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教学设计(整理7篇)
来源:
乙醛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醛的基本化学性质;
2.能够识别乙醛的化学式;
3.掌握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二、教学内容:
1.乙醛的基本性质
2.乙醛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3.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乙醛的基本性质
乙醛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机物。
乙醛的'分子式为CH3CHO,分子量为46.07g/mol。
乙醛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溶于有机溶剂。
2.乙醛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乙醛的化学式为CH3CHO,分子式为C2H4O。
乙醛的分子结构为一个醛基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
3.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乙醛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常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乙醛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防止食品变质。
乙醛还可以用于医药、染料、塑料等方面的生产。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解、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乙醛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式,并让学生亲自实验乙醛的物理性质。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乙醛的用途。
五、教学评价:
考核方式:考试和实验表现。
评价内容:乙醛的基本性质、化学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
乙醛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乙醛的物理化学性质。
2.了解乙醛的用途和制备方法。
3.能够进行乙醛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学重点:
乙醛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醛的分离纯化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学内容:
1.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外观、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酸碱性、与氧化剂的反应、与还原剂的反应等。
2.乙醛的制备方法
(1)硫酸酯法
(2)乙醇酯化法
(3)氧化亚硫酸法
教学过程:
一、乙醛的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乙醛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性和酸碱性。
乙醛与氧化剂的反应可以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例如与氯气反应。
乙醛与还原剂的反应可以产生相应的有机物,例如与溴气反应。
二、乙醛的制备方法
1.硫酸酯法
硫酸酯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制备乙醛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0-70℃。
(2)加入适量的硫酸,使乙醇完全溶解。
(3)缓慢加入氧化剂,如氧气或过氧化氢,进行氧化反应。
(4)加入硫酸酯作为还原剂,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
(5)加入硫酸盐或氯化钠等物质,中和反应产生的酸性物质。
(6)过滤反应液,收集得到乙醛。
2.乙醇酯化法
乙醇酯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乙醛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乙醇和一种含有酯基的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
(2)加入适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或磷酸。
(3)缓慢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氧气。
(4)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液,收集得到乙醛。
3.氧化亚硫酸法
氧化亚硫酸法是一种高效的制备乙醛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乙醇和二氧化硫加入反应釜中。
(2)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如氯气或氢气。
(3)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液,收集得到乙醛。
三、乙醛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1.实验操作
(1)乙醇的精馏和精制。
(2)硫酸酯法和乙醇酯化法的实验操作。
(3)氧化亚硫酸法的实验操作。
2.实验结果的分析
(1)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
(3)实验结果的结论和总结。
教学评估:
1.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2.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
乙醛教学设计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2.能够用实验方法检测乙醛。
3.了解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
1.乙醛的化学性质。
2.乙醛的应用。
3.实验方法检测乙醛。
4.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乙醛的化学性质。
2.实验方法检测乙醛。
四、教学难点:
1.乙醛的化学性质。
2.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演示。
2.讲解与探究。
3.互动交流。
六、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通过观察、实验或者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乙醛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乙醛的化学性质(15分钟)
通过讲解乙醛的分子结构、性质、反应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乙醛的基本性质。
3.乙醛的应用(20分钟)
介绍乙醛在化学工业、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乙醛的兴趣和热情。
4.实验方法检测乙醛(25分钟)
介绍如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测乙醛,并且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5.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20分钟)
通过介绍乙醛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乙醛在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6.总结(5分钟)
通过讨论、总结和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
1.实验成绩。
2.课堂参与度。
3.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乙醛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醛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学习乙醛的制备方法;
3.了解乙醛的用途和危害。
教学内容:
1.乙醛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乙醛的制备方法;
3.乙醛的用途和危害。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入乙醛,引起学生兴趣。
二、乙醛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5分钟)
1.乙醛的化学性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盐。
2.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三、乙醛的制备方法(15分钟)
1.醋酸酯的制备:将乙酸和乙醇反应,得到乙酸乙酯。
2.醋酸的制备:将乙酸和乙醇反应,得到乙酸乙酯。
3.醋酸酯的水解:将乙酸乙酯和水反应,得到乙酸和乙醇。
四、乙醛的用途和危害(15分钟)
1.乙醛的用途:用作化学试剂、染料、杀菌剂、橡胶加工助剂等。
2.乙醛的危害:吸入乙醛蒸气可引起头痛、眼痛、呼吸道刺激等症状,长期接触可导致皮肤干燥、角化、色素沉着等,甚至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
五、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乙醛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
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完成实验室安全手册,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
七、课堂反馈(5分钟)对学生的听讲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课堂效果。
乙醛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根据乙醛,认识醛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醛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醛的安全使用,关注醛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醛的化学性质的演示实验,进一步掌握醛的性质。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讲解醛基的结构性质,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预测有机化物的主要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醛的性质及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科学生产、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1)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官能团掌握醛类的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引课】图片展示为什么多数人喝酒脸红?室内装修重要杀手之一—甲醛。
【提问】好,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类烃含氧衍生物-醛,请大家阅读课本p56前三段,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醛?
2、你知道的醛类物质有哪些?
3、他们有哪些物理性质?(阅读过程中并完成学案)
【师】好,找一名同学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将以乙醛为代表来学习醛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因此我们首先研究乙醛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展示乙醛球棍模型,通过观察在学案中写出乙醛的分子式结构式。(请一名同学上黑板书写)黑板上点拨醛基结构简式书写。如果要通过实验确定乙醛结构,可以用什么物理方法?(核磁共振氢谱法红外光谱法)根据乙醛的结构特点,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峰有几个?
【过度】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重点研究一下乙醛中醛基的结构。
【讨论】大家仔细观察乙醛结构,醛基中有几种化学键?
C=O:类比之前我们学过碳碳双键的性质,大胆猜测一下,碳氧双键可能发生什么反应?
C-H:回忆刚学过的重铬酸钾氧化乙醇的第二阶段乙醛转化成什么?
【师】好,首先来看加成反应,请同学们在学案中写出乙醛和氢气的加成反应,同时写出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的方程式,并分析断键位置,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并讲解。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并对比刚才乙醇催化氧化反应,去氢加氧是氧化反应,加氢去氧是还原反应,因此乙醛与氢气的加成也叫做还原反应。中途可以加一点化合价分析。(板书还原反应)催化剂是镍
投影-注意:C=O和C=C双键不同的是,通常情况下,C=O不能和HX、X2、H2O发生加成反应。
【提问】乙醛发生还原反应体现出氧化性,那么乙醛能否发生氧化反应体现还原性?
【问题1】如果发生氧化反应,得氧还是去氢?加在哪里?氧化产物是什么?
【问题2】如何快速检验乙醛具有还原性?我给大家提供四种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新制氢氧化铜(+2价Cu体现弱氧化性);氧气;银氨溶液(+1银体现弱氧化性)。
【实验探究1】乙醛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教师演示)
现象:紫色立即褪去。
结论:乙醛具有还原性。
【问题3】如何检验乙醛还原性的'强弱呢?你认为哪种药品最适合用于判断乙醛还原性的强弱呢?
【实验探究2】乙醛与若氧化剂银氨溶液以及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反应。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实验3-5、3-6,从实验的用量、试剂加入顺序、实验操作要求等方面考虑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以及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完成学案
【师】下面来检验同学们学习成果。
银镜反应
1、配制银氨溶液:取一洁净试管,加入1ml2%的AgNO3溶液,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2、水浴加热形成银镜:在配好的上述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乙醛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注意:水浴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与新制氢氧化铜
3、在试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mL,滴入2%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氢氧化铜。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并记录。(小字是填空)
【师】展示教师已经做好的银镜(为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做这两个实验,如果哪个组银镜反应做成功,这个试管送给你们组。
【师】实验成功组展示表扬,失败组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问光亮的物质是谁?)
某组试管壁太黑,某组没有出现银镜,提醒投影关键字。原因:洁净-试管不干净配置银氨溶液时逐滴加且振荡沉淀恰好溶解-此时不能加氨水,有些同学可能氨水加过量注意事项:水浴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
(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提问】通过刚才实验。思考银镜反应在实验室以及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那是不是一定要用乙醛才能得到银镜,只要有机物有谁就可以?(检验醛基存在以及制镜瓶胆)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家做的第二个实验,大家看到什么现象?砖红色沉淀是谁?实验要求NaOH溶液2mL,滴入2%CuSO4溶液4~6滴,说明什么问题?
(反应需要碱过量)并且实验要求加热至沸腾,但是温度不能过高。
【提问】展示不同实验组结果,实际上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就是生物当中用到的菲林试剂,大家知道菲林试剂是检验那个物质的吗?他们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因此,这个实验有什么应用?(检验醛基的存在;医院检查尿糖是否正常)
【师】带领学生用化合价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
引导分析: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
CH3CHO+2[Ag(NH3)2]OHH2O+2Ag↓+3NH3+CH3COONH4【提问】:乙醛氧化的产物是乙酸,为什么书上写的是乙酸铵?
氨气与乙醛结合生成乙酸铵,这个方程式比较复杂,我们可以从生成物系数特点上进行速记:一水、二银、三氨、乙酸铵。
分析:但是书上反应物中还有氢氧化钠,为什么?(碱过量)
【思考】通过实验,三个氧化剂都可以氧化乙醛,如果工业上需要制备大量乙酸,那么采用什么氧化剂来氧化乙醛呢?请同学们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结】请同学们结合最近学习的知识完成乙醇乙醛乙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叫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转化关系)教师最后点拨
【生活小知识】酒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乙醛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醛的化学式、结构、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
2.能够描述乙醛的物理性质,并能够使用物理性质计算其分子量。
3.能够分析乙醛的化学性质,了解其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4.掌握乙醛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乙醛的化学式、结构和物理性质。
2.乙醛的制备方法。
3.乙醛的物理性质和分子量计算。
4.乙醛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教学步骤:
1.导入:
引入乙醛的概念和制备方法,并让学生简单描述乙醛的物理性质。
2.讲授:
a.介绍乙醛的化学式和结构,讲解其分子式、分子量等相关知识。
b.介绍乙醛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沸点、熔点、蒸气压等。
c.介绍乙醛的制备方法,包括酸催化、金属催化、化学反应等方法。
d.让学生了解乙醛的应用,包括括制作塑料、涂料、药品等。
3.实验:
进行乙醛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了解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能够进行基本的'分离纯化。
4.总结:
回顾乙醛的基本知识,包括化学式、结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并总结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5.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乙醛的化学性质、应用和制备实验等。
教学评估:
通过考试、实验报告、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
乙醛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掌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主要目标)
3.能掌握乙醛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主要目标)
4.掌握醛类的通式。(主要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目标)
2.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及实事求是的观点。(同时目标)
3.对学生进行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教育。(同时目标)
教学内容:
1、乙醛的结构
2、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4.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CnH2n+1CHO或CnH2nO
教学重点:
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
乙醛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材料:
“软”
1、导入材料: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出乙醛)
H2C═CH2C2H5OH→CH3CHO
2、揭示材料: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PPT)
乙醛的结构式
3、强化材料:
a.乙醛的样品(物理性质)
b.乙醛与氢气的反应:
c.乙醛的银镜反应: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d.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应: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4、延伸材料:甲醛
醛类: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5、回归材料:
6、检测材料:写出乙醛分别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教材、黑板、PPT等
2、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等
3、试剂:乙醛、2%AgNO3溶液、2%稀氨水、10%NaOH溶液、2%CuSO4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