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收集6篇)
来源:
幼儿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篇1
一、班会背景
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落实上级文件的要求,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引导全体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文明出行、共建平安和谐的良好社会、校园环境,为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远华中学文明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班会目的
通过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广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班会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班会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素材、撰写发言稿
(3)材料准备:准备文明知识自测题目,准备ppt.
四、班会过程
(一)活动基本情况
时间:20xx年9月22日
地点:xx班教室
主持人:杨玉枚
参与者:初二(3班)班全体同学
(二)活动程序
(1)引言,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展现校园不文明现象;
(3)分别讨论其中的弊端;
(4)进行文明知识自测;
(5)宣读倡议书;
(6)道德小宣誓;
(7)班主任、领导总结。
(三)活动纪实
【引言】
中国自古是一个礼仪之邦,讲文明、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义廉耻,孝悌忠信是古人的道德准则。即使在今天,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校园文明,在于点点滴滴,在于一举一动,在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作为学校里的学生为了建设文明美好的校园,我们今天召开主题班会,旨在加深大家对建设校园文明的重要性的认识,更进一步地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
所以在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始之初,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身边的那些不文明现象,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同学每人说一两句即可,互动调节氛围)
看来大多数同学都发现了我们身边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吧。(放图片)
图片展现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我们都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了,请大家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呢?
请同学们结合这些不文明现象,展开讨论,举手发言。
没错,课堂是我们学习的主阵地,是我们成就梦想的地方,是我们养精蓄锐,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还有课间的一些不良行为等严重破坏了他人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一种不尊重他人和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个人素质修养不高的表现。(放图片)
接下来请看第三,四个不文明行为(放两点)下面同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是不能随便浪费的,因为那是用汗水换来的。正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还有点滴小事成就你我意识,从小事做起,不要在以怕耽误时间为借口,请将杂物送进垃圾桶。(放图片)
下面请看第五六个不文明行为.(放两点)下面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而吸烟酗酒更是不符合身份的行为,一身校服,一脸稚气,那支香烟,让你失去清纯,要吸烟?还是要尊严?请灭掉你手中的香烟!我们身边还有别的不文明现象。我们大家来看一下图片吧。
请同学们结合这些不文明现象,展开讨论,举手发言。
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是从点滴小事中体现出来的。很多人无视这些小事,可这正是体现个人品德素质的地方。从今天开始,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共建文明的校园吧!
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们一起做几道文明小测题!在文明小测题开始之前,请大家拿出一张纸记下自己的选项。
“文明人”自测:你是一个文明的人吗?
做了这些小题后大家一定对文明对道德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了吧!请24到30分的同学举手,(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啊。)校园文明在于点点滴滴,在于一举一动,在于每人的一言一行,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个性
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也可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
幼儿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合适的地方,用完扔回原处。
2、懂得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既整洁,用时又好找,又省时,不会误事。
3、懂得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是做事有条理的表现,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很重要。
情感:体会到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好处多,愿意培养这种好习惯。
行为:把东西摆扔在合适的地方,用完及时扔回原处。
课时:2
教育过程:
一、插图导入
1.电脑演示图片:
内容: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
2.教师提问:想一想,像李芳这样乱扔东西会怎样?
3.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即板书:找不到东西耽误时间耽误事着急……
4.过渡语: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边看图片边听录音故事。(图片的内容为课文中的插图,录音故事内容同课文内容的1、2自然段。)
2、教师提问: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此时学生通过听故事,可能会对乱扔东西的结果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可以继续板书,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乱扔东西的坏处。)
3、教师小结:乱扔东西就会找不到东西、还会耽误时间、耽误事情、心里着急,还可能会养成做事没有条理的坏习惯,害处可多了。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给李芳出出主意,告诉她怎样做就能避免这些麻烦?
5、学生小组讨论后给李芳出主意。板书:东西不乱扔
6、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大家出的主意很好,李芳同学听了一定会感谢你们。李芳的老师也是这样劝告她的。
7、听录音:内容:课文中李芳老师的话。
8、过渡语:后来在妈妈的督促下,李芳逐渐改掉了乱扔东西的坏毛病,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李芳后来是怎么做的。
9.提问:看图说一说,李芳是怎样改掉缺点的,把东西方在一定的地方有什么好处。
板书:找得到东西不(耽误时间)不(耽误事)不(着急)
三、联系实际具体导行
1.过渡语:通过看小芳的事例我们知道了东西不能乱扔,那么,东西应该扔在什么地方呢?扔在什么地方合适呢?让我们到小明的家里去看看。
2.电脑演示小明的家。内容: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一(教材P50图)。
3.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摆扔的地方合适吗?你在家里把它们摆扔在哪里,为什么?
4.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脑,在老师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上帮小明收拾家。
5.学生独立操作后,在教师机上边演示边汇报,同学之间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相互争论,教师评判的原则是东西扔的位置安全、方便、不妨碍整洁即可。
6.教师用电脑演示图片。内容: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二和插图三。
7.教师提问:这些东西用过后应该怎么办?平时你把它们扔在什么地方?
8.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讨论的内容。
9.学生汇报后教师给予引导,对正确的.进行肯定,不正确的启发同学自己修正。
四、全课总结
1.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好,大家懂得了做事要有条理的道理,希望你们今后都能养成学习、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板书: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我们一起用一首儿歌来总结一下这节课。
2.学生阅读儿歌
3.师:今天这节课后我们开展一项活动。
4.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东西不乱扔
找得到东西不耽误时间不耽误事不着急……
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幼儿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废物利用,乐趣多。
2.尝试包纸、拧纸、粘贴,体验动手制作糖果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小熊,以“小熊糖果店缺货”情景导入,激起幼儿包糖果的欲望。
师:小熊店里缺糖果,今天我们带了很多家里面已经不用的材料,其实他们的用处多多,也可以帮助到小熊。
2.家长幼儿共同探索“包糖果”的方法
(1)说一说:糖果是怎样包起来的?
(2)试一试:幼儿自由探索包糖果的方法。(出示材料)
3.鼓励幼儿为小熊包糖果,练习包、拧的技能。
师:我们可以把瓶子、报纸当作糖果,来给糖果穿上好看的衣服吧!一定要“穿好”,不要露出“小肚皮”呀!
(教师结合幼儿探索情况,重点范包、拧的操作技巧)。
4.展示幼儿包的糖果。
师:你的糖果好吃吗?有什么味道的?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一起将糖果送给小熊,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引导幼儿说:“小熊,我给你送糖果来了。”小熊说:“谢谢!”幼儿说:“不用谢”。
幼儿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要使用“请,谢谢,对不起”,奠定团体中互动的基本礼节。
2、体会更丰富的感情分化,建立积极和谐的个性。
二、活动准备:
图片,卡片
三、活动过程:
1、引导者先和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许多的礼节,如早上到幼儿园问候老师,与幼儿打招呼,道早安,拿东西时用双手接,并会说谢谢,不小心撞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拿东西给别人时,要说请,放学回家时会和老师、幼儿道别说再见等。
2、接下来,引导者可以发问,让幼儿来回答,如踩到别人时要说什么,幼儿就回答“对不起”,以此方式来练习生活中常用的礼节及礼貌用语,同时在这一周内提醒幼儿要注意礼貌。
注意事项:
除了课程上的教学外,引导者应和幼儿将这些礼节融入日常生活中。
小提示:幼儿最记得或常用的词汇可能较少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要用什么礼貌用语,因此讨论时知道,实际上不会使用,因此需加强日常生活练习。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一起交谈讨论。
幼儿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篇5
设计背景
老师的职业就是育人,我们要教导幼儿有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对于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先已后人的一种自私现象。针对本班幼儿人数较多,在就餐、玩玩具、上厕所排队等存在秩序混乱等现象,很有必要给小朋友上一堂有关文明秩序的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学习互相谦让,知道人多时要排队,不拥挤。
2、从小培养幼儿讲次序的文明行为。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排队。
难点: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次序的习惯。
活动准备
玩具一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把一筐好玩的玩具放在桌上,请全班幼儿同时上来拿,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观察幼儿是如何拿玩具的,并记住被挤的幼儿。
(1)提问:,刚才你们拿玩具时觉得怎样?(教师有意提问被挤的幼儿)
(2)讨论:
1、应该怎样拿玩具才能又快又不拥挤?
2、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排队呢?为什么?
3、教师归纳:比如,看病要排队,买东西、玩滑梯要排队,就餐要排好队领饭。
二、请幼儿排队拿玩具到室外玩。
(1)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拿玩具。
(2)教师及时制止个别幼儿还抢、挤的现象,并请他重新排队。
三、小结:在生活中,因为想做同一件事的人很多,每个人都能谦让一点,都能自觉讲秩序,自觉排队,不挤也不抢,我们的心情就会很愉快,做事情就会又快又好。
幼儿园美德教育活动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美德,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旨在通过幼儿故事讲述的方式提高幼儿语言、肢体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了解中华传统美德,感受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活动时间
10月。
四、参加对象
中、大班全体幼儿及家长(中心+东六)
五、活动内容
各班可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幼儿故事讲述“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学习、理解中国传统美德。
六、组织领导及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是20xx年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班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系列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形成{}“学校主抓、幼儿参与、家长支持”的浓厚氛围。
(二)注重导向,严格把关。
各班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申报作品能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到作品主题鲜明,思想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向上,上报的作品能代表本班水平。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班要广泛利用主题墙、宣传栏、校园网、微博、微信、学校公众号,对“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持续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
(四)积极参加,层层发动。
各班要主动搭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对专题活动进行评选,激发幼儿及家长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并按照参赛要求,按时上报学生作品参与学校评比。
七、赛事说明。
1.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各班在班举行初赛“人人皆参与,班班广讲述”时间自定。各班从初赛中选出1-2名初赛选手参加决赛,决赛地点实在小河中心幼儿园一楼多功能厅。
2.本次决赛活动由专家评委现场打分,依照得分情况评出不同奖项。本次奖项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