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现代园林景观案例(6篇)

来源:

中现代园林景观案例篇1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法;空间序列

近几年,我国各地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现代化农业园,促进了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现代农业园建立之初,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划方案,农业园园林景观设计是规划方案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园总体规划方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农业园生态效益、示范效益、经济效益。园林景观是现代农业园美感的最直接、最客观地展现。其重要作用:(1)具体体现出现代生态型农业园的人一自然一经济的和谐发展;(2)它是农业园中各异域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农业园的有机组成部分;(3)给人们提供一个生产与游憩相结合的农业园。因此,注重现代农业园中园林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生态规划法的运用

1.1生态规划法的作用

生态规划法是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运用生态学理论制定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土地规划方法。在农业园区,生态规划法,是利用环境中全部(或多数)生态因子的有益结合,在无害(或多数无害)的情况下对农业园区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确定其适宜的种类、数量和范围,体

现出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功能,体现出全盘统筹的战略眼光,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地域的分异性,合理使用和管理土地,形成了农业园区稳定的生态系统,追求最佳效益。

1.2生态规划法的运用

合理布局,有机组合园区各异域土地园林景观.形成良性的生态平衡体系。在符合生态规划法理论基础上,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技巧,划分、组织园区内各异域空间,建立与各异域土地相适宜的生态型农业园园林景观模式。它形成以下几个特点:(1)园区各异域土地的生产、种植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2)使各异域土地相互不良影响减少,提高农业园的经济、生态、示范效益。

安徽省农科院农业园阜南基地规划中,园区分成管理区、种栽品种展示区、农作物加工区,3个异域区。在这3个异域区规划中,注重了园林景观设计,布局是以草坪、草坪花卉为主;3个异域区之间,以地被灌术的色块式栽植进行联系,形成整体独特的园林景观效果;园区与外界结合处采用乔、罐、草相结合的立体景观层次。整个园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彻了园林景观设计生态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农业园区合理、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

贵池现代农业园,采用了理想的生态模式,营造了水生养殖区与园艺种植区之间的园林景观。在两个区域之间,以一条小溪分割,修建了管理区。溪畔园林布景上,两岸植以垂柳与豆科的白三叶草坪,水中养鱼、栽植莲花,相应成景。此外,垂柳给白三叶草适度遮荫,白三叶草修剪后可供给溪中鱼作食料,鱼的排泄物促进了莲藕的生长,溪水又给溪畔植物营造了温湿的小气候,充分解决了各异域间的冲突,使整个布局形成稳定、合理的生态种植结构。

园林景观中各因子之间的生态联系。各因子的生态联系构筑了整体的生态结构,并产生相互的影响。各景点布置讲究各因子合理利用、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美学和生态学理论去造景,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型景观结构模式。在贵池市现代农业园,园区主干道上,合理运用了高大的常绿、落叶、开花乔术与草坪,营造的特点是:(1)遮蔽了村庄杂乱的不良景观,并形成了园区绿色屏障;(2)植物配置符合生态配置理念,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定

的生态模式。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题性、适用性和舒适型、美观性

现代农业园园林景观是农业园外观形象,人们第一印象,在设计方案之初,应该考虑到以下问题:(1)农业园园林景观如何体现农业特点?(2)如何体现农业园的特定主题?(3)如何组合景观中的各因子使生产者、观赏者在园中有舒适感?(4)如何体现出园区整体景观的美感?只有圆满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营造一个人们乐于其中,生产与游赏兼顾的现代农业园。

2.1主题性

主题,是景观设计的核心问题,没有主题,就没有了灵魂,景观就失去其意义内涵。农业园园林景观主题的体现要根据具体农业园状况、背景、历史等情况去创意、深化,主题要明了,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安徽省农科院农业园阜南基地主旨是农业高科技品种展示,在园区整体景观中,根据单位的性质、特点,应用规整的色叶灌术组成图案来体现主题。淮南永青农业园,主要进行工厂化、高科技的园艺植物生产,因此,在园区规划中.以园林植物景观充分烘托、显示其智能温室的面积和外观,根据示范性来体现主题。贵池市农业园,以工厂化、高科技化水生养殖与园艺作物生产为主,在景观设计中,笔者采用各式标示牌点题,这个主题是因地形、示范特点来确定的。现代农业园园林景观中体现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了现代农业园历史和现实意义。

2.2适用性和舒适型

农业园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讲究适用性,舒适性。在淮南永青农业园,笔者在处理日光温室与干道之间的关系时,在工作间留下了一块硬地,用来作为交通、堆放杂物之用,在组织硬地之后,设计了相应的园林小景,植棕榈、置皱石、铺草坪,着重体现了适用性。贵池市农业园,进入园艺种植园区,根据地形、地貌,设置了一个交易市场、一个小型广场,在广场中设置标示牌和一个广告牌,有利于交通、集散、贸易,解决了个景点之间的冲突。

舒适性,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另一个目的,要求各景观因子不能和人产生冲突。在淮南永青农业园园区内,笔者因势而就,以道路划分、组织空间,适地布景,使园景与温室相应,烘托出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态环境和游赏空间。

2.3美观性

美,是一种视觉,是一种整体展示,是一种深化在进行农业园园林景观设计时,做好主题性、适用性和舒适性,就体现一种美。农业园的高科技、农业与工业结合是一种美。同时景观艺术营造是一种美,是一种视觉美内涵与形式的美要在园林景观中体现,他们是相互铺垫相互陈述的,在每个农业园景观设计中都体现了这种美。

3园林景观空间序列布置的艺术性

景观的空间序列布置,是具体的农业园外观的布置园林景观与农业园中各因子如何组合、配备,是农业园外观直接的视觉体现。

3.1空间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的布置

空间序列是由多种景观因子的有机结合,适宜应用统一与变化,比例与尺度,调和与对比原则安排主景与配景,形成理性与艺术性的主调、基调、配调、转调,营造一个耐人观赏的景观空间序列。

淮南永青农业园设计中在营造空间序列时,首先,确定农业园区的智能温室、日光温室为主调,道路、管理用房为辅调,在各异域间,应用了统一中有变化的原则,讲究尺度与比例,用草花带、灌木、草坪进行联接,形成基调;其次,园林景观本身也形成主调、基调、转调,例如主干道用棕榈、垂槐为主调,草坪为基调.不同景区用不同色彩的灌木为转调:这样的空间序列,易于形成变化和谐的空间环境。

3.2农业园园林景观空间序列起结开合

景观序列有单一的和复合的,处理起结与开合要有章法,让人感到有机开始和有机的结束。一般以人口处为开始,接着用道路作铺垫,各异域区为开,在开的基础上增加景观的观赏点、观赏面,一起一开后,用一个观赏点、观赏面与出口表现结与合,一条理想的游赏、生产、工作路线就组织完毕了。

贵池市农业园,起在人口处,紧接着是一条lOcm道路,沿着道路行至“八”字埂,进人各生产区,这是起与开;在各生产区中,应用局部植物景观处理、增色;在各生产区的尽头是秋浦河,园地营造了一个体闲垂钓区作为整个园区景观的融汇点,空问序列上一起一开,一结一合,完善了农业园园林景观结构。

3.3园林植物在景观序列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是农业园园林景观序列中的重要材料,合理运用园林植物的季相、色相、昧相、形相,是增加景观变化一个手段。景观序列中有统一中产生变化,变化中体现统一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配置山石、小品,营造一个生机盎然,约丽多彩的景观。

淮南永青农业园,在形成棕榈、垂槐变化的基础上,满铺草坪、配置假山石,与智能温室相应,幽雅别致,自成景贵池市农业园,主干道以广玉兰、香樟等常绿阔叶乔木为主调,以紫薇、木槿、桂花、红叶李等观花色叶灌木做配调,草坪为基调,营造了一个绿树成荫、花香不断、姿态各异、四季有景的园林植物景观。

4农业园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

农业园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有3方面:(1)园林景观本身的经济效益,如游赏门票收入;(2)园林景观的示范效益与生态效益;(3)运用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材料,繁殖生产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淮南永青农业园中的玫瑰园,既是园区观赏点,又为农业园的一个原种圃,为园艺作物生产区提供繁殖材料,形成经济增长点。

中现代园林景观案例篇2

【关键词】古典园林;元素;符号;现代园林;继承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道家学说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古代匠师们通过高超造园技艺和创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内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景,达到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闹中取静”令人陶醉的效果。

与此同时,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也留下了淳厚丰富的园林文化。当人们表达渴望追求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时,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而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雕刻、碑石、文学、书画等文化元素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道家学说的哲学理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还表达了古代造园思想自外而内、浑然一体的设计理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把这些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西式文化的影响下,国人往往过于崇拜西式文化风格,使得优秀的传统设计日渐疏离;也有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许多设计为了迎合古典风的热潮,而生硬地摆出古典设计元素,从而产生许多不伦不类的设计作品。笔者旨在以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挖掘和解读,探讨现代园林在创新的同时,对古典园林的继承。

1、中国古典园林符号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结构和生命的科学,它可以运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发掘符号的构成关系,并成功地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意义,这是符号学作为结构主义理论工具的价值所在。美国学者培特斯说道:“符号学既是一种批判研究的洞察力,又是一种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符号学完全可以作为检验宇宙以及人们对宇宙的理解方式的一种框架。”同时,它也服务于园林设计。

在园林环境中,以一棵树为例,它的树干形状、色彩、叶形、香气、阴影等作为园林环境中的元素,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官和心理体验。由此,游园者也根据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趋向,对园林环境中的这种类型的树会有一个逐渐成型的审美方式。看其树形姿态是否挺立丰满,叶子是否光泽舒展,花丛是否散发香味,树影是否引起地面的明暗对比等。由于树林本身具有不同种类的树,使人们产生更深一层的思考,产生深层的哲理含义。

同样,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中国古典园林还可以发现,园林景观中,小到单体构件(如亭、廊、桥)、构件上的装饰图案,大到自然山水的营造,都可以视为符号。用莫里斯的符号理论,以亭子为例进行分析。亭子作为一个建筑符号,它的平面形式、屋顶样式、整体的色彩感,都可以看作符号的所指;而它在园林的景观、空间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它所体现的意境以及蕴涵的文化也是符号的所指。再来看一景区所构成的符号,可以用符号学来分析景区中建筑、山水、植物等要素的空间组织,布局的手法、原则,并用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演化原则等概念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景区建筑选用的材料,呈现的色彩等,这实际是建筑单体符号所指的综合;景区符号的所指则为景区整体所具有的意义(意境),使游人产生的心理感受等。

2、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能流传至今,并不是因为它只是古人留下的遗迹,而是因为它综合了人们的各种理想,包括物质的以及精神的。位于现代都市内的公共空间,例如城市广场、公园、小区绿化等,这些公共地区都被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更加精细的加工雕琢。由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使这些场合的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愿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在的园林设计越来越体现人性化的自然。这与中国古典园林深深浸透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非常接近。

再来看古典图案,平时稍加留意,便可看到,无论是一件小小的艺术品,还是住房建筑,古典图案都是无处不在的。古典图案与现代设计之间有不可割舍的情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只要还在进行艺术创作,那么传统文化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被很好地应用,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人们不但能从传统文化里找到设计灵感,并且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设计元素,这样就使得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也丰富了设计元素。

3、对古典园林的继承

由古典园林逐渐发展到现代园林的过程中,人们的视觉、思维也进行了符号组合、转换与再生的操作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对于古典元素符号,可以在思维上、造园手法上、景观元素上进行借签。

3.1意境上的继承。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如“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道法自然”等。同时它也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也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合理地将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伴随着诗词歌赋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呈现的意境与古典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园林意境不等同于文学的意境,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园林意境是园林设计者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氛围,是欣赏者和批评家衡量园林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园林艺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对待现代园林,承袭营造意境的手法有益于文化的传播,使人游园其中产生不同的情怀,并且为服务于大众的园林景观产生情趣之美,比如:园林植物中的松树表达高洁、坚韧的品格,同时还象征着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长亭多传达离别情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当诸多符号携带着不同的含义融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其独特的意境。在园林中恰当地使用这些含有特指含意的符号,也是现代园林营造意境的一种方法。

在别致的留园设计上,意境的表现可谓非常独到精妙,如其中一景点“小蓬莱”,仿造的是传说中的逢莱仙岛,渗透出园主淡泊处世的坦然意境(图1)。

图1留园“小蓬菜”景点

3.2造园手法方面的继承。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经了许多年代,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这些造园经验包括构图艺术原理及造园手法,它们对现代的设计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如怎么处理分割空间的手法,空间的对比、起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的手法,空间的疏与密、虚与实的组合,空间的主与次、内与外、围与透的关系,以及如对景、借景、障景、衬景、框景等一些造景的艺术手法,这些手法都是通过变化的空间来营造景深感,以巧妙地解决“小中见大”的空间拓展问题,与中国园林所依存的自然和现实条件是相吻合的。例如,长沙某住宅区的整个格调是仿苏州园林,内置的景观有许多景点都运用了古代框景、对景等造园手法,这些造园手法不仅给园内增加了古典之美,同时也解决了自然与现实条件的不足(图2)。

图2某住宅区的仿苏州园林风格

3.3景观元素方面的继承。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经过漫长的历史经验积累,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景观元素。其中包括建筑样式、符号、动植物、图腾等形式的图像,以及一些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景物和一些组合。这里所说的“从景观元素方面借鉴”是指以现代功能为基础,将古典景观元素进行解构后重新组合和搭配,而后成为园林中的新元素。不仅体现了现代园林的功能性同时传递了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并呈现出现代景观设计中所要传达的意境。如某楼盘上的屋顶花园,其景观是使用我国历史悠久的象棋棋盘进行符号元素借鉴,做成了一个小的露天广场,棋子可观可坐,是古典与现代结合的成功例子(图3)。

图3某小区楼盘屋顶

4、结论

现代园林工程师要深入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深入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的影响,将其造园思想、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代园林工程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置身其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以更好的吸取她的造园精髓,保留其“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道法自然”的思想。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以期达到在园林设计发生创新的同时,又保持对古典园林的继承性。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分析[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现代园林景观案例篇3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问题

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化正在迅速改变着原有的园林景观风貌,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着生态与文化双重考验。作为设计者要从多方面探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摸索卓有成效的建设模式,造就适合于我国国情下的园林景观。

一、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盲目模仿的现象,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好的风景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地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导致效果不伦不类,与其所在地域没有任何联系,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大草坪泛滥,原因除了流行风气外,还有设计者缺少对绿量的重视。虽然大量种植草坪可以在短期内尽快见绿,提高视觉效果,但草坪多了,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修剪、浇水、除草、打药,既费工又浪费了资金,造成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浪费。乔木、灌木、草坪传统模式,不分绿地性质、面积大小、环境负荷而一味模仿,造成城市园林建设的绿量与环境建设中景观质量的不成比例。

2规划理念与方案设计缺乏连贯性,设计理念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实反映。

部分较为大型的风景园林工程,,在方案的初期有其独特的规划理念,但进行到方案设计阶段之时,与理念定位、方案构想等等完全脱离,景观效果不甚理想。

3景观设计过分追求标新立异,没有发展的持续性和科学性.。城市园林绿化中,科学的植物种植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需要、场地功能需要和视觉景观需求以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而现实的园林规划与植物造景中,在进行景观效果的预见时常常将生长在很好条件下的植物作为理想的造景效果标准,却没有考虑到种植地的立地条件、小气候、干扰等对植物本身的影响,因而城市植物造景中,大多数树木的生长体积、生长率都低于同等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植物,致使其造景效果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4景观设计追求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平衡、现代景观与传统景观的融合,但在实际应用上以偏概全,园林建设中人工成分过多,使景观缺乏自然美,同时也不利于生态发展。某些园林景观的传统元素十分生硬地镶嵌在现代景观当中,只为体现文化而做文化,与环境不协调,不能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二、园林景观设计

1发展可持续性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的发展。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或无可辩驳,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在实施中就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效果。而公众则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三者相互制约,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坚持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2景观设计要把艺术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

例如:城市园林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使之富有山林野趣。山顶植物配置应突出山体高度及造型,山脊线附近栽植高大的乔木,而山坡、山沟选用低矮的植物,强调山体的整体性及成片效果,水边的植物配置,应充分利用倒影,面积较大的水岸,宜疏密不等地配置树群,游人较多处可设置草坪,并使道路忽而临水,忽而转人树丛,增加游兴。园林艺术在进行植物造景时,要把植物的美科学的表现出来,把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又景色迷人、健康优美的植物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赏要求。我们需要将绿量与绿地类型相结合,列入植物造景的考核指标,加强对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加强植物造景内部植物个体间关系的研究和群落与城市环境负荷间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出城市植物群落与自然群落的异同。

3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景观设计要存古求新,则既需借鉴国内外各地城市建设的经验,又要传承传统特色文化。景观设计也可以融合山水名胜,体现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建设。单体建筑、建筑群、街景等在内的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在塑造园林形象时,应合理搭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两者比例协调。景观设计需考虑建筑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适应区域自然条件,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特征,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地形地貌,保留场地的起伏或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堆土成山,积水成池,形成局部的自然生态景观。在建筑群体景观上,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加强对主要道路和街道、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荫道等处的景观控制,使建筑物的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要素更符合审美和生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周伟,园林景观规划初探,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2004:122-125

2谢花林,刘黎明,徐为.景观美感评价研究经济地理[J].2003,23(3),423-432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8-246

4张晓瑞.传统与现代——浅析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J].安徽建筑,2004,(5):9—10.

中现代园林景观案例篇4

关键词:民俗符号;景观设计;设计改革

我国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对于环境的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当前维护生态环境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主题,随着国家对于园林工程建设的更加重视,园林工程建设不仅要注重绿化内涵,也要确保美观度,使工程成为地方标志性设施,完善地方形象,这便需要在设计环节对景观设计不断进行完善。特别是在重视文化传播的时代,应更注重民俗符号的运用,才能让设计方案更具中国特色。因此文中将针对分析,以供参考。

1民俗符号内涵分析

民俗符号,具备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独有特色的代表性要素,可以是一种图案、一种建材、一种工艺、一种植物,甚至是颜色的结合。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民俗符号最为重要的应用主旨,便是利用合理的要素组合,最终设计出具备国家或地区独有文化底蕴的建设方案。这样的符号体现,对于当前国内园林工程独特魅力的体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我国这一类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来说,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民俗符号的融入有着体现综合国力,展现国家与地区独特魅力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特别是负责园林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企业,都应更加重视民俗符号的重要内涵,并积极应用在设计过程当中,让园林设计方案凸显出我国的真正魅力,才能确保自身有更好的发展,成为具备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让我国的文化魅力能够在国际领域中得到认知与认同。但是就当前的园林设计概况来看,多数相关企业的设计过程通常都是以环境需求以及生活需求为主,注重实用性,自然不会重视民俗符号的应用,所以也自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于园林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方案对于国家特色的体现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只有得到重视与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出民俗文化,发挥出设计优势,最终促成优秀园林设计方案的产生。因此文章中更应当对民俗符号要素在园林设计环节中的渗透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这样更有利于清晰应用思路[1]。

2民俗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2.1根据地区不同针对性选取民俗符号。我国包含了许多省市,而且因国土广阔,与多国比邻,所以各个地区在气候、发展历程、民族分布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差别,孕生了不同的风土文化,也正是我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所以要确保各个地区在针对园林工程进行设计时,能够确切的展现出当地独有的魅力,就应当针对性应用当地的民俗符号,体现出文化内涵。这种针对性的设计,更有利于推广各个地区的本地特色,不但能够确保园林的美观度,更能体现出当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之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当地的发展。可见针对性应用民俗要素,能够让设计方案更具独创性。因此在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首先考虑当地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而后针对性应用这样的要素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更有特点。例如谈及西双版纳,大众都能够想到许多要素,包括棕榈、芭蕉、大象、孔雀以及佛教等等。这些都是西双版纳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所以在设计时大可将这些要素进行巧妙的结合,体现出地方特点。例如可以在设计方案中加入孔雀与大象的石雕或木雕,配合南国特色的热带植物,展现出独具风情的园林美景。虽然许多人普遍认为这是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的要素,但将这些要素进行巧妙融合,集中在园林设计中展现出来,能够确保园林工程真正将整个城市零散的魅力融合在一起,得到最完整的体现[2]。2.2创新民俗符号表现方式。民俗符号是在国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并传播的。随着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文化符号的表现方式也必然会有更多不同的选择,设计人员如果要确保园林设计方案能够体现出创新精神,便应当以更加创新的视角去看待民俗符号的应用,将被人忽视的,被认为陈旧的民俗要素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例如谈及哈尔滨这个城市,许多人最深的印象便是俄罗斯特色要素以及松花江等,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便是美丽的冰雕。为确保冰雕这一冰城最具特色及魅力的文化符号能够长久存在,在设计园林时,设计人员也应当考虑到这一要素的应用,即将冰雕与园林融合起来,建立冰雕主题的园林设施。而为确保冰雕能够四季常在,设计人员便需要发挥创意,并结合当前先进控温技术,为园内冰雕提供一个不会随季节升温的环境,但同时要确保不对周遭的植物生长产生影响。这样的创新设计,能够为园林树立起更加独树一帜的对外形象,让更多民众闻名而来,但显然这也需要付出更多的用心,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方能达成。2.3注重民俗文化的延续。为确保国家的任何优秀文化都能够不被遗忘,我国园林设计应当将更多冷门的、始终无法受到国民重视的民俗要素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例如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产地,制作风筝的手艺长久流传,所以风筝也是潍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为确保独具特色的风筝文化不会因社会发展而逐渐被遗忘,在针对潍坊地区的园林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将风筝这一要素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设置一处视野最为开阔的风筝区,并在园内安设风筝手艺人的现场制作区,让园林的主题更倾向风筝文化园区,建立起风筝美景相互衬托的景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更多民众能够在美妙的景色当中鉴赏风筝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能达到宣传风筝文化的目标,促进文化的延续[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要与时代趋势及社会发展需求相符,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设计美感,并展现出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特色,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底蕴能够完全体现在设计方案中。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对于文化符号的融入是十分重要的,懂得妥善利用文化符号提升设计美观度与独特性,才能真正确保景观设计方案最终得到更好的评价,为后续建设过程提供更加有利的依据。

作者:陈传明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曾治林.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四川农业大学,2015.

中现代园林景观案例篇5

【关键词】拙政园;留园;现代景观设计;影响

1.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名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

2.留园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茸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

留园三绝是: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

3.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这些在拙政和留园中都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受到了它深刻的影响。

4.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这些从拙政园和留园的很多细节上都也有着很典型的例子,在此不一一列举。

5.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影子”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善于表现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色在世界园林中独辟蹊径。从十七世纪末期开始,欧洲对中国园林的活泼而自然的处理手法颇感兴趣;到十八世纪,英国仿东方风景园林达到全盛时期;不久法国又受到影响,出现了中国式景园。中国的园林设计能如此影响世界,并从十七世纪直至今日,有增无减,大概是因为欧美之园林,以刚制柔,以建筑物为中心,园林陪衬。其布局亦受阿拉伯对称和硬直边的影响,使有机之体略显僵化。建筑物仍作园林之主,石木次之;日本园林以禅为主干,发展至今,渗入宗教哲学色彩甚浓,园用以助静思,多以静观,少为生活之用;独中国园林可思可用,可观可游,既可脱凡俗,又能使游人置身其中而不损园林之神貌。故能远播海外,为世界各国人士所好。

其实还有一些很具体的例子,例如拙政园中最具特色的云墙现在就无处不在的出现在我们的现代的园子里。而一些借景、框景、漏景、添景的经典案例更是被无数设计借鉴拷贝。

从观赏性质上来讲,拙政园属于典型的动观园林,正所谓“步移景易”。而留园则是典型的静观园林。虽然空间不大但是在空间利用的技巧上却是很有独到之处。这些都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借鉴。

当然,随着现代工业社会有点超速的发展,一些功利不科学的东西破坏了古典园林的原貌也限制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例如济南著名景观——佛山倒影,就因为高层建筑构筑物的没有前因、不故后果的建设而毁灭殆尽。先撇开这些不科学的建设对古人留下的好东西的破坏不说。就他们本身而言,又有多少可取性?至少没有人因为这些“半高”的高层建筑看出济南是一个多么有现代气息,多么时尚的城市。而济南的标志之一——泉城广场……生搬硬套了“现代”广场规划主题雕塑加水景喷泉的老套模式,没有新意、特色、生气,无怪曾经有位山东园林届颇有威望的老专家就曾经说中国的景观规划落后西方过30年。

我个人认为,近年业界较成功的“土人”对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吃得比较准。在他们的案子里其实是不难看到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和思想的影子。例如在水体周案的处理上讲究以软的有弹性的边界代替生硬的硬质堤岸。在绿化植物的配置上讲究均衡和韵律而不是一味的行植。这些都是中国古典造园的思想。这些在浙江大学新校区的景观规划中有着很典型的体现。

其实在现在这个文化高度融合、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再也没有什么典型的西方古典园林或者说中国古典园林了,只有兼容并同、扬长避短。我认为,我们应该用极度珍惜的态度去保护继承中国自己的东西,用谦虚学习的态度去融会外国造园手法的优点。这样我们的才能不妄民族千百年来傲立世界的独特造园工艺,才能再造拙政园、留园、颐和园、圆明园的神话。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中现代园林景观案例篇6

1.1公园园林景观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园林行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的理念比较陈旧,对公园景观的协调性关注不够等,这些都会对公园园林的景观品质产生影响。当前很多城市在进行公园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时,往往只关注园林景观建设的进度,对公园园林景观工程的细节关注度不高,因此导致我国公园园林景观品质较低,不符合现代公园园林的发展需求。

1.2公园园林施工与设计方案不吻合

公园园林施工过程是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落实的过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施工过程与具体的设计方案不吻合,使施工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园林施工方案的设计人员与具体的施工人员之间的交底工作不到位,因此导致公园园林施工质量不高。与此同时,有的公园园林设计方案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因此在施工时,遇到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吻合,影响施工的工期。景观工程效果不佳。与此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与设计方案不吻合,导致公园园林景观施工组织设计不完善。

1.3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人员的素养不高

公园是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施工质量。当前很多园林景观施工时,招聘的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只是一般的施工人员,大多数是建筑施工人员,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的掌握不够,因此导致公园园林景观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提高公园园林景观品质的策略

2.1在公园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中贯彻全新的管理理念

园林景观品质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在公园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怀着现代化理念,对公园园林景观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使景观品质不断提升。具体说来,在现代化施工过程中,应对传统的设计和施工理念进行改变,传统的公园景观设计与施工仅仅是对基础环境进行美化,对景观结构、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等方面的考虑不足。在现代化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人员对公园园林景观建设全过程的重视程度,并借鉴更多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园林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将公园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看成是市政工程的组成部分,加强该过程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使公园园林景观品质可以不断提升。

2.2加强公园园林施工与设计方案之间的有效衔接

在公园园林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要根据相应的设计方案,对公园园林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以及物力等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确定,协调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不同类别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要加强公园园林景观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所需材料的采购、施工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控制,保证公园园林景观施工有序进行,防止由于不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公园园林景观施工质量带来影响。

2.3加强植物造景的设计与施工

公园是人们生活中赖以生存的重要休闲场所,植物造景是公园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蕴含更加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具体的公园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方案中的相关内容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公园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尤其是对于现代化城市而言,其公园园林的建设应该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可以根据城市的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造景设计,最好设计出能够体现现代化与古典化协调关系的植物景观,植物配置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孤植、对植、丛植、树林、花坛、草坪等,根据公园的功能设计、生物学特性以及艺术性,发挥出植物在园林造景过程中的作用,为公园增添更多趣味。此外,在公园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外来树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应加强对乡土植物的应用,尽量采用本土植物进行环境绿化以及公园园林的规划设计。为提高公园园林的景观品质,还需要协调各种植物景观与周围建筑、城市人文底蕴之间的关系,促进公园园林景观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2.4加强区域空间和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首先,在进行空间区域设计时,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既有条件,发挥当地的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渗透以及统一。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或转角处设隔景小空间,也可以通过一些婉转的通道实现空间的开放,实现整个公园空间不断拓展的目的,使公园园林的空间可以逐渐实现开朗化。同时,在公园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确保公园的边界以及其他部分能够和城市的其他空间实现良好的过渡,比如可以将公园的围墙取消,给人开放、无约束的感觉。其次,在公园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也就是说公园园林景观被欣赏时,也应提供更多可以被接触的机会,充分地调动人们在欣赏景观时的积极性,让人能够放松心情,享受公园园林景观带来的轻松感。

2.5不断提高公园园林施工队伍的能力素养

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公园园林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的公园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加强对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加强对人员合理的配置以及管理。当前很多公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比例不当的问题,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公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人员的配置,选聘更多有经验的管理人才投入到公园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提高园林景观的水平。与此同时,在施工工作中,还应加强组织建设以及团队合作,公园园林设计、施工是一套完整的工序,缺乏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导致公园园林施工质量欠佳,在公园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合作。

3结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社会实践的范文200字(收集2篇)

    - 阅0

    面积社会主义篇1建党决心书:个人表现开学第一课通报的志故事试题管理条例先进信了责任书公益广告文案三字经课外知识公文自查廉洁喜报对照。规范党员通告篇2工作计划规划反.....

    采购员年终总结报告,采购人员年终总

    - 阅0

    采购员年终总结报告采购员年终工作总结篇120x年即将过去,在这将近一年的时刻中我透过发奋的工作,得到很多收获,临近年终,我感觉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下总结。目的在于吸取教.....