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整理3篇)
来源: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一、仔细阅读课文,适当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线索。
二、体会简洁传神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议论,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三、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小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主题。
教学重点:
一、体会简洁传神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议论,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小事,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主题。
教学难点:
体会简洁传神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议论,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她,就是徐秀娟。今天同样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闯到了一户人家,遇到了一对父子,那么这只鸽子的命运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明天不封阳台》去看一看吧!
二、鸽子的命运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这一对父子面对受伤的鸽子,他们的情感或态度变化。
明确:儿子:惊喜——忧虑——高兴
“我”:坚决——动摇——改变决定
(设计意图:能从关注鸽子命运的角度去了解人物的情感思想,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
三、鸽子的自述
过渡语:到底是怎样的一只鸽子改变了“我”的决定?
再读课文,结合文章有关内容,以鸽子的口吻述说自己的经历。
友情提醒:
1、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揣摩鸽子受伤的经过。
2、抓住鸽子的眼神揣摩它的心理活动。
(设计意图:能精读课文,体会简洁而又传神的描写作用,并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再加工能力)
四、鸽子的启示
过渡语(这样一只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它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故乡是一种情感归宿,)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9,10,12小节,体会鸽子引示“我”期盼一种什么情感归宿,并说说这几小节在文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生动性议论的表达效果。)
总结:看来大自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为了人类的私利而大肆破坏自然,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报复。
五、共同的心愿
请你模仿这些句子也来发出自己的呼唤。
1)我希望:----------------,不再-------------------------。
如: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
2)——————,是大自然对人类痛苦的哭诉。
如:土地日渐荒漠,沙尘暴不停肆虐,温室效应加剧,北极冰川融化,
(设计意图: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切身感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主题)
总结:同学们,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呼喊,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人类应该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善待自然,其实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丽
六、信鸽传书
请你以鸽子的身份写一封信给伤害它的人或给保护它的人。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感受文章的主旨)
板书:
父:坚决——动摇——改变决定
明天不封阳台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神的描写
子:喜——忧虑——高兴生动的议论)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根据教学需要,搜索相关视频与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明天不封阳台》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随笔,叙说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和谐发展。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需要细细品味,慢慢赏析。
(一)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在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础上,把握贯穿本文的线索,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思考,揣摩语言,体会情感;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读文章内容,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3.由于受伤的鸽子的出现,引出文中父子对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个问题的思考,学习本文要感受“我”和儿子的美好情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自己“人与自然”问题的设想。
(二)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和形象化的议论语句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不能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要让他们把这种情感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经历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四)教学突破
在仔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品味来把握课文的主旨,引起学生对人类残害动物的事实的思考,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采取实际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
1.注重朗读教学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悟,读中来品味文本;
2.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3.在学习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以自主探究、研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发挥集体智慧挖掘文本内涵。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麻雀、喜鹊、黄鹂、燕子、鸽子……
【百度百科】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的感受与美好的记忆。现在,如果你们家忽然飞进了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对待它呢?
生:1.善待它,不关阳台的窗户,让小鸟来去自由;2.善待它,把它关起来养着;3.捉住它,玩完放了它……
现在,就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也引发了父亲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让我们一起体验他们的这段心路历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聆听课文录音。思考:一只鸽子使作者封阳台的决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理出课文的叙事线索。
【百度百科】
2.要点提示:要封阳台(____)→封阳台吗(____)→不封阳台(____)
思考问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讨论明确:要封阳台。→封阳台吗?→不封阳台!
3.课文有一条明显的叙事线索:封不封阳台
(三)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让我们进一步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
1.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呢?
(生: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
是的,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使人们渴望封住阳台,给自己留下一个清净的空间。
2.后来为什么这种想法又动摇了呢?
(生:是因为一只受伤而又在孵蛋的鸽子的到来)
鸽子的到来,使儿子产生了哪些想法?父亲又抱着怎样的态度?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说说。
(儿子:惊喜、忧虑、怜爱父亲因为一只受伤的鸽子也动了恻隐之心,希望给鸽子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3.为什么最后决定不封阳台?
提示:父亲仅仅在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吗?仅仅为儿子有个“玩伴”考虑吗?父亲还有怎样深远的思考?
4.大家觉得作者在文中其实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愿望?
打开阳台,让鸽子自由来往;打开阳台,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作者的这种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文中有很多生动传神的描写很能触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深情渴望。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文中的几个精彩片段。
1.请大家说一说,首先是什么打动了作者,唤起了父亲心中的一份柔情?
课件:对鸽子的描写部分,指名有感情朗读。
【百度百科】
在对鸽子的描写中什么最令你怦然心动?“我”会怎么想?请大家发挥想象,与鸽子来一段心灵的交流好不好?同桌先模拟交流一下,然后指名表演。
如:(1)亲爱的主人啊,我已经受伤了,求求你,放过我吧。
(2)好心的人啊,我已经有宝宝了,请你仁慈一点,帮帮我们吧。
……
教师小结:从鸽子与作者的心灵的交流中,大家觉得课文营造了人和动物相处时一种怎样的境界?(温暖、温馨、和谐、祥和,驯美的鸽子唤起了人内心深处的一份柔情,人与鸽子和谐相处,温馨动人。)
有感情朗读:男生齐读。
2.作者此时思绪飘向远方,又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人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接触。
(女生齐读)描写草原的部分,远离都市的人们来到草原看到美景有怎样的心情?大家有过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受吗?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提示:旅游或星期天的经历感受。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了当人们亲近自然、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能够充分享受了生命的美丽和生活的欢乐,大自然是上苍赐予我们人类最好的伙伴。
3.动物是如此可爱,大自然是如此多情,可是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可爱的生灵和美丽的大自然的呢?
课件展示:人类残杀生灵、破坏环境的画面。
【百度百科】
教师画外音:面对人类的种种冷酷无情,贪婪自私的行为,作者发出了怎样深情的呼吁,自然界又怎样发出了痛苦的倾诉?
课文10节和12节的两组令人动情的句子,让我们放声朗读这些文字。
你感觉到作者怎样的心情?你能听到大自然的心音吗?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两段文字。
同学们,假如我们人类只知道滥捕滥杀、滥砍滥伐、毫无顾忌的排放污气污水……最终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百度百科】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无数触目惊心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大家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话表达这个意思吗?(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人类也在毁灭自己。)
(五)联系现实,真情呼唤:
生活中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大家面对这些现象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你能模仿这些句子也来发出自己的呼唤吗?
【百度百科】
(1)我希望:________,不再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餐桌上,不再摆上猴脑的宴席;
青藏高原上,不再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藏羚羊;
果子狸的病毒,不再让国人惊恐万状;
芦苇丛中,不再听到丹顶鹤凄厉的叫声……
(2)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痛苦的哭诉:天空冒着浓烟,河水发黑变臭,臭氧空洞越来越大,土地日渐荒漠,沙尘暴不停肆虐,温室效应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播放视频:电影《20xx》片断
同学们,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呼喊,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人类应该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善待自然,其实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丽。
让我们看看生活中的动人画面吧!
播放课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百度百科】
画外音:[齐读]
生命是如此可爱,它带给人类多少快乐;
自然是如此清新美丽,它使我们的世界充满诗情画意。
幸福生活不仅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让我们用心呵护每一个生灵。
地球是如此的美丽,让我们珍惜这共有的家园。
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的生活便永远快乐和温馨。
让我们打开心灵的阳台,
沐浴阳光与风雨,
拥抱美丽的自然,
创造和谐的家园!
(六)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结束语:善待自然,优化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维护人类的文明!保护环境,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关键要看我们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我们营造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的生活环境!
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结合大家所提的建议,向全县中小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呼吁珍爱生灵,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家园。
五、板书设计:
珍人和
明要封阳台。→阻隔住城市的喧嚣爱谐
天杜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生与相
不卫封阳台吗?→让鸽子有安身立命的场所灵处
封东寄予更多的关注与爱怜保自共
阳不封阳台!→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护同
台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环然发
境展
六、教学反思
《明天不封阳台》这是一篇随笔,由于受伤的鸽子的出现引出文中父子对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个问题的思考,表现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读到这里,突然间我似乎捕捉到了一点灵感。对呵,我能否尝试从情感体验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用意呢?我何不尝试以赏析阅读的方式作为构建本节课教学思路的依据呢?
由此确立了教学探究的体验情感主线。“对动物怀着什么样的特殊感情?——我们应该你如何对待小动物?——作者满怀激情地想呼吁的是什么?”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应该很容易就能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运用动画的视频,学生理解“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语文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中我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利用课本使学生的视野扩展到整个社会。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教学设想:
1、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
2、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你们家里的房子装修阳台封了没有?你喜欢封阳台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生字词
沐(mù)浴孵(fū)育倏(shū)然喧嚣(xiāo)悖(bèi)论。
蚂蚱(màzha)咆哮(páoxiào)恬(tián)淡温馨(xīn)龟(jūn)裂。
2、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课文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如何展开的?
明确:
课文围绕着阳台到底要不要封这个话题展开的。
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3、楼房设计为什么要有阳台呢?
4、如今有些家庭在装修时,首先要封阳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5、文中的“我”既然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4、“我”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为什么?
明确:
1、楼房设计有阳台,主要是为了让居住在楼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2、为了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积;阻隔住城市的喧闹;
3、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出于让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善良愿望;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4、“明天先不封阳台”,理由和目的是,“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合作探究,实话实说
讨论:你认为房子装修时要不要封阳台?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
五、联系现实,提高认识
近几年来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了,同时我们城市的建设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觉得人类应注意哪些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布置作业,训练写作
小作文:
在你生活的环境周围,如有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你该如何劝止?请把你劝止的'话写在课外练笔上,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