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测试工作总结(整理2篇)
来源:其他
软件系统测试工作总结篇1
自2月份开始,我一直在跟进xx银行w-xxnd1s2.0项目的测试工作,至此为止已近6个月时间,从公司内部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再到uat测试,以及投产前的系统压力测试等等。从开始到项目即将结束,一步步走过来。本次项目中,我作为测试环节的主力人员之一,仅对此项目中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一、项目测试进度控制。项目的测试进度主要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的,完全按照项目组计划要求完成测试任务、提交测试类相关文档,包括测试案例的完善、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缺陷跟踪以及bug回归测试等。协调项目的内部测试工作,本此项目中测试小组一共组织了四轮次系统全面测试工作,认真配合项目工作,共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测试的问题跟踪及处理采用每日进行修改问题回归测试工作,每日同步更新问题跟踪单的模式,按照规划时间完成系统更新测试。
二、项目组内部成员关系处理。在项目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大家相处融洽,项目组内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各模块负责人学习模块功能处理方式,向业务人员了解系统中涉及的业务知识点,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模块功能测试。鉴于之前辖内对公交易系统和中行对公项目的经验,也向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完善性意见。
三、协调用户测试方面。用户验收测试是项目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最终把关阶段,业务人员结合日常业务处理情况对系统进行的尝试性使用过程。本次项目客户测试方面也是我个人觉得不够安全感一个主要方面,客户测试介入力度太小,尽管我们已经很多次电话催促业务人员测试,每次联系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测试,他们来到项目组开发现场测试,也仅仅一两个小时时间,简单的进行验证操作即可。xx银行利用两批系统培训的时间安排了两次分行集中测试,也算给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从中也暴露出不少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项目组均已解决。最新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四、测试成效方面。中信x-funds2.0系统测试中,共记录问题及客户新增需求825个,其中bug数量512个、系统完善类问题225个,新增需求类问题88个。组织了四轮次内部系统全面测试工作,兼顾日常系统更新测试工作,最大限度的进行了内部质量把关。配合外包公司一同进行系统压力测试及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符合客户要求。现中信x-funds2.0系统临近投产实施工作,测试组还将继续配合配合项目投产工作及投产后的补丁更新测试工作。
五、个人得失方面。作为此次项目测试的负责人,对于日常的测试流程、测试任务分配、测试执行、缺陷跟踪、协调内部测试及协调客户测试方面能力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理清了项目整个过程中测试小组的工作过程以及后期的项目移交工作。同时也对各子系统相应的业务知识有了更进一步认知。相关业务知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测试技能及测试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习。更好的吸收项目经验,做好以后的补丁测试工作及其他项目的测试工作。
软件系统测试工作总结篇2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款型可谓日新月异,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相应的,越来越多的手机应用软件也伴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应运而生。面对种类众多的手机应用软件,该如何进行测试,测试时又需要重点关注什么呢?本文档结合本人在产品手机项目测试过程中的经验,浅谈下手机应用软件测试相关知识。
对于产品的手机项目(应用软件),主要是进行系统测试。而针对手机应用软件的系统测试,我们通常从如下几个角度开展:功能模块测试,交叉事件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等。
1、功能模块测试:首先应分析功能模块的功能项,测试每个功能项是否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一般根据测试用例(TestCase)或软件本身的流程就可以完成基本功能测试(相对简单,故障也较容易发现、解决)。
2、交叉事件测试:又叫事件或冲突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例如通话过程中接收到短信或闹铃触发,应用软件运行过程中插拔充电器等。执行干扰的冲突事件不能导致应用软件异常、手机死机或花屏等严重问题。另外,还需要注意各交叉事件的优先级别,检验系统是否能依据各事件的`优先级别依次进行处理。不能因执行优先级别高的事件而导致优先级较低的事件吊死。
交叉事件测试非常重要,一般能发现应用软件中一些潜在的问题。另外有中英文模式切换的手机要注意中英文模式切换后的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这个主要针对手机应用软件支持语言自适应功能),这一点通常会被测试人员忽略。
3、压力测试:又叫边界值容错测试或极限负载测试。即测试过程中,已经达到某一软件功能的最大容量、边界值或最大的承载极限,仍然对其进行相关操作。例如连续进行短信的接收和发送,超过收件箱和SIM卡所能存储的最大条数,仍然进行短消息的接收或发送,以此来检测软件在超常态条件下的表现,进而评估用户能否接受。
对手机可以施加的压力测试类型主要有:
●存储压力:由于手机采用的是栈式存储,所以当一个存储块满了之后,如果程序员不做相应处理或者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造成其他存储区被擦除,从而在UI上出现问题(比如其他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出现异常)。
●边界压力:边界处理一直是程序员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响应能力压力:有时候某个操作可能处理的时间很长,在处理期间如果测试者再不断地进行其他操作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
●网络流量压力:执行较大数据流量的功能的同时,再进行其他功能操作,使得网络流量始终处于很高的状态(如视频通话时再进行短信等其他功能操作),验证各功能是否依然能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因网络流量瓶颈而引起某功能异常。
压力测试用手工测试可能很繁锁,可以考虑自动化测试。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较为大量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是由开发人员配合开发出的工具,或者高级的测试人员编写出的脚本。
4、容量测试:即存储空间已满时的测试,包括手机用户可用内存和SIM卡的所有空间被完全使用的测试。此时再对可编辑的模块进行和存储空间有关的任何操作测试,如果软件在极限容量状态下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死机或严重的花屏等问题的出现。
5、兼容性测试:也就是不同品牌、款型的手机(针对目前我们产品来说,主要是针对不同品牌、款型的手机上的测试),不同网络,不同品牌和不同容量大小的SIM卡之间的互相兼容的测试。以短消息为例:中国电信的小灵通接收到从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GSM发来的短消息,需要验证显示和回复功能是否正常等。再比如,应用软件分别在NokiaN80、N93手机上运行,各功能是否均能正常使用,界面是否均显示正常等。
6、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易用性(Useability)/用户体验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易用是对终端软件(推而广之是交互类软件)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不好用的软件很难吸引用户,更别提提升用户对软件的忠诚度了。易用性体现在:所见即所得、一用便知、一学就会,方便快捷的完成预期功能。易用的软件能让一个新用户快速学习、使用我们的软件,并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体现我们的贴心服务,超出用户预期的体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