的状况发生。同时,他的凡事自以为是的自负感也渐渐克服了。
观察豆芽日记汇总篇3
游戏区名称:可爱的狮子
幼儿人数:5人
游戏实况记录
今日的制作狮子活动资料是用不一样材料制作狮子,张铭涵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狮子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样办呢于是,他选了一个一次性盘子做狮子的脸盘,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狮子的鬓毛,并贴了两只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三只凶眼睛,之后开始做狮子的四只脚了,可是不明白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教师,我的狮子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张子杰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狮子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能够做狮子的腿,困难解决了,他有开始做了,不一会,张子杰开心地对我说:“教师,你看这是我做的狮子!”
教师指导策略
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这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所致,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制作前,示范一下各种材料的用法,再供给一些范例,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参考,不至于无从下手,由于时间原因,幼儿不能对各组材料进行一一尝试,所以我决定把这些材料供给在动手角,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装饰狮子。
分析与评价
从观察中能够出来,张铭涵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想象力也不错,就是动手本事还不够,遇到困难总喜欢找教师帮忙,尽管狮子是在教师的帮忙下完成的,但从她脸上开心的笑容中能够感受到她正沉浸成功的喜悦中!
观察豆芽日记汇总篇4
>因为我想看看绿豆的成长过程,于是今天我决定在家浸豆子。我先找出一个玻璃瓶子,再从袋子里抓了一把绿豆放进瓶子里。
9月22日星期日阴
今天放学,一到家我就放下书包,飞奔向阳台去看我的绿豆。
一到阳台,我惊讶地望着瓶子,大叫:“绿豆裂开了!”它那比率的壳,露出了嫩白色的果实。果实像一个喝足了水的胖娃娃,可爱极了!嫩白色的果实露出一个尖尖的头,那就是绿豆的芽。破壳而出的绿豆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人闻了神清气爽。我可喜欢了!
9月23日星期一晴
今天是我第二天观察绿豆了。我想:绿豆你们一定要快快长大呀!
我跑到阳台一看,“哈哈!”我大笑。绿豆把碧绿的外衣脱掉了,只留下一个个光秃秃的身体。身体上裂了一条细缝把豆子分成了两半。我轻轻掰开绿豆,惊奇地发现绿豆里还藏着一段透明的小芽。我相信这小芽一定可以独树成林的。过了两三个小时,壳渐渐发黄。我用手戳了戳壳,绿豆咯吱咯吱作响,那声音可真好听!
9月24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一到家就拿起瓶子仔细地观察起来。绿豆长得很快。昨天裂缝还很细,今天居然裂开了一大块儿。看见这样的情景,我感到惊讶。我用尺子量了一下小芽,我发现小芽已经长了一厘米长了。昨天还低着头的小芽,今天却微微昂起了头。好像要对我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9月25日星期三雨
今天,我又去观察绿豆。我的发现还不少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绿豆芽已经长了3厘米长了。芽儿,你快快长大吧!我这样想。那条裂缝里露出两片嫩绿色的叶子,好像在呼吸新鲜空气。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绿豆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一天就能长大的。而是一天长一点,慢慢长大的。绿豆每一天的变化都给我带来了惊喜。
观察豆芽日记汇总篇5
观察目标:
1、了解孩子对拼图的掌握情景。
2、了解孩子对各种图形的认识水平。活动情景:今日朱俊楠、开心等小朋友在数学区玩拼图形娃娃的游戏。这是一个认识形状的复习活动,要小朋友先自我拼出一个娃娃来,然后数一数自我用了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
具体记录:
朱俊楠先拿了一个圆形当娃娃的头,然后拿了一块大一点的长方形当身体,然后在长方形的下头放了两个小长方形当腿,之后他又拿了两个小的长方形放在头(圆形)的两边,我正纳闷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他又拿了两个小三角形放在这两个小长方形的旁边,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是手。原先,他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了。再看看其他几个小朋友,发现他们也是这样,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
这时我对他们提问说:“你们看看你们的手臂长在什么地方”他们看来看去,然后说:“在身上。”“对,那你们应当把手臂安在什么地方呢”朱俊楠犹豫了半天,拿着长方形一会儿在头上放放,一会儿在身上放放,最终试着在身上拼上,还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看我没有异议,才确定下来。
最终拼完的时候,我问他:“此刻是不是像个娃娃啦”他点了点头。
分析反思:
在拼图的时候,在画人的时候,小朋友会把手臂画在头上,这是小班小朋友绘画的特点,可能对他们来说,手臂长在肩膀上这个方位,小朋友还是不能正确的辨别出具体方位才会表现出这种绘画特点。
我们中班的孩子会有这种情景,是因为他们原先没有学过绘画,所以绘画的水平还是在最原始的状态中。
教育提议: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景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忙孩子认识身体的结构,帮忙他们提高绘画的水平,当他们不会画的时候,也能够用拼图或者黏贴的方式来表现人物。
因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会画,所以我们能够进行一个这类的团体活动,帮忙大多数孩子掌握这个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