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的功能(6篇)
来源:
文艺作品的功能篇1
关键词:紫砂壶;功能美;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33-01
紫砂壶对于众多百姓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习惯用紫砂壶品茗的茶友来讲,更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如何评价紫砂壶的好与坏、高与低,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甚至个别的紫砂玩家对此也是一知半解。当评价某紫砂大师的作品能买到几十万元一把的时候,也仅仅认为是大师级的作品,制作上乘,故价格不菲;而对于紫砂壶价格的跨度之距相差那么大,则也是含含糊糊。那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又要如何回答呢?
宜兴紫砂陶,素以制作技术精湛、造型质朴大方、品类繁多、形制完美、色泽古雅、有实用价值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东方明珠”、“国之瑰宝”。它始创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宜兴紫砂陶品种很多,以茶壶为主,另有雕塑、瓶鼎、花盆以及其他陈设艺术陶,但最被人推崇的是紫砂壶。
要评价一把好的紫砂壶,我认为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紫砂壶功能美。也就是其使用的价值,是紫砂壶作为有用物而存在的最根本的属性。不能用来能够喝茶的紫砂壶就是废品,有用性即功能是第一位的。这种功能的直观形态所体现的美,就是源于器物的实用功能。紫砂壶尽管在最初存在造型和装饰等视觉审美上的不成熟,在制作工艺上显得粗糙,但所体现出来的功能美,却令人们在心理上感到快乐和满足。显然,这种审美感受是建立在器物所带来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上的。这一方面在现代紫砂壶中体现的比较明显。
当然,通常所说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什么样的结构,便产生什么样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往往和功能相通。技术之美并不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才出现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体现出来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制作的技术是实现功能美的手段和保障。如同盖房子一样,有的工匠只能盖平房,而盖不了楼房;同样一式的紫砂壶,有的只能制作普通货,而有的则能制成艺术品,这就是技术的区别。技术是紫砂壶的表现反映出来的美的形态,它的价值取向直接与紫砂壶的功能目的相联系。也就是说,紫砂壶的形式往往是功能目的表现。因此,人们可以说,技术的核心反映在功能上,对它的鉴赏总是与特定的功能相联系。换言之,就是由于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才使物品的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紫砂壶技术美。技术之美同样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紫砂艺人在制作一把紫砂壶时,往往把个人的激情、情感渗透在作品之中,构成作品的核心,成为感染欣赏者的内动力和根源。而技术美中所蕴含的,则是凝练在产品上的相对抽象的社会情愿。
三、创新美。在紫砂壶的创作中,艺人们又常常处于情感的癫狂状态,许多作品中是在激情中一气呵成,灵感出现还可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实践证明,人类的高级情感水平,与创造能力是相互关联的,提高制作者的人文修养的技术水平,促进内在情感的孕育、培养和表现,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对创作的执着,技术美的创造就会进入更高境界。
明代紫砂壶与现代紫砂壶相比,前者更注重的是功能之需,以现在的眼光看,仅仅是为了满足散茶的冲泡,还谈不上“美”,技术上也谈不上“精”。但作为当时的产品也令人追慕。现代紫砂壶必须用现在的审美尺度来衡度和限制。比如,端着是否省力?出水是否流畅?是否便于清洗?口盖是否严密?有无涎漏现象?等等。这是因为手工技术美可以满足一种柔性之美、灵性之美,从而是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这种个人风格可以是大多数人欢迎的接受的。而机械工业技术则看不到这一点,而有着自身的技术美,紫砂壶的属性更适宜于前者的审美元素。
紫砂壶制作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一般需三年学成,若要达到能独立设计制作则需十多年的不断努力。聪明天资好后天较努力的制作者,在学习制作过程中有机会多观摹古壶受名师指点,与同道探讨,借鉴其它门类艺术品,并具极强的悟性和文化艺术修养,才能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艺人的艺术高峰期比较短暂,所以一件精美作品极其珍贵。
我们新一代青年艺术人员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不仅看到了而且体悟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在恢复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陶瓷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勉和敬业,对陶瓷艺术所值得作出的巨大贡献。而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艺术人才和设计人才崭露头角且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师人才,他们既熟谙传统陶瓷艺术语言和技艺,又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及反映时代精神的创新观念,他们将传统文化落实于现实生活中,创造出崭新的陶瓷艺术世界,表达出了民族精神与艺术形式相融合的陶瓷科学的境界,我们深有感触。
参考文献:
文艺作品的功能篇2
对艺术区现象研究文章来源3edu教育网
艺术家相对集中聚集的区域,我们称之为艺术区,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这样的区域不断地涌现。已经声名远播的北京798艺术区,苏州河的“艺术仓库区”杭州的“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西岸国际艺术区”等等。
美术的商品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从最深刻的意义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艺术领域也随之产生深刻的影响,艺术的纯精神时代从而步入一个商品(市场)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艺术品成为商品,而且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也只有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才能实现,从而使艺术家既是精神的承载者,也是商品的生产者;艺术的接受者也不仅把艺术品视为精神传播载体,也把它看成经济行为的一部分,即作为一种艺术收藏和艺术消费的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了艺术的商品属性。美术的商品属性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的同时,美术作品也就成了特殊的商品,美术的商品价值由此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居室、公共场所、机关单位用字画进行装饰。中国社会愈来愈成熟的艺术商品意识和艺术品收藏热,使艺术品成为最佳保值与增值对象,从而催生了大批艺术收藏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艺术领域,从而形成了巨大的艺术消费市场。就美术而言,它既包括国画、油画、版画等,也包括雕塑、设计、装饰等,还包括传统民间年画、现代民间绘画等,同时包括剪纸、雕刻、印染、绣织等民间工艺美术等,它们都已成为现代中国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与文化交流的必需品,业已形成产品形式多样化、市场范围国际化、美术商品化程度逐日上升,经济价值与日俱增,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商品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所以,在商品开发和商品推销中心也要求注意对商品进行适当的文化定位。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便应运而生了。
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产生许多新创意。在条件缺乏下却无法让创意火花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因而艺术区的概念意义在于能把个人创意智慧进行程序转换,最终通过社会机器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因此,艺术区的创意功能是具有多途径、多层次的特点,具有形成创意产业化的巨大经济价值。
艺术区功能之所以成为人们的需要,就因为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而艺术区美术之所以成为时代的需要,也就是因为它对时代的推动,对社会的发展,因此,艺术区美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既有其美术的艺术本质功能,也有其社会属性的特殊作用与价值。
艺术区利用美术的自身优势,在塑造社会认同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随之水涨船高,美术是构筑公共空间的重要领域,各种纪念馆、美术馆、艺术文化宫、博物馆等成为壮大公共空间的重要途径,成为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它使大众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美术是人类创造的最早的艺术之一,虽然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貌,这就是文化传递的结果,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形成传统的结果。这种文化艺术传递功能具体体现在社会需求与社会活动。通过文化艺术的承递,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发展和传播。艺术区在文化传承功能上尤显突出,因为它通过社区的组织与协调等各种形式和手段的文化传递,不仅保留、发展和传播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本身,更重要的是为地域保持建筑风格、装饰习俗等传统美学思想和历史文脉的延续起到了独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除了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和社会综合作用之外,还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生活实用性,这种作用突出表现在美化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素质上。
文艺作品的功能篇3
关键词:陶艺;创作;自然美;现代陶艺
在中国古代,经过近千年的陶瓷文化及工艺的发展,陶瓷器物发展了很多不约而成的纹理与纹饰。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和一个基本的文化特征。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它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现代陶瓷艺术装饰更加强调作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且艺术家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新的内涵融入到陶瓷艺术装饰作品之中。
“陶艺”即“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陶艺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绽放着光彩。
一、陶瓷设计与自然美
人们在自然界中净化心灵。好的设计都需要发现自然美并体现自然美,反映大自然的灵气,显示大自然的脉搏。在当今,陶瓷作品一直是美学设计的一块净土。时代在变,工艺在变,材料也有变化,但是陶瓷作品展现自然的能力从来没有变。人们在陶瓷作品中去感受到山清水秀,去听鸟叫虫鸣。作为陶瓷设计者不能为迎合世俗眼光,去设计违背自然的作品,陶瓷设计如何能够更好的呼应自然,去繁从简,返璞归真,我想这是我们每个陶瓷设计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如何在陶瓷上体现自然美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他是传统与自然的体现者。在经济更加发达的欧美国家里。自然美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也相当明显。作为中国陶瓷学习者和设计者,我认为当今在提高自己陶瓷工艺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理念修养的提高。多做反璞归真,源于自然的作品,要尽力感受自然之美并能把这种感受体现在作品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设计观念,创造思维,艺术语言与表现技巧,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设计出具有大自然灵感的作品来。
陶瓷艺术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契合人们回归自然、张扬个性、重新寻找艺术本质的要求,在创作设计中追求自然的情趣美、艺术美,将文学、绘画、雕塑材料、工艺技术交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创造主体的个性,改变陶瓷艺术的审美形态。意境的表现成为表达人们心灵的当代艺术形式,并把它融入到陶瓷艺术作品之中,更显示出作品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意念和情境。追求陶瓷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和个人风格,必须先求取自己情感受思想的独特之处。
文艺作品的功能篇4
一、增强学习、讲究学习方法,不断积累知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是练好外功的首要条件
对一个已经在职的玉雕专业人员来说,想挤出时间来学习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必须充分认识到充电的重要性,挤出时间来下大力气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玉雕行业中存在着三个90%以上,一是从业人员中90%以上的人其学历在高中以下;二是90%以上的人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三是90%以上的人是靠师父传帮带,参加文化学习的机会很少。所以,凸显参加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如何才能充好电成为合格的玉雕人才呢?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向书本学习。俗话说,胸有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博览群书。因此我们要多看书,多积累,向书本要知识,要文化,坚持自学。第二,要突出重点学习。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自己的不足,确定学习的重点,例如玉雕作品往往要注入许多历史文化知识,这就需要突出重点学国学,从而增加作品的文化品味,如儒释道的学说、著名的历史典故、著名的唐诗宋词等,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学以致用的效果。作品《八瑞》被评为第二届神工奖的创新金奖,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普遍认同,其重要的原因是将上古时期皇家祭祀用的礼器,“琮、璧、圭、璜”与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纹饰组合一起形成礼器文化与风水文化的交融,壁圆像天,日壁定天下,琮为方代表地方,日万流归宗。中间圭为一归大统,而龙璜代表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力,玉璜中间有圆点为太阳,太阳光芒万丈耀四方,而璧的背面为路路通,寓意可通天地、可通四方、可通阴阳,因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相辅相生。四象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风水中代表东、南、西、北的四个方位;色为青、白、红、黄,表示四方朝贡,天下祥和之征。第三,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提炼,在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建立自己的笔记、卡片和资料,并且要反复地从中提炼出有用的文化元素,运用到玉雕的创作实践中去,学知识搞积累决不能像“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通过日积月累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是练好外功的重要环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玉雕创作的人更要培养兴趣发展自己的爱好。法国的著名雕刻家罗丹有一句名言,他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还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美来”。作为一名玉雕师心中的天地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厚重;文化功底有多宽,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艺术家的悟性有多高,创作的胆量就有多大。所以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提升文化底蕴对提高玉雕的艺术创作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型白玉籽料山子雕作品《观沧海》,作品大气磅礴、雄伟壮观,雕刻中的主人翁曹操站在海边的礁石上抚剑眼观浩渺无垠的大海,四周风起云涌、浪涛翻卷,肆虐的海浪好像随时都要将远观沉思中的曹操吞噬掉似的,作品以景、以意、以动、以静,深刻地将曹操当时身处乱世,胸怀天下的雄材伟略一一展现出来。作品雕刻手法充分融合书与画的技巧,从联想、构思立意到整个创作过程都尽心处理好过度,使之不留痕迹,没有匠气,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作品《观沧海》一出世就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形成了山子雕独有的艺术风格。
古老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先人用汉字抒怀,挥毫山河。将行草为范本,纯手工雕刻于玉上,并且加入“梅、兰、竹、菊”的写意小品,完美地将书、画自然融合,块块玉雕不但体现了玉雕精细的内功,更展示了玉之外功的深厚意义,并在相通的艺术领域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在艺术的殿堂中,学会借鉴与创新。在学习中研究玉雕的姐妹艺术,例如牙雕、木雕、石雕、根雕,在学习鉴赏中“移花接木”,实行有效的嫁接。例如《剑胆琴心》,以象牙浅浮雕的手法加入现代视觉效果融入玉雕作品之中,将古屋墙角边的一琴、一几、一剑、一窗充分和谐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牌头一个“心”充分体现了文人骚客的雄心侠义。
文艺作品的功能篇5
工艺美术是艺术与工艺的结合,是手工艺时代人类创造的、精神审美与物质功能并存的实用艺术品。中国历史上工艺美术理论与作品成就极高,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工艺专著《考工记》、宋代的《梦溪笔谈》、明代的《天工开物》和《髹饰录》等著作中都有相关理论著述。实物作品更是种类丰富、精品众多,如陶瓷、青铜、漆器、木器、金银器、织物等,都表现出极具民族风格特色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传统的设计概念诞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意指“制图、计划”,此时的设计概念与手工艺、艺术、建筑等并未分隔开来,被认为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而现代设计概念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与机械生产、批量应用密切相关。设计是一个动词,是对各种元素的经营利用,实现预想预定规划的过程;设计也是一个名词,是预想预定规划的物质实现结果。设计的概念出现得较晚,但设计行为实际上贯穿着人类的生活、造物史。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造物过程中,闪现着诸多奇思妙想。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技艺精湛、美轮美奂,以现今的审美观点分析,依然能在其中领略到极具魅力的设计之美。
二、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体现出的设计美
设计美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均不一样。设计美既体现着设计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又表现出较强的应用特征,与设计师、使用者的审美素质和实用需求紧密关联。从设计过程来看,设计美涉及创意构思、材料技术、造型结构之美;从设计成果来看,设计美包括识别、功能、艺术之美。笔者试从这几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体现出的设计之美。
1.创意构思之美
设计艺术作品的要义之一是“新”:或以新思想观念推动社会发展,或以新技术结构解决生活问题,或以新形式外观引导民众审美。“新”是与之前已有作品相较而言的,体现着创意构思之美。如,公道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中用于行酒令的酒杯,外观形式多样,材质以瓷器居多。这种酒杯相同之处在于酒杯内有具有装饰性的立柱,柱上低于杯沿位置有孔洞连通杯外,当注酒于杯中时,超出孔位的多余酒液即会流出至杯外托盏中,保证了每次倒在杯中的酒是一样多的,保证了行酒令的“公道”。这样的设计创造并不复杂,但其构思巧妙,以美观、趣味的方式寻求了相对公平。又如“省油灯”,我国俗语常以“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评价心思复杂之人。唐代存留一盏绿釉省油灯,碗形,壁有夹层中空,灯柄有孔通夹层。使用时灯碗装灯油燃灯芯,夹层内注入冷水,以物理方式冷却抑制灯油挥发,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省油目的。这些作品虽手法简单,但想法精妙,恰恰体现着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创意构思之美。
2.材料技术之美
材料是工艺美术作品的物质载体,技术是实现工艺美术作品预设功能的手段方式,此二者也是设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瓷器为例,它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中造诣极高、成就极高、知名度也极高的代表性品种,而它的成功正体现着材料选择、技术运用的智慧与美。材料上主要以高岭土为胎体、胎上施釉,经过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常用作餐饮、陈设用具,它出现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之前的陶器、青铜器,以光滑莹润、轻巧灵便取胜。瓷器的造型丰富多变,色彩绚丽饱满,材料易得,技术可控,实用性强,是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从古至今使用率颇高的工艺品种。不管是高岭土还是釉料,在未被烧制之前丝毫不见华美,与青铜、金银等材料相比,具有造价更低廉、来源更广泛的优势;烧制完成后,化学反应促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巨大改变,色彩、光泽直追金玉,部分品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无疑,瓷器正体现着貌似普通的材料经过工艺技术处理后展露出的设计之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种类,器型多样、技术高超,精彩作品比比皆是,先秦时期因此也被称作“青铜时代”。青铜是红铜与锡的合金,因色呈青灰而得名。“金有六齐”①42是在《考工记》中提到的青铜的六种配方,表明古代工匠对这种合金材料有着充分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器物要求调整合金比例,使同样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合金,或为敲击悠扬的“钟鼎之齐”,或成砍凿锋锐的“斧斤之齐”,或作清晰聚光的“鉴燧之齐”,材料之美,淋漓尽致。在青铜器制作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创造出了许多实用而巧妙的技术方法,有一些甚至至今仍在运用,如失蜡法。失蜡法制作的青铜器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且精确度相当高,如春秋莲鹤方壶(图1)。现在一些精密仪器件的制作,采用的依然是失蜡法。这样的技术之美并非孤例,它们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推动力量。“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①20出自《考工记》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材料与技术之美正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优良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
3.结构造型之美
结构是物品的内在连接与组合,造型是物品的外部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中,造型之美都能以视觉形式直接传达,而结构虽美却往往不可见。就像明式家具,造型端庄优雅、简洁大方,其美目可观之;结构方面,实用多变的各种榫卯结构既简洁、实用又省料,合理地完成家具各部件间的连接,它们的结构之美隐藏在造型之下,内外和谐统一。唐代盛行的香熏球(图2)多为金银质,尤以银质鎏金常见,外壳镂空,内部以持平环控制同心半球焚香杯。持平环是两个轴线互相垂直的同心圆环,外环连球壁,内环接焚香杯,利用焚香杯自身重力,能保证不管香熏球如何转动,焚香杯杯口会始终保持水平向上,其内点燃的香料不会溅落到外面,不会污染、损坏、伤害周围的衣、物、人。因而香熏球可以挂在床头、衣柜、车上甚至身上,都安全无虞。这样的结构虽简单却实用,后来成为航海中重要的保持水平的结构方式,现代设计中还被运用到了儿童餐具设计等领域,可以说是结构之美强大生命力的鲜活例证。
4.认知识别之美
认知识别之美(以下简称“识别美”)主要指工艺美术作品被认知所产生的指示信息,能说明自身价值、引导人的思维与行为。物品的识别美常常以符号的形式展现,可以是局部也可能是整体外观。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这样的识别美还往往被用来标明身份、展示地位。玉器是倾注着中国人独特审美价值观的工艺美术品种,对玉器的喜爱,不仅在于其形、色、光、润,还因为玉器投射着“君子比德”的中式哲学态度。《尚书•尧典》中记载的“五瑞”②——璧、圭、琮、璜、璋,是礼玉的典型代表,也是礼制和伦理的物质识别载体。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不同的形态和色泽质地区分了玉器的功用,也划分了它们的地位。古人通过详细的规则使玉器的可见之形色,与敬天地、重人伦之精神仪式产生对应联系,从而使制度、礼仪可视化、形象化,同时,赋予了玉器认知清晰的识别美。识别美还体现在纺织、服饰用品之中。如,“十二章”是古代帝王朝服上的专用纹样,识别度极高;清朝官服上的“补子”,以不同的飞禽走兽分别用于表现文武官员的区别,动物种类对应官阶,规定明确,使身份能一目了然。识别美常依靠纹样、图案、色彩、形式等视觉元素配合实现,提升了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精神层次和文化辨识度。
5.功能实现之美
功能实现之美(以下简称“功能美”)主要指工艺美术作品的物质功能之美,是其实际使用的优良性能。工艺美术作品区别于纯艺术品,首要的一点即在于工艺美术作品应具有实用性,应体现出良好的功能化特征。功能美依靠材料、技术、结构、造型等各方面协调配合而共同实现。汉代的耳杯以木或竹为胎体,施以色漆,轻盈精巧、妍丽华美。木、竹、漆几种材料皆较为常见,制成的酒杯功能良好、适应范围广,还能够如轻羽在水面随流漂浮——“羽觞”,材料特点促使其功能文化内涵得以延展。《考工记•轮人》篇中,提出以“轮崇”(轮子直径)为基准定出车轮各构件尺寸的模数方法,还提出应制作轮缘截面不同的车轮,以适应泥、石等不同道路条件。这些技术上的规定和原则,促成了车轮的功能实现,保证了制轮的功能之美。中国商代青铜器中,有一件妇好三联甗(图3),构造独特,实用性强。甗是古代炊煮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以带孔箅隔开。使用时下半部分装水,上半部分放食物,利用水蒸气对食物进行加热炊煮,功能等同于现在的蒸锅。这种炊煮用具,在史前文明中就已出现,早期为陶质,进入先秦时期成为青铜器器型之一。妇好三联甗构造独特之处在于将三个甗联铸在一个底座之上,一次可同时加热、蒸煮三种不同食物,且不担心食物之间串味而影响口感。这并不是华丽、复杂的构造处理,但在实用性上取得了翻倍增值的效果,体现出功能之美。六朝的漆器彩绘漆槅,将食盒内部分割为大小不等的七个区域,可用来盛放不同的食物,在储存、运输、使用上都非常方便,以简洁的造型实现了使用的便利,具备合理的功能美,与之类似的还有“攒盒”“百宝盒”等。这样的造型与功能的配合方式至今仍常被用于日用品设计之中,如快餐盘、套装用品包装等。造型与功能的完美配合在明式家具尤其是椅子上表现突出。明式家具中的椅子一般椅座较宽,适合穿着复杂的袍服正襟危坐,庄重优雅;椅背有弧度而非垂直平面,符合坐姿的脊柱曲线,健康舒适。还有一种玫瑰椅,椅背与其他类别比较矮了许多,是因为这种椅子是放在墙边窗下的,椅背高了会影响开窗,因而将椅背高度控制在窗沿以下。这样的造型设计不仅仅顾及了使用者对椅子的身心需求,而且将之放到环境空间中考虑整体配合,拓展、延伸了作品的功能之美。
6.艺术表现之美
艺术表现之美(以下简称“艺术美”)主要指工艺美术作品体现出的艺术审美效果,对使用者精神追求的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审美素质、欣赏水平、文化背景等有差异,因而对工艺美术作品艺术美的需求和判断也会有所区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材料技术、潮流风尚等发生变化,也带动着工艺美术作品艺术美的评价标准产生变化。作为兼具实用和艺术双重功能的工艺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审美品位。不过,由于服务对象的原因,更多地体现着当时掌握话语权的统治阶层的审美品位。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体现出的传统艺术美是庄重的、优雅的,往往蕴藏着文化精神和哲学思考,如青铜器、玉器、瓷器等。这些工艺美术作品在不同时代艺术表现上会显现出不同,但在整体的文化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中国风格的审美印迹明显易读。同样是中国历史上的统治阶层,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也会表现在对工艺美术作品艺术美的追求上。如宋代和元代,以瓷器为例,宋瓷重形,以器体比例匀称、釉色纯净莹润为美,符合宋代主流风雅、内敛的文化氛围;而元瓷喜大器,也好色彩纹样之变化,青花、釉里红等代表性瓷种均出现在这一时期,这与材料、技术的发展分不开,与主流群体的审美品位同样关系紧密,展现出开朗大气的艺术之美。两个时期符合统治阶层审美追求的织物代表品种:宋代缂丝以纬线成纹样,立体感强,雅致秀挺;元代织金锦以金丝作线织成纹样,视觉效果强烈,富丽华贵。二者风格有差异,但表现出的艺术美同样令人心仪。时展对艺术美的影响,多方面因素皆可能形成推动力量。佛教传入中国,带来了佛学精神,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与工艺形式,如坐具,其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一起对中国人的生活与审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先,中国人席地而坐,“席”就是坐具;外来的坐具形式传入之后,慢慢演变为垂足而坐,坐具多样,椅、凳、墩等变化丰富。坐具与坐姿的变化,不仅影响人们对家具艺术美的判断,而且影响了其他工艺美术品的尺度、形式、装饰部位等方面,因为坐姿变化,视线高度也产生了变化,促使视觉美的追求也相应产生了变化。不同时代外来文化艺术的传入,丰富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艺术美的形式和内容。盛唐时期对外来文化持包容态度,在工艺美术中产生了许多极富异域风情的作品,如玛瑙牛角杯、异域人物银酒壶等,艺术形象饱满,美感浓郁。又如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西方文化元素逐渐对中国的工艺美术作品表现产生了影响。尤其是清代中前期,帝王对外来文化、技术的喜好,促使了工艺美术作品中西方材料、技术、纹样的运用增多,也使作品的艺术美呈现出时代感和多样性。不过,由于文化的差异,当时这样的艺术美并未动摇中国传统审美表现的基础。
三、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设计美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继承、学习传统,是为了发展、丰富未来。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先生就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③的思想,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审视我们的过去,展望未来。国家如今大力提倡文化自信,也是在深入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号召自信自强、自我发展。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不以设计之名,却充分展示设计之美,对我国现代的民族化设计发展具有启示性和推动力。物质上,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理论、技术研究成果与实物依据,构思、材料、技术、结构、造型、装饰纹样等数不胜数,我们能获取的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品质各异。来源充足是优势,但需要以清醒的头脑去选择、去运用。民族化不是贴标签,不是照搬古代工艺美术的外形、装饰,而是应充分了解其生产和使用背景,择其优点作时代性的改良与融入,设计出符合现阶段使用需求和审美品位,能产生正向艺术引导作用的作品。如,黄觚(图4)是商代的一种青铜酒杯,五爵之一,造型如盛放的花朵,优雅而美丽,但这样的造型无法被照搬为现代酒杯设计。因为圆底、长颈、侈口形的祭祀用酒杯造型已经明显不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但是觚流畅的线条、匀称的比例、纹样与造型的精准配合,对现在的花瓶设计有有益的启示。精神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对材料的理解、对自然的敬畏、对品德的隐喻、对身份的暗示等,都能给现代设计提供思路。时代在变化,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延续至今,忠诚、孝顺、敬业、节俭、豁达、包容、平和、善良等精神态度融于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现代设计师应加以提炼,运用于现代设计。这是一个有价值也有难度的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体现文化自觉,我们应主动挖掘我国的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从而产生文化自信。我们要继承、发扬这样的传统文化之美,使其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源流清晰、生机盎然的魅力。这正是艺术设计研究的价值,也是每一位设计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艾红华.西方设计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99.
[4]曹燕萍.金银器:流金岁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李龙生.设计美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文艺作品的功能篇6
关键词:内容美;形式美;相互渗透;和谐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60-01
一、艺术的内容
(一)实用性
艺术设计从诞生至今,都离不开实用功能,实用性是艺术设计的最基本审美。纵观世界艺术设计史,每一个时期的作品,每一种风格的创作,都以实用功能为基础。在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就提出了“物以致用”的观点。在西方,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美必定是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实用功能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艺术设计与其他艺术门类最为明显的区别。艺术设计是以设计实用品为主的艺术学科,实用性是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属于艺术设计的最基本内容。
(二)审美性
艺术设计在保证了实用功能的同时,要融入审美的思想意识,让作品富有情感特色。19世纪西方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新的物质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产品缺乏美感。只有审美情感与工业生产相结合,才能使人们心旷神怡,突出艺术设计的人文价值。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代工艺美术学者就提倡艺术设计要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美的艺术设计作品要在达到了基本的实用功能后,同时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实用与审美兼顾的设计作品,才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基本要求。
二、艺术的形式
(一)形态
形态是艺术设计的样式和形状。艺术设计的形态千姿百态,但最终形态的确立首先取决于内容的各个因素。形态的选择以实用功能为基础,要充分表现作品的实用功能,同时不断美化形态,融入思想观念,使作品内容的各个方面在形态上充分展现出来。
(二)色彩
色彩可以使形式表现变得更加丰富。不同的色彩不仅使形式的变化丰富多样,增强视觉效果,还能够营造多变的情感。色彩自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冷色调和暖色调分别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情感。冷色调大多意味着冷静、平和的情感;暖色调意味着热情、奔放、强烈等情感。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突出艺术设计的表现性,美化形式、传达信息、隐喻情感。
(三)材质
所谓材质,就是艺术设计在制作过程中所选用的材料,如木质材料、金属材料等。材质美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材质可以营造不同的表现效果,传达丰富多彩的情感。材质的应用,创造了新颖的视觉形象,提高了作品的审美情操。在选择和运用材质的同时,更要注意以内容为中心,外在的形式围绕内涵,达到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的效果。
三、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艺术设计的美在于整体结构关系的和谐与统一。艺术设计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巧妙结合,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的理念,其中包括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融合,艺术与科技的交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内容的基础是艺术设计的实用功能,在紧密结合实用功能的同时,还要艺术地表现生活、抒感、呈现文化。形式是内容符合外表的风貌,形式不仅围绕内容,表现内容,同时形式自身也具有审美价值。优美的造型、精致的材质、考究的外表,都是美的展现。
艺术设计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艺术设计的美蕴涵在整体的结构组合中。内容和形式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容与形式共同组成艺术设计的整体。艺术设计的主旨内容必须体现在形式中,脱离了形式的内容,只是抽象的概念。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和谐的,形式要准确传达内容,内容要充分结合形式。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物品,规划生活,创造美。艺术设计要充分体现整体规划性,即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渗透、整体融合。
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混合拼凑,而是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整体统筹,在确立内容主题的同时,充分考虑形式表现。在选择制作工艺时,也要注意形式的表现,时刻围绕内容设计。形式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丰富的内容使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艺术设计美的前提,优秀的设计师要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协调器物各个元素的关系,使各部分之间适当组合,使物质性与精神性相互融会,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共同构成和谐美。
作为艺术设计的接受者,不仅要欣赏设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外在形式,还要解读各个部分巧妙的组合关系。艺术设计各因素之间的构成组合,代表了设计师艺术创作的造诣。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关于绿色出行倡议书范文作文(精选4
- 阅0绿色出行倡议书篇1一、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滴水,每一度电。当您下班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请关掉办公室照明、电脑、饮水机、空调等用电设备;使用空调时,空调尽量控制在室内.....

绿色环保倡议书范文(精选3篇)
- 阅0绿色环保倡议书范文篇1当你行走在宽阔的道路上,欣赏着旁边的绿树红花,突然闻到扑鼻而来的污水的臭味时,你不觉得恶心吗?当你走在金色的沙滩上,海风吹拂着你,心情无比舒畅时,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