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6篇)
来源:
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篇1
能源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环境的改善显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减少碳排放的路径和发展对策,发现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要低于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情景分析;系统动力学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量与生产量的多少。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石油危机促使人类意识到了能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费也成为新世纪备受关注的主要问题。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能源生产量全面提升,能源消费也大幅度上升。我国消耗的能源主要来源于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对于煤炭和石油的消耗比重比较高。在这种能源的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规模的废渣和废气等污染环境的物体。在倡导低碳环保的大环境下,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国政府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把改造生存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最重要的工程来进行,并同他国共同立下“到2035年将亚太地区总能源强度比2005年降低45%”的指标。从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环境的改善显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以中国能源“十二五”规划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作为参考依据,研究中国减少碳排放的路径和发展对策。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情景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从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等不同层面进行探究,设置出三类不同情景来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这三类情景分别反映出不同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能源消费的情况。本文参数设定主要以中国能源“十二五”规划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作为参考依据。中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能源结构优化为:电力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石油比重16.1%。根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的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假定2013~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情景中都为7%,分别设定不同的目标能源强度、煤炭、天然气、石油、电力消费占能源总消费比例目标值,用来分析在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和能源消费的结构调整下,这些参数的变化对中国碳排放造成的影响,围绕这些参数,分别建立了基准情景、技术进步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三种情景,表1是对各种情景设定的基本描述,表2和表3是对三种情景的参数设定表。
3研究结果分析
针对以上三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碳排放总量进行了模拟仿真。采用2013年数据作为模拟仿真的初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将系统在Vensim软件中进行反复的调试及运行后,得出在不同情景下的系统运行结果。从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至2030年,两大情景碳排放总量具体情况如下:基准情景,2451550万吨碳;技术前进情景,1802610万吨碳。两种碳排放总量相差648940万吨碳,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增加能源技术进步率的投资,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少排放648940万吨碳。由图1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26年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总量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26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然后出现一个拐点,到2027年碳排放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就说明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能够降低碳排放总量。从图2的结果可以看出,至2030年,两大情景碳排放总量具体情况如下:基准情景,2451550万吨碳;可持续发展情景,1512250万吨碳。两种碳排放总量相差939300万吨碳,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在增加能源技术进步率的投资同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少排放939300万吨碳。由图2可以看出2013~2024年可持续发展情景中的碳排放总量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24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然后出现一个拐点,到2025年碳排放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同时增加能源技术进步率的投资,能够使碳排放总量的峰值提前到2024年出现。从图3的结果可以看出,至2030年,技术进步情景与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总量具体情况如下: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量达到1802610万吨碳;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达到1512250万吨碳,两种碳排放总量相差290360万吨碳,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按照可持续发展情景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调整,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少排放290360万吨碳。从图3可以看出,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要远远低于技术进步情景的碳排放量。从图4的结果可以看出,到2030年基准情景、技术进步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2451550万吨碳、1802610万吨碳、1512250万吨碳。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明显高于技术进步情景和可持续发展情景,而技术进步情景的碳排放量又高于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总量。在图3中可以看出,在技术进步情景中到2026年出现碳排放量峰值,而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中2024年出现碳排放量峰值,这一现象说明了通过提高能源行业技术进步率同时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能够使碳排放量峰值提早两年出现。
4结语
通过对中国碳排放情景的分析,通过能源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下有效降低能源强度,能够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结果显示,在技术进步的介入下,技术进步情景的碳排放量要比基准情景下碳排放总量要低,并且在2025年达到了碳排放量的峰值,然后在2016年碳排放总量出现拐点,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同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要低于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量。根据情景模拟和模型预测结果,可以得出未来2013~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态势。总体上看,无论在哪种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定发展。
综合考虑到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中国能源消费在低碳经济发展下的政策建议。一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我们理应清楚地了解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将会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理应强化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的技术改革,努力提升可再生资源及高质量的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二是依靠能源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掌握能源使用技术,努力创建技术创新系统,实施先进技术开发,推动技术改革,以促进能源节约及综合利用全局技术能力为根本目标。增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能源节约及资源总体利用科学成果的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低碳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风电发展速度,合理地选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加大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的步伐,主动且稳定地推动液体燃料技术的前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ntuelaA.Tako,StewartRobinson.Theapplicationofdiscreteeventsimulationandsystemdynamicsinthelogisticsandsupplychaincontext[J].DecisionSupportSystems,2012,52(4).
[2]陈红敏.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3]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篇2
“能够把投入风景区的垃圾捡回来实现再利用,这就是实行旅游循环经济的一个典范”。
邹统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同时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荣获“2005年度影响中国旅游业的十大新闻人物”入围奖的他,谈起旅游,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经济》: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按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开发和开展,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请您谈谈循环经济理论对发展旅游的原则要求?
邹统钎:旅游循环经济是按照“3R”原则来要求的。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即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物质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旅游循环经济战略,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您如何看待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
邹统钎:传统经济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线性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任何的物质和能源都是采取一次性的消耗,变成废弃物。而循环经济更多强调的是环形的经济,重视多次利用,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对物质方面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这两个经济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给自然环境方面的假设完全不同。之前的传统经济认为大自然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把整个自然环境当作材料厂,最后作为垃圾场,投回到大自然。而现在的循环经济更多的侧重于大自然中的资源是有一定的限量的,强调要尽可能节约有限的资源,而不是把废弃物投入到大自然中污染环境。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原来更多强调的是线性经济,而现在强调循环经济,这两个观点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后者比前者要科学,先进很多。
《经济》:实现旅游循环经济需要依靠哪些方面的保障?
邹统钎:一般来说,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三个层次方面的保障。1、观念层次:要转变传统的两种观念:一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二是“环境投资是旅游企业的负担”。应该认识到旅游发展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环境投资是旅游业重要的竞争手段。如瑞士流森湖度假村强调的是“享受自然比享受舒适更重要”;奥地利维也纳黑天鹅集团则提出“提供循环与再生物品,减少浪费”;美国的旅游业也形成了“安全、无公害”的共识。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张家界风景区早些年因为对这些方面不太重视,对森林方面造成破坏以及水污染,世界遗产组织差点把张家界风景区“世界遗产”的牌子给收回。为了挽回损失,风景区方面把新修建的建筑物都拆掉,拆掉的建筑物损失达到3亿多,相当于风景区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十多年的门票收入之和。
2、社会经济体制层次:①建立旅游者道德准则:让游客认识到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有赖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树立只购买对环境负责的公司的产品的准则。游客方面是最大的参与者,其行为正确与否对于景区的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游客再进入旅游景区后,能够把自己产生的个人垃圾带出景区,那么对于景区的保护无疑能够起到决定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的任何旅游景点,都特别强调游客个人对于环境的保护,形成固定的理念。②产业道德准则:旅游企业采用对环境敏感的方式开发与经营,并保护自然环境,决不经营动物皮毛旅游商品。同时,作为旅游企业方面来说,也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遵循“3R”原则,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避免环境破坏,尽量食用可再生能源材料,比如说光能、风能。尽量减少对于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比如说煤,比如说石油。③产业指导分针:政府管理上重视多种目标平衡,多种利益协调。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逐步向公众宣传这种意识,同时在政府税收方面对于采用绿色材料的企业要适当给与优惠和鼓励,对于实行循环经济的企业在社会设施改造方面给与补贴,比如说煤改气、柴改电工程,这对于实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科学技术层次:①实施垃圾冰冻与回收;②建设绿色旅游设施:建设依赖于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保存典型建筑风格,少建钢筋水泥高建筑,采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建筑风格,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应尽量采用可回收建筑材料;③节约能源(使用绿色能源),节约资源:使用可再生资源(renewableenergyresources):不用煤、不用电、不用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以减少石油能耗的增长,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在日程经营中节约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避免造成水污染;纸张回收利用;④开发绿色食品;⑤构造绿色交通。
只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层次的保障,四个人群的参与,才能保障绿色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
《经济》: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和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对于法律、规章制度方面有哪些要求?
邹统钎:在我国,目前对于绿色循环经济在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还不是十分完善。相对来说,在一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做得比较多的一项活动称为“生产标识运动”,一些绿色组织比如“绿色环球”生态标识运动。这些都需要通过企业,通过认证来进行,以纠正企业的一些行为,保障绿色循环经济顺利进行。
另外,有些国家比如说地中海,尤其是加勒比海岸的一些国家,这些旅游业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地方,为了保护环境,对于通过认证的一些企业在税收上给与减免,在能源升级方面给与政府方面的补贴。在英国有一个“绿色企业”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好几项内容,比如说“对话平台”,经常召集一些相关人士就“绿色旅游循环经济产业”开展讨论论坛,交流彼此的思想和经验。以期通过从这方面提升人们环保的意识和观念。
现阶段相对来说比较强制的一个措施就是,对于旅游景区之内开设的饭店,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否则不予开设。“环境影响评估”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相应饭店开设之后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此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强度会达到多大,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带来的后果。
《经济》:据了解,旅游业是一个依靠自然秉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资源是其出售对象的组成部分。那么在旅游业中分析和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和价值?
邹统钎:在我看来,现实意义和价值一共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战略措施。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第三,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商机。举例说明,我最近正好做了一个有关绿色循环旅游经济的项目――“蟹岛”项目。其起源来自开发商希望为北京市民塑造绿色田园生活环境,它最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其一,为市民提供绿色食品。其中的绿色项目全部采用“天敌防治法”代替“药物防治”,即不使用化学品,不使用农药,所有的物资都是纯天然的。其二,塑造绿色的田园风光。通过这两点,来满足游客的需求。“蟹岛”项目的重要性在于,循环经济到了最后会变成重要的营销战略和竞争策略。而循环经济同时又对于促进资源持续利用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您如何评价现阶段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邹统钎:现阶段公众对于我国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可能不是很强,但是游客对于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在逐步增强。公众教育的增强主要依靠道德教育,目前此种情况已有很大改善,比如出境游之前对游客进行短期环保教育可以达到预想之外的效果。
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道路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其关键在于企业不要把对于环境的投入当作一种负担,而要将其视作企业营销的手段,竞争的砝码。
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篇3
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旅游产值逐年增加,出行人数也在快速增长,成功带动了我国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内需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且丰富,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加上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积淀,使得我国的历史文化遗存数量也非常的丰富,将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效开发,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从各种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假期旅游消费数额逐年快速增长,出行人数和进入景区的人数也是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增长。在假期的时候,很多网友甚至都调侃前往景区并不是去观看风景,而是去看人山人海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假期旅游的火爆状况,表现出国内居民对于旅游需求还是较为旺盛的,这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虽然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很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旅游行业的正常发展,从长期来看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例如,当前受到国民较为关注的云南旅游景区强制旅客消费的问题,使得国内居民对于前往这些旅游景区心生畏惧,严重影响了云南景区的发展,破坏了云南旅游在国内旅客心目当中的品牌形象。再如,青岛天价大虾的事件,使得青岛餐饮行业的不诚信经营抹黑了青岛的旅游形象,给希望前往青岛旅游的消费者再也提不起旅游兴趣。这些在旅游行业内部的管理缺陷,导致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二、我国旅游产业在创造经济效益中存在的问题
(一)假期经济的火爆只是一种集中消费,并不能够反映总体消费情况
虽然当前很多的消费数据表明,我国假期民众消费金额在逐年攀升,且上升的比例较大,但这只是一种集中消费,对于全年旅游消费数额的增长贡献乏力,导致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缺乏动力。当前受到我国的休假制度的影响,民众出游大多选择在节假日的时候出游,但这些节假日是全国性的节假日,旅游需求在短时期内快速增长,当假期一过旅游消费再次陷入平淡。这种消费状况的存在,使得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动力缺乏,不能够长久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旅游产业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一方面使得节假日旅游资源紧缺,难以满足所有的消费需求,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而且旅游景区拥挤的现状使得部分消费者将旅游目光转移向了国外;另一方面节假日一过旅游资源处于?e置状态,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有效调控,提高了经营成本。
(二)旅游景区的不诚信经营,严重破坏了我国旅游整体形象
任何商业模式要想长期经营下去,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当然包括了旅游产业。当前由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规模快速膨胀的情况下导致了在旅游管理上出现了不诚信经营的现象。一方面在旅游景区出现没有明码标价的价目表,使得消费者在消费时不明所以,出现了众多的欺客宰客的问题,导致了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严重下滑,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后续经营;而另一方面由于团购旅游等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低价团出现,而这些低价团为了收回经营成本,强制消费者在旅游景区消费,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会当地的旅游景区造成严重的信誉损毁,不利于长期的旅游产业经营发展。
(三)过分注重商业效应,过度开发景区,景区设施落后
为了获得更高的旅游收益,当前很多景区受到过度的开发,使得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资源的持久性,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庐山、华山等著名景区,为了提高山顶的旅客接待能力,过多的建设旅馆、饭店,严重破坏了山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当地环境的恶化。同时,一些商业垃圾逐步增多,一些素质低下的游客随手丢弃垃圾,也会对景区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在一些景区为了降低经营费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如厕所之类的必要设施条件简陋,甚至容量不够,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提高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一)积极推动带薪休假的制度建设
为了避免假期过多的旅游需求,导致旅游资源短缺,积极推动带薪休假的制度能够将旅游资源的需求错峰,达到缓解节假日的旅游资源过度消耗而引发的旅游资源破坏的问题。同时,带薪休假能够缓解淡旺季的旅游发展难题,不仅能够让消费者好好享受景区带来的美景,也可以为旅游业带来稳定的消费流量。
(二)加强对景区商户管理,避免出现不诚信经营的行为
在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时,需要加强对于商户的管束,避免商户出现欺客宰客的行为,从而导致旅游景区的声誉受到损害。对于景区商户的管理,一方面需要建立管理的条例和章程,对一些不诚信行为进行明文约束,让商户时刻警醒,避免出现有损景区形象的行为。同时,景区可以通过建立监督平台的方式,以群众监督为主,一旦出现游客举报商户不诚信行为,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情况恶化。景区需要专门设立人员和机构定期巡查和访问游客景区商户的经营行为,一旦出现问题也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
(三)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就是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而这些旅游体验上不仅包括景区风景的吸引力,也包括食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能否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感觉。因此,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景区对游客的吸引,为景区创造经济效应。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包括餐馆、旅店等,还包括一些停车场、厕所等等公用设施,这些综合设施对消费者的体验都会直接导致长期旅游经济效益的好坏。
(四)避免过度开发旅游资源
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篇4
中东北非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充足的阳光和广袤的沙漠可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太阳能发电在这一地区前景广阔。目前,这一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仅占安装发电容量的6%,而且这其中90%还是来自水力发电。同时,中东北非地区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扶摇直上。不断改善的技术、良好的政策愿景规划、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将加大投资者对清洁技术的投资兴趣。不过,有时会四处飞扬的沙子可能会影响风力涡轮机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运行效率,这是此地区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一个挑战。
在北非,突尼斯和摩洛哥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方面处于前列,它们设定目标、建设项目、设立相关机构,有序推动清洁技术发展。数据显示,突尼斯风电装机容量为17.4万千瓦,摩洛哥太阳能装机容量为47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为28.2万千瓦。同时,在清洁能源领域,国际资本对这一地区的投资正在复苏,发展前景良好。
希腊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值得关注,可圈可点。中东北非地区许多著名的清洁能源行业机构都设立在希腊,如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区域中心,以及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机构。借助便利条件,希腊在太阳能装机和风电场建设方面表现出众,已经完成20%可再生能源贡献率目标。据了解,希腊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为14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为55万千瓦,在该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新阿拉伯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的总部位于约旦首都安曼,约旦可再生能源协会发展得也不错。作为清洁能源行业的新“亮点”,近年来,约旦力争上游。
据悉,约旦还制定了全面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加大开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建设力度。到2022年,约旦预计可再生能源所占总能源比重将达到10%。2010年约旦颁布《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法》。外界猜测约旦有望实现其宏伟蓝图。不过到目前为止,约旦还没有进行任何大型项目建设。
发展清洁能源呼声多多
中东北非地区一些国家渴望发展清洁能源,但资金是一个障碍。相反,虽然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没有资金障碍,但它们对清洁能源和相关投资却不感兴趣。据悉,在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中,清洁能源项目一直保持着“私营企业投标将获得一定的发电量”单一融资模式,这对该领域发展促进作用有限。
当然,也有很多因素将推动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发展清洁能源。
首先,一些政府给当地人民拨发电价补贴。虽然对电价补贴政策一直有争议,但它确实推动了行业发展。
其次,对许多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来说,虽然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化石含量丰富,但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呼声也很高。使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当地居民激增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强烈的驱动力。以沙特阿拉伯为例,人们曾将沙特阿拉伯描绘成该地区清洁能源领域沉睡的巨人。但现在它已经苏醒。我们发现,它在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建立阿卜杜拉国王原子能及再生能源城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沙特阿拉伯清洁能源发展正大步向前。2011年12月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计划揭开面纱,有意向的投资者可以查阅参考。
另外,中东北非地区投资清洁技术的气氛非常好。谈到MENA地区的清洁技术投资机遇,一定不能少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当局决定在郊区兴建的一座环保城市――马斯达尔,由此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省略网站上有相关措施以及围绕马斯达尔建设形成的合作伙伴介绍,投资者可参考。
与此类似,迪拜可能在2012年兴建一个清洁技术产业集群,目前其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预计迪拜将通过投资智能电网和智能城市技术来实行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同时,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也意欲在该地区建立一个碳市场,促进清洁技术发展。
政策局限投资面临挑战
虽然人们力促中东北非地区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相关项目的落实由于缺少更有力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支持而受到阻碍。
目前MENA地区有些政策、制度已经形成一个“起步即结束”的怪圈,打击了部分人参与的积极性。
阻碍MENA地区清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政府没有将可再生能源技术整合、投入到主流民用市场。
在MENA地区,如果想要成功进行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项目投资,部分人建议,整体投资环境必须具有竞争性;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因为市场没有竞争性,所以该行业能否深入发展有待证明。
为更好的吸引投资,非盈利性委员会――清洁能源商务委员会主张用5个标准对该地区的国家相关领域投资前景进行评估,包括:部级别的能源策略,包括将清洁能源作为满足国内能源供应需求的有机组成部分;专门机构,尤其是实施上述部级能源策略、特别是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机构;鼓励民间私营部门投资清洁能源行业的政策,以及保证私营企业投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产业发展框架;政府发挥的领导作用,对国民进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育,包括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
清洁能源商务委员会认为,竞争性环境鼓励人们投资,而政策则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篇5
关键词:建筑材料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世界经济的发展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急速消耗。目前,中国面临着很大的能源危机,我们仅拥有占全球总量7%的自然资源,却要养活占世界总量20%以上的人口。过度能耗警示我们应节约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已逐步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开始走向实践。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建设、浪费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为了美化而美化的项目依旧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与地球温室化、臭氧层破坏、能源消耗、水质土壤的污染等有密切的关系。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就应大力倡导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可持续设计技术。可持续设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持续设计旨在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这三个方面,它考虑未来子孙后代的生存需要,考虑人的基本需要和产品的基本功能,特别是解决可循环能源和材料问题。对于景观而言,建筑材料除了实用功能外,观赏和经济的功能也很重要,因此,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设计更为节能、生态。建筑材料的可持续的利用模式应从传统的线性模式转换到循环利用模式。
一、天然型建材的使用
天然材料包括竹、原木、草、石、稻草等,这些材料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并在废弃后可进行再加工或被微生物分解。竹子在较短时间内便可成材,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这种天然材料近几年受到了国内外景观设计师的青睐。木材是一种常用建筑材料,很多优秀的建筑和装饰作品都与之相关。其生长时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成材后被人们所使用,废弃后被微生物分解,这时吸收的CO2返回到自然界中。可见在木材的获取、制造、运输和供应中需要的能量最小,对环境带来的负荷最小,还可缓解温室效应,是可持续景观规划的理想建材。但因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所以需要加强对森林的管理和木材认证制度的执行,即保证其开采和再生的平衡。
二、原产建材的使用
使用原产材料首先可减少因运输带来的能源消耗;其次,材料的传统工艺做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对环境污染比较小的方式;再次,地方原产材料往往能突出景观的地方特色,形成富有区域特点的景观设计。
三、利废环保型建材的使用
利废环保型建材生产的整个过程都考虑了对环境的保护,从使用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到再加工的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清洁生产,整个过程不仅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而且对环境无害。
四、净化型建材的使用
净化材料是指能分离、分解或吸收废气、废液的材料。在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可促进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如能除臭、清洁空气与水、灭菌、消毒、防霉,能吸附或处理有害气体、甲醛、酮、悬浮物,屏蔽电磁波及射线的辐射,可替代石棉纤维一类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制品,是对健康有益的建材。
五、生命周期长、耐久性材料的使用
建材生命周期的长短是景观设计中应该重视的问题。生命周期长、耐久性材料的使用,可以降低园林中材料的耗损速度,减少未来的人工管理和维护以及园林建设项目中的维护管理费用的投入,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玻璃纤维强化水泥(简称GRC)是由抗碱玻璃纤维、石英砂和高强度水泥按规定配比使用模具喷射或搅拌制作而成的新型无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作景墙、假山、雕塑、花坛、喷泉等景观小品。这些产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寿命长、安装方便等优势。由于自然界中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大型山石是有限的,并且价格昂贵,大量的开山取石造景不仅会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也增加了成本。使用GRC材料取代天然石材,可减少对矿产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建设成本。
六、建材的再利用
材料的再利用是指不改变物质的原有物态直接再利用,主要是指重复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构筑物及构件、木制品或砖石等具有重复可能性的被废弃的材料。这种再利用的设计不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能,没有化学变化的过程,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受技术因素的影响较弱,再利用工序简单、成本投入较低而且见效快。
景观设计中的硬质铺装材料如石材、木材、面砖等都可以进行再利用,除此之外,可以对一些特殊材料的再利用加以考虑,比如遗弃的铁路枕木、玻璃碎片,甚至是废钢材。这些材料在经历过日晒风吹之后要比刚刚出厂时更具魅力。
七、建材的再生利用
材料的再生利用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改变材料原有的物质形态,进而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这些材料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或不同途径被再次使用。典型的如工业废渣、建筑废弃物、农业剩余物的再生利用,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解体,做成其他建筑用料,需要较多的能量输入。
八、节约使用建材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压力,人类急需要协调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节约能源是必须采取的生产、生活方式。基于这个观点,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从量上和使用方法上节约材料的使用。尽量少用非常规材料和非常规尺寸,减少材料损耗,大力提倡通过生态设计的方式来实现节约型园林建设。
总之,景观设计中建材的可持续使用是可持续景观设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对有限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使用。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材料的原料获取、制造、使用、废弃、再利用)都考虑了与环境的协调共存。景观设计中建材生产利用的理想状态应是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轻微,排放的废弃物可循环利用,拆除的构筑物、建筑物料可回收,形成一个环状的应用路线,而不应是一条从自然界攫取矿物等资源,生产加工过程向自然界排放废渣、废液、废气,产品到了使用期限后成为“废品”,直接弃置自然界的单向线路。
参考文献:
[1]胡颖君.环境友好材料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2]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3]伍丹萍.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居住环境景观研究[D].福建农业大学,2010.
[4]林培.生态环境建材:为人类创建舒适之家[N].中国建设报,2010.
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篇6
关键词: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发展
伴随我国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事务,加之我国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起步较晚,同国外发达国家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深入探索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存在的不足
首先,我国生态观光园在规划层次上尚处于较低阶段,很多生态设计停留在表面,没有做到以农业景观生态本质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置。其次,我国当前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普遍规模较小,空间布局易被忽视,功能上难以协调统一,在景观方面,由于缺乏文化底蕴显得创意不足。最后,我国在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中,过于强调对人工景观的投入,而在农业生态景观方面投入不足,强调了农业观光和休闲活动,而对于自然的景观特性没有深入把握,忽视了农业生产。
2加强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的建议
2.1景观规划
首先,景观规划,要结合生态学原理,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要以农业为核心,对整个观光园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合理整合景观资源。
其次,景观类型规划,要协调统一规划自然景观类型(所谓的自然景观包括地形、水体、植被等,在规划中需因地制宜,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然后再通过改造引导其它项目),生产景观类型(生产景观是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的最大特色,包括与生产用地相关的生产设备、方式、产品等,需要对生产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人工景观类型(人工景观包括建筑、道路等景观设施和生产景观等,对人工景观的规划重点在于园区风格的协调统一),人文景观类型(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民俗等,要充分挖掘观光园的人文价值)等。
再次,要对景观规划进行合理的定位,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园区的产业内容为根本出发点,处理好是以生产为主还是以旅游观光为主的问题。
最后,在空间布局和分区规划上,空间布局的最优选择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一方面强调斑块集中分散相结合;另一方面强调对交通廊道和生态廊道的科学设置。分区规划,主要分为4个大类,即景观观赏类、生产示范类、休闲娱乐类、服务管理类。这些分类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分区规划并没有统一且固定的模式。
2.2产业规划
首先,产业规划的原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区域优势,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确定合适的产业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特点,形成有特色的产业,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其次,产业规划应当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产业规划方面需充分分析市场价值。再次,要对观光园的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确定发展何种产业或主导产业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景观设计。最后,要注重项目的合理开发,做好产品的生产加工,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2.3游憩规划
发挥游憩资源的重要作用,也是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中重点关注的内容。首先,要以农业为本开发旅游业,协调好旅游发展和生产的关系,注意整合资源,形成自身景观优势。其次,在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中,要为游憩规划设定好一个突出的主题,体现出农业生态观光园自身的特色,明确主题形象。再次,要对游憩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生产资源,通过多样化的资源形成多样的游憩机会,协调合理运用生产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最后,游憩资源的合理开发体现在游憩项目的规划上,它是游憩功能的具体表现。游憩项目的设置是整个游憩规划的核心内容,它对于农业生态观光园游憩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游憩规划的运作和最终收益。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销售公司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销售公司工作总结篇1XX月份我们的任务是_万元,实际上完成了_万,离任务额还差_万,由于负责门迎工作,对于客户流量还是了解的比较多,本月新客户不多,老客户购买降低。在工作中,由于.....

客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收集(整理5篇
- 阅0客服个人工作总结篇1时光如梭,转眼间四月份工作即将结束,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基本完成了这个月中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项目交付以来,客服部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