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方案(6篇)

来源:

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篇1

(1)实习时间:2014年2月~至今。(2)实习地点:北京盛妍园林设计有限公司。(3)实习经过:首先熟悉景观设计的整个流程,熟练掌握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施工图的画法,包括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景观设计整个流程

前期调研—收集资料—做出方案设计—出平面图—重要节点平、立、剖及效果图—文本编排—汇报方案—方案通过后—进行初步设计以及扩初(确定每个局部的的景观以及小品、景观建筑的尺寸)—施工图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2]。

3工作中参与的主要设计项目

3.1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1)项目分析定位。聊城市要构建“江北水城”,首先应该在构成水系的水体形态上尽量丰富完备。东昌湖以辽阔的水面和与古城的相互依存为特色,古运河是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为特色,而徒骇河则以自然生态为特色。因此,徒骇河的景观设计对于聊城市展现城市形象是极为重要的[3]。这几个水系要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徒骇河是贯穿聊城市南北的主要的生态廊道,其南部融入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北侧与城市防护林带交融在一起。宽阔的水面和两侧茂密的树林为城市输送新鲜空气(图1)。(2)设计特色。体现聊城市地域文化内涵,要把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设计做成聊城的、现代的、徒骇河的。植物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层林尽染、漫步花镜、芦荻荡影”。地形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坡地和台地相结合。人有亲水性,因此,在设计时,80%的游览路和停留空间滨水,让人可以自由、安全地亲近水面。在真正的下笔绘图之前,设计师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胸中有丘壑。而笔者的导师正是这样一位“胸中兀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的设计师,跟他真的学到了好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仔细的分析解读徒骇河,最终确定了徒骇河的设计方案,徒骇河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为主,硬质景观少而精;适度的原则;基面整,亮点突出的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就是徒骇河以高大乔木为主,主要目的是隔断外界的噪音,提供一个安静休息区,内部以疏林草地为主,更好地为游人提供休憩游览的环境,常绿树种与落叶树搭配,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特色。重要节点做重点处理,搭配以聊城特有的景观小品,营造一种徒骇河特有的景观特色。

3.2聊城市湖南路南侧水系景观绿地设(1)项目分析定位。首先,湖南路改造后作为聊城中部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和景观走廊,南侧绿地首先应该作为景观大道两侧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应该与北侧的绿地一起展示简洁大方的道路景观。同时,其宽度达到110m,中间包含一条景观水系,因此,它兼有城市公园的功能,应根据地形和水系的总体布局,在其间适当加入游憩和表达聊城历史文化的内容。但总体上应简洁大气,形象突出。其次,它是城市的重要廊道之一,因此,在设计时,不但要形成东西向的开放空间,引导疏通东西向的新鲜空气,还要在南北方向上留出导风通道,使空气能够快速地南北流动。第三,它还是聊城市南部与北部的连接线。因此,在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在湖南路向南观看和由绿地南侧向北观赏的效果,在山水格局、植物配置等方面作出相应处理。(2)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把湖南路南侧绿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水系规划以及南部新城区的总体规划中来分析和定位,确定其主要功能、景观特征,强化与其相交叉的道路、水系、绿廊的联系。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时要统筹考虑聊城市近远期的发展规划;保留利用的原则,现有绿地中,一些长势良好的植物,再次设计时,应注意保留利用,既能降低造价又能形成较好的景观特色;土方平衡的原则,挖河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于河道两侧,既丰富了景观,又可以减少工程量。挖填方在总量上应保持基本平衡。(3)主要设计概念。回流萦玉,七水连珠。规划30m宽的河道贯穿东西,并形成流线和开合的变化,使其成为形态自然的景观河流。在道路交叉口、重要节点等处,将水面适当加宽,共形成七个较大的水面,构建“七水连珠”的景象。将挖水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一系列带状起伏地形。根据尺度计算,地形高度最高不超过6m,以2~3m为主,东西向共形成5处较大的带状地形,形成“五岭逶迤”的主地形格局。十里樱花情。在湖南路两侧种植五公里长的品种各异,花色各异的樱花,形成十里长的樱花大道,花开烂漫,独具特色。(4)植物种植设计。主要地形上植物密植,多用常绿树种,高大乔木居中,向南北两侧形成层次,兼顾路上和河边效果;道路交叉口和水面较宽处以疏林草地为主,选择景观大乔木成丛栽植,重点突出,视线通透;在地形制高点多种植高大乔木,是林缘线变得更加丰富[4]。植物种植设计的主要概念可以概括为:水木润春华,西岭含秋色,一带红樱花,半池黄菖蒲。

3.3聊城市昌东乡愁园景观景观提升设计方案(1)项目分析定位。本设计方案是关于景观提升的,所谓景观提升是指在保留观赏效果较好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总体的观赏效果[5]。原聊城市昌东公园位于徒骇河畔,是垂钓者、郊游者的乐园,亦是聊城市乡土植物园。但是,由于植物空间杂乱,灌木过密,游览服务设施缺乏,景观主体不突出等一些制约因素,导致公园内杂草丛生,不能很好地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环境。这也是要对昌东公园进行景观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此次景观提升的整体思路就是去芜存菁,完善设施,适度提升,刻画主题(图3)。(2)设计理念及原则。聊城市乡土树木形成骨架,结合现有植物形成枣树园、杨树园、榆树园、槐树园、柳树园、藕池、牡丹园等七个乡土植物园。浓郁的郊野气息使城市中人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此享受安静、美好的时光,营造出城市山林的意境[6]。聊城市的民谣、土胚房、石磨、水井都能很好的表达设计主题。(3)植物种植设计。植物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种植骨架,在原有植物基础上稍加点缀花灌木,形成一片浓郁的乡野气息,使得植物的种植既简单又不失去主题特色[7]。植物种植还是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主要原则。

4实习心得

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北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适宜性评价

1北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

1.1园林景观空间形式单一,设计缺乏科学性

我国很多北方城市为了追求景观设计的完美,迅速达到绿化效果,加大了市中心商业街、公园、小区等绿化力度,逐渐形成了以草坪空间为主,加上些许乔木,再搭配一些灌木丛的设计布局。这种设计模式和方式让人赏心悦目,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即草坪设计中的植物生长周期问题。草坪在北方的生长周期一般是3~5年,之后草坪将大量退化,与其它景观作物的生长周期相比,年限短,管理难度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1.2生态效应在景观绿化中的欠缺

随着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或物体,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在这方面,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绿化作物,承担的责任就比较大,以此来吸收有害气体,更新城市空气,减少污染。而对于景观作物是否名贵、是否珍稀,则没有过高的要求。但在现实中不难看出一些地方为了城市的美观而设计,过度引进珍稀物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3缺乏系统化、整体化的园林规划

在现实中,不难发现景观设计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全面的规划。园林景观的设计不能发挥整体规划的作用。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对外窗口展示,但园林景观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规划不合理,拆了重建、建了又拆成为城市景观规划中常常出现的矛盾现象。

2北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适宜性评价

①美景度。景观的美景度是开展游憩活动的重要基础。②旷奥度。对景观开阔性和幽密性的评价,应严格限定游客设施建设,执行生态建设的开发标准。③自然度。即园林景观的设计应将重点放在于保护景观的自然性和原生性不被破坏。④敏感度。即景观生态环境的单一性和脆弱性,敏感度较高的景观环境具有较强的限制性。⑤相容度。景观相容度在于筛选一系列相容度较高的休闲活动。⑥可居度。是衡定人流在特定的园林景观中能够停留的时间长短。这些设计指标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适宜性的客观评价,能够有效反映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舒适度。

3做好北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思考

3.1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挖掘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因素

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分析,积极挖掘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因素就是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化价值资源,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园林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为地区园林景观设计做出贡献。一种文化只有与园林景观相适应并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改进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这才是地域文化特色生命力的象征。

3.2整体科学规划,科学认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北方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大气环境条件,是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又适宜地区景观特点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内容,并对方案内容的细节进行市场反馈评估。规划设计应注重绿化方案的可行性,遵循既能美观大方,又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错配。加大生态效应在景观绿化中的应用力度,通过园林作物的有机搭配,最大限度地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减少污染。

3.3制定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适宜性评价方法

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是日新月异,逐渐呈现了多元化的设计风格,有时甚至会出现异域风情泛滥、追求表面奢华的现象。对此,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些科学的评价方法——既不抄袭大师的作品,也不生搬硬套传统的园林形式。应该充分结合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特点、审美文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适宜性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评价指标体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吸纳群众的评价意见,营造具有深刻内涵和本土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北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及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简单探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深刻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是城市整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必将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篇3

【关键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单纯地想要丰衣足食了,开始着眼于居住环境的绿色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化的飞快发展,使得城市中的生态环境矛盾日益明显,人们对于健康且舒适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愈发强烈。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中,城市园林是其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组成部分;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其他城市设施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些就使得城市园林事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同时也被高度的关注着,在设计城市园林时,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而就有必要对我国现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进行一番探讨,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详细阐述,最后给出相关解决对策供各位读者参考。

1园林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要让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是依靠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好的、质量高的城市园林景观可以把大自然中的景物合理地融入现代化城市中去,使得城市具有大自然的活力与美丽,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舒适的生活场所。能够放慢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高生活节奏,减轻城市人在家庭、工作中的压力,并且也能为老年人提供娱乐活动场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已经不仅仅是只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观赏的地方了,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实现社会功能。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仅能在城市里创造美丽的景色,还可以让城市里的居民更加便利、快乐、健康的生活着。因此在现代城市中,园林景观的建设是必需且重要的,建设好的、高质量的城市园林景观是符合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的。从以上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可以看出,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2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存在利益驱使现象

在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中,有些园林的设计规划和相关建造均为一家单位或个人,这就必然会导致一些与利益有关联的问题。有些园林景观设计师为了博得领导好感或者推销某些高利润的植被而肆意设计,导致城市园林不能正常合理生长。近几年来,很多园林景观中的常青树木覆盖率较低,而有些植被的设计规划密度比较大,就属于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们往往不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而是着重考虑所得的经济利益来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这就导致建设的城市园林不符合设计原则和科学规律,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不利的。

2.2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缺乏特色,盲目模仿比较严重

就目前各个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其中存在着严重模仿欧美式建筑的现象;而且园林景观建筑的颜色、用料以及形式等诸多方面均存在雷同,没有地方特色,缺乏城市个性。甚至有些植被在城市中的应用完全不符合当地的现状,例如某些在江南适宜的植被被园林景观设计师们堂而皇之地在北方的城市绿化中加以使用,还有些园林景观设计师不考虑植被赖以生长的气候、地理、土质等硬性条件,就胡乱进行模仿加以利用,最后只能使得城市园林景观的生命力下降,完成之后还要不断进行改造,导致人力与物力的极大浪费。

2.3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缺乏人性,忽略以人为本

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就是为了使人感到舒适,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因而其在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到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无论怎样的城市景观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然而人的需求并不是全是对美的需求,要做到真的以人为本就需要满足人作为直接使用者最根本的需求。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应该如此。然而在有些城市中,设计者们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而标新立异,常常将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于不顾,植物景观的设计缺乏人文气息,走上了以我为中心的歧路。就当下而言,一些城市在建设宏大的广场的时候,其地面往往是铺设地砖或者铺以草坪,只有很少的树木栽植于道路两边,这就导致很多供人们休息的设施在烈日或雨水之下,即使园林景观再美丽,也不会有多少人会久留于此。对此,人们只能抱怨设计者们的“短视”与“自我”。

2.4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植被搭配不合理

在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植被:形态特征不尽相同,生态特性与生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物种间存在相生相克。因而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时,需要尊重所用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这样才能使得城市园林朝着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情况当中仍然存在不切实际的对植被进行栽植。例如,在立交桥下栽植喜阳的灌木、草本类植物,甚至是高大的乔木。又比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中,为了达到层次的整齐美,往往在空间结构上忽略植物的群落分层,通常是单一的植被或者相互孤立的栽植,对于生态稳定性较强的乔灌草类结构并不多见。

3我国城市园林景观中解决存在问题的策略

3.1要彻底避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那些由利益所驱使的设计。在实际情况中,那些为了迎合领导意思或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应当尽量不予采用;可以的话,最好直接删除,并给予相关设计师警告。为了确保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被利益所驱使,被某些人或单位利用,因而需要在采用相关设计方案之前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考虑是否适合植被生长、是否会破坏城市生态等,并预计其建造成本。尽量避免设计师不经周全考虑而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同时最好要确保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不是同一个人或者单位承包的。

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篇4

关键词:城市广场;地域文化

Abstract:Thispaperfromtheenergythatthecitysquarereflectsitsculturalcharm,showisbasedontheanalysisoflandscapedesignfeaturesofthecity,HeilongjiangprovinceSanjiangleisuresquarelandscapedesignasanexample,theregionalcultureinthedesignofsquarecomprehensiveperformance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onthisbasis,summarysquarelandscapedesigninsomedesignmethodsanddesign.Inanattempttoexplorethecitysquarelandscapedesigninfullymeettheusefunctionatthesametime,th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regionalculturecharacteristics,tomaximizethecreationofspaceoverallbeautyofform,spiritconnotationanddeepartisticconceptionbeauty.Thispaperdiscussesthecitysquar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ofrelatedproblems,hopingtobenefittheresearch.

Keywords:citysquare;regionalculture

中图分类号:TB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项目背景

这个案例是黑龙江省建三江休闲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从图中不难看出:本案例充分体现出当下中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首先,基地位于建三江农垦区用地规划建设中,地块被周边的规划道路切割为长方形,面积较大;其次,基地原地形条件比较简坦,肥沃的稻田农垦区,没有太大的高差起伏;第三,整个广场以其为中心向南北展开,周边由道路和稻田围合。此外,这个项目位于国家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担负着城市形象塑造的功能,是此示范区的标志性广场。

二、案例分析

2.1区域现状分析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与富锦、同江、抚远、饶河、友谊等市县相邻,素有“小三江”之称。区域内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业及边境贸易的优越条件。因地处祖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之誉。

辖区内农场集中,布局合理,土地连片,区域完整,城镇建设日趋完善,是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既有农垦特色,又有城镇风貌的新型垦区。

2.2黑龙江省建三江休闲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本项目设计区域,总占地面积约99510平方米,其中广场面积约10700平方米。方案希望能够在现代农垦区休闲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中展现建三江浓郁的“鱼米之乡”地方特色,呼唤乡土历史和人文传统的记忆与延续,体现城市历史文脉、设计理念、人文精神和地方特色。

图2-1黑龙江省建三江休闲广场景观设计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三、设计思路

3.1中心主轴:以时空走廊作为整个广场设计的主线,延伸贯穿中心圆形广场的荷花音乐喷泉,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视觉中心。荷花音乐喷泉的体量与造型,自然的吸引人的目光,起到标志性建筑的作用,动静结合,以加深人们对广场空间的印象。

3.2广场入口:南面主入口采用半弧形造型,“米”字镂空景墙环绕中心泰山石。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借景、框景手法,寓意多产的建三江垦区的富饶繁茂;北面入口将台阶与坡形花坛相结合,满足不同视线高度的景观需求。

3.3水景:中心广场内设有雾喷、旱喷、水渠等多种水景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休憩、游览、集会、观演的舞台。强化水的主题,同时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富有节奏感的游线。使整个景观有机结合成“水育米”之意,渲染广场艺术与空间气氛,体现生命之源。

3.4道路:广场内实行人车分流,分为主要人行通道和休闲小道。采用自由、高效而简洁的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路网,生动明朗,视野开阔,具有现代风格。

3.5植物:广场的植物景观应该与广场地域、性质一致。本案例中植物将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等高低错落结合。主要以红松、银中杨、火炬树、水蜡、绣线菊、丛生福禄考为主。根据不同植物本身的形状、色彩、芳香来表现地域特色。

3.6雕塑:广场雕塑是根据广场文化和审美特性定义的。雕塑造型的三维性,具有视觉冲击力,便于识别和记忆,提高广场乃至城市的知名度。通过雕塑作品的艺术人文精神深化整个广场设计的内涵,达到广场景观与人的情感、精神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广场文化品位,创造有特色的广场空间。

3.7铺装:它们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由曲线型的。其特点就是形态明确,边界清晰,易表现几何图案。广场铺装材料越来越丰富,如大理石、卵石、水磨石、陶瓷面砖、混凝土等。本次案例设计铺装主要采用质地粗糙无光泽且防冻防滑的材料,给人以粗犷豪放、朴实亲切自然之感。

3.8色彩:色彩是最易营造气氛和情感的活跃因素,色相间的调和,明度、彩度的调和,以及面积的大小比例等是否协调是最重要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需要综合考虑。本案例地处黑龙江寒冷地区可多用暖色系,给人温暖感和亲和感。

图3-1黑龙江省建三江休闲广场景观设计鸟瞰图(来源:作者自绘)

四、景观构思

4.1设计原则

通过对黑龙江省建三江地方文化的分析和提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设计原则:

4.1.1突出个性的原则。整个设计应置身于既有农垦特色,又有城镇风貌的新型垦区的大背景下进行,确定将水、鱼、米文化作为重点表现的主题,突出体现了建三江“中国米都”的传统文化和“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军旅文化”三种文化内涵。

4.1.2继承与发展的原则。文化需要历史文脉的积淀与继承,同样也需要随着时代激荡而创新与发展。本案例设计要求即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北大仓”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显示出现代农业科技化水平。

4.1.3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广场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支持人在广场空间中的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表达,实现城市休闲广场空间的“人性化”。塑造亲民开放的休闲广场公共空间,体现城市的特色活力,提倡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图4-1黑龙江省建三江休闲广场景观设计鸟瞰图(来源:作者自绘)

4.2广场设计构思

景观整体布局以正规式和曲线式相结合,力图体现出现代垦区景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强调建三江米都特色。主景沿中轴线次第展开,通过严整的序列层层递进烘托出广场中心景观荷花音乐喷泉的庄严气度。中心景观区的荷花音乐喷泉内设有大型喷泉雕塑,直入主题。广场的中心是高约20米,取汉字“米”字的意象造型,地面铺以隐喻城池的图案,象征“米”自“水”中磅礴而起。轴线中心设有开放式的圆形广场,中心广场内设有雾喷、旱喷、水渠等多种水景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休憩、游览、集会、观演的舞台。荷花状的音乐喷泉,簇拥中心雕塑,动静结合,极大地丰富了雕塑的形象及环境艺术魅力;使整个景观有机结合成“水育米”之意,渲染广场艺术与空间气氛,体现生命之源。这里是城市广场生活中最活跃的精神场所,人们置身其中,交往、休憩、观演、庆典,一幕幕活生生的城市剧在此上演。华灯初上,周边的草坡上,人们或坐或躺,中心的水幕舞台光影摇曳,生动地勾勒出当下建三江人民充满活力的生活图景。

文化长廊位于广场中心区的东西两侧,墙身起到文化展示的作用,内容体现了建三江“中国米都”的传统文化和“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军旅文化”三种文化的内涵。两侧整齐的草坪、绿篱、树阵、景观灯柱和步道强调了轴线关系,指示引导着人流步步深入。长廊内同时也有诸多浮雕示了伟大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展示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广场景观设计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性设计与规划,有利于展现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轴线的终点以稻米造型的休憩平台收尾,与入口处两侧的“米”字镂空墙遥相呼应。轴线两侧由舒缓的错落有致的草坡构成,自然曲线的铺装和小径蜿蜒其间,营造出静谧、休闲的气氛。间设旱喷、亭廊、公厕、娱乐场地等,可供市民和游人散步、游憩。“群众性、文化性、娱乐性”的特点,结合城市风貌与人文景观,创造浓郁了的“鱼米之乡”特色。使整个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也将水稻种植区与广场休闲区自然分隔开。

休闲场地:除中心广场外,沿两侧游览轴还设置了一些小型的休闲场地和公共设施,以满足市民游憩、健身、休闲等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设施。以微地形处理和自由式绿化为主。两侧自然起伏的绿地烘托出中间的景观主轴,强化了生态广场的定位。静心亭:采用卵石铺地,亭子考虑休憩、遮阳效果,为人们交流、健身、活动提供了场所;回旋广场:饮水思源,寓意三江源头;儿童游嬉场:设置几处不规则草地缓坡,结合儿童游乐设施,为儿童嬉戏提供了一处可玩、可乐的场所。

广场空间的东侧,设计了一处木质结构的二层观赏平台和留影展示墙。平台的屋面采用稻草与当地木材绿化,采用坡屋顶设计。展示墙采用抽象的稻米镂空图案造型,通过借景、框景的设计手法将一望无际的水稻种植区引入眼帘,强化了“门”的概念,将建筑空间与城市景观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强化了生态建筑的主题。

五结语

本文以建三江广场景观设计为例,从调研、实践等角度探讨如何在现代城市休闲广场景观设计中体现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通过以上黑龙江省建三江休闲广场景观设计案例设计分析可以看出,对地方文化的梳理和提炼,提取独特而可用的元素,再以形态各异的景观手段加以呈现,可赋予城市休闲广场独特的景观特征.提升城市的可识别性,体现城市特色,使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永远处于城市发展的前沿。这些植根于地域性文化的城市休闲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将反映现代人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观念,使景观具有了艺术灵魂和价值,城市形象也将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史扬洋,刘炜.城市广场空间的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建设[D].建筑与环境,2009,3

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篇5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空间环境设计领域带来了不断深入的技术革命。首先是CAD技术使绘图自动化得以普及,随后,三维效果图与动画在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得到推广应用。最近几年,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虚拟现实(VR)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发展起来。

1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要求

城市设计简要地说就是为人们设计聚居地的一种艺术,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设计所关心的是建筑实体的视觉效果;人与场所的连接性;活动空间与舒适环境的创造;整个城市景观改善的进程。城市设计要为建筑物实体及其空间布局,为建筑形式构图及其与周围空间的三维关系,为获得美学与社会质量成就进行视景布置建立整体框架。

1.1城市设计内容的层次性。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宏观层次:城镇分布与城市形象。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包括在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分布;城乡一体化规划与景观设计;城市的格局与形态、功能组团、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分区特色与舒适的环境、城市出入口、土地利用与活动场所等。城市设计的宏观层次内容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更注重于城市的关键性特征与自然景观的构成;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文化或社会经济资源的物质的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对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和优美的城乡视野成为重要准则。包括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组织与利用,视觉特征物的适宜性和可视性,整体高度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传统景观的协调性等等。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的自然地理、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的城镇布局。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重点发展地区的用地空间发展所作的规划。规划在宏观上充分考虑了炎陵县作为人文与生态旅游县的自然环境特色。

中观层次:建筑物与空间。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包括用地布局、建筑设计、交叉口与广场、街道和路网格局、视线走廊、连接度与整体性、体量与高度、地标物、开敞空间和公园、人行道与步行系统的连接等等内容。中观层次城市设计内容与城市总体或分区规划相辅相成,不过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物质和视觉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人工建造物的适宜性和视角的关系;对光和空气的穿透性影响;与步行道格局的协调性;与城市整体立面轮廓和体量的协调性;与地方传统的协调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图3为应用ArcGIS对炎陵县城现状所作的全景鸟瞰。

微观层次:使用者环境。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物的人的尺度、街道陈设、材质颜色和纹理、过渡的处理、广告和标志、街道景观等。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设计相辅相成。在对微观层次城市设计进行评价时,自然方面主要关注功能上的适宜性。人造方面关注街道结构和功能的适宜性,创造好的步行环境,人的尺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空间的创造等。图4为某中学新校园的大门,通过三维建模贴图生成。

1.2城市设计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从城市设计各层次的内容及评价原则来看,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恰当的空间组织,悦目的视觉效果均是共同的追求。以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规划师和建筑师主要是通过二维图形加空间想象来构思和评价设计方案,仅在进行建筑单体设计或很小的群体设计中才应用三维效果图,或固定路径的动画来模拟建成后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效果。众所周知,传统的效果渲染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占用大量计算机内存。因此多方案的交互式设计和实时动画根本不可能进行。

城市设计计算机视景仿真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处理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并修改三维地形,进行坡度、坡向、高程、填挖、淹没、视线视域分析。

其二,进行建筑密度、容积率、可达性、缓冲、选址可行性分析,用以评价社会经济与环境效果。以上两项是GIS的典型功能。其三,大面积多单体的快速三维建模,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家俱、广告牌、树木、车辆、人物等。一般GIS只有二维拉伸功能,称为2.5维,不是真三维。而流行的3Dmax三维建模不胜任大量对象建模与实时浏览任务。其四,实时虚拟。要能快速地重绘画面,包括对场景对象、天光背景、动画路径、视点视角等的改变均能立即作出反应。从理论上说,以上四大问题可以在一个GIS平台或统一的VR系统中得到解决,不过目前这种平台还处在研发之中,但是我们可以借助GIS与VR综合集成来解决问题。

2一种基于GIS与VR的城市设计技术方案

2.1虚拟现实系统集成。无论是GIS还是VR,当前国内外均有多种商业软件可供选用。美国ESRI的ArcGIS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不过它的三维建模功能不强,且没有实时虚拟动画的功能。美国Multigen-Paradigm公司的Multigen-Vega是当前虚拟现实的旗舰软件,其强大的三维建模工具Creator和虚拟仿真引擎Vega有机结合能很好地满足虚拟城市实时动画要求,不过它不具备空间分析的功能。其它的GIS与VR软件大体也是如此。所幸的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综合两个方面的优势来解决城市设计技术问题的方案。这就是ESRI公司委托Multigen-Paradigm公司开发了一个ArcGIS扩展模块SiteBiulder,该模块使得ArcGIS具备了实时动画功能并且能接受Multigen的三维模型。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基于GIS与VR的应用于城市设计的虚拟现实系统.

2.2系统应用步骤。该系统的完整的应用包括场景的规划设计、单体的建筑设计、三维建模并贴图、实时虚拟动画几部分内容

2.2.1城市规划设计。无论是新城区的开发还是老城区的改建均要先确定规划设计目标,提出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要求。根据要求,进行自然条件、建设条件等一系列的基础分析。在分析基础上完成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建筑布局、竖向规划、工程设施等规划设计方案。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规划设计仅用CAD进行辅助设计。本系统强调应用ArcGIS技术辅助规划设计,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CAD不具备所要求的空间分析功能;其二,只有ArcGIS主题及主题中的特征(对象)才能被引入到SiteBiulder中进行实时动画。图5为应用ArcGIS制作的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地势图,图6为新校园的一个规划模型。

2.2.2建筑设计。在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各单体设计成果仍以平、立、剖面图为主。为配合下阶段的Creator三维建模和纹理贴图,建筑师绘制的单体立面效果图很有用处。整幅有阴影的彩色立面图可以代替多块片的烦琐贴图,在三维场景中具有相当的立体效果。如有必要,某些单体可设计出多个,供虚拟替代方案优化所用。

2.2.3组织ArcGIS主题。在SiteBiulder三维场景中,各虚拟对象是以ArcGIS主题来组织并引入的。进入三维场景的主要是三维地形、道路、建筑、树木、铺地和草地。主题中的特征并不要表现对象的具体几何形状,而只要确定各对象的具置。例如用点主题表示建筑布局,每栋建筑物仅需要一个点来表示,每个点代表的建筑物的模型被存放在数据库中,完全相同的建筑物如住宅只须保存一个实例就行了。只要建立起点对象与建筑实例的关联,则不同的建筑物模型都会被引入场景中。

2.2.4创建三维模型。本虚拟系统采用MultiGen公司的Creator作为三维场景建模工具,它的Open-Flight采用树状层次结构来组织管理场景数据。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场地中的模型包括天空、地面、单体建筑、构造物、树木、街道陈设物、广告牌等等,建模工作量巨大。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应根据场景中每个实体的几何空间位置以及模型内部与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虚拟场景中所有单体模型的层次归属,以有利于模型的修改、调用。三维模型并非越细越好。我们要在几何真实与纹理真实之间取得某种协调。适当地划分几何面和准备适当分辨率的图片是建筑虚拟的关键。

2.3.5创建虚拟动画场景。起动ArcGIS及其扩展模块SiteBiulder,将模型库中的各模型实例与主题中的各特征建立起联系,各虚拟对象将依各自的空间位置呈现在三维场景中。SiteBiul-der有一套自己的菜单和工具,完成实时动画。

3新建校园虚拟现实应用实例

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篇6

【关键词】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

公园景观绿化建设是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推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对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实现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过程规范化与科学化,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是确保公园景观发挥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保障。

1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准备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施工准备工作目的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对施工方案图纸进行实际考察与审核,保证施工方案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其次,对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做好施工工作的技术保证,使施工管理人员明确施工目标与责任,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流程与技术要求;再次,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施工技术要求,为公园景观建设施工工作做好物质保障;最后,做好施工设备的准备,施工设备作为公园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设备,设备性能良好与否对公园景观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做好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公园景观建设质量,发挥公园景观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从而提高城市人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绿化率。

1.1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准备

公园景观施工技术准备是指项目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要与施工方案图纸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将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对与实际施工条件不符合的部分,要及时进行施工方案图纸的调整和修改,以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为确保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将施工方案设计理念落实到现实中,施工图纸设计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目标、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有明确的概念吗,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技术不明确从而出现质量问题。此外,公园景观施工过程中也要与施工方案设计人员进行实时沟通,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

1.2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人力资源准备

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是施工过程的实践者,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调配工作是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施工管理人员应选择具有公园景观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保证施工管理人员能明确公园景观施工流程和管理重点,合理把握施工进度,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公园景观施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的选择也是要优先选择具有公园景观施工经验的工作人员,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得到实施与落实,在施工工作开始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与施工工作相关的培训以及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目的、施工流程与施工关键技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公园景观施工质量。

1.3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材料准备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材料包括土建材料例如水泥与混凝土等、给排水材料如排水管道等、电气照明材料如照明设备等以及景观绿化材料。作为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的基础,施工材料的管理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施工材料的数量管理是指在公园景观绿化施工预算阶段,根据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种类以及数量进行计划预算,并提前联系材料供应商,保证材料供应符合施工需求,避免施工材料不能满足施工实际需要现象的发生。施工材料的质量则是指在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要严把施工材料质量关,保证施工材料性能符合工程施工对材料的性能要求,确保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以及公园开放后景观的实际使用性能的实现。

1.4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设备准备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与施工材料准备工作类似,需要由专业的评估预算人员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施工设备的类型与数量进行计划,施工设备准备与施工材料准备不同之处在于,评估预算人员可以通过对施工流程流程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实现施工设备的合理调配,在满足施工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设备数量,从而减少工程施工成本预算,提高施工过程的经济性。

2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案例――南宁市南湖公园景观绿化施工

南宁市南湖公园位于南宁市区东南,总占地面积达93万平方米,南湖公园景观特色是湖占地面积较大,达到公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将湖水景观与亚热带园林风光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亚热带水景景观。

2.1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设计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的设计是将公园开发理念在设计方案图纸以及在现实中的实现,是公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基础与指导,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保证施工方案设计质量。施工方案图纸的设计工作应由具有公园景观设计经验的人员进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熟悉施工地点地形特点与环境气候特点,并将公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民俗习惯融入到施工方案中,使施工方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城市特征,设置符合公园建设理念的景观并根据施工地形合理确定布置情况,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完善性与合理性。

2.2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图纸绘制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图纸是实际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图纸的绘制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施工图纸数据是否准确等都对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提高施工图纸质量,保证施工图纸数据准确性,以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施工图纸的绘制要严格根据方案设计与施工数据,保证施工数据准确性,极小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误差,影响施工质量;其次,由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包含土建、照明、给排水等多个系统,不同部分施工图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绘制,保证不同系统施工图纸的技术可行性。最后,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是一个大的整体,因此,确保不同部分、不同系统间的合理连接,保证各系统施工图纸相互配合,是顺利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的根本要求。

2.3公园景观绿化施工

公园景观绿化施工工作的开展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调整,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的过程。由于公园建设面积较大,可根据各部分景观实际情况,对多个景观同时进行施工,这一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此外,施工材料应根据施工顺序在施工场地内进行放置,以保证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由于实际情况与施工方案总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保证施工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

3结语

公园景观绿化建设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在各大城市中不断普及和推广,对改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应对公园景观绿化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将高科技技术方法与手段应用到公园景观绿化施工中,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公园景观绿化施工质量,进一步推进城市现代化环境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高中自我陈述报告范文(精选2篇)

    - 阅0

    高中自我陈述报告范文(通用7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自我评陈述报告(通用7篇),希望.....

    日记的范文写景,日记写景的作文(整理

    - 阅0

    2023年日记的范文写景汇总篇11.建筑工地实习日记今天把3单元、4单元的线已经放好了,下午我跟着师傅们一起去抄平了,抄平的作用是为了方便支模板的,一般用的是50线抄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